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6课《六国论》知识点总结精讲+导学教案

请关注+→ 班班通教学系统 2023-02-12

 扫码查看下载

全部资源



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全册知识点精讲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电子课本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教材目录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精讲

《齐桓晋文之事》朗读精讲

《庖丁解牛》朗读精讲

2《烛之武退秦师》朗读精讲+知识点
3《鸿门宴》朗读精讲+知识点
4《窦娥冤》朗读精讲+知识点

5《雷雨》朗读精讲+知识点

6《哈姆莱特(节选)》朗读精讲

7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8《中国建筑的特征》
9《说“木叶”》知识精讲
第4单元 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
学习活动
一.认识多媒介
二.善用多媒介
三.辨识媒介信息

10.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1《谏逐客书》

《与妻书》

12.《祝福》

1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装在套子里的人》

14.《促织》

《变形记(节选)》

第七单元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

15《谏太宗十思疏》

《答司马谏议书》

16.《阿房宫赋》

课文朗读


知识点总结

一、通假字

1、暴[通“曝”,暴露,冒着]霜露,斩荆棘

1、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2、为国者,无[通“毋”,不要]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当[通“倘”,如果]与秦相较

 

二、古今异义

1.思厥先祖父..            

古:祖辈父辈        

今:父亲的父亲

 

2.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以致 ,以至于,终究     

今:表示另提一事

 

3.可谓智力.. 孤危   

古:智慧、智谋、力量     

今: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4.后秦击赵者再.        

古:两次   

今:又一次   

 

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旧事,前例    

今:真实的或虚构的有关人物的事情

 

6.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古:不去          

今:能力差

 

7.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古:咽下咽喉     

今: 吞咽

 

8.其实..百倍         

古:其,代词,那。实,副词,实际上。

今: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而含转折)

 

9.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古:这样以后   

今:连词

 

10.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古:可,可以,以,凭借  

今:表示认可

 

三、词类活用

1、赂秦而力亏[使……亏损,使动用法],破灭之道也。

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形作动,保全]

3、小[形作名,小的地盘]则获邑,大[形作名,大的地盘]则得城。

4、至于颠覆,理[名作状,按道理]固宜然。

5、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名作动,坚持正义]不赂秦

6、是故燕虽小国而后[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之后]亡

7、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使动,使……退却,击退]之。

8、惜其用武而不终[形作动,坚持到底]也。

9、以事[名作动,侍奉]秦之心,礼[名作动,礼待]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名词作状语,向西]向

10、日削月[名作状,一天天,一月月]割,以趋于亡

 

四、一词多义:

为:

1、至丹以荆卿为[作为]计,始速[招致]祸焉。

2、洎牧以谗诛,邯郸为[成为]郡

3、有如此之势,而为[介词,被]秦人积威之所劫

4、为[治理]国者,无使为[介词,被]积威之所劫哉!

 

以:

1、不赂者以[介词,因为]赂者丧

2、秦以[介词,凭借]攻战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3、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连词,才,表结果]有尺寸之地。

4、古人云:“以[介词,拿]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5、洎牧以[因为,介词]谗诛,邯郸为郡,

6、以[介词,把]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介词,用]事[侍奉]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7、日削月割,以[表结果连词,相当于“而”,以致]趋于亡。

8、苟以[介词,凭着]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而:

1、赂秦而[因而,连词]力亏,破灭之道也。

2、战败而[因果连词]亡,诚不得已

3、起视四境,而[转折连词,但是]秦兵又至矣。

4、故不战而[转折连词,但是]强弱胜负已判矣。

5、是故燕虽小国而[转折连词,却]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6、二败而[并列连词]三胜。

7、惜其用武而[转折连词,却]不终也。

8、有如此之势,而[转折连词,却]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9、其势弱于秦,而[转折连词,可是]犹有可以不赂而[表转折的连词]胜之之势。

10、苟以天下之大,下而[承接连词]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其:

1、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代词,代燕赵之君]土。

2、惜其[代词,它,代赵国]用武而不终也。

3、向使三国各爱其[代词,自己的]地。

4、其[代词,代六国]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之:

1、子孙视之[代词,它,代土地]不甚惜,举以予人。

2、则吾恐秦人食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得下咽也。

3、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代词,代秦国]之[助词,的]势。

4、苟以天下之[定语后置的标志]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或:

1、或[代词,有的人]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2、当与秦相较,或[或许,副词]未易量。

 

与:

1、与[动词,亲附,亲近]嬴而不助五国也。

2、当与[介词,,跟,和]秦相较,或未易量。

 

亡: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所亡(丧失,丢失,动词)者

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灭亡,动词)。

向:1、向(先前,以前)使三国各爱其地

2、并力西向(朝着,动词)

犹:1、以地事秦,犹 (动词,好象)抱薪救火

2、良将犹(副词,还)在

始:1、燕赵之君,始(起初,副词)有远略

2、始(才,副词)速祸焉

终:1、终(终于,副词)继五国迁灭

2、惜其用武而不终(坚持到底,动词)也。

兵:1、斯用兵(军事行动,名词)之效也.

2、非兵(兵器,名词).不利

3、起视四境,而秦兵(军队,名词)又至矣.

得:1、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获得)城

2、此言得(适宜、得当,符合)之

五、文言句式

1、被动句: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洎牧以谗诛  

2、判断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IV. 省略句:较秦之(受赂)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思厥先祖父,暴(于)霜露,斩荆棘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之)以予人    

(诸侯)奉之弥繁,(秦国)侵之愈急

V. 状语后置句:赵尝五战于秦 (赵尝于秦五战)

VI. 定语后置句:苟以天下之大  




《六国论》知识点梳理


一、重点实词、虚词| 文言实词、虚词要记住

1.实词:弊、率、固、厥、举、判、与、迁、速、再、殆、使、当

2.虚词:而、之、也、以、则、其、于、者


二、识记通假| 奥妙无穷方块字

①暴霜露(同“曝”,pù,冒着)

②暴秦之欲无厌(同“餍”,满足)

③当与秦相较(同“倘”,如果)


三、一词多义| 看我七十二变


例:①小则得邑,大则得城(得到,获得)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得到,获得)

较秦之所得(得到,获得)

②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具备)

③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心得,收获)

④聚精会神,相得益彰(中意,适合)

⑤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得意,满足)

⑥戒之在得(贪得)

⑦诚不得已(能够,可以)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能够,可以)

未得与项羽相见(能够,可以)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能够,可以)

⑧吾得兄事之(应该,应当)

⑨此言得之(适宜,得当,对的)

⑩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德”,恩惠,感恩)

⑪尚得推贤不失序(同“德”,道德,有德之人)


四、古今异义| 词语的昨天和今天

①其实百倍(其实:它的实际数量)

②思厥先祖父(祖父:祖辈和父辈)

③然后得一夕安寝(然后:这样以后)

④至于颠覆(至于:以致,以至于)

⑤可谓智力孤危(智力:智谋和力量)

⑥刺客不行(不行:不前往)

⑦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可以:可以凭借)

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旧事,前例)


五、词类活用| 词性变化含义迥

①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②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③以地事秦(名词作动词,侍奉)

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名词作状语,按道理)

⑤义不赂秦(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

⑥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名词作状语,在……之后)

⑦李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

⑧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形容词作动词,坚持到底)

⑨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事:名词作动词,侍奉。礼:名词作动词,礼遇,以礼相待)

⑩并力西向(名词作状语,向西)

⑪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名词作动词,吞下)

⑫日削月割(名词作状语,一天天,一月月)


六、文言句式| 特殊句式多留意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判断句)

②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判断句)

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判断句)

④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判断句)

⑤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判断句)

⑥赵尝五战于秦(状语后置句)

⑦其势弱于秦(状语后置句)

⑧洎牧以谗诛(被动句)

⑨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所,被动句)

⑩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所,被动句)

⑪至丹以荆卿为计(以……为,固定句)

⑫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定语后置句)

⑬较秦(受赂)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省略句)

⑭思厥先祖父,暴(于)霜露,斩荆棘(省略句)

⑮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之)以予人(省略句)

⑯(诸侯)奉之弥繁,(秦国)侵之愈急(省略句)


练习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革灭殆尽(dài)     暴霜露(bào)


B.思厥先祖父(jué) 胜负之数(shù)


C.弊在赂秦(lù) 为国者(wèi)


D.不得下咽(yàn) 洎牧以谗诛(zì)


提示:A项中“暴”读“pù”;C项中“为”读“wéi”;D项中“洎”读“jì”。


答案:B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国互丧 互:交互。 盖失强援 盖:因为。


B.思厥先祖父 先:对已去世尊长的敬称。 暴秦之欲无厌 厌:讨厌。


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分出,分清。 终继五国迁灭 迁:改变。


D.后秦击赵者再 再:两次。 苟以天下之大 苟:如果。


提示:B项中“厌”应为“满足”。


答案:B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今义相同的一组是(  )


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②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③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④可谓智力孤危


⑤然后得一夕安寝  ⑥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⑦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A.①②⑦联网 B.③④⑤


C.①⑤⑦ D.④⑥⑧


提示:②“祖父”古义为“祖辈父辈”;③“至于”古义为“到了……地步”;④“智力”古义为“智慧与力量”;⑥“其实”古义为“那实际上”;⑧“故事”古义为“旧事,先例”。


答案:C


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选出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B.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C.不能容于远近 D.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提示:B项为名词作状语,A、C、D三项为形容词作名词。


答案:B


5.选出加点词的意义及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③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  ④城之破也,妇孺不存


⑤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A.①②   B.②⑤


C.③④   D.①⑤


提示:①被打破,被攻克;②攻克;③解除,破解;④被攻占,被攻克;⑤攻克,攻破。


答案:B


6.下列句中“于”的用法与“其势弱于秦”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齐人勿附于秦    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C.吾祖死于是 D.师不必贤于弟子


提示:A项中“于”为“和”的意思,B项中“至于”为一固定短语,C项中“于”是“在”的意思,D项中“于”与例句中“于”皆是“比”的意思。


答案: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2题。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破灭之道也(规律)  ②率赂秦耶(全都)


③固不在战矣(所以)  ④思厥先祖父(他的,他们的)


⑤诸侯之所亡(灭亡)  ⑥以有尺寸之地(才,从而)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③④⑤ D.②④⑥


提示:①句中“道”为“原因,途径”的意思;③句中“固”为“本来”的意思;⑤句中“亡”为“丢失,失去”的意思。


答案:A


8.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赂秦而力亏   而秦兵又至矣


B.破灭之道也 暴秦之欲无厌


C.不赂者以赂者丧 秦以攻取之外


D.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则秦之所大欲


提示:A项,表顺承/转折;C项,因为/用;D项,表列举/那么。


答案:B


9.第二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①比喻论证 ②对比论证 ③类比论证 ④引用论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提示:第二段大量使用对比的论证方式。秦之得、诸侯之失,子孙之不甚惜、祖父之艰难,秦之欲无厌、诸侯之地有限皆是对比论证。最后引用古人之言,自然是引证之法了。


答案:D


10.翻译下列句子。


(1)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2)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参考答案:(1)所以,不用作战,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已经确定了。


(2)(六国)以至于灭亡,是理所当然。


11.“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个论断是以怎样的方式提出的?从哪几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写此文的本意?


参考答案:第一问:文章开宗明义,起笔即提出了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在阐述这一论点过程中,先用双重否定摒除了战争中强调客观因素(“兵不利,战不善”)的浅陋之见,既而又自为设问,针对“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论调进行了有力的驳解:“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从而使这一论断更加鲜明突出。


第二问:“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和“苟以天下之大……在六国下矣”。


12.作者在第二段中已把赂秦之害阐述清楚,为什么又引用一句古人之言作结?


参考答案:作者在第二段充分论述赂秦之害的基础上,巧妙引用战国时苏代(苏秦之弟)劝阻魏王时的一段话,比喻精当,一语击中了秦欲难填的要害,形象地说明了赂秦必致灭亡的道理,从而有力地支持了本文论点,在结构上也有收束之意。


综合拓展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8题。


六国论


苏 辙


愚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安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间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13.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藉之以蔽其西(    )


(2)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


(3)以阴助其急(    )


(4)至使秦人得间其隙,以取其国(    )


答案:(1)遮蔽 (2)挺身而出 (3)暗中 (4)发展到……


14.对下面语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


A.把韩、魏两国抛弃给秦国,而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并暗中帮助解决韩、魏的急难。


B.让韩、魏两国对付秦国,而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并暗中协助解决韩、魏的急难。


C.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而四国在国内休养生息,再让韩、魏用阴谋手段协助解决四国的急难。


D.把韩、魏两国抛弃给秦国,而四国在国内休养生息,四国有了急难,就让韩、魏背地里帮助解决。


提示:本句中的“委”是“受委托而与秦作战”;“休息”即休养生息;“阴”是指暗地里。


答案:B


15.文中举范雎收韩、商鞅收魏的例子用意是什么?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


A.为说明昭王出兵攻齐的做法不妥。


B.为证明范雎、商鞅有远见卓识。


C.为说明韩、魏战略地位重要,为天下所重。


D.为证明秦之所忌非韩即魏。


提示:这两个例子是对上文一个观点的论证,这个观点即前面一句“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所以作者的用意应该是论证“天下所重者”。


答案:C


16.对本文和苏洵的《六国论》的内容和写法所作的比较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都把六国分为两类国家,并称赞其中的一类,抨击其中的另一类。


B.都分析了六国灭亡的原因,但一文认为弊在赂秦,一文认为未厚韩亲魏以摈秦。


C.都从六国灭亡立论,都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D.都是在宋王朝面临北方和西夏威胁的形势下发表议论的,都要求积极抗敌。


提示:本题考查对文章文意和写法的整体把握,而且是对两篇文章的对比分析,有一定的难度。两篇文章都对六国作了分类,但并没有赞扬一类,抨击另一类。作者只是对各自的弊端作了分析,任何一类都没有正确的做法,因而也不可能得到作者的赞扬。


答案:A


17.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苏洵的《六国论》中表明全文中心论点的是哪一句话?


参考答案:诸侯及士人不明大势,见识短浅,策略失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18.比较两篇文章,哪一篇见解更为精到?


参考答案:苏洵的文章在于借议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是放弃斗争,屈从暴秦这一事实,以表达他关怀时务弹劾当局的高尚情怀;而苏辙则立足六国“不知天下之势”这一点,从战略进行理论详明的辩论,意见扼要而中肯。这种明辨六国是非曲直的见解,显然有超越前人之处。


思维导图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精读全文,在归纳字词、自主翻译全文的基础上,筛选并提取关键词,梳理作者的行文思路,画思维导图,让学生形成对文章论证结构的深入理解。

2.通过精读全文,筛选并罗列出六国破灭的中心论点,分论点和论据,让学生形成并提升对文意内涵的深入理解并为质疑做准备。

3.通过自主阅读历史相关资料,在把握作者观点和态度基础上,理解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在学习任务群中,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学会分析、质疑、多元解读,初步形成并提升思辨能力。

4.通过本文的学习,积累、体会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通过对本文的观点探究,让学生关注当下社会现实,学习古人对世俗的论辩和挑战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梳理并分析文章论证结构并深入理解文意内涵。

2.分析质疑,多元解读作者阐述文章观点的方法和逻辑。

【教学方法】

1.学生诵读,整体感知文本。

2.学生讨论,由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识。

3.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发现。


【教学过程】

导入:由微信谣言导入,学生回答体现“质疑和思辩”。

[环节一]思维导图,梳理文章内容

苏洵的《六国论》不是错综离奇,不是自由潇酒,而是在行文结构方面带有范式作用,文章论证严谨,头绪清楚,变化较少。学生写《六国论》的思维导图,来感受一下文章的严密。

[环节二] 质疑和思辨

1.质疑应有理有据,请同学们阅读以下资料:贾谊《过秦论》、社牧《阿房宫赋》,谈谈这两篇文章和苏洵《六国论》的观点有哪些不同?

2.“对思维再思维”,是批判性思维的重要特点,刚才同学们纷纷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大胆质疑,事实求证,议论文中除了中心论点还有分论点,同学们能对分论点提出质疑吗?

3.复杂问题往往多元,事实和观点交织在一起。事实,是真实存在的不可辩驳的真实;观点,是带有个人主观倾向的存在。对论点和分论点的质疑,开拓了同学们的思路,你能对文中的“论据”再提出疑问吗?

从学生的现有理解中发现问题,于无疑处生疑。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经过同学们的分析和探究,“质疑”是独立思考的第一要义,梳理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应学会如何质疑:

1.质疑意识:要认识和承认自已的局限性,对复杂问题有好奇心,对世俗权敢于质疑,敢于挑战。

2.质疑观点、论据:我们需要阅读更多的历史资料,读得越多就越接近事实真相,就能够提出疑问,这是实事求是的实证精神与具体分析的思辨意识。

3质疑原则:质疑不等同于否定,质疑不是“一切怀疑”和“怀疑一切”,独立思考的过程才是重要的。

[环节三] 多元和权衡

1.苏洵《六国论》论证上并不完美,为何能千古流传呢?

2.文章流传千古与作者“苏洵”有关吗?与写作对象“秦与六国”有关吗?与写作目的有关吗?与《六国论》文学价值有关吗?每个时代的读者在其中起到何种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思维“多元”不等于观点之间没有优劣高下之分,“权衡”是经过深思熟虑,有理有据,做出明智的判断,采取行动,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学者理查·保罗(美)认为,思维的深度、广度、相关性、公正性,不断追求更好的观点,是批判思维的目标之一。

[环节四] 延伸运用

经过深思熟虑的理性判断,这是批判性思锥所需要的,最后让我们进行“思想争鸣”,请同学们分析2014全国卷1作文题目,在实践中体现你的思考和权衡。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作文题目中充斥着“情与理”,“创新与遵守”的两难冲突,新时代不断深化改革之时,我们需要创新与合作:在新时代依法治国的当下,我们更需要遵守规则,这样的思考不会停止,留待同学在课下继续思考和权衡。

思辨性阅读让我们学会辨析事实与观点,让我们学会在面对复杂问题时的多元与权衡,质疑不是否定一切,和一切否定;多元也不是观点无优劣高低之分。质疑、多元与权衡意味着思维的精确、公正、深度和广度。未来,在批判性思维阅读中,我们继续前行!

【板书设计】(课堂生成)


图文来自网络,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册PPT课件动画教案习题整套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