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馨香丨朱伟:他的理想是不受人钳制写自己喜好之文

2017-08-16 朱伟 新三届

        今天是人民大学中文系78级吴方同学的忌日。本号转载三联生活周刊原主编朱伟的一篇旧文,以志缅怀。


   人物简介

       吴方(1948-1995),安徽人,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生前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会研究人员,《文艺研究》杂志编辑。著有《中国文化史图鉴》《仁智的山水——张元济传》《世纪风铃——文化人素描》《末世苍茫——细说晚清思潮》《尚在旅途——吴方书话》《斜阳系缆》等。吴方弃世后,他的朋友们将他生前散发的文章辑为《尚在旅途》,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又从其著作和散碎发表于报刊的有关晚清、民国时期人物评传类文章择出,编为《追寻已远——晚清民国人物素描》。


吴方


原题

斜阳系缆,追寻已远



        《斜阳系缆》是我好友吴方遗作的书名。吴方于1994年起被检查为肝癌,几经治疗,人瘦弱不堪。1995年酷暑,因考虑其子马上要进高三面临高考冲刺而受其影响,决心从容弃世而去。


        《斜阳系缆》为1992年他记俞平伯一篇 文章的标题,我觉得这意境真是一种伤感中的壮丽。1995年8月16日约中午前,编完这本最后的文集,他趁妻上街买菜之际以电话告诉冯统一,书名就叫《斜阳系缆》,然后将自己悬于门框之上。


        那天中午我刚好在《读书》编辑部。接到吴方妻电话,我跟着《读书》同人骑自行车赶去,记得同去者还有雷颐。时院里停着急救车,吴方脸色极为苍白。我参与帮助人工呼吸,手按压在瘦骨嶙峋的胸膛上,其实一切只是徒劳。吴妻凄厉地喊着一定不要停手,屋外暴雨如注。事隔已十年,当时场景依然历历在目。


        认识吴方在1989年,《东方纪事》创办,陈平原兄帮助主持《读书俱乐部》,提出在一本优秀杂志中应该倡导优秀的书评,参与者有黄子平、葛兆光、王得后与吴方。吴方读的都是梁漱溟、王国维、徐志摩等的回忆录与传记。之前他写过一些文学评论,但对即时小说的兴趣远不如对作为文人、知识分子心态、形态的兴趣。


大学同学同游北京香山植物园。后排左3吴方。


        1989年7月,春风文艺出版社组织到大连度假,我们难得将自己松散地暴晒在沙滩之上,晚上微月一钩,繁星如近在咫尺,涛声逼人。我们沿海滩散步,吴方与我聊对新潮文学的看法,他对用西化语言使叙述变得晦涩的小说不喜欢,而我当时在《读书》的“最新小说一瞥”中则经常推荐这样的小说。


        然后,他又说起王国维在颐和园的自沉,他惊诧的是1927年6月2日那天,王国维为什么是借钱要了一辆车到的颐和园,而且选择的是扎进污泥窒息的痛苦方式,而非在“一湾净水”中走入自由之境。


        吴方说起王国维遗嘱中“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讨论这“辱”字究竟因溥仪被逐、国民军北伐还是因罗振玉。吴方的说法,王在死前是烧掉了罗的所有信件。


        我感觉当时吴方对王国维有一种情结,他说现在回头再看王国维的重要性,第一是从早期对西方哲学兴趣转向了晚期对考古发现等小器物的专注,以“大而见小”。他称道于这种文化保守,认为王国维的“收敛沉潜”与“自律”构成了他清高的人格。那时我对文化保守主义并没有体味,但我能感觉到吴方对“人格”的珍视。


        因为那一周,我们成为很近的朋友,我去他家,他也到我家。他家挤在一个大杂院里,惟一好处就是门口有一棵大槐树,夏日树阴如盖。吴方是读书人中少有读书而不藏书的,书柜无多闲书,家中之拥窄都无一张清静书桌可以安置。


        他在《文艺研究》做编辑,读书找图书馆。家里少有几本他喜欢的书,其中一本是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他说他喜欢“缘缘堂”这个名称。


        1990年1月,吴方在《读书》上以弘一大师开头,不定期地写一批他所触摸到的文人的随想,其中追寻古文洗练而有意境的表述。第一篇写弘一的《夕阳山外山》取龚自珍诗“未济终焉心飘渺,万事都从缺憾好。吟到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为意境,我们还觉得过多追寻用词,行文有夹生处。


大学同学合影,前排右1吴方。


        此后越写越好。他写成的文人随想,我最喜欢的是俞平伯与朱自清。他写俞平伯之“倦说”、“超脱”,写朱自清之“节制淡泊”,写的都是他自己的人格理想。在俞与朱之间,吴方喜欢的是朱的文字,他说朱的散文是在温暖惆怅中有悲凉寥落,而“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恰如棉布之于绫罗绸葛,柴扉炊烟之于钟鸣鼎食”。


        他总结其美学召唤力在“永远为非强迫的反应留有余地”。而且他把境界上升为“明其道而不急其功”,引《论语》“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认为“狂者常抱非常之情意,狷者多守持平常心”。


        俞与朱曾同写一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相比而言我更喜欢俞的文字,感觉那是一种色调喷溅的繁华,周作人赞其“旧中有新”,这新旧之间构成一种底蕴丰厚的繁复。朱则过多一种沉郁流水的沉吟,好比一种浓得太重的绿,在沉吟之中层次也不再斑驳。


        朋友们对吴方的评价是“宽厚温润”与“清贫自守”,在我记忆中,他夏天永远是一件白圆领衫与一条牛仔短裤,冬天则是一件灰黄色羽绒服。无论什么场合,无论面对什么人,他脸上从来都是一种浅浅而宽厚谦恭的笑。


        吴方说他崇尚一种“安定”的生活,“安定”而非“安逸”也非“沉寂”,在多慷慨之气弥漫之中甘居自己喜好之一角,瘦尽灯光读自己喜好之书,不受别人钳制写自己喜好之文。


        在上世纪90年代吴方是少有不为钱所累,中午一碗炸酱面足矣,只顾埋头读无用书、写无用文章的人。他“讷讷向人锋敛芒,小无町畦大知方”,其“厚容”的质地,想在日后越来越快餐、实用的时代会越来越成为我怀恋的所在。


本文作者朱伟


原载《光明日报》2005年12月16日,

图片选自网络,版权事务请与编辑联系



伤逝:人大新三届专题

吴思:擦桌子的“主义”——我和吴方的问答

顾晓阳:怀念老同学吴方

送别学友曹征海

肖玉环:长歌当哭  送君远行

肖玉环:告别白南生

怀念阿彭,第一个苍茫远行的同窗好友

天堂的尚可,永远的怀念

陈相成:老何的纯真,像大理三月的蓝天

徐建:"勿忘我" ——忆纪刚同学

胡舒立:大真无争张善炬

胡舒立:黎海波的胸中丘壑

同学中英语最棒的那位,最先走了……

杨莉莉:红叶时节忆海波

范蔚萱:好汉与书生

鲁晓晨:新闻人虽力薄而努力不懈

静茵:雪域高原的悄悄话

祁林一路走好,天堂没有杀戮没有伤害

田文:一个为爱而生的女人

杨劲桦:在西藏祭奠田文

青春田文,墓碑隔不断的思念

李奇志:记忆永恒——小波小事

刘继杰:留得文字在人间

钟明:我印象中的王小波

刘晓阳:地久天长——忆王小波(上)

刘晓阳:地久天长——忆王小波(下)

王毅:说真话的勇气与智慧

龚炽荣:一起去北京上学的伙伴


廿年不忘:王小波专辑

刘晓阳:王小波的教训

刘晓阳:地久天长——忆王小波(上)

刘晓阳:地久天长——忆王小波(下)

李奇志:记忆永恒——小波小事

刘继杰:留得文字在人间

钟明:我印象中的王小波

王毅:说真话的勇气与智慧

王小平:有弟当如王小波

王小平:王小波结婚记

李大兴:大木仓胡同树影依然

李大兴:回忆早年的王小波

李静:王小波退稿记

房伟:留得生前死后名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关注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征 稿


新三届公号向新三届朋友征集稿件

主题一:新三届人的高考之路

主题二:新三届人的大学时光

主题三:新三届人的文革经历

主题四:新三届人的上山下乡

主题五:新三届人的当兵岁月

主题六:新三届人的职业生涯

主题七:新三届中的菁英人物

主题八:反右运动60周年祭 

主题九:新三届人关注的话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