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2年国内自主品牌800V产品即将量产

王健 盖世服务 2023-04-05

更多报告/课程资源,请加微信(小盖:gasgoo2019)联系咨询。

电驱动作为新能源汽车传动系统中核心的一环,其与整车动力性、经济性以及舒适性等多方面属性密切相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加持下,电驱动系统产业前景可期,可以说是另一个万亿级市场。正因为如此,目前多方势力躬身入局,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技术、成本和质量等领域的竞争将会异常激烈。


基于这样的背景,盖世开展了电驱动产业的趋势研究,希望给行业中的您带来一点收获和思考。



本报告重点从新能源汽车需求端、市场端以及技术端进行了系统梳理,得到的核心观点有:


1

新能源汽车市场

总体上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市场为主+政策为辅驱动阶段,2022年H1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247.6万辆,渗透率超过了24%。具体来看:①2022年H1我国PHEV的同比增速超过了BEV,达到了163.2%,且传统自主和自主新势力的增量更加明显;②得益于比亚迪、广汽埃安新能源车型热销,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A级车市场占比大幅提升,市场结构加速向纺锤体发展。


2

市场端

①电驱动市场迅速上量,2022年H1装机量超过260万套,是2021年全年装机量的73%;②三合一电驱动已成为市场的主流,2022年H1占比接近63%;③中高端车型多采用前后双电机四驱的结构,来进一步优化动力性和系统效率;④主机厂自供、新能源电驱动总成企业、传统电机电控企业等多阵营同台竞技,产业还未出现行业寡头。


3

技术端

总体将朝集成化、高效率、高功率密度、高压化、高安全、高可靠、低成本等方向发展。


  • 系统高压化成为未来发展趋势,2022年是国内新能源品牌大力发展800V的量产之年,预计比亚迪、阿维塔、小鹏、广汽埃安、理想等均会推出800V产品;但目前受800V零部件及充电桩限制,兼容400V发展是未来很长时间内的主流高压架构方案;

  • 第三代功率半导体碳化硅是实现高压化的关键技术路径,利用碳化硅功率模块后将进一步提高电驱动效率、增加续航里程或降低电池用量和缩小体积,但是碳化硅还存在制备工艺、成本以及高压绝缘、轴电流腐蚀等技术方面的挑战;

  • 多合一系统及动力域控制器是下一步集成化方向,目前市面上已有长安、比亚迪、零跑和华为等典型多合一产品;

  • 在混动驱动系统方面,DHT因在系统集成度、重量以及综合能效方面的优势成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方向;

  • 在改善电机性能方面:①Hair-Pin绕组、油冷技术成为提高电机效率的主流技术;②高速化(16000-18000rpm)能极大提高电机功率密度,但也会带来散热、轴承强度、高效、密封以及NVH的要求越来越高;

  • 在减速器方面:平台化、集成化、低摩擦和两档化等是其发展方向;


报告分为3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新能源市场分析;


第二部分为电驱动市场分析,重点是审视我国电驱动产业装机量,电机电控头部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等情况;


第三部分为技术发展趋势,重点从电驱动总成高压化和集成化、电机以及减速器等维度来阐述我国电驱动的技术现状及趋势。



过去十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可分为三个典型的阶段,第一阶段是2015年前的示范推广阶段,该阶段主要是进行千城百辆的示范推广,奠定了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战略;第二阶段是2016-2019年的产业培育发展阶段,该阶段主要受补贴、双积分等政策不断引导,吸引了大量新玩家进入新能源汽车赛道,促使我国新能源汽车在B端市场得到成长,销量快速上升,但该阶段产业配套设施依然不成熟,安全、续航以及充电成为该阶段的推广痛点问题;到2020年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第三发展阶段,即用户驱动快速发展阶段,该阶段得益于创新型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应用,包括刀片电池、CTP、多合一电驱动、超级快充等新兴技术均在该阶段快速发展并得到应用,使得新能源汽车表现出超强的竞争力,即便是近两年受疫情、缺芯和动力电池原材料涨价等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依然保持较强的增长,2022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达到24%,提前3年达成并超过国家2025年20%渗透率的目标。大家都清楚,一旦新事物的市场渗透率突破20%,表明其上升通道被打开,因而我们总体看好新能源汽车的上涨趋势,根据我们盖世的预测,预计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突破500万辆。



具体到新能源市场来看,首先,我们发现在纯电动领域,受比亚迪和广汽埃安等A级纯电动车型的畅销,过去我国纯电动汽车哑铃型消费结构正在向纺锤体方向发展,我们认为未来随着10-20万主力价格区间的A级纯电动车的发展,A级车的市场占比将会继续增加,而A00级市场将随着动力电池成本上升以及利润空间降低其占比将呈现下降趋势;另外,在PHEV市场方面,我们可以明显看到,比亚迪DM-i系列车型带动了整个PHEV车型的增长,有数据显示比亚迪PHEV已占据了中国PHEV市场50%以上的市场份额,另外,2022年上半年我国PHEV的增幅超过EV的增幅,达到了163.2%。



从不同阵营的销量表现来看,传统自主的表现抢眼,市场份额较去年同期增加约6%,贡献最大的自主品牌主要还是比亚迪、五菱宏光和广汽传祺等几家企业。另外,新造车势力增幅同样较快,尤其是自主新势力,同比增长了120%左右,这主要得益于国内蔚小理、零跑、哪吒等新造车势力在不断推出新产品,同时进行产品智能化的创新,让用户不再是尝鲜购买,而是开始主动选购;而外资新势力的代表特斯拉因受疫情的影响,其增幅略低于国内自主新势力。相对来说豪华品牌和合资品牌因电动化转型相对较慢且已经处于落后状态,但大众、奔驰等企业正在加速追赶,或许随着他们的产品大面积上市后其落后状态会得到改善。



品牌高端化一直是我国自主企业近几年寻求突破的重要方向,在自主品牌高端化的道路上,我们认为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产品向上,如东风A9、传祺GA8、哈弗H8、长安CS95等,第二个阶段是推出传统高端品牌,如长城Wey、吉利领克、上汽R品牌等;第三个阶段是发力新能源汽车高端品牌,如长安阿维塔、东风岚图、上汽智己、吉利极氪、长城沙龙智行等,我认为自主品牌做新能源高端品牌成功机会更大,一是现阶段国内新能源市场已得到了充分培育和肯定;二是BBA等传统高端品牌在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布局较慢,给大家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三是高端市场尚未固化,此时入局可进一步细分市场;四是自主品牌在电动化产品技术领域拥有较强的技术积累和开发经验;五是自主品牌必须通过新能源汽车高端品牌来实现智能化领域的突破,因为传统汽车领域短期内无法承受智能化带来的成本大幅度增加。



在越来越多的玩家进入到新能源赛道后,虽然说竞争将变得更为激烈,但正因为整个产业都在朝这个方向发展,将给产业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创造力,会极大推动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力提升,把整个蛋糕越做越大。


未来,电驱动的赛道也会同步加宽,高压化、高效率、高功率密度以及多合一产品技术发展方向已在产业内形成广泛共识,但在产业终局尚未到来之际,各方势力未来均有机会脱颖而出。


获取完整报告


扫码加入盖世汽车年度报告服务

所有报告随心下载


更多产业/企业研报领域


产业研究报告

车规级芯片

智能汽车云服务

混动技术

无人驾驶

座舱监测

ADAS

车载显示

充换电

动力电池

线控底盘

车载毫米波雷达

车联网V2X

空调热管理

智能座舱

动力总成电气化

双碳战略

车载激光雷达

汽车基础软件

汽车HUD

液晶仪表

网络安全

智能汽车E/E架构

高精度地图

汽车电驱动

智能泊车产业

OTA

汽车座椅

碳中和

BMS

域控制器

燃料电池商用车

车载信息娱乐系统

商用车自动驾驶产业应用场景


企业研究报告

百度

理想

小鹏

特斯拉

比亚迪

哪吒

大众

吉利

奔驰

通用

华为

北汽

长安

宝马

丰田


盖世汽车研究院月刊/情报


联系咨询

电话:021-39586121

微信:gasgoo201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