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多维连接!打破产品、年龄、次元屏障,媒体需要怎样的用户生态

2017-11-03 腾讯传媒 全媒派


媒体技术构筑陆地,内容森林竞合向上,商业水源灌溉生态,在前三部篇章的勾勒下,我们看到媒体星球正有序运转,前景无限,只等入住的新居民来为它点缀蓬勃生机。


如何吸引新居民——用户入住,如何让他们在这片新星球中安居?这一年来,各家媒体多管齐下,从成立专门的用户团队做用户研究,到利用AI等黑科技分析用户需求,再到执行过程中对细分领域的精细化运营、评论区的不遗余力建设,都指向着一个方向:面对数字时代的原住民,媒体的用户策略变了。


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梳理一年以来媒体的创新举措,提供用户策略的多元参照。


新群落法则,无序之序。


新居民入住

吸引与连接


构建用户生态的第一步,当然是积累足够的用户基础,这需要媒体了解用户需求,构建自身内容的特色与吸引力,再通过适宜方式抵达用户,与之进行互动。


用户画像:洞悉需求


在《【传媒人世界】Day 2:你了解读者吗?他们的信息需求远比想象中复杂》文章中,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屏幕的另一端,作为内容生产者的你,真的了解读者吗?文中,皮尤研究中心的报告提示,只靠一种传播方法不可能接触到所有受众,应当针对不同用户群体的特征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


用户需求的洞悉是一门大学问。CNN成立15人团队专门攻略受众,通过数据分析来了解用户,从而提高其参与度。



CNN成立15人团队专业攻略受众,打得一手“数据+变现”牌


可以确定的是,用户对媒体的基本需求在于信息与内容。内容策略我们已在前天的推文《竞合向上!野蛮生长的内容森林,媒体如何守护稀缺性》提及,从主体到形式再到领域细分,媒体已然在内容上花尽了心思。


在内容基础上,各家媒体也在致力于实现对用户在群体与需求层面的细分。比如,在用户的自我意识渐强的今天,各大社交媒体平台在开发“自我表达”产品/功能上不遗余力,Facebook提供Bitmoji表情包应用,用户可以设计专属于自己的卡通形象,并应用于各种场景之中。



为了满足“戏多”的用户,平台在开发“自我表达”产品/功能上也是拼了


同时,越来越多的媒体锁定了年轻一代与特定亚文化群体。BBC宣布年度计划,拥抱网络,发展直播视频内容,借助社交网络推广,并建立更加多元化的内容矩阵,从而实现老牌媒体的“年轻化”。


《华盛顿邮报》则专门为千禧一代的女性设计电子杂志《The Lily》。街头时尚媒体Highsnobiety对接街头潮流文化,通过生活方式推介、品牌合作等方式,吸引一批自视为潮流文化的拥趸的年轻人们。



BBC下决心要革自己的命!年度改革大计透露无限“年轻态”信号

华盛顿邮报祭出杀器“The Lily”,套路满分就能俘获千禧一代女性吗?

这家研究球鞋、潮衣的街头文化媒体,如何俘虏最难搞的千禧用户


另外,“人是群居动物”,用户的社交需求与社群认同也很重要。媒体的社交功能与社群策略除了发挥吸引用户的作用,还与用户聚合与运营有着很强的关联,这方面会在本文第二部分提到。


用户连接:多样分发策略


内容的吸引力需要通过适宜的途径加持。为了更好地连接信息与用户,有效有趣的分发是媒体持续的尝试。锁屏Push是各大新闻App送达突发信息的常用方式,而注意力稀缺的今天,用户如果一键关闭推送功能,那媒体也无可奈何。


为了增加Push功能的吸引力,《华尔街日报》对其策略做出优化,根据用户画像,拓展内容类别,其读者主要是政经界人士,故着重推送突发新闻和政治新闻,并且建立更完善的“打开率”数据评估体系,并在进一步完善个性化Push功能。《卫报》类似,通过实验来探索用户对推送的偏好。



自从华尔街日报优化了Push策略,用户都控制不住记几了

推送遭用户自动屏蔽?《卫报》实验探究新闻消费者行为偏好


考虑用户注意力更多被社交平台占据的情况,媒体纷纷入局社交平台,希望通过这种内容分发方式,在用户眼中和心里刷出更多存在感。《金融时报》加入Instagram,主打“与用户的共鸣”,发挥信息图表和“故事”栏目的内容优势,提高其品牌曝光和用户参与度。NBC、CNN则携手Snapchat打造两档新闻节目,体量小、多时段等策略,吸引本身忠诚度较低的社交平台用户。


《金融时报》推出年轻化战略,玩转Ins账号,刷出社交存在感

下一个风口是移动端新闻节目?NBC、CNN已经开始占坑社交平台


用户界面:视觉板块优化


主打交互的创新新闻形态已在前几日推送《文明跃升!从内容生产到信息分发,技术如何重塑资讯生态》提及,这里补充媒体吸引用户另一基本交互形式:阅读界面。——万万没想到,在媒体界,“看脸”也成了第一要义。


打开路透社网站,你会发现,它将顶部导航栏改版为热门话题推荐,并设计了新的数字广告板块。《纽约时报》则从纸质版面入手,重新设计A2、A3版面,应用数字报道中的卡片样式、内容概览等形式,把读报变得像刷朋友圈,以期博得用户“恩宠”。


《纽约时报》的新版面


路透社又改头换面了,这一波媒体的页面美颜升级能讨读者欢心吗?

报纸越来越难看?《纽约时报》不服,把2个版改得像是在刷朋友圈


社交媒体也在升级移动界面的设计。Facebook重新设计页面,评论区采用气泡样式,优化了导航和反馈按钮等等细节,提供更加流畅的用户体验。Google则在搜索栏下方上线个性化定制的资讯信息流,希望用户可以每天条件反射地像打开Facebook和Twitter那样打开谷歌,在这里获取新闻信息。


Facebook改版前后


脸书移动页面升级:要用户粘性,不要盲目杀时间

谷歌定制你的关注,发力信息流抢占资讯入口


新居民安居

聚合与管理


通过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吸引来的用户,还需要制定完善的运营策略,否则涌来的注意力资源,很可能只是短时间内的昙花一现。


用户表达:评论区运营


作为用户直接反馈内容、与其他用户、媒体直接交流的渠道,评论区可以说汇集了众生百态,相当于一个初级社群。“评论区比新闻更好看!”,当用户对这种表达形成习惯乃至依赖,则自动强化了对媒体产品的使用粘性,提高了活跃度。那么,媒体应该如何打理评论区呢?



AI应声站了出来。为了净化评论区环境,《纽约时报》去年9月与Google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科研团队Jigsaw达成合作,设计一个新的评论审核系统。今年,Jigsaw发布了新工具Perspective,这一工具可以通过机器学习的原理来识别“有毒”评论。同时支持用户参与,可以查看或手动输入测试,查看评论的“毒性程度”。


顶级媒体怎样打理评论区?启用AI封杀负能量,还能原生变现


此外,满足表达欲的评论区同样是激励用户和反哺内容的宝地。根据《泰晤士报》的一项研究,爱评论的读者才是最值得激励的“重度用户”:占其订阅用户总量4%的那些参与评论的用户,阅读量是从不评论用户的3倍。



为了充分挖掘用户评论的价值,《金融时报》通过反复提醒用户评论区礼仪,提升表达素养,且着重设计多种能够吸引用户参与的选题,将评论区运营成高质量信息版面,并通过用户采访、评论分享等形式,让UGC反哺内容。


无独有偶,Vox Pop为新闻编辑室提供服务,将采访问题以视频形式发布,经过Vox Pop的社交渠道传播后,再组织使用网友的视频回复生产内容。


外媒热评研究:爱评论的读者才是最值得激励的“重度用户”

《金融时报》经典案例解析:媒体评论区如何经营才能为内容造血

UGC视频采访×社交传播,Vox Pop开脑洞,为编辑部聚合素材


用户体验:管理与净化


用户的信息获取需要良好的信息环境,一个充斥着假新闻与其他噪音的平台,很难长久得到青睐。所以,事实核查和内容管理也被归入用户维护策略之一。



一直在为假消息和不良内容传播背锅的社交媒体平台,不断上线审核系统和功能更新。比如,Facebook将“相关文章”作为信息核查入口,额外增加3000名直播视频审核员,提高平台内容的品质。还在去年年底发布了一套人工智能审核系统,监测直播服务。 


把“相关文章”做成核查入口?脸书开放信源专治信息摇摆症

Facebook发明了一套人工智能审核系统,直播视频也有“网管”了

脸书新增3K人审查内容!20亿用户的社交帝国,何以主动出击?


在广告设置上,为了优化用户体验,媒体及其他机构同样遵循了“少即是多”的净化策略。在最新版Safari浏览器中,苹果推出了一项名为智能反跟踪(Intelligent Tracking Prevention)的功能,阻止第三方公司访问用户的Cookie数据,保护用户隐私,虽然不利于广告主对目标群体的定位。


Little Things 网站首页


包括互联网媒体Little Things在内的媒体,正在通过减少广告数量,使网站更吸引用户,从而增加广告收入。界面变得整洁,网页上的广告被点击的概率也能相应提高。


广告业见缝插针取悦金主,不差钱的大平台却要“守护用户时间”

自断财路减少广告数量,国外数字媒体却说这是为了挣更多的钱


用户激励:不差钱VIP与活跃分子


理想的用户激励举措意味着,提升用户忠诚度的同时,能够从用户一方换取更多的价值。订阅制与会员制是较为常见的尝试方式。


《卫报》的三种会员机制


比如,《华盛顿邮报》推出WSJ+会员制,只对《华尔街日报》的订阅者或是缴纳会员会费的用户开放,提供参观编辑部、高端活动入场券等福利。《卫报》推出数字付费会员计划,尝试通过细分会员层级,和提供强知识属性的附加服务,来实现拥有了用户之后,提升其忠诚度,实现持续变现的效果。


国外媒体“付费订阅”新玩法盘点,优化内容/用户策略,理直气壮收钱

“用户激励”套路失灵?海外资讯类产品如何培育会员忠粉

非盈利媒体活不下去了?美国这家调查机构靠忠粉会员获新生


除去付费的有形报酬,还可以发展用户“自来水”的无形价值,比如激励用户创作、转发和分享,提升本身内容的质量和影响力,而抵达更多用户,实现注意力资源的循环再生。


Youtube在妇女节期间发起了一次名为#HerVoiceIsMyVoice的视频征集活动


Youtube/Instagram主要针对内容创作者,设计“强曝光”精选推荐+“趣味性”话题征集的机制。例如,YouTube专门有一个名为#PopularOnYouTube的频道,实时更新视频热门榜单,鼓励UP主们的内容创作和传播热情。另外,往期一项对于12家媒体在Facebook上发布的内容的研究,揭示了什么样的内容让读者有点赞+转发的双重冲动。

 

YouTube/Instagram平台内容攻略:以UP主的名义,3大举措激励内容分享

怎样才能召唤读者点赞+转发?脸书TOP12媒体的数据画像厉害了


用户社群:线上线下贯通


对于用户来说,能够满足社交需求的社群是有效的粘合剂。媒体既可以建立与运营线上社群,也可以实现线下社交关系的迁移。在打造用户之间的关系之外,媒体与读者之间的良性关系也可以是一个积极的尝试方向。


“珊瑚计划”网站首页


“珊瑚计划”是由Mozilla基金会、《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联合创办的组织,该组织推出新产品 “指南”,指导新闻媒体搭建与运营线上社区。在调研之后,他们指出新闻编辑室在运营用户社群之前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自身目标、服务对象,以及如何将两者结合,并追踪目标实现的进展。《波士顿环球报》则在Facebook上建立订阅用户群组,通过交流提升付费用户的忠诚度。


如何构建线上社群?珊瑚计划调研150家编辑室后给出了“傻瓜指南

粉丝如何转化付费用户?波士顿环球报从社交订阅挖掘“连接点”


值得一提的是,音乐应用中的社交机制已然成为一道景观。网易云音乐的LBS的社交化听歌功能和UGC评论区已经是很多人熟悉的功能,音乐社交平台musical.ly则支持添加短视频形式。用户可以将自己的视频加入到动态中,并支持自定义背景音乐,从而实现了更强大、有趣的社交属性。



乐评区众生相:情圣/逗比/野生文青...树洞式UGC背后的孤独与信仰

音乐界掀起社交革命!徒手捧红歌单KOL的年轻人说:玩儿的就是心跳


当读者彼此不能互相挽留的时候,编辑部决定亲自上阵。《纽约时报》宣布推出新读者中心,通过读者话题分享、评论综述等小活动,来增强和读者之间的联系。之前,它还推出过“Times Insider”专栏,通过播客、报道、活动和邮件等形式,向用户展示新闻编辑室的工作日常,怒刷存在感,收割好感度。


《纽约时报》成立新读者中心,“吃瓜群众”能帮媒体重回高地吗

NYU推出新产品Times Insider,扬言要用编辑部故事收割读者好感



媒体-用户策略的魅力大概在于,它是一门关于“人”的学问,也是营造与人沟通的理想情境的尝试。从洞悉特征,到满足需求,再到信息与情感上的依赖,这一年来各大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提供了多样的策略,充分演绎着这一思维。


技术、内容、商业、用户,对应着媒体新星球上的陆地、森林、水源和居民,如同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这四大元素在媒体生态中也无法截然分开:技术为内容形态、用户交互提供创新加持,而所有的创新形式指向的是良性的用户关系和显著的商业变现效果。


媒体新星球,正循环贯通,生生不息。


今年的2017腾讯媒体+峰会,首次提出“媒体新星球”这一概念。我们将从新陆地、新森林、新水源、新居民等多个篇章展开探讨,对应今日媒体世界的技术赋能、内容竞合、商业渗透与用户连接。11月16日当天,16位海内外重磅嘉宾将同时降落上海,与600位到场来宾一起,共同描绘媒体新星球的蓝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