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合格的“看”客

Mike 风铃童书 2022-12-23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拥有更多元的养育理念  


 

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人被动卷入了热点事件的舆论狂潮。热点事件中很多“看客”的言论令人震惊,仿佛《上帝也疯狂》里处于原始部落的卡拉哈里人,突然来到现代都市,处处都是笑话。合格的看客,其实也需要学习。比如去看歌剧、去听音乐会,即便是观看体育比赛,网球赛与足球赛的区别大相径庭,不懂规矩会很招人厌。

铺天盖地的恶言恶语,其中当然不乏邪恶之人,但是大部分其实不是坏,只是天真单纯的愚蠢,就像“何不食肉糜”的故事。卡拉哈里人来到都市不过是闹些笑话,而众多愚蠢言论形成的汹涌狂潮则成为邪恶帮凶。愚蠢是邪恶最喜爱的同谋,深以为然。好在与“坏”比起来,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蠢”,改变要容易得多。人生本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毕竟没有人愿意停留在婴儿期。没有经过学习和思考就介入公共话题的讨论,与巨婴无异。 

公共话题,牵涉浩如烟海的人文社会学科,当然不能一蹴而就,探索更无止境。重点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基本的常识,开始走向理性和文明。

 

【不断的学习,会让你看见真实而且美好的世界】

 

其一,就事论事,不牵涉旁支,不揣测动机。就事论事意味着不牵涉与具体事件不相关的内容,就近期的二小霸凌事件而言,讨论被霸凌的孩子的家庭背景以及他是如何进入中关村二小的,这是与具体霸凌事件无关的,凡是不肯就事情具体细节讨论,而是引出大量背景旁支的通常不可信。而揣测当事人动机诸如“这么炒作就是想红”之类的,更不是一个理性讨论者所为。因为动机揣测,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除了浪费八卦口水毫无意义。

当然,还有人持真相永远不清,因此不参与讨论谁是谁非的观点。沉默的消极自由当然有,不过真相不可知论却是站不住脚的,鲍德里亚所说的符号的世界永远达不到真实的世界,不应理解为事后表述无法代表事发时的真相,而是无法百分百还原真相,是the real 和the truth的区别。判断一个事件的是非曲直,既不可能也不需要还原百分百的真相。

 

【如果身为父母的你为这条消息担惊受怕,那么需要加强下逻辑。……且不说这个新闻没有任何出处和其他相关新闻佐证,因为如果是真的可绝对是大新闻的!就看文中所说,那个人贩子控制小女孩三个小时还不从迪士尼出去,不在小女孩家长报警之前从这个封闭的场所出去,这个智商恐怕干不了坏事。再看看他没给小女孩换鞋子是因为鞋子不合适找,可是能提前把衣服都准备好,准备几双差不多的鞋子会有多难?另外不可思议的是还剪了头发,迪士尼好像不是商业街,里面好像没有理发店呃(只去过东京和香港的,巴黎应该也没有吧)!那么他怎么在人山人海的迪士尼里给小姑娘剪的呢?难道真的在大马路边一个凳子一块白布就剪了?还有小女孩是个木偶吗,不喊不叫这么配合?有人说,也许被下了药晕了。那么问题来了,一个准备充分的人贩子抱着一个晕了小女孩在迪士尼里面忙乎三个小时到底为什么呢?】

 

其二,简单推理,消息来源是否可靠,前后逻辑是否一致。

逻辑推理的前提是已知条件的真实。每一个热点事件爆出,一定都会有完全不同的两方言论,哪一方更可信?要看消息来源,有名有姓、知名媒体的可信度当然高。就二小霸凌事件,与各种所谓反转爆料的全部匿名的信息相比,当事人及元融会的信息无疑更可信。

前因后果逻辑是否一致,按照前面设定的条件,后续的事件是否有矛盾。按照爆料当事家长有“中央办公厅“的强大靠山为真,如此权势,怎会被校长骂得狗血淋头,当然也可能当事人言过其辞。可是再深入想一想,如果真有权势怎会闹市拦街喊冤、选择网上发声?

最为奇葩的是“倒果为因”,为什么小偷不偷别人?为什么强奸犯会盯上你?为什么不欺负别人?一定是你自己有原因……有太多的人不能接受这个世界的随机与偶然,他们宁可捏造一个无中生有的原因,也要让这个世界的运行符合他们的逻辑

 

【中关村二小的事件,从来就不曾反转过。回过头来再看看过程中的各种“反转”,是否有些可笑?最令人无法忍受的是某些专家、公号的捕风捉影和肆无忌惮,鲁迅时代看客的脸上是事不关己的冷漠,今日的看客则是嗜血兴奋的癫狂。】

 

其三,摈弃个人好恶,讨论权利而不是道德。

道德是律己的,不是用来指责他人的。依靠提倡高标准的道德要求不会达成美好和善意的社会,相反的提倡道德最终一定会走向道德的反面。尊重他人的个体权利,对自己有更高的道德标准,而不是对别人有更高的道德要求,才会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孩子得了绝症,到底是应该适度救治?还是要倾家荡产?甚至不惜背负巨债?这是纯粹的道德偏好,罗尔有不肯倾尽全力救治希望渺茫(或者他认为希望渺茫)的女儿的权利,那些指责罗尔不肯卖房的人,把罗尔归为人渣,不是挥舞道德大棒又是什么呢?罗尔倾家荡产救治女儿,对于妻子和儿子是否公平?

“他想为不知道会拖多久的女儿尽量多弄点钱,他想为儿子留点钱,他想和还年轻的妻子再生一个(都是我在猜测),这些想法,你们真的就无法理解吗?一个正常的父亲,不都是这么思考问题的吗?拼尽全力给妻儿最好的,这不是男人的责任吗?这里有什么滔天大罪?写文章求打赏,把自己往可怜了说说,这个和隔壁王太太在胸罩里垫海绵也没啥区别。”—摘自某农民企业家

 

【善待个体,恶猜公权。社会道德的沦丧不是因为碰瓷者,而是因为劣币驱除良币的司法和行政,以及对个体权利的肆意践踏。公共场域,以道德立言,最终总是会走向道德的反面。所以胡适说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最终的一定是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其四,诉诸常识,设想将自己代入。

如果有一颗悲悯的心,设身处地,就更容易用常识理解当事人的行为。然而严以律人、宽以待己是人之本性,别人做了不好的事情就是人渣,自己做了则是各种事出有因应该被理解。那些指责当事妈妈“闹事”影响了自己孩子期末活动的家长,能否设身处地的为受害人想一想呢?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判断不同、应对不同,难道真的就那么难以理解吗?

很奇怪的一个现象是,很多人也设身处地,只是他们总是站在施害的一方。他们不去谴责施害的一方,而是指责受害的一方为什么“不依不饶”?为什么不“息事宁人”?本质上是因为受害者更弱小可欺?亦或中庸之道?指责受害一方的反应过激是极为不堪的,就像开玩笑,是否被冒犯应由被开玩笑的一方决定。人本能都觉得施加在别人身上的伤害是微小的,而自己所受的伤害则是巨大的。只有心怀悲悯的人,才能感同他人的痛苦,加诸在他人身上的痛苦就如同在自己身上一样,这才是人性善的一面。

 

 

 【罗尔只是再平常不过的普通人,有点忐忑的自私、有点狡诈的愚笨……,这难道与你我有什么不同吗?他怎么就变成了人渣,变成了禽兽?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我们每个人窗帘后面的生活都经不起这个级别的公共审视。是不是?

 

每一次热点事件,本应是社会进步的机遇,我们跌倒,然后爬起来继续前行。大约真的国情特殊,我看到每一次趋向理性和文明的话题讨论,很快就被愚昧的喧嚣嘈杂掩盖。他们昨日强烈反对禁播美剧,今日就坚决支持禁播韩剧,既没有理性思辨的追求,也没有悲悯世人的内心,他们嗜血、残忍的践踏他人权利,高呼为了公义正义冲上舆论的道德高地,实际不过是一次次在愚昧的泥淖中狂欢,并且,始终是同一处泥淖……

 

Why do we fall,Bruce? So we can learn to pick ourselves up.


【风铃原创】好文精彩回顾


教养话题

给你爱的人以自由

陪伴的艺术——耶鲁妈妈郭力老师教育理念分享

致家长的信

小孩子要到海外求学?

足球,从娃娃抓起——聊聊德国小学生的课外班

小学生是否需要1小时的自由?

德国的中学生轻松吗?

语文课里的“写情书”作业

德国小朋友是如何开始幼儿园生活的

让孩子看见更美的世界……

皮实的的德国孩子


海外游学话题

美国夏令营的那些事儿(上)

美国夏令营的那些事儿(下)

Apple 的夏令营

在加拿大,小学生是如何对付霸凌的


与小朋友聊钱的话题

和孩子谈谈“钱”

德国小朋友是如何使用零花钱的


英语学习的话题

陪儿子走过的英语学习路


艺术与电影话题

你会给孩子选电影吗?听听8岁小朋友老爸的分享(后附观影清单)

走,带孩子去逛博物馆!

最爱巴黎――流连博物馆


原创小说连载

【原创小说连载】莉莉①

【原创小说连载】莉莉 (大结局)


海外自驾话题

说走就走  海外自驾攻略(一)   租车

说走就走 海外自驾攻略(二)  住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