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楼河诗选

楼河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楼河(1979—),江西抚州人,新江西诗派诗人之一。在多家刊物发表诗歌。




刘文旋 卢卫平 李森 阳阳 唐朝晖 胡刚毅 刘漫流 中岛 蒙药 尹丽川 车前子 远村 梁晓明 恒平 禄琴 邱勇 刑天 诗阳 林家柏 傅旭华 牧野 若风 梦冉 张真 海啸 谭五昌 徐勇 莫雅平 蓝角 简宁 马永波 郑文斌 韩博 宋晓贤 剑枫 于洛生 张祈 黄小名 寒烟 古马 杨拓 徐江 梁元 JH 巫昂 席亚兵 马非 独孤九 殷常青 胡续冬 巴音博罗 刘泽球 鲁鸣 沈方 南人 王艾




一切全是秋天了


一切全是秋天了

楼河,该说些什么呢

我没有爱情

只要爱情的想法

象四月的一枝桃花

正在用青春洗手

一滴一滴的

稀薄的血液满地都是

你看你多虚弱了

在一句话里翻不过身


前天早上,我的一个同学死了

得了病,病得满屋子的气味

散不开去

象老女人的头发一样的解不开

他和我同年,或者

大我一岁,两岁

你看人家死的多静

你梦中的女人还没有用完

他就走完了全部的旅程

不是旅程,是时间

时间张开口

把他一口吞了下去


也算一算我们什么时候死吧

因为秋天到了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啊

在四十岁的时候你的骨头还端正

五十岁时你头发有几根白

也许你还笑得健康

但你妻子第一个感觉到了你

你全部的器官都在变形

时间把它们一段一段地拆除

直到心脏


一切全是秋天了

坟地的蟋蟀也象狗一样的伏着

村子里埋伏的一个死人

傍晚的阳光伸出一只手

把他十年后的骨头丢了出去




没有集体的人


没有集体的人在街上走着

没有目的

没有目的的人走回他的内心

吞下一把空洞的刀子

那刀子一点一点地发软

他的肉身变成了一道光辉

光辉是什么

光辉就是阳光的悬崖

没有集体的人抱着一串野花

轻易地失足

先跌碎心脏

再跌碎思想

我看见一个没有集体的人

身躯无损

一只手象心律不齐的鸟

在空气中惊慌失措

没有集体的人沉默寡言

我从镜子里出来探问他

他不回答

眼睛白得可怕

象响午的棉花一样芍人




别离的城市


夜里八点钟去杭州的火车

经过安检我正等着剪票

墙上的钟声一分一秒

我仿佛在这种焦渴中等着下雨

一滴汗水在我的额头上,经过静脉

它到达鼻尖并跌落在水泥地上

我思前想后的心,象一条狗

疲倦、忧虑,却还年轻

剪票员看过我的车票

我要去更北面的城市

贴着他微薄的脸孔

我的身体里充满了静静的叫喊

火车启动

外面的建筑被报时的钟声毁掉




秋天的四个章节


1.秋天的铁


秋天的身影叮叮当当打铁

哎,一个年轻人,穿现代服装

古代地瘦弱

象秋天枯萎的河流

你戴着副近视眼镜

锤得铁器火星四溅

忽忽地飞

你忽忽地出汗

这精巧的铁器

张开嘴,细小地咬你一口

直叫你心脏发昏



2.老鼠


子时三刻

老鼠制造了秋天的气氛

该起床了,楼河还睡吗

起床了,起床看月光

一个诗人说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另一个诗人说

"月光给了我月光下的老鼠"

老鼠把一片月光搬进洞里

楼河在床上缩成一团

幻想着月光的肉体形象



3.街道


街道浮现在她的脸上

她气色昏黄,是个寡妇

她的四肢很辛苦

身材是个母亲

你看她多丑陋,五十岁的女人

头发一根一根地掉

一天我们在街道相遇

我把篮子扔向她

她用目光回击了我

她是我母亲



4.房间


房间里很南方

因为一根木头在慢慢腐烂

我进去的时候他的眼睛活了过来

我说∶

"父亲,你的身体好点了吗?"

他的眼睛不动

我的姑妈在旁边,说∶

"你好好考大学吧"

是呀,好好考大学吧

柚子树上的麻雀都知道

有个楼河要考大学了

考上大学以后

洗脸盆上也插一朵鲜花吧

红红的

闭上眼睛你都清楚



5.四章之四


四章之四从故乡赶来

一个高中生带着粮食和钱

奔跑着

我们在树下握手

我们交谈,片刻我们离开

四章之四象空气中的水

拥挤着上升




诗歌主体与历史语境

楼河


  对于诗歌而言,其实对于其他事物也是如此,实际上都存在两个历史:个人的历史和外部的历史。个人的历史关于自我,外部的历史关于他者,但包括诗歌在内的一切具有主体意义的事物,其主体性的构成之一就是个人历史与外部历史的连接、切割和统一。通过对他者历史的解释,自我的历史找到在世界的位置;通过对自我历史的叙述,他者历史的面目会更加清晰。

  如果我们认为诗歌的主体性在写作的过程或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如果我们认为历史语境是时间积累出来的规则、惯性、暗示以及势力的话,那我们可以把“诗歌主体与历史语境”这个命题理解为诗歌如何对待传统的问题,更准确地说,是我们写诗或读诗时如何看待诗歌传统和社会传统的问题。

  为了简化问题,我们只谈写诗——即诗人——如何看待传统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诗人应该怎么看待诗歌的传统?传统实际上只有两种命运:继承和打破。所以摆在诗人面前的问题就变成了:继承或打破哪一些,以及如何继承与打破。

  毫无疑问,值得我们继承的是诗歌中更加稳定,甚至永恒或本质性的东西,在我看来,这种东西是诗歌中真与善的部分,而诗歌中能够打破,并借此完成自我更新的,则是它的形式。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所有的诗其实是同一首诗。

  尽管我们认为所有诗都有臻于至善的趋向,但在一个更加漫长的时间范围里,不仅是诗的形式,诗歌中真与善的部分同样是变动不息的。于是,这引出了我们第二个问题的讨论——诗人如何看待更加广阔的社会传统。

  前面第一个问题是,诗歌作为诗人存在的目的之一,其文本如何自我完善;现在第二个问题是,诗歌作为诗人的表达工具,如何帮助诗人自我完善。

  对于第二个问题,它给诗人提出的第一个要求是,如何把握作为一个现代人的责任,即在我们这个时代,如何理解真与善的含义与需求,比如如何更加有效地建设更加自由和友善的社会。在这其中,“有效性”作为一个衡量尺度,将在形式上对我们的写作提出要求。很明显,陈旧的、重复的、麻木的形式是失效的形式,崭新的、朴实的、敏感的形式是更加有效的形式,因为这有助于我们克服语言的边际效益衰减的难题,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应用更加新颖而直指人心的语言进行诗歌写作的原因。

  实际上,“诗歌的主体与历史语境”这个命题提醒我的是,诗人在世界上并不具有太多的特殊性,而诗歌是他最重要的特殊性之一。然而,这个特殊性仍然是开放的,并且具有工具性色彩的,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诗歌应该具备更加普遍的人心关怀,能够负担起某种生活压力的原因之一。




铁梅 施玮 丁泓 牧斯 莱耳 韩国强 杜马兰 祝凤鸣 沈苇 阿九 麦芒 宋非 范想 江子 陆苏 君儿 林东威 谯达摩 马兰 陶春 讴阳北方 祁国 朱文 吴晨骏 非杨 森子 姜涛 程维 祥子 林木 圻子 谢湘南 李晓君 张曙光 何小竹 田晓青 高春林 余秀华 黄灿然 王家新 陈超 胡弦 徐俊国 李元胜 大诗兄 肖开愚1 肖开愚2 黑大春 肖开愚 张执浩 雷平阳 霍俊明 潘维 安琪 黑大春


超越自我
孜孜以求
继承突破颠覆重构
个性先锋自由开放
理念
星期一诗社

豆瓣:https://www.douban.com/group/xqyss/

部落:https://buluo.qq.com/p/barindex.html?bid=346217

微信:xu_zhi_ting 邮箱xzt886@vip.qq.com QQ群589878064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