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通用抛弃,汽车金融扛把子ALLY如何实现百年复兴? | 爱分析调研
ALLY是美股汽车金融标杆公司,具备银行低成本资金和庞大经销商客户数量两大优势。与ALLY相比,国内厂商系金融公司息差更大、净利润率更高,处于暴利时代,但随着竞争加剧,息差和净利润率都会逐步降低。
指导 | 凯文 张扬
撰写 | 刘馥亮
190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成立,1919年,通用成立全资财务子公司——通用汽车金融公司(GMAC),是为ALLY的前身。2006年,通用汽车转让GMAC 51%股权,作价140亿美元,受让方是对冲基金Cerberus Capital牵头的财团。
2008年,通用汽车合作的6,450家经销商中,75%是由GMAC提供金融服务。经济危机爆发后,债务如山的通用汽车宣布破产,作为通用汽车的债权人之一,GMAC受此连累,财务恶化。
雪上加霜的是,除了车贷,GMAC有很大比例的业务是房屋抵押贷款。为避免GMAC破产影响美国汽车工业,美国政府提供总额173亿美元的金融援助,并成为GMAC的第一大股东。
2009年,GMAC重组,随后在2010年5月改名为ALLY金融公司(ALLY Financial)。
ALLY从2011年开始谋划上市,为此,旗下抵押按揭公司Residential Capital于2012年申请破产,欧洲和拉美的汽车金融业务也在2013年出售,将不良资产和亏损业务剥离掉之后,ALLY最终于2014年4月成功挂牌纽交所。
以汽车金融为主导的银行控股公司
ALLY的业务包含汽车金融、抵押贷款和公司金融,其中汽车金融占主导地位,2016年的资产构成中,汽车金融占比89%。ALLY的前身是通用汽车金融公司,起家于汽车金融,也对汽车金融业务最熟练。
ALLY汽车金融业务围绕经销商展开,涵盖新车和二手车的汽车保险、消费贷款、库存融资和租赁等全部业态。
从资产占比上看,零售业务(2C)比例最大,达到50.4%,经销商业务(2B)和租赁分别占比30%和13%。从资产收益率比较,租赁业务收益率最高,为6.8%,零售和经销商业务分别是5.5%、3.0%,生息资产总体收益率为4.4%。
汽车金融业务以经销商为中心,因为ALLY前身是厂商金融公司,与通用和克莱斯勒的经销商群体有多年积累的牢固关系,这是ALLY的重要资产和巨大优势,2016年ALLY服务的活跃经销商数量达到18,000家。
资金端,ALLY拥有全资子公司ALLY银行(ALLY Bank),银行可吸收社会储蓄存款,这为ALLY提供了低成本资金。ALLY银行是美国领先的直销银行,前身是GMAC的银行业务。2013年上市之时,按总资产计,ALLY在全美所有银行中排名第十九位。
2016年,ALLY的资金来源中,储蓄存款占比52%,其它来源还有抵押债券和无抵押债券。从资金成本考虑,无抵押债券利率高达4.9%,有抵押债券和储蓄存款的利率分别是1.6%和1.1%。
ALLY未来的战略之一,即是不断提高存款在资金来源中的比例,近期目标是存款占比提高到70-75%。
获客、渠道决定天花板
渠道决定着客户的覆盖范围,进而决定了金融业务的规模。
2013年,ALLY服务16,000家经销商(主要是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相关的经销商)和400万终端客户,到2016年,ALLY服务18,000家经销商和440万终端客户,三年时间里,经销商客户增加13%,资产规模增加8%,汽车金融业务已接近天花板。
随着ALLY从通用独立出来,ALLY与通用和克莱斯勒的合作协议相继在2012、2013年失效,失去了与这两家品牌经销商的部分排他性特权。同时,随着通用新成立汽车金融公司GMF(General Motor Financial, Inc),ALLY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
表现之一是租赁业务,主机厂通过更大力度的贴息,使得租赁收入更多地流向厂商金融公司,2016年ALLY的租赁业务收入与2015年相比下降20%,管理层预计将继续下降50%。
失去了主机厂庇护,而且面临更激烈的竞争,ALLY也在逐步转型,以减少对通用和克莱斯勒经销商的依赖。2013年到2016年,非通用和克莱斯勒品牌的经销商,占ALLY新车库存融资和新车零售融资业务贷款交易量的比例从11%、9%,提升到12%和36%。
国内厂商金融公司也面临同样的天花板问题。
由于主机厂汽车金融公司只能做本品牌业务,金融业务规模即由本品牌汽车销量和金融渗透率决定,以汽车成熟市场作为参照,金融渗透率提高到70-80%后到达稳定期,而新车销量的增速也已放缓,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17年新车销量增速在5%左右。
国内厂商金融公司的资产规模增速下降也表明,天花板很快就将到来(如下表所示)。以上汽通用汽车金融为例,上汽集团2016年整车销售649万辆,平均售价11万元/辆,假设上汽未来5年保持3-5%的销量增速,贷款金额比例是车价50%,且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未来5年能达到ALLY的金融渗透率水平(ALLY贷款车辆数占通用销量比例10-15%),则未来5年,上汽通用汽车金融年复合增长率在26-38%之间。5年后到达稳定期,进入个位数增长时代。
息差稳中有升,国内处于暴利时代
ALLY在过去几年中,息差稳中有升。息差提高的原因,一是扩大二手车金融业务占比,二是扩大客群范围,三是增加储蓄存款,以储蓄存款替代其它高成本融资,降低资金成本。
二手车属于非标品,评估资产质量后才能放贷,申请二手车贷款的客户FICO分比新车更低,因此二手车金融业务风险比新车高,利率也更高。
客群覆盖方面,ALLY开始下沉,给信用欠佳客户(nonprime,FICO分低于620分)甚至是缺乏信用分人群(nonscore)提供贷款,信用分越低,利率越高。
反观国内,上汽通用汽车金融2016年净息差是5.5%,是ALLY的2倍。随着近几年越来越多自主品牌车企成立厂商金融公司(比如吉利于2015年8月成立吉致汽车金融),以及银行、互联网金融等各方势力竞争加剧,息差会继续降低。
利率降低,除了竞争原因,资金成本降低也是原因之一。目前参与汽车金融的玩家,规模小的采用P2P网贷平台的方式,规模稍大,则会通过发行ABS来降低资金成本,更进一步的,是获取银行或保险资金。
资产优质坏账较低,运营效率国内尚有差距
汽车是优质资产,单次贷款额度一般在10万元以内,客户分散,且需要上牌、上险,风控压力相对更小。2015-2016年ALLY的坏账率在0.64-0.70%,上汽通用金融2013-2016年不良贷款率在0.24-0.43%之间,都处于较低水平。
ALLY坏账率比上汽通用汽车金融高的原因,一是因为ALLY二手车金融业务占比提高,二手车零售用户的FICO分比新车低;第二个原因是ALLY的租赁业务,面临车辆残值下降风险。上汽通用汽车金融不参与二手车金融和车辆处置,因此没有这两方面风险。
坏账率水平上,中美情况相同;但在运营效率上,国内尚有差距。以非利息营业支出(noninterest expense)占营收比重作为效率指标,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比ALLY高出5%。上汽通用汽车金融高的原因,主要是促销和市场费用较高,占营收比重10-12%,而ALLY的营销费用稳定在营收的2%。
虽然运营效率上弱于ALLY,但上汽通用汽车金融净息差比ALLY高,导致净利润率比ALLY高出不少,2016年上汽通用汽车金融净利润率接近ALLY的2倍。
多元化战略,稳健增长
汽车贷款和租赁之外,ALLY也从事汽车保险业务。保险业务综合成本率高,主要依靠投资收益获得较低的利润率,这一方面中美情况类似。
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成立新的汽车金融公司,美国二手车残值处于下行趋势,这些都促使ALLY转型,减少对原有两大汽车品牌经销商的依赖。因此,ALLY开始进入财富管理、投资和信用卡等业务领域。
2016年,ALLY收购TradeKing进入在线财富管理领域;ALLY Home上线,发展直接抵押贷款(direct-to-consumer mortgage);并与VISA联名推出ALLY CashBack信用卡。这些将扩大ALLY的消费者覆盖范围,提高交叉销售的能力。
资产端扩大资产类别,资金端则是继续通过各种营销方式扩大ALLY Bank知名度,提高储蓄存款占比,降低资金成本。
2016年,ALLY的ROE达到10%,EPS增长8%,上市以来首次实施分红和股票回购。通过实施多元化战略和各项降成本措施,ALLY目标是实现EPS年复合增长率15%,ROE提高到12%,运营效率指标降低到40%以下。
2019年,ALLY就将成为百年老店,ALLY能否转型成功、实现百年复兴,我们一起期待。
关注爱分析订阅号(ifenxicom),回复“ALLY”即可获得完整版报告。
新龙榜
新金融
企业服务
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