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发现奖】横断涟漪纪:我在说从深海听来的几个词——陈萧伊个展
集美·阿尔勒发现奖单元每年邀请5位策展人提名共计10位有才华的华人摄影师入围举办个展,并在开幕周期间评选出大奖得主,获奖者将得到10万元(税前)人民币的奖金,并被邀请在次年法国阿尔勒摄影节上举办个展。2022年,被提名的艺术家有:张晓、李维伊(由刘钢提名);陈萧伊、赵谦(由沈宸提名);杨圆圆、袁可如(由祝羽捷提名);彭祖强、陈泳因(由孙文杰提名);陈翠梅、夏诚安(由王懿泉提名)。曾获得“集美·阿尔勒发现奖”的艺术家有:王苡沫 (2021年)、沈绮颖(2020年)、易连(2019年)、雷磊(2018年)、冯立(2017年)、刘思麟(2016年)和朱岚清(2015年)。本届发现奖得主将于11月27日揭晓。
今年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发现奖”单元将举办陈萧伊展览《横断涟漪纪:我在说从深海听来的几个词》,由沈宸策划。这一系列作品延续艺术家陈萧伊自2018年以来对于山系的“影像扫描”工作,聚焦中国西南40万平方公里的横断山脉,通过摄影、录像、雕塑、装置等多种媒介,围绕着矿山、矿洞、矿石和人类的行为痕迹展开,关注人类休戚与共的自然生态和文化命运。
陈萧伊,《山的手相》,2021年。UV印刷铝板,50 X 22cm。图片由艺术家和千高原艺术空间提供。
亘古的时间和广阔的地理空间,可以看作是本次展览的两条重要线索。陈萧伊的创作往往是直抵生命本源的思考,并将诗意的语言转化为视觉,用抽象的方式提纯自然景观,表现对微小事物的感知与现象存在。本次展览呈现了创作的另一阶段,她多次以实地踏查“漫游”在西南边陲的无名之地,结合地质学等工具,展现时间和空间尺度上更为广阔的生命图景。正如策展人沈宸在前言中对时间的提问,“时间并非客观存在,存在的只是运动和事物变化的过程,时间只是人类主观地依据物质变化的规律定义描述变化进行程度的物理量。若如是,当我们谈论历经6500万年而形成的山脉时,时间意味着什么?”
「艺术家专访」
● 能否分享一下本次展览,为什么系列名称叫“横断涟漪纪:我在说从深海听来的几个词”?这次展览与过往展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陈萧伊:展览的核心名主要为“我在说从深海听来的几个词”,来源是Paul Celan写给Edgar Jéne的文字:“I am supposed to tell you some of the words I heard deep down in the sea where there is so much silence and so much happens.”(我在说从深海听来的几个词,那里很沉默,但又有很多事发生)在“横断涟漪纪”中,我使用地质年代的“纪”,以创造一个虚构的地质年代,来囊括过去与将来关于横断山脉的创作。此次展览,在作品的结构上有些调整,环绕起来会以一种更聚合的形式呈现。
陈萧伊:放置红外相机,让林间生物之间,最日常的活动可以被观察到,这是人处于拍摄现场时,无法开启的一种视角。有连续几个月,都拍摄到一只毛冠鹿,而所安置的红外相机,刚好可以囊括这只毛冠鹿的部分活动范围。我自己有被一段影像打动,是在一个下雨的夜晚,它在画面右下角处蹲坐,鹿的眼眸在夜里反光,像两团黯淡的火焰,雨丝如流星一般,发着亮光飘闪过镜头。它就那样,优雅地在雨里安坐,纹丝不动,那一幕在我心里沉淀了许久。再后来,在秋末有拍到十几条猎狗入镜,猖獗地在林地间嗅着气息、奔跑,收取到这个视频后,令我隐隐担忧,后来再去这个位置安置的红外相机,也被人偷走。这头眼睛发亮的毛冠鹿,从此消失在我的视野里。那个世界,无论是安宁还是残酷,都比我们想象中丰沛太多。
陈萧伊,《心跳:鸟巢、常客、雨中的豪猪、鹿眼、雪季、夜行动物、风吹草动》,2021-2022年。红外线摄像,尺寸可变。图片由艺术家和千高原艺术空间提供。
陈萧伊:许多感受,是经由漫长的时间转化而获得的,是日复一日,不论身处其间,或日后在某一时刻的体悟里,转瞬即逝或再更平平无奇的经验来形成的。问题里所提及的,皆属于关于此地的局部视角,而我所研究及参考以上种种,最终以艺术作品形态给出,也只会是其中处于这不可名状的流变缝隙间另一个局部视角。我认同人文地理学家Tim Cresswell所述,地方是比社会建构更深奥的事物,对身为人类而言,是不可化约且根本的事物。最重要的是首先要抵达与看见,于是所关联的事物,就会像藤蔓一般,便猛然生长与交织在一起。我们的认知、记忆、经验,通通都无法脱离地方,这是一个人生命地图里的经纬。这其中,不同的时空与尺度之间的移动、速度和流通都留下过痕迹,在错综复杂的路径中,寻得自己的道路与理解,重新去描绘这些痕迹可能就是我目前所致力之事。
● 今年有多长时间和山林相处呢?山林带给你什么样的启发?能否分享一段特别的经历。
陈萧伊:尽量让自己有更多的自由,只是今年比过去都困难太多。当下的世界仿佛已经是穷尽了想象,每个人只能在屏息中度过每一天。在山里的时间,会让自己重拾一些笃定感,这对于目前境况,已然属于奢侈的事情了。前阵子,终于能出去看一些高山湖泊,攀爬于磅礴陡峭的流石滩,在滑坠风险里专注着每一步,身体仿佛处于一个巨大的尾矿堆上,自然之力与人力的形成结果竟也有诸多类似,事物消逝的影子里,也总能将我们带往古老的过去。山脉间变化的地貌,远远超出了风景,是某种更庞大力量的最高建构,那些堆叠的石块,仿佛是一种精湛的结构,这种无边无际和令人感叹的抽象总带有一种超越性,足够让自己短暂地脱离“现实”,明白自己对这深邃、且无法直接交流的共存世界,其实一无所知。我们也是这力量与奥秘之中的一小部分,因此把握与这些事物的连接,成为了一个人的生命线索,是最大的启发。
陈萧伊,《横截面:群动》,2021年。艺术微喷,80 X 120cm。图片由艺术家和千高原艺术空间提供。
「关于艺术家」
她的作品曾获得中国第七届三影堂摄影奖大奖,入选福布斯 2017“30 UNDER30(Art)”亚洲榜单,并参与诸多国内外展览。她的个展项目有“横断涟漪纪:我在说从深海听来的几个词”(千高原艺术空间,成都,2022),“争执”(成都当代影像馆,成都,2020),“他乡异客”(千高原艺术空间项目,瑞士巴塞尔 LISTE,2019),“他乡异客:当我独自盛开时,世界还在沉睡”(瑞士 The Crochetan 剧院,2018;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2018),“One Giant Leap” (Matèria Gallery,罗马,2017),“Never!”(千高原艺术空间,成都,2017),“Art projects”(伦敦艺术博览会,2017),“The Inadequacy of Language”(Matèria Gallery,罗马, 2016)。
「关于策展人」
沈宸
沈宸,策展人,工作生活于北京,现任职于空白空间。曾担任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策展人,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提名人,马格南基金会Abigail Cohen奖学金提名人,卡塞尔摄影书节年度摄影书奖提名人,瑞士Vontebel艺术基金奖项提名人等。其先后在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学习并获得国际政治法学学士、新媒体理学硕士及摄影纯艺术硕士学位。策展的项目包括“论方法——康迪达·赫弗个展”(2015)、“中国摄影:二十世纪以来”(2015)、“身形剧本”(2016)、“卡塞尔摄影书节 & Éditions Bessard | 北京特别展”(2016)、“卡塔姿娜·科兹拉个展”(2016)、“庞然无声”(2017)、“陈象:蜕变——瓦莱丽·蓓琳摄影展”,“中国当代摄影40年(1976-2017)”(2017)、“幻痛诊所”(2017)、“十方:三影堂摄影奖十周年特展”(2018)、“漫游者之歌”(2019)、“练习曲”(2020)、“感召”(2021)等。2019年凭借策展项目“末路斜阳:'声名狼藉者'及其不可解的存在方式”获选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青策计划”。
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于2015年在厦门市集美区启动,由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和厦门市天下集美文广传媒有限公司联合主办。自创立以来,集美·阿尔勒展示了超过两百场来自中国、亚洲其他国家以及从法国阿尔勒摄影节中精选出的摄影展览。集美·阿尔勒展览主要在集美新城市民广场展览馆和三影堂厦门摄影艺术中心呈现,并联动厦门本岛。在开幕周期间以及展期内,举办开幕式、颁奖礼、专家见面会、讲座、导览、表演、放映、工作坊、游学等一系列面向公众和艺术爱好者的活动。
主办|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厦门市天下集美文广传媒有限公司特别协办|法国阿尔勒摄影节、超媒体首席合作伙伴|香奈儿鸣谢|法国驻华大使馆、泰王国驻华大使馆独家汽车合作伙伴|蔚来影像设备支持|京东方机构合作|曼谷文化艺术中心、泰国国家档案馆、中国美术学院、广东美术馆、鹭潮·鼓浪屿美院、桂湖美术馆合作伙伴|NOA GALEXY、红堂酒店、PERMAJET、AT CAFE
展期2022.11.25-2023.01.03
开幕周2022.11.25-2022.11.27
主展场
-集美新城市民广场展览馆(厦门市集美区立德路99号)
-三影堂厦门摄影艺术中心(厦门市集美区杏林湾营运中心2号楼三层)
分展场
-鹭潮·鼓浪屿美院 (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康泰路151号)
-福州桂湖美术馆 (福州市晋安区宦溪镇桂湖美术馆)
年度重磅 抢先预览
三影堂厦门正在展出
三影堂北京正在展出
合作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