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诗说”
提倡一个理念:“实话诗说”。
诗词如同一切文化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即源于现实。实话,就是不离现实。其所写的世事、人物、景物、事件及共之间的关系都来自生活。尽管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但皆有所本,这就是“实话”。
诗词,又是艺术的,不可等同现实,而是现实生活的提练与升华。放飞性灵,奇思妙想,浪漫情怀,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属性,更是诗的本征。作诗,无疑是将生活艺术化、诗化,即须借助于想像和夸张等。由此,作诗不可拘泥实态,不必毫厘不差地描绘事物、景物,而以艺术的手段应之,即诗的意像,诗的语言,诗韵手段,这就是“诗说”。
“实话实说”诚然不错。做人做事当如此,而作诗不必如此!不须“实说”要“诗说”!
纵观当下诗词的偏向,浮躁有余而浪漫不足。实在有余而灵性不够。过于直接,偏于粗放,囿于实在,缺乏灵性,难以动人。
为诗,表层少些,深沉多些;直截少些,曲婉多些;口号少些,哲思多些。创意出新,浪漫写真。小题大做,大题细作,大处着眼, 细部着手。让自己的灵性和魅力展现出来。
苏武真相与诗的解读
顾炎武一首咏史诗,是写苏武的:
海上雪深时,长空无一雁。
平生李少卿,持酒来相劝。
少卿即李陵。兵败降匈奴后,屡劝苏武投降未果。
顾炎武此诗,写在康熙18年(1679年)。时当官方邀请顾炎武修明史,顾坚辞。诗人以苏武自比,拒仕清廷,坚守了独立和气节。
实际上,苏武的事件真相长期被扭曲。真相又是怎样呢?
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汉匈议和。苏武以中郎将出使匈奴。在匈奴作客期间,发生一件重大事变,即苏武使团的副将张胜和原已投降匈奴的虞常勾连,密谋劫持单于的母亲大阏氏归汉,继而胁迫单于。阴谋未发而败。苏武虽然不知情、未参与,但难免其责。在被动不利的情况下,苏武正义凛然,拒不投降,继而是流放十九年牧羊北海的故事。而后汉匈又和,苏武得归。坚忍不拔,保持气节,受到称赞。但是,为了使苏武的形象“高大全”,后世史家或学者乃至官方对苏武事迹做了删节或篡改。
我们看到,中学以及许多读本,对《汉书苏武传》做了不当删节。其文字皆止于“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而本传末尾一段文字是:
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宣帝)闵之,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武因平恩侯自白:“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上许焉。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又以武弟子为右曹。武年八十余,神爵二年病卒。”
让我们还看苏武事件的几个原点:
一是事出有因
副将张胜同匈奴叛将勾结谋反,使苏武处于极端被动地位,对方杀之不过。而匈奴只是劝降不成,继而流放。
二是匈奴无过
回顾苏武从出发到归来整个过程。匈奴单于并非蛮不讲理;而汉皇杀李陵全家,质疑苏武的贞节,苏家几至家破人亡。其处置亦多不当。
三是逆境非艰
苏武的生存环境究竟怎么样呢?孤独痛苦自不待言。但持节牧羊的苏武,在流放中受到照顾。贝加尔湖是水草丰美的地方。李陵经常送去酒食物品。苏武在那里还娶胡女生子, 子名“通国”。苏武暮年得皇帝体恤,让苏通国从匈奴回汉任武官。此苏家一脉自然有匈奴血统,等等。
为此,我有一则七律还原“苏武事迹” :
骤起惊雷叹数奇,兄亡弟殁杳难知。
李陵规劝先啼泪,卫律威逼徒费辞。
水草丰盈大泽畔,胡妻柔顺洽欢时。
子卿北地留余脉,通国归宗擎汉旗。
丁酉今秋,又去昆山,有诗记顾炎武故居:
沧桑若许年,石阶印斑斑。
松柳凌云慨,陵碑血火言。
千灯窥酒巷,百姓议楼盘。
谁记顾夫子,诗书三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