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学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知识点总结精讲+导学教案

请关注+→ 班班通教学系统 2023-02-12

 扫码查看下载

全部资源



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全册知识点精讲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电子课本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教材目录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精讲

《齐桓晋文之事》朗读精讲

《庖丁解牛》朗读精讲

2《烛之武退秦师》朗读精讲+知识点
3《鸿门宴》朗读精讲+知识点
4《窦娥冤》朗读精讲+知识点

5《雷雨》朗读精讲+知识点

6《哈姆莱特(节选)》朗读精讲

7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8《中国建筑的特征》
9《说“木叶”》知识精讲
第4单元 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
学习活动
一.认识多媒介
二.善用多媒介
三.辨识媒介信息

10.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1《谏逐客书》

《与妻书》

12.《祝福》

1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装在套子里的人》

14.《促织》

《变形记(节选)》

第七单元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

15《谏太宗十思疏》

《答司马谏议书》

16.《阿房宫赋》

《六国论》

课文朗读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u3071bbl5fo

知识点总结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释:
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长江南岸,是中国第二淡水湖。
岳阳楼:即岳阳城西门楼,在湖南省岳阳市,下临洞庭湖,为游览胜地。
吴楚句:吴楚两地在我国东南。
坼(chè):分裂。
乾坤:指日、月。
浮: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飘浮在洞庭湖上。
无一字:音讯全无。
字:这里指书信。
老病:杜甫时年五十七岁,身患肺病,风痹,右耳已聋。
有孤舟:唯有孤舟一叶飘零无定。
戎马:指战争。
关山北:北方边境。
凭轩:靠着窗户。
涕泗(sì)流:眼泪禁不住地流淌。



白话译文

从前只听说洞庭湖茫茫大水,如今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没有得到亲朋故旧一字音信,年老体弱之身只剩一叶孤舟。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栏遥望胸怀家国泪水横流。


创作背景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杜甫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大历三年(768),杜甫离开夔州(今重庆奉节)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阳(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在岳阳写下《登岳阳楼》。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f0939upjods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p0962d0aol0

此诗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为盛唐五律第一。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在诗中互为表里。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反映了其关心民生疾苦的风格。这首诗意境开阔宏伟,风格雄浑渊深,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之为盛唐五律第一。


全诗纯用赋法,从头到尾都是叙述的笔调。以往一些学者认为诗用赋法,没有形象,没有诗味。事实上,赋法是诗歌形象化的重要手法,其特点是不注重诗的语言和局部事物的形象化,而着力创造诗的总体意境。《登岳阳楼》正是运用赋法创造艺术形象的典范。它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已经使人不觉得有艺术方法的存在,甚至不觉得有语言的存在,只觉得诗人的思想感情撞击着心扉。

【考点】
考点1:刘禹锡的《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上述两诗描写的都是洞庭湖的景象,同中有异,请自选角度简要分析。答案:同:都描写了洞庭湖的辽阔景象,景色宏伟壮丽。异:①从景物特点上看,杜甫诗中的洞庭湖气势磅礴,意境阔大;而刘禹锡诗中的湖面平和静美,清澈明净。②从语言上看,杜甫诗显得雄浑豪放,而刘禹锡诗则显得清新优美。③从手法上看,杜甫诗虚实(实景与想象)结合,而刘禹锡诗设喻巧妙。或:杜甫诗支用了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洞庭湖的壮阔,而刘禹锡诗则通过比喻来表现洞庭湖的秀美。
考点2:同样是远眺洞庭,杜甫和刘禹锡二位诗人有怎样不同的心境?答案:《登岳阳楼》表现了诗人孤独、悲伤的心境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望洞庭》表现了诗人恬淡、平和的心境,蕴含了喜悦赞美之情。
考点3:这首诗中写景的是哪几句?这几句诗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答案:写景的诗句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两句诗既是写实,又寓想像,一“坼” 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丽而又生动。
考点4:说到洞庭湖,我们都会想起唐诗中写得最好的两处名句:一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出自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一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出自杜甫的《登岳阳楼》。他们都以大胸襟、大手笔,写出了洞庭湖的大气象、大气魄。
考点5:举例还有些洞庭湖的诗句。答案:(1)刘长卿:“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2)僧可明:“水涵天影阔,山拔地形高”。(3)许文化:“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4)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考点6:这首诗是写岳阳楼的绝唱,与崔颢写的《黄鹤楼》一样,无与伦比。一直到300年后,岳阳楼重修,大政治家范仲淹应邀写了一篇《岳阳楼记》,也便流传千古。


赏析
 

      此诗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为盛唐五律第一。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在诗中互为表里。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反映了其关心民生疾苦的风格。


  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底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夜,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这是写洞庭湖的佳句,被王士禛赞为“雄跨今古”。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


  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引人联想。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当然可以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而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拍合。“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


  首联叙事,颔联描写,颈联抒情,尾联总结。通篇是“登岳阳楼”诗,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诗人屏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其身世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这首诗意境开阔宏伟,风格雄浑渊深,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之为盛唐五律第一。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与诗人胸襟的博大,在诗中互为表里。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蔡绦《西清诗话》说:“洞庭天下壮观,自昔骚人墨客,题之者众矣,……然未若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则洞庭空旷无际,气象雄张,如在目前。至读杜子美诗,则又不然。‘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


  全诗纯用赋法,从头到尾都是叙述的笔调。以往一些学者认为诗用赋法,没有形象,没有诗味。事实上,赋法是诗歌形象化的重要手法,其特点是不注重诗的语言和局部事物的形象化,而着力创造诗的总体意境。《登岳阳楼》正是运用赋法创造艺术形象的典范。它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已经使人不觉得有艺术方法的存在,甚至不觉得有语言的存在,只觉得诗人的思想感情撞击着心扉。


  全诗以自叙和抒情为主,真挚感人;写景只是三,四两句,既是实写,又想象,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


思维导图

图文来自网络,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册PPT课件动画教案习题整套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