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20个故事 | 仍历热血,仍沐荣光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2019-05-03

编者按


竞赛中的Rush hour

为校出征的屠龙旅程

北大的孩子们

带着热血闯荡

 

答题场上浴血奋战

昆曲艺术别有洞天

透过北大的窗

总有繁星闪亮

 

和燕园的故事

是这一刻的高光

也是隽永的长诗

要用一生的时间来讲

 

长歌一曲千帆过

风起骊歌夜未央



吴慰慈


1961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现信息管理系前身)

现为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图书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2005年被评为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



北京大学,是我心仪已久的一所大学。


1957 年我通过高考有幸成为这所高等学府图书馆学系的一名学生。从此,我与它结下了近半个世纪的不解之缘。

初进北大图书馆学系求学时,我很年轻,没有别的想法,认为学一行就应该钻研一行。当时系里开设了一些专业课,授课老师有王重民、刘国钧、陈鸿舜等。


为了增进学生的科技文化素养,还聘请了一批有名望的专家学者讲授“科技概论”课程,例如梁思成、张青莲、侯仁之、章廷谦、田余庆、沈同等。


数十年过去了,我在北大图书馆学系读书的情景,一直刻印在自己的心上,越是年久,其印象越是鲜明,弥足珍贵。


在我看来,北大之所以被称为名校,是因为北大的老师们有着高尚的人品和学品,薪火相传,谱写了北大120年的光辉篇章。


当年对于专业课,每一门课程,每一个教学环节,我都尽力学扎实。


人在青年时期应博览群书,不仅阅读专业方面的历史经典,而且应当涉猎与此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每研究一个问题,必须广泛搜集资料,缜密考校,博于征引而慎下论断;做学问要从具体史实的考证分析入手,溯其渊源,考其流变,以把握所研究问题演进的大势。


这些感悟便是我在北大四年求学生涯中的主要心得。

1973年9月,我调回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任教。如果说人一辈子都有个转折点,那么1973年回归北大,毫无疑问就是我人生的转折点。


重新回到母校,心情变得很好。因为本科学习在北大,我为能回来为母校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而感到无比荣光


1996年,我开始担任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在履职过程中,我总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头,想干一件事非干好不罢休。


在全系师生通力合作下,信息管理系新设了情报学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图书馆学成了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成为一级学科博士授权单位。

我已年近八旬,对北大有很深的感情。我希望北大兴旺发达,继承和发扬真正的北大精神,培养出能担负重任的各方面的大师。


我在北大学习4年,工作45年。北大哺育了我,我在未来的岁月里仍将为北大做贡献。



吉如一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16级本科生

第一届北大“图灵班”成员

2018年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 ICPC)全球总决赛金牌



两年前的五月初,随着最后一场选拔赛的失利,作为一名高中生,我的漫长 OI (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道路迎来了句点。


两年后的四月底,随着大屏幕倒计时的归零,作为一名大二学生,短暂的 ACM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生涯匆匆落下帷幕。

作为一名竞赛生,我有幸可以进入信科学习我感兴趣的专业,也有幸可以继续作为一名选手活跃在算法竞赛的舞台。


今年是我第二年参加 World Final (ACM ICPC全球总决赛)了。去年拿了银牌,今年在北大主场作战,自然想再进一步。


去年9月,我们就开始了备战ACM的漫长征程。今年2月起,每天一场模拟赛,每次五个小时,50多天从未间断。


在集训的日子里,机房——教室——宿舍三点一线,睡醒去上课,下午去训练,晚上回宿舍,洗漱过后看一两个视频解压,日复一日。


又累又烦的时候,心里叫嚣着罢工,却和我的队友们彼此督促着一点一点磨到最后的战役。

 4月19日上午九点,比赛开始。我急于抢一血,没有仔细读题就上机,却因为漏看了输出格式中的一句话先爆了罚时。


许是开局的失误影响了队内士气,之后几题过得也很不顺利。连连失误让我们心理压力非常大,幸好,关键时刻还有一点运气。


D题靠一招险棋幸运通过,之后我们暂列第一。北大logo移动到榜首的一瞬间,全场爆发的欢呼声特别燃,激起了我们继续解题的斗志。


因为这里有着无数后盾和支持者,因为这里是北大。


最后一小时,比赛封榜。各支队伍在看不到比分的情况下开始了最后冲刺。


解出七题之后,我们开了最后一个题,却始终过不了样例。三人便轮番上阵对算法和代码做修改,局面变得非常被动。


桌子上摆着两只黄白相间的狗狗玩偶,这是我们之前抓娃娃抓中的,有时对着“狗狗”复述一遍思路,就能快速发现思维漏洞;经常捏一捏还能解压。现在,这两只吉祥物被带到了现场,憨态可掬。


还剩下最后十分钟。


我们终于发现在运算时少考虑了一种Case,这意味着需要给代码打个补丁。匆匆忙忙写好提交,此时已经开始最后的读秒。


屏幕上冷酷的“Wrong Answer”却几乎让我感到了绝望。我深吸一口气,捏了捏狗狗的脑袋,继续修改,最后十秒再次提交。


突然,“Accepted!”


绝地求生!感谢运气之神在最后时刻又一次站到了我们这边。

在两次参加决赛之后,我已经不能再代表北大继续活跃在这个舞台上。虽然遗憾,但是好在今年北大的举办,让越来越多同学对ACM产生了兴趣,以前相对松散的团队现在也有了大规模训练。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可以把这座奖杯真正留在燕园。


百廿年已至,身处这座园子里,我幸运地参与了这一刻,也对未来的一切充满了信心。



唐珑珂


数学科学学院2016级本科生

2018年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许宝騄奖、周炜良奖、华罗庚奖三项金牌,1项个人全能奖丘成桐奖金奖,陈省身奖银牌



我对数学的兴趣仿佛与生俱来。


如果你去问小学时的我,他大概会说“因为数学充满巧合”;如果你去问初中时的我,他大概会说“因为数学游戏很好玩”(当时沉迷Conway《稳操胜券》);如果你去问高中时的我,他大概会说“因为数学充满奇思妙想”。


而大一时的我大概会说“因为数学充满鬼斧神工的结构和无处不在的对称性”,比如Riesz表示定理的泛函与测度等价、比如Galois理论的中间域与闭子群对应、比如Poincaré对偶的同调群与上同调群同构……

我也没有什么“功力”,唯手熟尔。


我高一就开始自学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的教材,拿着高教社绿皮俄选的卓里奇《数学分析》和柯斯特利金《代数学引论》啃。


现在要是让我推荐初学数分的书,我不会推荐卓里奇,因为它太难了。


当时我大概把前十一章看了三遍才弄懂,基本上每看到一个地方感觉很吃力了,就从头再看一遍,反正才高一,时间还很充裕。


现在回想起那段日子,虽然进展缓慢,但是从那以后我不仅不再畏惧看不懂的书,看懂书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2016年9月,我来到北大数院求学。加入新生群时我的群名片是“数学迷”,所以大家喜欢用“迷神”代称我。


大一下学期学了现代代数几何的概形语言,惊叹于代数簇(多项式方程组的解集)也能被粘成像流形一样的东西,这套理论最后又能解决Weil猜想,这也是我本研所在讨论班的课题。

北大以及数学中心丰富的课程和会议让我水平大大提高,不论是广度还是深度上。


学业方面,我基本上都选了实验班,并且提前选了很多高年级课和一点研究生课,这样可以通过作业和考试让自己更熟练掌握这些内容。


同样重要的收获大概是认识了很多厉害的老师和同学。同学们各有所长,就像那篇张伟、恽之玮等人的报道里面一样常常在讨论班上分享各自所学,并互相学习。


得益于师资和课程,我在北大时的发展比没在时快得多。


丘赛得奖我一直很平和。其实考试这种事情,就是花一两年练就屠龙技然后渐渐忘却。

北大的资源特别好。如果学有余力的话可以多接触一些东西,尽早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然后就去学吧。我就报了信科的计概和数算实验班,觉得还挺有趣。


我和数学的故事很长,我和北大的故事也许会更长。



何冠宏


物理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

《一站到底》北大队人气选手



我拿着录取通知书从实验室去邱德拔做新生报到,走进礼堂只感受到了四个字:洋洋洒洒。那是2017年的9月初。和想象中的有点不一样。


一个理科生,对物理规律的美感有强迫症般的尊崇。光线在透镜间的流动像是上帝之手有意撩起的涟漪,实际上用折射和衍射便能完美推演。


端揣着相机,每一次双手对快门和焦距的按扭都是一次严谨的物理实验,此时北大于我,是一个无限自由的实验室

再到年初《一站到底》的编导找到我时,我想着是不是该买一期六合彩。节目组选拔的方式也不复杂,一个电话面试最后再问一些类似的题目,可我还是紧张地在面试之前刷完了往年的大半期。


接着就是我蒙混过关进了名校场(共24个学校,每个学校的队伍由两名该校校友组成),成了北大队的一员。


和平常的节目略有不同的是,这样一期节目,队员们或多或少都是代表着学校来的,所以大家都比平常更在意胜负。


而我则心心念念一个能打满全场的“大胳膊,以及关键时刻自己千万别成了猪队友。后来的故事证明,我不仅在最初该买六合彩,简直就该期期买。

我的运气实在好得不行,队友是2001级的法学院师兄,整个人的文学历史素质高得惊人。


第一场逆转哈佛就是师兄一打二赢下来的,因为去年的决赛输给了他们。再后来因为一道日本怀石料理的题目过于迷惑,师兄提前下场,我甚至没绷住就哭了,觉得老天特不偏袒我们。


可比赛还得继续,要是给学校丢人,我可没法心安理得。好在我六合彩的体质,发挥不错赢了三所学校,硬是进了决赛。


最后的最后,遗憾的是还是与冠军失之交臂。师兄看我一脸不甘拿了笔纸,写了这段话给我:


“沉潜文史研习数理,学问乃修身之必须却不止于修身。对于社会,我们有自己的责任,虽然眼下的责任的边界并不清晰,但是大家相聚,不仅为共识也期待思辨与争鸣。”


夏日疯长,岁月悠长。我依旧乐此不疲于和室友聊夜晚流过未名湖的星空,清晨掠过博雅塔的日出,西门外川流不息的人群,还有三月含苞待放的樱花。

考试周结束,我趁着天气晴朗连着一周凌晨出门拍星轨。再后来,我站在费特希耶海岸边的山顶上抬头看到漫天的繁星和卡帕多奇亚的热气球上冉冉升起的初日时,我突然意识到北大于我,是让我独立。

 

长歌一曲千帆过,风起骊歌夜未央。



席中海


生命科学学院2011级本科生

现为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2017级硕士生

曾担任北京大学京昆社理事长



说起与戏曲的缘分,要追溯到几岁时随姥爷听戏的日子了。但一直到走进北大,我都只是浅浅地接触过戏曲,说不上什么学习和钻研。真正开始学戏还是要从进入北大,加入北大京昆社说起。


2012年入社时我认识了几位师兄师姐,他们带着我唱京剧、聊京剧。我记得2013年江苏省昆剧院来北大演昆曲《红楼梦》,主办方的侯老师向我安利了好久,希望我学习昆曲。我听京剧听惯了,乍一听昆曲的曲调,只想敬而远之,遂当即表示,我肯定学不来昆曲的。


没想到2014年选上一门戏曲主题的选修课,一项作业是与戏曲有关的小作品,我便尝试起了跟录音学唱一段昆曲。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我渐渐迷上了昆曲,成了名副其实的“昆虫”。



又记得也是2014年,我陪几位社内好友去珠市口的戏曲道具小店买行头,看他们挑来挑去,好不热闹,我则因从未学过身段,只好围观,完事之后还评论上一句“估计我再也不会来这里了,反正又不学身段”。


同样是没想到,2016年京昆社廿五周年社庆,与北京昆曲研习社合排《临川梦》,缺少一名小生,前辈们便敦促我来学演。又是一发不可收拾,直到2017年我报名校园传承版《牡丹亭》的演出,至今在全国巡回演出十余场,我们也算得昆曲界的一段佳话了。


小小一件唱戏之事,尚且让我明白在北大别总把自己限制住的道理;更何况这七年里日日夜夜的北大生活,更是让我逐渐摒弃掉狭隘的眼光,把眼睛再睁大一些,把世界再看美一些,把人生再看精彩些。



想和我们分享你的北大故事吗?

欢迎投稿至

beidaweixin@vip.163.com



投稿要求


1. 邮件题目为:120故事投稿+姓名

2. 文件格式为word文档,文档中包含:

姓名+入学年份或入职年份+其他身份

(可正式/不正式,越多越好,之后可能删改)

3. 文件夹中另附讲述者照片(与北大有关最佳)

4. 字数在300-800范围内


如被采用会有专人与您联系~

如果你想了解哪位北大人的故事

也欢迎留言给我们哦●v●



点击标题看往期“120个故事”哦~

我与北大的120个故事 开篇啦!

我与北大的120个故事之二

120个故事|路过星辰路过风

120个故事|此心安处是吾乡

120个故事|陌上花开缓缓归

120个故事 | 不负燕园不负心

120个故事|一往情深深几许

120个故事 | 忽梦少年事

120个故事 | 百廿故园,此间少年

120个故事 |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

120个故事 | 君知否,青春元不老

120个故事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120个故事 | 你好,旧时光

今时彼年 | 我考北大那些事儿

120个故事 | 未名之海,不系之舟





编辑:陈潇漪、侯雨杉、筱羽

封面制图:刘钊

排版:文婧

责任编辑:陈潇漪、园中葵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