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我只是个打工人,为什么我要关心公司?
过去十多年有金三银四(春节后)的招聘高峰惯例,但是今年的气氛并不浓烈。调研了一些企业,多数的回复是:对今年的市场比较看好,但是并不急于招聘。朋友圈里蠢蠢欲动地想跳槽“挪窝”的不在少数,但是多的互相打听打探,少的是意志坚定,成功换槽的。
数字化转型叠加三年疫情,各种调研报告先高调“报喜”——智能技术正在无往而不利,商业模式和工作方式更先进了,效率在提高,自由的选择更多。但仅仅一两年后,“大离职潮”的出现,久疏办公室的员工们拒绝返回,让老板们顿悟“无论多大的厂,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而2022年的“通胀”和“衰退”的基调,让老板们毫不迟疑地裁员收缩:“不想回办公室?那就别回来了。”
一年三变,身心疲惫的老板们在2022年被事实反复教导“不确定是常态”,他们郁闷于过去几年“承受风险和损失,苦心维持保全员工,但是雇员并不领情”。
IBM《新冠病毒疫情与企业的未来》显示,74%雇主表示“积极帮助员工学习新的工作技能”,但只有38%的员工说yes。80%雇主说“帮助员工身心健康”,认同的员工有46%,86%的雇主说向员工给出了明确的指导和期望,51%员工认同。
员工们指出,过去几年企业更依赖技术,更热衷自动化,更看重数字,而留给员工的则是更竞争,更无情,长期处于失去工作的焦虑,甚至变得更穷。
“我只是一个员工,为什么我要关心公司?”这个问题在一周内得到了500多个答案。我们按照70、80、90和00后四个代际,看看员工和公司的关系正在发生的变化。
01
00后最关心公司的经营状况
超过九成的打工者说“很关心公司的经营业绩”,但是、没想到00后的受访者中“关心者”比例最高(98.2%),90后第二(93.1%)
可能的理由:由于普遍接受高等教育,90后和00后被标签为“精致的利己主义”,但是因为“利己”,他们的关注点相比较70和80后更广泛,比如环境保护、社会公平、性别平等和法律秩序。
对于所工作的企业和求职企业,他们更在意企业的行业地位、收入和口碑,评论区里雇主的留言常常会影响他们对雇主的印象和态度,但是往往也比较表象,容易被带节奏。比如加班、个别员工猝死和裁员等信息,常常被认为“有这些动作的企业不是好公司”。
另一方面,虽然“关心企业的经营状况”,但是对信息的处理主要用于个人的判断决策,在问及“如何帮助支持公司共度难关”,近九成的00后 “关心者”回答——没想过,70后和80后提供实际的答案者明显更多,包括“主动承担一些工作”“可以接受不升职加薪”“理性面对裁员”等。
但是,很明显,忠于岗位(职能)的人远远多于忠于企业者。
02
公司经营状况影响我的收入和情绪
当打之年的90后对“公司经营状况与个人收入的影响”认识最为深刻,没办法,结婚、养娃、还房贷……另一个可能理由是,升职才能明显涨薪,经营不好就少了很多升职机会。80后们对此也颇有同感。
70、80后们则更重视“公司经营状况与工作稳定”的关系。可能的理由:35岁之后在公司里尚有一定的权势,但跳槽难度则大多了。眼看着,特别对男性而言,45岁之后被裁、跳槽踩空,很可能有长期的工作空窗,希望公司稳定的美好心愿最为强烈。
00后说,经营状况不好会影响工作氛围,如果工作不开心,会让我很介意。
03
关心公司?
领导说“不用你自作多情”
在回答“你在领导眼里是成本还是资本?”,75.3%的80后自认为是“成本”, 90后和00后分别是85.1%和89.4%,70后的自我评价最为“谦卑”,93.1%说他们在领导眼里是需要优化的“成本”(可能很多70后高管没有填写问卷?)
在回答“你的领导更像是你的管理人、合伙人还是投资人?”选择“合伙人”的70后最多,虽然仅有17.3%。选择“投资人”的80后最多,也只有22.1%;绝大多数人把票投给了“管理人”。
员工和雇主的关系趋于疏远甚至对立。
疫情管控三年和全球经济不佳,无疑加深了人们对经济的悲观情绪,对收入停滞的不满。普遍发生的裁员让员工产生“困难时刻被企业抛弃,只能自救”的感觉。
89.2%的受访者表示,公司的经营状况等信息并没有及时被告知,这反而让他们意识到“经营不够好”,93.4% 的受访者说,企业更愿意让“数字说话”,而减少了员工的参与和讨论。78.3%的受访者认为,公司的经营状况并非出现严重问题,企业在裁员和绩效管理中,表现出过于自私和冷血。一句话:
不是我们不关心公司,是我们不需要关心公司。
当然雇主们承压经营的压力,也常常不满于员工的不能分担和不愿分担——主人翁精神和复合型人才的要求,透过企业一轮轮优化裁员暗示出来。
前程无忧CEO甄荣辉在上周的典范雇主颁奖会上《HR生存压力报告中》发言说,2023年HR们一方面致力于要找对人,甚至可以不惜代价,另一方面要提振员工士气,改变职场倦怠。而提高员工敬业度,首先要提高员工的满意度,给与充分的话语权,也包括给与他们足够工作之外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