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的教师生涯(连载)之九:甄别

畸笔叟 畸笔叟 2021-03-26


甄别


说实话,我并不怎么怵甄别的。

我们同来的16个伙伴中,被委以副班主任的仅两三个。

但既然校长来听课,总还是要认真对待一下。无论如何,也要让他真实了解一下他亲手召来的“初二生”的水准啊。


不巧的是,校方选中的那一课偏偏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上过历史课的都知道,惟独介绍古代文化的课最不容易上得好,学生也是最不容易听进去的。

远远不如改朝换代、农民起义一类故事性强的课,后者简直就是小说、评话、电视连续剧,也最容易抓人的。


既来之,则安之。

那天好象来了很多人。

除了徐校长、顾先生和沈先生,初二年级组的王先生好象也陪听了。

反正教室末排的两条走廊里坐满了个头明显比学生大的成年人。


我很清楚我自己的独门优势:深度近视眼。

当年教室的光照条件又不是很好,我其实根本看不清最后一排人的脸的,更别说表情了。

所谓“不知者不畏”,说的就是我。


我的准备还是很精心的,就差对着家里的穿衣镜彩排了。

板书依然是20行以内,正好两黑板。而且我对自己的“硬笔书法”还是颇有信心的。


毕竟那时年纪还轻,好现,那天我还露了一手“绝活”。

那就是一进门就把讲义和课本放在讲台的左上角,一直到下课都不去碰它!

讲课的语言和板书的文字一律从脑中直接流出。


最好玩的是要让学生把课文里的重点章句用笔划下划线的时候。

我故意远离讲台,走到教室中央。然后说:

“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XX页,从倒数第3行的第4个字划起,”然后我就开始一字不差地诵念这段课文,学生手里的笔随着我的声音划在他们的课本上,发出好听的沙沙声。

突然,我停了下来,且似乎是停在不该停的地方:

“请翻页。”

我刚才停在了本页的最后一个字上。


只听见下面传出一阵很轻很轻的“哇……”声,就象夜半退潮的海滩上,一排浪花轻轻地、又有点依依不舍地舔着沙滩滑回到深邃而幽暗的海里去一样。


我装着没听见,心里享用着,嘴里继续往下念,直到该划的段落结束。

当然这决不是我在学校里的第一次“表演”。

这次因为有大人物在,学生们还算是矜持的。其余场合,惊呼声显然比此略大些。

我想,放在今天,会不会有尖叫呢?


不用说,听课的效果不会差到哪里去。

下课以后,照例要现场评议一番。

我看到听课者的眼里都闪动着鼓励的兴奋的光,徐校长除外,他没有太多表情。

其他人都不说话,等着他的权威总结:

“你以前一定当过教师。”

“没有。”

“你不是去过江西插队么,很多下去的人都当过民办教师的。”

“但是我没有,真的。”

“我不相信。”还是那样的不容置辩。


这权威总结怎么跟顾先生听完课问的话象是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

说完,他转身就走,大家忽喇喇地跟他一起走出教室,向教学楼外走去,谁也没再说话。

直到大门口,他才止步回头,并向我伸出手来,握住并有力地摇了几下:

“好好干,是块教书的料。”后半句是对着众人说的。

直到这时,凝固了的空气才有些流动。

周围人脸上的笑也终于可以绽开到八九分,赞词从他们的口中溢出。


说到我当年的记忆力,还有一件可记录的事情。

那也是在一次讲古代文化的课上,那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由于讲古代文化相对地难以抓住学生,我就特意为他们准备了一些“花絮”,即在讲到南北朝数学家祖冲之的时候,背一背圆周率。


果然,下面兴味盎然。

我就在黑板上迅速默写出小数点以后的22位数,并问,想不想学一招?

这次,因为照例没有大人物,欢声是象拍打在礁石上的激浪一样的了。


于是,我就讲了一个儿时我爸给我讲的故事。

说是清末民初开新学的时候,新派家庭请塾师,不但教四书五经,也格物致知,教简单的数理化。

但当年的大多数孩子可以倒背唐诗,却背不下圆周率。

一次,那塾师急了,便对学生说,我到那花园假山上的亭子里去(果然是大户人家),我在那里喝酒,一壶酒喝完,你再背不下,老夫非下来杀了你不可!

学生无奈,只好应允,冥思苦想,依然不得要领。

眼看着塾师的那壶酒要喝完了,万急之下,竟然生智,挥毫写下一首诗来:

“山巅一师一壶酒,尔乐毋杀吾,把酒吃,酒杀尔,杀不死,乐而乐。”


何以酒杀不死那塾师,反而可乐呢?因为他已经把圆周率背下来了:3.14159 26535 897 932 384 626

正好小数点后面22位数。

我是边讲边写黑板的,但当更大的激浪再次拍打着礁石时,我迅速回转身将黑板擦个干净,不让他们有机会记录下来。

于是,下面又起了一阵阵叹息声、声讨声和哀求声,好玩之极。


有记忆力的“诺曼第”,就有记忆力的“滑铁卢”,世事就是这样公平。

很快,我竟栽在了我的记忆力上面。


(未完待续)


告示:我今年新出的两本拙著《上海名堂经》和《上海有声色》已上架(均为有声读物,用手机扫描每篇题目下的二维码即可收听我读那篇文章的沪语音频)。

需要购买签名本的请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加入“畸笔叟签名售书群”,然后按群内客服的要求去做即可。谢谢各位捧场。



我最近还写过:


我的教师生涯(连载)之一:录取

我的教师生涯(连载)之二:报到

我的教师生涯(连载)之三:定岗

我的教师生涯(连载)之四:单飞

我的教师生涯(连载)之五:闹堂

我的教师生涯(连载)之六:争议

我的教师生涯(连载)之七:旷课

我的教师生涯(连载)之八:艳照


台北松园禅林料理:一种不张扬的精致

上海生煎不接受批评?如此小器的讲法,也去追捧?

菜馒头引出三虾面  新相识原是老听众

上海人家的揩布都是分三六九等的吗?

上海人的英文语感覅忒好

我爱油条如初恋

“娘冬菜”和“娘希匹”到底啥意思?

吹口哨、骂戳那,老早都算流氓腔的哦

红烧肉,其实是不上台面的家常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