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材访】创新已经住在“我”的设计里

材料馆 材料馆 2019-06-20


创造力只不过是用旧瓶装新酒,一旦尝试以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就已经是在创新了。

——赵玉奎


设计师介绍

INTRODUCTION DESIGNER


赵玉奎



曾任职

联想(Motorola)深圳 Advisory CMFDesigner

天津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CMF Manager

广东步步高电子工业有限公司(VIVO)CMF Designer

富士康科技集团(深圳)FIH 工艺工程师

 

拥有5项专利提名

镁铝合金与锌合金压铸成型及表面处理技术

一种无听筒装饰物的手机结构

手机超白按键制作工艺

一种胶水喷涂替代纳米注塑工艺

一种浸渗工艺提高压铸件表面良率方案



12

手记✎  采编  胡丘庆

赵玉奎,一位有着“奇思妙想”的CMF设计师,与他交流总会被他那些创新想法“惊”到。他像一位不吝赐教的学者一样,与你分享他在设计途中关于创新的真知灼见。


采访内容

INTERVIEW CONTENT


(一)

与CMF相遇是一件有趣的事

 

赵玉奎,一个总是把“CMF是一个有趣的行业”挂在嘴边的设计师。他用亲身经历诠释投身于自己喜爱的事业是一件多么幸运而快乐的事。



“我其实不是工业设计专业,而是化学专业毕业的。”赵玉奎淡淡的笑意从声音中传递出来,他似乎意料到笔者会讶异,继续补充道,“因为自身比较喜欢材料相关的东西,所以经常会幻想一些还没有被制造出来的新材料,比如可以用来喷涂的隐形材料、可以使手机变薄的隐形材料。”

 

的确,人类文明发展到21世纪,表面处理已无处不在。买椟还珠的故事就深深地揭示了古时就有人对外观要求大于内在需求的现象。

 

十年前,赵玉奎是富士康一名做手机外观表面处理的工艺工程师。他说,在做表面处理的工作时,通过一些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表达一种新产品或通过添加一些其它领域的材料使产品有所“不同”等的探索过程,都是表面处理让他为之“倾倒”的地方。

 



(二)

人人皆是设计师

 

赵玉奎说,“手机的发展历程伴随着材料与工艺的变革,从最早的黑白灰,到现在的五彩斑斓,从只注重功能到现在的内外兼修,并不是偶然事件。”他补充道,“通过替代创新让手机甚至所有的电子产品都展现出多彩的一面,是历史的选择。”

 

大千世界,创新处处存在。手机从全键盘到全触摸屏幕,网络的变化引领手机的变化;从燃料汽车到电动汽车,倡导环保的需求带动了汽车行业的进化。赵玉奎笑道,“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衍生行业变化,个人和环境两方面都在进步,因此才诞生了更多的新鲜事物。”



对于创新,赵玉奎有他自己定义的准则。他认为,人人都可以是设计师,人人都可以是创新者,但善于思考应该是成为一个设计师的前提。

 

事物往往会有多变性的一面,善于发现和总结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可以让生活更有趣,让本来平淡的事物焕发出不一面的光彩。生活中的创新就是“废物”再利用的过程,只要有勤于思考的热情,也许可以使很多“废物”焕然一新。




(三)

创新的“加减乘除法”

 

“工艺创新,不过是从需求出发,按照自己的需求去开发新材料,新工艺而已,但怎么去实现创新,这才是关键之处。”鉴于此,赵玉奎总结出自己的方法论,即创新的“加减乘除”法。

 

创新的“加”法:生活中最容易的创新思维是加法的创新思维,大到航空航天,小到衣食住行,加法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譬如,茶里加水果,是喜茶中的一种典型饮料。陶瓷加金属,造就了景泰蓝瓷器无与伦比的美。玻璃加防爆膜,给手机屏幕穿上了一套华丽的“新装”。

 


创新的“减”法:减法,在创新的领域中用“化繁为简”来概括是最贴切不过的了。全面屏手机的出现,蓝牙耳机的盛行,懒人沙发的热捧。这些化繁为简式的改造,也是创新的另一种述说。

 

创新的“替代”法:替代是最原始的创新思维,这其中有功能性的替代,还有外形外观的替代。比如说,在手机外壳发展的历程中,从塑胶到金属再到陶瓷,材料的替代改进也推动了手机的创新。

 


最后,赵玉奎总结道,“创造力只不过是用旧瓶装新酒,一旦尝试以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就已经是在创新了。”


 Q:“生活不便利处蕴藏创新机会”,可以分享一下您遇到的实际案例吗?

 

赵:本身设计的作品不多,更多的是偏向后期实现方面的工作。但对于用创新解决生活中的不便利处,我还是有很多想法可以谈一谈的。


比如说,在日常生活中,有人生病发烧,却找不到体温计。这个时候,如果手机能够兼容量体温的功能,也许就可以解决这个不便利之处。再比如说,当你去看房交房没有带量尺的时候,想测量一些家具家电的尺寸,如果手机能够自带测距离的功能,那你也可以解决忘带量尺的不便利之处。比如每个路灯都可以变更无线充电桩,新能源汽车都具备无线充电功能,那时候全民电动车时代就到来了……


其实,如果能把这些点子融合到这个手机里面或者其他的产品里面,会使我们整个生活都便利很多。

 

 Q:您认为创新理论与实际操作之间存在的最大鸿沟是什么?是设计师本身还是环境问题?


赵:给我的感觉主要是当提出想法之后,初期的实践会遇到很多很多困难和阻力,而这个困难和阻力便是创新和实践之间的“鸿沟”。但是,只要把初期这种阻力或困难克服了,创新就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走下去。


“鸿沟”,是设计师本身造成还是环境问题引起?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在决策层里面,更多跟设计师本身有关系。但在实践过程中,材料或者环境的因素也或多或少会造成一些影响。

 

 Q:设计师和工程师经常“掐架”,二者的创新思维是否也处在对立面上?


:虽然工程师可能会更注重使用和量产方面,设计师更注重外观,但其实我觉得这两者也不是完全对立或是对立的这种关系。


当设计师或工程师一直都坚持自己的原则使得实践的阶段停滞不前的时候,或者是进步的可能性很小的时候,我会主动跟工程师谈判,去说服他。两个人都退一步,或者两人都往前想想有没有更好的方法,然后再把这个产品进行下去。


因为根据既有的工作经验和创新思想来讲,在设计制图到量产成品的过程中都会存在一些困难。但是有困难,有的时候不一定是坏事,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有可能就发现了一种新的方法或者新的创新思维,而使产品越来越实用,设计师与工程师之间也越来越有默契。

 

 Q:作为设计师,您怎么看待CMF材质与设计二者的关系?


赵:在我看来,材质与设计二者之间是非常紧密的关系,类似于“唇齿”的关系,或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具体来讲,材料可以引发设计的创新。当出现一种新材料时,它起初可能不是应用在某个特定的领域中。但是,受创新思维的影响,可能可以将它应用在不同的领域里,从而出现新的工艺或新的设计效果。


另一种则设计效果的需求引发材料的创新。比如说设计师或者是产品经理对一种新产品的奢求定义,有可能也会带来材料的创新。


注: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 END -


点击下方关键字,看往期《材访》


佳简几何 | 王党威 | 杨文庆 | 李博 | 石晓曦 刘烨 | 高雷 | 周兰 | 崔重阳 | 郭胜荣 | 李晓磊 杨锐 单峰 | 王颖嘉 | 白明辉 | 黄晓靖 | 于文庆 | 李振威 | 张立 | 李守强 | 陈兴博 | 宋侃 |孙凯 |张健鹏 | 姚洁磊 | 张帆 | 杜宝南 | 戴妍鑫 | 宋文雯 | 辛向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