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网络谣言?
哎呀,又要地震了!!!
听说了吗,超速一律扣6分,酒驾一律拘役6个月~
园林局要喷洒农药,这几天不能开窗晒棉被。
生活中
你是否被各种未知真假的信息扰得不厌其烦?
是否对七大姑八大姨各种“变相传谣”无可奈何?
是否对屡被辟谣却又屡次传播的谣言恨之入骨?
危害一:制造恐慌
关键词:自然灾害、传染病、环境污染等
此类谣言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制造恐慌,让人产生不安全感,破坏社会秩序。多年前曾有谣言“某地将于8月发生大地震”,诸多外来打工者闻之纷纷离开到别处务工,造成当地企业用工困难,更给当地综治平安建设带来极大危害。
危害二:制造干群矛盾
关键词:枉法裁判、严刑峻法、官僚主义等
此类谣言表面包裹着“温馨提示”的外衣,实则破坏党和政府的形象。试想一下,当不明真相的群众看到“法院枉法裁判”“交警最严交规”“园林当众喷洒农药”等字眼时,会对谣言中的部门产生何等负面评价?
危害三:不正当竞争
关键词: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健康医疗等
由于科学的高深、复杂、各有论点,因此这类谣言抓住部分群众科学素养有限、关注生存生活环境的特点大肆传播,进而对竞争对手或行业进行打击,诋毁他人,如去年沸沸扬扬的“塑料紫菜”案。
危害四:破坏人际关系
关键词:不听话!!!
传谣是件很容易的事,但辟谣却非常艰难。当家中长辈对谣言深信不疑时,作为晚辈的我们既要让长辈认清谣言,又要尊重长辈,着实颇费脑筋。然而跟长辈辟谣换来更多的是“你不听话了”“我们都是为你好”“你看你现在,你看别人”……
危害五:涉嫌违法犯罪
关键词: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
《刑法修正案(九)》在第291条中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各位在网上看到的谣言,经常是第N手的谣言,传播已经有一段时间。如每一段时间就会出现的“最严交规”“变异病毒”谣言,只需要在网上搜索关键字眼,很快就能找到辟谣新闻了。
☟☟☟
谣言之所以能让人“信以为真”的根源在于利用一些人轻信小道消息的心理。目前各单位对信息发布都有严格规定,有最新资料会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消息是真是假只需稍等片刻,完全没有必要为了显示自己本事大门路广而惹麻烦。
☟☟☟
一些谣言为了躲避网络监管,特意对文字进行加工。例如数字0用大写的O代替、文字中间用符号隔开、繁体字简体字混杂等。
☟☟☟
此方法的前提在于冷静,从信息的内容来分析是否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如专业词汇表达是否正确,这也侧面让大家多学习一些专业知识,以便辟谣。
有些公众号、个人微博为了达到吸粉、营销、炒作等目的,会散播一些吸引眼球的谣言,如某明星离婚案内幕、某地获批为直辖市等。所以在看一些来历不明的公众号、微博发布的消息时,请多留个心眼儿。
涉及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相关措施,多采用中性的书面语,如可以、应当。而谣言往往为博人眼球及增加可信度,常用“一律”“不然”等绝对性、口语化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