查看原文
其他

户外教室中的趣味教具设计,日本教育之旅大探寻!

刘云帆 席小艾种帅小菜 2022-06-07

导  


「耘野的线上课堂」第十六期,云帆老师,为大家带来主题为“户外教室中的趣味教具设计”的分享。


大家晚上好,我是耘野工作室的联合创始人——云帆。这次分享的起源是五月份的时候在日本带了一次休闲农业考察


我们当时去参观了很多农场和休闲农园,还有一个自然学校。


日本的休闲农业,发展到今天已经有接近30年的历史了,它从场地设计、活动项目到周边产品都发展的比较成熟。


日本的休闲农业有大量的客源,针对于亲子家庭、学生和幼儿园团体。所以说在园区里面融入自然教育已经是比较普遍和成熟的做法。



1

分享起源


在参观考察的时候发现自然教育的内容有很多被反映到了空间,或者是设施的设计细节上,给人很多启发,所以今天在这里也分享给大家。


我把这次分享的主题定为,户外教室中的趣味教具设计,这里的教具尺度比较广,大到场地,小到标识或者是老师拿在手里展示跟自然教育主题相关的,在这里我把它们都算做户外教室中的教具。



2

分享案例一:mokumoku 小猪农场


这次主要分享两个比较突出的案例,第一个就是mokumoku小猪农场,这个农场做休闲农业的人应该会比较熟悉。这是在国内比较火的一个日本农场,我们国家在杭州甚至出现了一个叫做猪舍里的mokumoku翻版农场。


农场位于三重县伊贺市的青山镇。这张图里可以看到它与京都和大阪的距离都不远,大概是两个小时的车程,所以这个农场吸引的客户是来自两个小时车程之内的这种大城市的人。


然后再看几个比较关键的数据


占地200亩


这个其实只能算是一个中小型农场,不是很大,用地紧凑,年游客量50万人次,高峰接待客流是8000人,并且平均留客的时间是四到五个小时,也就是意味着这个农场是有足够的吸引力把孩子、家庭留在这个农场,让他们有事情去体验的,年产值54亿元日元,还是挺厉害的。

    


农场选了一个主题并且把它做到了极致,就是


从所有的场景的设计到园区的产品,到餐饮美食都把这个主题做到了极致。那么小猪呢,它非常的可爱,提到这种小动物小朋友都喜欢的不得了,但是这个猪长大了又没有办法在家去饲养,所以说这个农场是非常吸引小朋友的。


简单的来说一下它的历史。在30年前这个mokumoku它还是一个山村里面濒临倒闭的腊肠厂,当时创始人就在想快倒闭了怎么办呢,他就把当时香肠的加工工艺,公开展示给周边的主妇,吸引他们来购买,跟他们说这个是完全无污染的食品,同时他也发现让消费者去看到这个食物的制作过程是很吸引亲子家庭的。所以他就联合了周边的一些农户,把啤酒的做法、牛奶奶酪制品的做法都在这个园区里面去展示出来,并且形成了一个综合的参观体验大型农家乐

    


上面几张图是它历年的发展历程,大家可以看到在九五年的时候,已经形成了很多带有科普性质的综合小乐园,体验馆很受欢迎。所以他在后面又都增加了一些像面包糕点工坊等各种各样的手工体验馆,在最后一个阶段又把住宿加进去了。到了零六年的时候,发展的规模基本上就跟现在是一样。


因为他的体验性和教育性做的特别的好,所以说不光也吸引了亲子的家庭,还有很多学校和幼儿园的客户成组成团到这个地方去体验和学习。它的定位非常准确。



功能分区


第二个就是它的功能分区很有意思,他不像之前做的一些规划,设计有明确的餐饮区、体验区、住宿区,这样就是分离的,你看他这个图就完全交织在一起



这样的一种布局的模式下,他可以很强地去促进消费,在你体验完了之后,你就可以马上去购买。当然,他这种交织的布局,也是由于它是一个在坡地上,所以有很多的功能是要交织在一起的。


它的核心的体验区里面包括了一系列的深度的体验,包括手工制作体验学习,疗愈度假、商业购物等等,在图上面用红筐筐出来的就是他把教育和科普的主题结合的很好的地点,并且在这些地方都做了有意识的引导性的设计。


比如像它有三个手工体验馆,其中一个最受欢迎就是腊肠体验馆。所有体验馆里面的活动都是一个半小时,比如像制作手工香肠或者制造小猪外形的烤面包等等。第二个可以深度体验的是有特色产品的工坊,展示特色产品的加工流程,同时去解说加工的原理。


往往在体验馆旁边甚至在体验馆内部就会有一个主题馆。主题馆实际上就是商店,他把农产品、手工艺品通过一个主题去包装起来,带你体验完活动或者去参观完之后就能够购买到。


学习牧场


下面说到学习牧场,有很多的设施在户外。




在去学习牧场的路上你就能够看到这些标识告诉你几点到几点有什么样的体验性的活动,比如有挤牛奶、骑马,会把这些信息提前告知你因为学习牧场是还要走一段路程,在另外一个很长的区域也会发现这种指示牌,一路走就一路会发现,它会先问你,你有没有观察过动物都是怎么样吃饭的呢。


然后一路顺着下坡道走就能看到关于动物的各种各样的知识,比如说牛的反刍是怎么回事儿,小牛都会吃什么、他们都有什么样的习性等等,这一路上大概得有八九块这样的牌子。


到了转弯处的节点就会出现更清晰的标识、主题性的小雕塑以及外形是一个猪但人是可以钻进去感受猪的视力的构筑物。



其实猪真的是一种视力很差的动物,基本上你只能看到视力表上第一排的字儿,所以猪总在地上用鼻拱,它很多时候吃东西都是靠嗅觉的。


真正的进入到学习牧场之后分了三个部分,一部分图片中左下角学习教室;另外一个部分是骑马的体验区,还有养牛的牛棚;第三个就是中间的一部分和右上角,是可以摸小动物的区域。在这三个分区里面都有一些道具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有动物科普的概念,包括生命教育的含义在里面。

    


这个就是它的动物教室,讲台挺特别的,很大,主要是为了把动物能够请上来固定好,跟大家学习关于动物的知识,包括上去挤牛奶也是用的这个小舞台。每天都有这种动物知识的问答活动,就会上面有动物在前面做一个活体的展示,引导员拿出准备好的问题来给大家去分享动物的知识。



在教室外面有一系列特别可爱的小道具,图片就能说明问题了,让你拉拉看,感受牛舌到底有多长的。我在拉之前根本就不知道牛的舌头原来这么长,还是吓了一跳。



这个小盒子里面放着不同的动物,像牛、羊、马的饲料。你可以把手伸进去,去感受不同草料、料的感觉。同时还放了不同动物的粪便来展示,如果你要想感受的话,也可以用手感受一下。他还会有一些小朋友愿意去参与的东西,像中间这张是一个翻板,就是这个动物跟什么样的功能有关,有的翻过来就是动物它可以吃什么,就等于说把小的答题卡的形式做成了这种翻板。



小动物感受区的前面还有小猪长到不同的年龄阶段的时候的身体究竟有多大。这种展示让人可以非常直观的去感受小猪成长的体型。



在体验区的栏杆上面展示了给马用的各种的清洁工具,每一种都非常细致的写了说明在上面。


mokumoku学习牧场的牛棚功能跟普通的牛棚一模一样的,只不过他把解释说明,包括你进去要遵守什么样的规则,都用这种很可爱的手绘方式体现出来。



然后我们来看一看,第二大的区域,就是他把教学互动活动做的比较好的区域——疗愈度假区,这里面一个就是它的小猪科普的舞台,每天中午12点半在这边都会有半个小时的小猪表演,是还很吸引人的。基本上喇叭一响起表演通知,园区里面所有的人都会到这个舞台前面来。


农场发展到后期比较成熟的时候也开始有了自己的住宿的设施,就是圆顶小屋。当时做的时候就在环保这方面考虑的比较多。园区的住宿是这种可爱的圆滚滚、和小猪主题很相符的小屋,他其实是一个loft类型的,下面有两到三张床,上面还有一个阁楼,很适合家庭来居住。



当时在做这个住宿设施的时候考虑到环保有几个层面


一个就是垃圾分类回收,住宿群里面单独会有一个小亭子来做垃圾分类回收。另外一个是节约能源,就是他每天早上你退房的时候,所有这个房间里面的用电量都会在大屏幕里面去显示,如果你是排名前几位的话,就可以拿到一个小圆盘。把这个小圆盘投入他指定的一个箱子里面,就是代表蘑菇农场会为了这个公益环保事业投资十元,相当于我们的六毛钱。在餐厅里面,他同样有这样的规定是用餐完毕之后,如果你自己去收拾这个餐盘,还有按照规定把这个餐具和厨余分类放好,你可以拿到一块小圆盘把它投入,这个农场依然会因为这个区域捐出十元到环保事业。



在这个园区的其他区域,比如像蘑菇种植区、游步道上面也都是到处可见可以互动、可以去体验感受的科普和自然教育结合的标识。尤其是他们的认植物的标牌,很有意思,他都是那种可以翻动的,上面有问题:这个是什么样的树?它的果实和花是怎么样的?然后你翻开之后就可以得到答案。



农场在各个区域都有充满着细节的场景体验感,他可以说是把小猪的主题发挥的淋漓尽致,背后其实是因为它有一个非常强大的手绘设计师团队。据说有六到八个手绘设计师来帮助去完成整个园区的IP形象,并且把小猪的这种IP落到了设施上以及系统的平面设计上。



MOKUMOKU农场除了自然教育的参与和互动性做的比较突出之外,这家农场的经营模式包括联合地方农民参与特色农产品经营,在大城市里去开有机食品超市,形成从大城市的客源引流等等,都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这个农场他是把一产、二产和三产串联的很好的一个案例,也充满了童趣,希望有机会大家可以亲自到日本去看一看。



3

分享案例二:白川乡自然学校


下面来说第二个案例:白川乡自然学校



这个自然学校是我们在做冬令营和夏令营的时候带孩子们去的一个自然学校,这次专业考察又拜访了这里,刚好夏天和冬天都有所感受,对他的自然教育设施也有了一些更细致的观察。


在日本呢,有4000多所自然学校,丰田白川乡自然学校还是很有优势的一家,因为它紧邻着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白川乡,同时有非常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这里面开展的活动很多。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红线框的这个范围,172公顷,就是这个丰田自然学校。场地旁边有一张小图,可以看到他是一个在半山腰的学校,群山环绕,自然环境特别的好。这个学校其实上就是一个度假村。因为他原来是丰田为了自己的员工进行度假和疗养设置的这样一个度假村。后来又想把这个自然教育的内容结合群进去,把它做成一个特色。所以可以看到他的硬件非常高的,是一个四星的酒店




为了做自然教育,把这个酒店里的很多区域都作为了会议室和教室来使用,并且这个教室在实际的活动的使用方面都是有比较细致的考虑的,比如说教室通电、通水,可以进行烹饪课,包括冬季储藏雪具的空间都考虑的非常完善,还会看到跟自然环境相关的小问题,上图就是在问你觉得草编的蛇是用下列哪种草来制成的,这些都会引发住店的客人,包括小孩子,对自然环境的一种思考。


丰田白川乡自然学校的自然教育也是非常专业的,他不仅拥有了自己的一个很完善的课程体系,还会定期的去开设全国的师资培训,包括举办大型的交流会等等,下面这些都是他的课程体系。



他的课程一个是注重最开始我们提到的非日常性的能够感动人心的自然体验,另外一个就是全民全年龄段的,不仅是孩子,大人也会享受到这些课程里面去。


这些课程有单次活动,也有团体活动,具体的我就不一一介绍了,大家可以看到这几页的幻灯片,基本上春夏秋会有一些跟户外相关的活动,冬天这片场地就会完全不一样,那冬天的活动也会跟其他的时候迥异,并且带给人很独特的一种体验。


像白川乡自然学校的这些活动大部分都是依托旁边的森林里面来进行的。在里面又做了简单的设施。我们在这个林子里面发现不了很大的设施,都是这种跟森林融合的很好的。小的指示牌甚至用了一些透明的材料,包括这发现熊区和呼救的铃铛等等,还有为湿地观察整理出来的小池塘。 



其实这个学校更多的这个教学环境和教具是老师带在身上的,比如说大家可以看到这个,老师随身会带动物的仿真模型,然后他会带大家到这个动物生存生活的环境里面去讲解,这些动物都是在哪里去生活的,怎么去觅食,在哪里做窝等等,夏天他就掏出来兔子,冬天我们去的时候,他掏出来的是一个小松鼠,并且把果实抛向雪里面,让孩子去找这些果实,去感受一下小松鼠是怎么样去寻找它储藏的种子的。





4

户外教室中的教具分类


刚才讲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可以感受到上面这两个例子,一个是休闲农园,另外一个是度假村式的自然学校,虽然做的事情都跟自然教育有关,但是体现出来的空间氛围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之前在户外教室的课程里面说起其实包括讲到了不少关于教具设计的例子,如果简单的来总结一下,按照功能上来说,大体可以分为下面的三类


1.作为教学场所的集聚空间;

2.引导性的设施——自主学习&玩耍;

3.与课程或活动紧密结合的教具。



第一类可以说它是作为户外教学场所,或者说展示场所的一个空间,比如像我们刚才提到的小猪的表演舞台,有的时候可能是一个小讲台、小舞台,或者是户外空间里面的遮阴空间廊架等等,它就可以把孩子聚拢到一个地方去集体去讲解和展示。




第二类主要是一些能够让孩子们自己来学习和玩耍的引导的措施,他有标识,也有一些工具,比如像上面这三张是科普类的,如果你做跟种植相关的设施,旁边可以配这种比较生动的标识,也有感官类的,比如声音装置等等,这些都是让孩子可以自主去感知的,包括像情景类的,比如像一艘船、一个小剧场,让孩子们产生角色扮演,融入情景自发地玩耍,那像小猪农场整个的情景感、体验感做的非常的好。





第三类往往是与你的课程或者说活动紧密结合的道具,这个实际上就是需要我们从课程内容出发,特意去准备和制作道具,比如像蚯蚓观察箱,有的时候它的标识也好,或者说是互动的装置也好,是跟课程明确相关的。






5

户外教室中的教具特点


从之前的两个案例可以看到,教具做的比较好的是互动性比较强、让人可以参与进去,比如说它是可以活动的或者是可以翻页的,能够让人去触摸、去体验的,这样的话能够更好地去激发参与者的好奇心。


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它从材料上来说都是比较天然的,对自然尽量少的去干预。


总的来说:户外教室中的教具特点:


1、互动性强;

2、对自然尽量少干预。


最后跟大家交流三个问题,如果刚好你在自己的场地里面也在考虑户外教室的建设,你有没有想过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你的场地需要经过特别设计的空间来支持课程吗?

2.需要什么类型的空间或者教具?

3.你愿意为这个空间或道具支付多少成本?


我的分享就到这里,欢迎大家随时交流。




    整理:丁敢当

校对:小天





「耘野的线上课堂」 群分享计划


耘野的“户外教室与永续生活”微信群中各路精英、有趣之士济济一堂,耘野拟伴有趣之人,去有趣之地,做有趣之事,遂发起两周一次的群内成员线上分享活动,主题与“户外教室与永续生活”相关。


线上课堂有项目的介绍、参与的相关活动的经历分享等等,旨在让群内伙伴有机会得到更多思想上的碰撞,同时发现线下合作的一些可能性。分享的同时,大家也会提出自己的一些困惑,从交流中获得启发。



往期分享文章:


世界的本质是循环,教育的本质是联结


与孩子对话——每个父母都是最好的老师


误打误撞走上环境教育道路,我在校园做农场的二三事


拒绝各说各话,自然体验课程,如何融入学校主流教育?

乡村笔记,寻找千年乡村生活里有温度的烟火气

一场内在的觉醒之旅——我在香港乡师自然学校当老师

大探底—深入解读日本白川乡自然学校的成功可借鉴之处

如何低成本设计建造自然农场/营地?业内纯干货分享!

让学习与成长自然而有趣地发生——国际自然营地教育

落叶玩出“大阵仗” ,无用之落物也能美cry!

不用出国便可带娃寻找到「那些原汁乡村的美」

“我们将后滩公园的净化原理缩合到了这个生态瓶中。”

为深圳蛇口的打工子弟学校共建户外教室

SERES废弃采石场是如何成为墨尔本环境教育大本营的







— 耘野工作室 —


耕耘脚下

野浪四方


一切源于边旅行边工作的梦想

旅行 | 游学 | 设计 | 朴门



— END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