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土耳其人参加了朝鲜战争 遇到了“艾拉”

无畏 无畏的旅行 2023-04-25


除了拍打打杀杀外,战争主题电影还可以从很多角度去拍。朝鲜战场上留下的孤儿是个很好的主题。这部《艾拉》(Ayla)换了个视角,从朝鲜半岛战场的南部看这场战争,不是从韩国视角看,也不是从美国视角看,而是从看似与这场战争无关的土耳其的视角看。


朝鲜战场不仅仅有美帝,而且是美帝带领下的16个国家派军组成的联合国军。二战结束后,苏联向土耳其提出领土要求,并且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与土耳其爆发冲突。这使得在二战期间保持中立的土耳其转向美国,并加入了北约,积极融入西方。朝鲜战争爆发,土耳其政府派出由4500人组成的土耳其旅,赴朝鲜半岛加入了联合国军。苏雷曼就是其中一员。


苏雷曼与艾拉(电影截图)


电影为了凸显这一国际背景,在配乐下了功夫。片中不仅仅有土耳其音乐,有玛丽莲·梦露的歌曲,还有朝鲜半岛的《阿里郎》响起。不过,时常会有与画风不符的中国音乐响起,听起来十分滑稽。苏雷曼和女儿在东京游玩的背景音乐居然是反映西藏农奴解放的《翻身农奴把歌唱》。也许导演还对所谓的东方元素不够理解。尽管如此,瑕不掩瑜。


这部电影取材于真实的故事。苏雷曼收养了朝鲜半岛战场上的一个孤儿。苏雷曼看到孩子的脸像月亮一样,就给他去了个土耳其语名字“Ayla"。(苏雷曼说:Ay gibi yüzü var, zaten Ay ışığında bulduk.)他们一起在朝鲜战场上生活,直至战后把孩子送入由土耳其援建的安卡拉学校(앙카라 학원/Ankara Okulu),苏雷曼只能只身归国。这个安卡拉学校建在水原市,学校收养了像艾拉一样的朝鲜战争孤儿,教授他们韩语、英语和土耳其语。在电影中,还可以看到孩子们在唱《安卡拉进行曲》(Ankara Marşı)。



安卡拉学校(图/韩国MBC电视台纪录片)


苏雷曼在归国后一直设法找寻艾拉,甚至在看新闻的时候,一见到韩国人的身影,就使劲想去分辨出她的女儿会出现在电视上。两父女终于在60年后在韩国团聚。两个无任何血缘关系,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语言,却跨越了汪洋大海,在战火纷飞中建立了一辈子的父女情。这比任何英雄主义的战役更催人泪下,更发人深省。


现实中苏雷曼与艾拉团聚(图/韩国MBC电视台纪录片)


当时像艾拉一样的战争孤儿有10万名之多,有的留在了朝鲜半岛本土,有的甚至被送到遥远的东欧。反映这段历史的还有《送过去波兰的孩子们》(폴란드로 간 아이들)、《金日成的孩子们》(김일성의 아이들)这些纪录片。


每次战争,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伤痛,不管是战胜的一方还是战败的一方。抚平伤痛还需要更长的岁月。已经21世纪了,人类打的战争还不够吗?这时候的战争片,不应该再是激起人上战场杀敌的热情,而更应该引导观众去思考,让我们看到人类的未来是和平。

作者 | 无畏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更 多 语 言 和 旅 行 的 文 章

 点 击 标 题 阅 读


| 

西



() 



5
巴拉圭原住民语言是怎样成为国语的?
粤语也有自己的拼音输入法

扫描或长按以上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