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者评刊·2023-1《十月》|小说专辑:成长的血泪与未来的星光

《十月》读者 十月杂志 2023-03-14

读者评刊

Ⅰ 评刊范围:《十月》2023年新刊当期的任何作品。以《十月》2023年第1期为评刊对象的收稿截止时间为2023年3月1日。此外,一份杂志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读者的支持,您也可以写下您和《十月》的故事或是对《十月》未来的展望,我们也将选稿录用。

Ⅱ 投稿方式:以word文档的形式发送至邮箱:shiyueduzhe@163.com(该邮箱仅接受“读者评刊”稿件),并请一并注明身份信息和联系方式。如您方便,也可以在投稿完成后,在本条推送的评论区留言,我们将优先审稿录用。

Ⅲ 奖励方式:征文采取择优录用的原则。如果您的来信/留言被采用,我们将在公众号上择期发表,并为您赠送两本当期刊物。

Ⅳ 我们鼓励来自《十月》普通读者的、形式多样的、不拘一格的投稿。既可以是针对《十月》新刊作品的短评或是对整期作品的综论,也可以用自己的“微创作”(诗歌、散文、微小说…)来进行回应,甚至可以是漫画、视频…言有未尽之处,欢迎各位读者大开脑洞。无论您的立意是肯定还是批评不论篇幅大小、作品体裁,只要言之有理、有据,我们尽皆欢迎。

Ⅴ 此项征文启事长期有效,后续的《十月》新刊推出之后亦在评刊范围之内。通过各种途径与读者对话是我们《十月》杂志社一直以来都在坚持做的事情,我们将根据读者来信的内容不断创新“读者评刊”栏目的开展形式,以期更好地传递读者声音。

多声部叙事的命运交响乐

——《护身符》读后


山东读者:鲁侠客


勒克莱齐奥短篇小说《护身符》的故事背景是非洲印度洋岛国毛里求斯,而文本主题是命运多舛的黑人小女孩毛丽斯心灵成长蜕变的传奇故事。整篇小说充满了探险奇幻的色彩。作者用了五个章节,分别从毛丽斯身世、贫民院成长、友谊与背叛、心灵创伤治愈、华丽蜕变等叙事单元,完成了这部精彩纷呈的小说。本部短篇小说,凸显了作者高超的叙事艺术,小说中有多重艺术风格的穿插应用,诸如魔幻叙事,变形夸张,其中可见塞万提斯《唐吉诃德》骑士文学的影子,甚至个别章节还有童话的色彩。当然其中最出彩的两个亮点是具有魔幻叙事色彩的主人公毛丽斯臆想自创的朋友贝拉,还有故事结尾时象征毛丽斯心灵成熟的月经初潮。贝拉的塑造,是这位诺奖作者极具想象力的虚构之笔,它让逆境中成长的毛丽斯,被贝拉鼓舞,逐渐成长为一名自信的教堂颂歌歌者。而小说结尾部分毛丽斯月经初潮一笔,可谓匠心独具,是灵光一闪的神来之笔,它意味着,历经剥茧抽丝般的历练,主人公毛丽斯终于修成正果,她的成熟,意味着个人生理和心灵的成熟,意味着作者文本里暗含的信仰与爱的伟大胜利。在第一节《毛丽斯·参孙》里,作者交代了毛丽斯凄惨的身世背景,她的父亲由于出海捕鱼遭遇不测,再也没有回来。而继母劳拉恶毒,她的男友扎克对毛丽斯虎视眈眈,还曾经猥亵过她。由于这些因素,导致毛丽斯下决心逃离这个没有父亲的家。由于体型微胖,她逃跑时的装束是一条剪开裤脚的牛仔裤,扯大领子开口的一件T恤。再就是父亲留给她的护身符,一件珍贵的金饰品。父亲是作者精心安排的一个悬念与留白,第一节里父亲涉及笔墨不多,且大多是毛丽斯回忆构成。父亲留给她的护身符,成为毛丽斯苦难经历的一个精神寄托。为了烘托父爱,以及曾经的父爱对于毛丽斯的持久影响力,作者重点写了父亲驾独木舟带毛丽斯出海时的一些细节,作者写到:“从她小时候起,托米每天都会带她上独木舟。那是晚上,在捕鱼归来之后,或是星期天的早上。在那条白色独木舟的前部,他用红漆写上女儿的名字。”“然后托米会升起斜斜的桅杆,开始进入海的深处。风声拍击着船帆,船在航线上光滑地前行,鸟的叫声。在疯人岛上,鸟太多了。就像成千上万颗铁球的滚动声。”而且作者写的海岸线环境部分,也极富浪漫传奇色彩:“毛丽斯最熟悉的是石头,她熟悉马拉加湾每一块岩石,每一颗鹅卵石,每一种颜色,每一类材质。黑色,浅白色,每一道红色的线条,每一块斑点,蓝灰色,暗绿色,岩石的各种形状,像球一样滚动的圆石头,尖石头,有着一粒粒铁锈色小坑的石头。”这些温情细腻画面的铺垫,让全文充满了浪漫传奇的味道,也与未来毛丽斯流浪的凄惨命运环境背景形成了鲜明对比。逃离家的毛丽斯,在海岸边的岩石夹缝里,找到了临时栖息地。在寒冷潮湿海风肆虐的环境里,毛丽斯自己臆想虚构了一个朋友贝拉,这个贝拉的出现,让之后流浪的毛丽斯,有了强大精神寄托。作者写到:“就在那个时期,毛丽斯自创了她的朋友贝拉。就是为了有个人说话”“毛丽斯闭上眼睛,在她视网膜红色的底部,她会看到一个发亮的人影,白色的,放射着金色的斑点。那形状在动,就像水中的一个倒影,天上的一片云。等她习惯之后,她发现这个人形没有脸,只有眼睛,大大的,张着的眼睛。”后来饥寒交迫的毛丽斯,被码头监工玛穆迪收留,再后来为了躲避继母劳拉和她男友追踪,毛丽斯被玛穆迪送往了教堂办的贫民院。在这里,毛丽斯学会了唱诵教堂赞歌,这成为小说一个铺垫,为后来毛丽斯成为闻名遐迩的教堂赞歌歌手埋下伏笔。在第二节《巴拉迪卢》里,毛丽斯经历了被欺凌与反抗的成长史,贫民院一个粗壮大个头女孩子隆达骂毛丽斯是妓女,两人扭打起来,后来毛丽斯被关了禁闭。在第三节《艾琳》里,毛丽斯遭遇了友谊与背叛的成长洗礼。因为相同经历,毛丽斯与贫民院里小女孩艾琳无话不谈,成为好友,但也许是恐惧于隆达淫威,艾琳居然把毛丽斯拥有护身符的秘密告知了隆达,导致后来毛丽斯与隆达发生第二次冲突。毛丽斯再次与隆达缠斗在一起,最终修道院嬷嬷,用一桶水,浇到二人头上,冲突才告结束,但修道院嬷嬷把毛丽斯的护身符充了公,这导致毛丽斯气愤至极,她离开了贫民院,来到了玛卡兰达。在小说第四节《黑森林》里,毛丽斯遇到了自己的贵人——养蜂人阿黛尔。阿黛尔的关爱,黑森林梦幻般的天然养蜂场,成为毛丽斯心灵伤口治愈的转折点。作者在这一节里,又一次提及毛丽斯自己虚构的朋友贝拉,作者写到:“一进入森林,毛丽斯就感到仿佛有一个仁爱的罩子落了下来,就像有一阵凉风吹走了她的焦虑。她喊出了贝拉的名字,因为她知道,贝拉就在这里,她走进了她的保护人的地方。”“先是低声的,几乎在呢喃,后来声音越来越高,唱着女孩子们在圣加百列教堂唱的歌:《在水里走》。Wade in the waterchildrenwadewade in the water。渐渐地,她开始用一种新的语言唱。就像贝拉的语言一样温柔,就像在她身上潮来潮去的波浪,裹拥着她,把她荡来荡去。她并不懂歌词的意思,但她觉得就是自己的语言,而且可以一直流到她父亲那里,让父亲听见。”显然,毛丽斯的父亲,以及父亲留给自己的护身符,还有虚构的朋友贝拉,成为毛丽斯一次次度过难关的精神导航。而且歌曲《在水里走》也成为毛丽斯多舛命运的一个隐喻和象征。由于毛丽斯在黑森林教堂唱的赞歌发自心灵,具有超强的感染力,所以她的名气越来越大,以至于原来巴拉迪卢贫民院的教堂嬷嬷,带着原来毛丽斯被充公的护身符来黑森林,请毛丽斯回到贫民院继续唱教堂赞歌,虽然毛丽斯没有答应,但她接受了嬷嬷还给她的护身符。由于融合了自己心灵史的教堂颂歌唱得精彩绝伦,毛丽斯在小说第五节《拉萨莱特》彻底“爆发”,她用各种语言唱了很多首歌曲。这里作者又提到了毛丽斯用精神力量虚构的朋友贝拉,以及流浪歌曲《在水里走》。作者写到:“毛丽丝用非洲的语言继续唱,歌词一个字一个字地滑过,就像用的是贝拉的语言。听众们跟着她唱,歌声在教堂灰色的穹顶下回响:”“可毛丽斯做不到,她看着乐谱与歌词,唱出来的却是别的内容。她唱的是自己的歌词,她的声音高出合唱,独自悠扬。英语在她那里,就像是贝拉的语言,不需要翻译,就在那里自然流淌。”由于出色的唱功,和超绝的精神的感染力,瑞典公主以及领事都被深深感动,甚至邀请毛丽斯去瑞典唱颂歌,这是流浪儿毛丽斯的终极成功。在小说结尾,作者又写到:“就在这天晚上,毛丽丝成了女人。她撩起白裙子,看到衣料上印上了红色的星点。巴拉迪卢的女孩子有人提到过这个。有的女孩早就有了经期。毛丽丝用冷水洗了裙子,用卫生纸垫满了裤衩,第二天,她跑到维尼连锁店,用一罐蜂蜜换了一盒棉签。女收银员要用手机跟她照相。消息传得很快,同一天,迈克尔的嫂子就拿来了《快报》的头版。一张大照片,副标题是《公主与歌后!》小说结尾出现的月经初潮,与虚构朋友贝拉,成为整部小说两处最具想象力的高光亮笔,毛丽斯虚构的朋友贝拉,成为毛丽斯精神信仰,它与毛丽斯父亲留给毛丽斯护身符具有同样的庇护作用。而且,贝拉贯穿全篇,每当毛丽斯遇到人生低谷,贝拉都会在心中鼓励她,这样的笔法,属于一种变形手法,让一个本不存在于现实的事物,被视作毛丽斯内心信仰的象征,它拓宽了小说叙事边界,减少了小说对于实体素材的依赖。这种变形显然与卡夫卡小说《变形记》异曲同工,具有了叙事寓言的特质。第二,小说结尾处写到的毛丽斯月经初潮,也是作者灵光一闪的体现。这个细节,不仅仅是小说主人公生理成熟的表现,更是一种心灵成熟的隐喻和象征。到此为止,一个卑微流浪的小女孩毛丽斯,完成了自己精神的蜕变,由一个内心恐惧无助的流浪孩子,变成了一个拥有强大自信的女人,而她的蝶变,无疑是爱的力量的体现。父爱、父亲留下的护身符,她虚构的朋友贝拉,收留她的码头监工玛穆迪,修道院办的贫民院,毛丽斯学唱的教堂赞歌,以及后来黑森林养蜂人阿黛尔,所有这一切构筑成毛丽斯精神成长的基石。至此,《护身符》主旨水落石出。勒克莱齐奥,以精湛缜密的构思,充满想象力、激情浪漫的叙事,让短篇《护身符》散发出人文主义的辉光。此外,小说里充盈着塞万提斯《唐吉诃德》骑士文学的影子,格林童话的影子,以及魔幻叙事的影子,这些多重艺术手法的融会贯通,让《护身符》全程阅读充满了探险与刺激。


钢筋丛林,何以逍遥?

——评石一枫中篇小说《逍遥仙儿》


山东读者:张维菊


“我落人中然自在,本是天上逍遥的仙儿。”二手玫瑰这京韵十足的唱词,成了作家石一枫顺手拈来的题记。

然,钢筋丛林,何以逍遥?作家以自如的文字驾驭能力,摹画出现实重压下的生活现场:盲目攀比的教育投资、雨后春笋般的各种校外教辅机构、教育怪圈的形成、学区房房价之殇、望子成龙的家长们的焦虑心态与从众心理、因拆迁而暴富的京郊居民经历的时代迷惘,以及精神重建的曲折艰难。

当教育成为日益火爆的商业盈利模式,人们便失去了最起码的认知常识。

奥数、英语、国学、舞蹈、钢琴、游泳……京城(又何止是京城)的宝妈、宝爸们,怀揣热望,奔走在接送孩子上各种班的路上,竟至一周七天不停歇。为辅导孩子的家庭作业,弄得鸡飞狗跳。气笑宝爸,气哭宝妈的情景剧,每每上演。

“这不都是为了孩子嘛”,一声声道白,犹如阳关三叠,也决绝,也悲壮。父辈们的童年时代去臭水沟捞蛤蟆骨朵的快乐,远胜当今被塞进各种培训班接受教育的孩子们的快乐。

对此,庄博益是清醒的,他给女儿取名芽芽,意为初生的芽苗,寄予希望,反观不停地赶着孩子上“班”,近乎狂热的大人们,是否在拔苗助长?是否在以爱之名,行伤害之实?

王大莲对“大”和“二”的教育目的很单纯,是想让自己的孩子褪去原有的生活胎记,成为有知有识,受人尊重的“他们”。

文雅的高知分子苏雅纹,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成为知识精英,更好地融入“人家的社会”。这无疑是成人的功利心作怪。她恰恰忽视了,孩子成长过程中,必要的父爱陪伴以及童心的呵护。“就算斯坦利势必成为下一个艾龙•马斯克,苏雅纹又要怎样因材施教呢?无论如何,那男孩儿将要面临的,必将是漫长而孤寂的童年了。”

小说以老北京式的诙谐、幽默,直刺填鸭式教育的社会病灶,以及由此给孩子们造成的心灵创伤,可谓入木三分。

斯坦利的异常之举,虽是个例,却很能说明问题。

当斯坦利想要向老庄坦白失火的真相时,苏雅纹死死捂住了他的嘴。一旦说真话的权利被剥夺,孩子的心理阴影便潜滋暗长,以至于有了具有破坏性、攻击性的躁郁症行为表现。这是多么令人痛心啊!

小说中多次出现的小黄鸭,无疑是一个隐喻。同时,它又是小说的一道暗线。

这只塑料充气的小黄鸭,首次出场,便赢得了众多眼光。王大莲要将这只小黄鸭抱回家,以抵回闭馆游泳班不退的学费。在争抢中飞入天井不见了的小黄鸭,在小说第6节末尾,神奇地出现在王大莲半扇楼院子里的葡萄架上,还是那般黄灿灿的,“时隔多年,居然能叫:嘎嘎,嘎嘎”。

它再次勾连起往日回忆,又为小说埋下更深的伏笔。小说第11节,斯坦利的画里也有这么一只小黄鸭:“小时候去游泳,我最喜欢它。那时我爸爸还没去外地,他会把我抱到鸭子背上,我们一起漂在水里……”小说第13节,同样是在斯坦利的画里出现,小黄鸭正穿越时空、环游世界,“它只是在自己的心里旅行”。至第15节末尾,斯坦利想要带走被遗弃在半扇楼墙角的小黄鸭,被苏雅纹粗暴制止,再到第16节的柳暗花明,小黄鸭被王大莲当作生日礼物送给斯坦利。在孩子们心里,小黄鸭始终是美好的存在。第20节:“一只明黄色的塑料鸭子,从顶楼走廊尽头一扇半掩的门里漂了出来……我也顾不得脏,俯身将它打捞起来……我用袖子把鸭子擦了擦,放在斯坦利枕边。”来自“我”的小心翼翼的呵护,从不经意间散发出袅袅温馨。

小说结尾,孩子们的视频通话中,作为陪练的小黄鸭再次出镜,在泳池一角,好像还在嘎嘎叫。斯坦利还画了一部关于它的漫画。赤膊的斯坦利更真实,可爱,也更开心。至此,童真,童心,童趣,在小黄鸭的陪伴下,完美回归。

尽管因拆迁一夜暴富,吃穿住行不愁,道爷、六子们却“真不知该怎么活了”,如同失水的花朵,蔫蔫的,提不起气来。

无菜可种,由正直热忱、受人尊敬的村长,变成无所事事的都市居民,让道爷莫名的失落,“好活歹活,得活出个气魄”,吃播,让他一度成为网红,重新认识自己的存在价值,却又在这个过程中遭受网暴,使他陷于消沉,了无生趣。

“皮尔卡丹”与“内联升”的蛮横混搭,流露出的,是京郊农民失去土地后对身份归属的茫然。而一旦回归泥土和大地,他们便爆发出强劲的生命力,泼实、滋润。从一夜暴富的精神迷惘,到寻找回初心的归去来兮,正是土地的接纳,使道爷完成了最终的精神皈依。

“我落人中然自在,本是天上逍遥的仙儿。”是有那么一种气魄,那么一段得意在里头的。

小说对于王大莲心路历程的描写,极为曲折细腻,句句如锥,尖锐、犀利,一针见血,直指时代的精神困境。

一身名牌,难脱村气的王大莲,始终纠结于“你我之辩”,她在意别人的眼光,得到老师和一众家长的首肯,是她活着的体面与尊严。由怎样才能赢得尊重引发的父女决裂,半扇楼骤然而起的那堵隔墙,成为横亘在父女间的,令人触目惊心的存在。它沉重、突兀,其间蕴含的凛冽的寒意丝毫不亚于曾经的柏林墙。

王大莲由最初的羡慕苏雅纹、一心想要成为苏雅纹,到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完成时代缝隙中的精神重建,其间难与外人道的委屈、心酸、痛苦、磨折,唯有自己承受。

作家的眼光是独到的,他看到了人的骨子里。不仅如此,作家要探触的,是更深层次的人心博弈。

苏雅纹是王大莲的思想启蒙者,正是在苏雅纹的引导下,王大莲才从旧活到了新,有了属于自己的个体意识。事实证明,王大莲并不是一个复制、粘贴的苏雅纹,她的眼光、识见、思想深度有时甚至超过了苏雅纹。

小说的看头来了: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如今,这两个女人,已经戏份十足了。在苏雅纹看来,不论王大莲怎么努力,都不会变成她苏雅纹,你还是你,我还是我,泾渭分明着呢。

而在王大莲看来:“我过去看着我爸的眼色活着,现在却看着苏雅纹的眼色活着了……不不,我是先变成了苏雅纹又用苏雅纹的眼色看着我……”这就太有意思了。个体意识的觉醒,让王大莲的思想提升到了一个高度,“我能对我的房子、孩子做主,但到底没能做了自己的主”。

她纠结:“我从旧的我活成了新的我,但究竟哪个才是真的我?”她痛心:“没了苏雅纹,就好像一半儿的我被从身上切了下去。”此时的王大莲,让人眼前一亮。她再也不是那个木讷的村妇、头脑简单的保洁员,而是一个善于思考、脱胎换骨了的新时代女性。

人物在小说中一步步脱离“常”,完成了“变”。特定环境中人物的生长,亦是小说的生长,这样的生长,接地气,最饱满,最旺盛。

有别于《半张脸》的隐晦、神秘,至小说结尾才揭开世相的冰山一角,《逍遥仙儿》的叙事风格沉稳、明朗、亦庄亦谐。正是作家的沉稳叙事,让我们得以窥见现实的多棱镜里,人心何其复杂多变。家长群妈妈们自觉不自觉的层次划分、队列排序,是微妙心理的真实反映,其间映射的,正是人性的幽微处。

尽管如此,没文化、不辨管弦、被蔑视、被孤立的王大莲,仍然坚信“即使我爸爸变不成他们,我也变不成他们,我就不信我们家大和二也变不成他们”。人活一口气,这是她的“面儿”,也是她的底线。

为给儿子争得在校学习的权利而被围剿的苏雅纹,在生活陷入幽暗逼仄的时刻,被激发出昂扬的斗志,除了为母则刚的本能,还有骨子里不服输的精气神。

小说人物,不论雅俗,均被赋予了强大的气场。这气场,是北京独一无二的地域彰显。苏雅纹的、王大莲的、道爷的,即便擅于翻白眼儿的庄妻小张,也气场十足,如立眼前。

钢筋丛林,何以逍遥?那份淡定与坦然,来自生活的磨砺,来自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传递。而小说烛照人心、慰藉人心的强大力量,来自于滚烫的文字的精气神。


逍遥仙儿为何不逍遥?

——读石一枫《逍遥仙儿》


四川读者:于蛟


读完石一枫中篇小说《逍遥仙儿》,不由得掩卷沉思,谁是逍遥仙儿?人间何曾任逍遥?
脑海里响起《三字经》的声音: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
两千三百多年前的孟母为培养孟子,留下“孟母三迁”的典故。要说教育“内卷”,恐怕源头就在孟母吧。
古老的中国已经发展到消除绝对贫困的现代社会,人们对优质教育的追求也达到了空前炽热的程度。小说《逍遥仙儿》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以教育入题,讲述京城世态与人情。
《逍遥仙儿》描写的第一个场景是一群即将瓜熟蒂落的孕妇们躺在木地板上听音乐,感受肚子里孩子的反应。
肚子里的孩子,即是二手玫瑰歌曲《仙儿》中所唱“本是天上逍遥的仙儿”,即将“落在人间”。
人间父母在干什么?不问孩子愿不愿意,就在实施教育,美其名曰:胎教。不问孩子喜不喜欢,播放肖斯塔科维奇和斯塔拉文斯基的交响曲穿透母腹强行刺激他们的大脑神经,迫使他们不断做出“踢”的反应。也许是他们感到不适,父母却为之欣喜。
“天上逍遥的仙儿”初来人间,就被“卷”入教育的滚滚洪流。
“等芽芽问世,那些班就得由她亲自参加了”。一切早有计划,一切都被安排,没有孩子想干什么,只有父母想让他们干什么。
小说的情节是在一定逻辑条件下的跳跃发展。围绕芽芽的教育工程,媳妇小张从胎教抓起。我,庄博益,导演,接上抓芽芽幼教的班。
好看的小说自然不会顺着走。芽芽“上班”的情况,没有多说,倒是讲起芽芽辛劳历程中一个小插曲:
“水娃娃”门口攒聚了一群人,因为游泳班办到中途“爆”掉而退钱。我是家长之一,目睹保洁工大姐“偷鸭”闹剧,因为我是导演,自然不会放过机会拍视频给媳妇。
“偷鸭”事件,看似闹剧,实则反映出:“卷”的不只是“庄博益”“文静妈妈”等知识分子和他们的家庭,连商场保洁工都在其中。
“小黄鸭”是“快乐”的一种象征,成为贯穿全篇的重要道具,为后面人物的聚散离合做了很好的铺垫。
沿着时间线前进,孩子教育进入小学阶段。相互攀比的豪车、疯涨的学区房价、白热化的名校竞争,这里面有多少故事,有多少心酸,自不必说。
王大莲却是个例外。因为拆迁,由原来的商场保洁工摇身一变成为富婆,豪宅里有了她家的产业,还是学区房,不光让孩子进了高端学校,还可以挑选班级。
庄博益、苏雅纹、王大莲三个家庭处于不同的阶层,但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却是保持了高度的一致。为子女安排填鸭式培训辅导,共同对抗“双减政策”,结盟办起“家庭辅导班”。
在这个过程中,王大莲曾在班级群关于“弦乐”的交流中出尽洋相,在第一次家长交流会上与博士班主任爆发冲突,被轰出教室,在操场上以树泄愤,被保安驱逐。王大莲在班级群里被“卷”,渴望成为“苏雅纹”,在后者的帮助下,王大莲经历了化蝶的艰辛最终得以融入妈妈群。
家庭辅导班让王大莲在妈妈群受到追捧。王大莲威望日盛,苏雅纹被“卷”,戏剧性地变成“王大莲”。不久,家庭培训班遭到查处。派出所展开调查,王大莲和苏雅纹爆发一场争吵,结盟的小团队解散。
“卷”痛的是家长,遭罪的是孩子。
最典型的是“斯坦利”。
“斯坦利”是个清秀的男孩,留着一丝不苟的小分头,眼神里有种同龄孩子少见的沉稳。不仅成绩优异,而且擅长绘画,好几部“作品”都在外面获过奖。还有音乐特长——小提琴。在孩子群小小的星系里,他牢牢占据着恒星的位置。然而,这么一个优秀的孩子不仅在筒子楼引发火灾,还在学校做出反常之举,伤了班上的同学“二”。医生证实“斯坦利”患有躁郁症。
仅在小学教育阶段,这个“来自天上的逍遥仙儿”就濒临“走火入魔”!
如果说校园是一片净土,那么调转视线看社会,“走火入魔”的另一个典型是“道爷”。
“道爷”当过村长,因为拆迁,得到了半扇楼和几个底商的补偿,一下成为暴发富。“道爷”赋闲在家,紧跟潮流做起了“吃播”。因为“庄博益”的包装策划,炒作成功,道爷的人气水涨船高。道爷红了之后被饭馆请去做广告,却惹来一起恶性事件,最终遭遇网爆,人设塌台,倍受打击的道爷得了厌食症,只能“填鸭式”进食。
细想,这里面的人物又有谁没有病呢?不都是“躁郁症”吗?
作家的任务是通过描写世态揭示社会问题。教育有病,社会有病,足以让人警醒,这就够了!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石一枫没有任由这种病扩张,“王大莲”“苏雅纹”与“庄博益”三个家庭友谊的小船经受住了风浪的考验,在下一代身上播下了友谊的种子,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道爷”与“王大莲”因“立场”冲突,父女间筑起一道“高墙”,不相往来,成为人间悲剧。双方都经受失败的打击,经历内心的阵痛与反思,幡然醒悟,亲情回归。他们在远离京城的村子里租下院子和土地,做回了自己。
写到这里,我的心里涌出三个赞。
第一个赞给石一枫。用情书写人民,用心为人民写。深入底层生活,捕捉时代底色,以文学的方式深刻反映社会问题,“双减政策”出台之后的“家庭辅导班”尤其典型,让人震惊和深思。
第二个赞给编辑,慧眼识得好作品。这篇小说,语言精美,人物鲜活,冲突激烈,立意高远,值得肯定的地方太多。好看,有意义,只能说是浅层次的评价,我认为这将是2023年度中国中篇小说代表之作。
第三个赞给《十月》。一直以来我热爱《十月》,曾经给自己取个网名“石月”,就是因为从阅读《十月》以来,开卷必然获益。能够把《逍遥仙儿》作为2023年度首篇作品浓重推出,彰显了《十月》的水平,更见《十月》勇立潮头的精神。

用哲理的语言,讲述世间故事

——评石一枫小说《逍遥仙儿》


辽宁读者:金川


一位哲学家说:“简单的人,不一定是简单的。”的确,简单不只是态度,还可转换成形式,甚至是境界。那么,人们肉眼中的简单,竟埋藏亢奋的怀想!石一枫小说中的人物王大莲,看上去很简单,实则不然,她转变身份以后,即刻,舒展蛰伏理念的翅膀,尔后,绞尽脑汁,与苏雅纹粘合在一起,不遗余力,推行亢奋的“育人”方式,甚至,不顾体面,不管方式,铺设一条我行我素的路线,为子女的教育,寻找一个突破口,哪怕碰得遍体鳞伤,哪怕被逼近“世俗的死角”,也都无所顾忌,依然会拔出闯行天下的刀,行走于与家长们比拼的江湖……
《逍遥仙儿》这部小说,从开头到结尾,始终贯穿一种心劲——那就是作者对生活诠释的心劲。结构是小说的灵魂,也是呈现给读者津津有味的噱头。为此,遇见《逍遥仙儿》后,由衷的感悟:石一枫小说中的语言,与其他作者的写作方式,完全不一样,有哲理元素的亮彩。同时,辨析这部小说中的语言,道有几分曲艺包袱的印痕:诙谐之中,透着一种领悟、一种遐想,给人以饥饿之中,得到救命汤水之感!
石一枫小说片段:
“语言交流结束,还有其他方面的交流在等着我们。但忙活完了,我的脑子又陷进了方才的话题。我也想提醒小张,最好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当然,这也不是多么在乎王大莲的感受——饶我对女性同情心泛滥,也泛滥不到一张名牌璀璨的大饼脸上去。我考虑的还是女儿。她才多小,我可不希望她沾染上动辄拉圈子划地盘的恶习。成人的游戏已经让我们疲倦不堪,就别连累孩子了。而不得不承认,苏雅纹在这方面的确表现得比我媳妇好一点儿。尽管对那套傻白甜的‘政治正确’也感到乏味,但我想,应该建议小张向她学习。可惜小张已经睡了,我的感想无从出口。后来才知道,我对苏雅纹也想简单了。”
小说中提到的苏雅纹,冠以在出版社工作的“知识分子”美名。无外乎,她和王大莲一样,都被套在为孩子寻找补课班的链条之上。以上引文是石一枫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写得有血有肉,写得入骨入心。石一枫用文字表述出来的故事情节不是做作的,十分的直接,人物介绍非常清晰,锋芒毕露。读起这段文字,如在冬天里遇见暖阳。说实话,我阅读过许多篇小说,唯有石一枫小说中的语言结构,有时像散文,有时更有诗歌的味道,总之,哲理的温性,高于其它比喻。“当然,这也不是多么在乎王大莲的感受——饶我对女性同情心泛滥,也泛滥不到一张名牌璀璨的大饼脸上去。”石一枫的这段描写,十分的细腻,他“敢”于运用链接心魂的方式,堆砌出令人感动的语言,所以,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鲜活的,犹如思维的土壤里,生长出可爱的人物魅力壮苗! 
石一枫小说片段:
“他所展示的都是些最寻常的北京吃食——炒肝、灌肠、烧饼夹肉、门钉肉饼和烙饼卷带鱼……他吃得投入、专注,洋溢着‘对食物的尊重’;他的粉丝并不很多,但却自成一‘范儿’。每当看见‘道爷’,我似乎都意识到,生活仍然是真实的。”
每一篇小说,都是人世间烟火生活的写照。石一枫的小说十分接地气,故事情节链接有序,不只是关注社会的现象,而且细节描写功底深厚,引文所描写的地方“吃文化”段落,没有纷杂的瑕疵,没有俗气的飘零,只有现实生活中的浓浓印记,还有暖暖的京味。其实,一部小说的成功,不在于篇幅有多长。一部好的小说靠的是故事情节的魅力和对语言的加工。
《逍遥仙儿》这部小说,好就好在作者从现实生活写起,能抓住沉淀在市井生活中的人物触角,把“小人物”串联得体:王大莲出彩的京腔、泼辣的性格,以及为人处世的诚实;苏雅纹的自命不凡,带有酸楚的知识分子范儿,再就是别的知识分子身上,不具备的“侠客”风采;还有抢人眼球的道爷,游走于市井的油条劲,一股脑地泼在这部小说中,发酵成一段段民间传奇;同时,作者对老片警、补课班主任的描写,更是任性洒脱……与其说《逍遥仙儿》这部小说是一道现实生活中的大餐,不如说是作者用哲理的语言,为读者展现一道暖读的风景线……

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新刊


目  录

2023-1


中篇小说

逍遥仙儿/005  石一枫北京的“新世情”和作家的“主义”(评介)/083  孟繁华沟 叉/129  李 铁烧画皮/174  郭 爽
全球首发护身符(短篇)/087  [法]勒克莱齐奥  董  强 译
短篇小说松木的清香/103  万玛才旦
枞 味/193  黎 晗
散  文楚式剑是怎样炼成的/111  刘汉俊土 炕/165  梁 衡流水今日/200  草 白
小说新干线雪泥鸿爪(中篇)/207  周于旸自动感应门(创作谈)/221  周于旸隐匿与逃逸的艺术(评介)/222  钱墨痕
美丽中国 · 田野志中国器物/149  何平  李锐  徐风  邹汉明  周婉京  等
诗  歌
伟大的蓝色/224  汤养宗夏日方法论/227  臧 棣布卡多山羊/230  南 音和雪山一起长大/232  刘 宁在时间的边缘/234  叶德庆糖 衣/236  敬丹樱落叶与毛井/238  郭晓琦
艺  术封面设计                            赵平宇封   底 鲁迅先生                 王西京封   二 青山图                    李 庚封   三 春  讯                     乔宜男彩   页  学板桥                     苏高宇           河北苍岩山               李仕明           春  曲                     罗 翔           留在春天里               王 然篇名题字                             朱秀海

悦-读

读者评刊 | 《十月》公众号征文启事

读者评刊 | 我与《十月》

读者评刊·2023-1《十月》|《土炕》专辑:乡愁、血脉、命运

2023-1《十月》·诗歌|臧棣:夏日方法论

2023-1《十月》·诗歌|汤养宗:伟大的蓝色

2023-1《十月》·全球首发|勒克莱齐奥:护身符(董强 译)

2023-1《十月》·中篇小说 | 石一枫:逍遥仙儿(选读④)

微信·专稿|石一枫:“我是谁”(创作谈)

2023-1《十月》·中篇小说 | 石一枫:逍遥仙儿(选读③)

微信·专稿|石一枫:是人就分你我他(创作谈)

2023-1《十月》·中篇小说 | 石一枫:逍遥仙儿(选读②)

青年读书会 | 石一枫:对道德困境的正面突围

2023-1《十月》·中篇小说 | 石一枫:逍遥仙儿(选读①)

2023-1《十月》·评介 | 孟繁华:北京的“新世情”和作家的“主义”

2022-5《十月·长篇小说》|阎真:如何是好(选读③)

微信·专稿·创作谈|贴地而行:直面生活痛感(阎真)

2022-5《十月·长篇小说》|阎真:如何是好(选读②)

微信·专稿|晏杰雄 孙艺珑:“畏”之追逼下的个人决断——评阎真长篇小说《如何是好》

2022-5《十月·长篇小说》|阎真:如何是好(选读①)

微信·专稿|刘诗宇:二十年后,沧浪仍然奔流吗——评阎真《如何是好》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十月》新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