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莱士·史蒂文斯诗11首

Wallace Stevens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华莱士·史蒂文斯(Wallace Stevens,l879—1955 ),美国著名现代诗人,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雷丁市。大学时就读于哈佛,后在纽约法学院获法律学位。1904 年取得律师资格后,在康涅狄格州就业于哈特福德意外事故保险公司,1934 年就任副总裁。1955年,获得了普利策诗歌奖。他的诗歌流露出英国浪漫主义和法国符号学派对他的影响,显示了他对审美哲学的倾向,还有一种完全原始的风格和感觉:异乎寻常、想入非非,浸透着印象主义绘画的色彩光亮。与其他现代诗人相比,史蒂文斯更为关注想像的转换能力。




不是关于事物的想法,而是事物本身


冬天刚结束,

三月,外部一声羸弱的叫喊

像是发自脑海的声音。


他知道自己听到了这个声音,

在黎明或黎明之前,在三月初的风中,

一只鸟的戚鸣。


太阳在六点升起,

它不再是雪之上一个破旧的羽饰……

它本该在外部。


它不是来自沉沉睡去时

震耳的酣鸣……

太阳正从外部徐徐而来。


这声羸弱的叫喊——是一位

唱诗班C音最好的歌手。

它是庞大太阳的一部分,


被唱诗班的歌手围绕着,

却仍很遥远。

它像是一门有关现实的新学问。




罐子轶事


我在田纳西州放置了一个罐子,

它的四周是一座山。

它让不修边幅的荒野

包围了那座山。


荒野升起,

向四周延展,不再荒凉。

这个罐子立在地上,

高大,像一个空中的港口。


这个灰白、光秃的罐子,

统治着每一片领土。

它不奉献鸟和树丛,

就像空无一物的田纳西州。




来自瓜棚的赞美诗


对你这个身居暗室的人来说,

西瓜永远是紫色的,

它的花园是风和月亮,


在黑夜和白天这两个梦中,

什么样的情人,什么样的梦者

才会选择被睡眠搅浑的那个?


你门前有车前草,

有最漂亮的红羽毛公鸡

按时打鸣。


一个绿茵茵的女人会来,

她的到来会引发

超越睡眠之欢的狂欢。


是的,黑鹂展开尾翼,

太阳会成为点缀,

虽然它有冰雹般的喧响。


你这个身居暗室的人,

起来!起来了就不需再去唤醒,

欢呼吧,尽情欢呼吧,尽情欢呼吧。




公主的港湾


她的领地是沙滩、

棕榈树以及暮色。


她以手腕示意,

让思想

摆出夸张的姿态。


幽灵

皱乱的羽毛 ,

成为帆船漂洋过海的

依托。


就这样,她随着

游荡的扇子漫游,

以海为水,

以夜为食,

游荡之风四处吹拂,

声音逐渐平息。




优雅的游牧人


佛罗里达丰盈的露水

蕴育了

宽翅的棕榈树

和迁怒于生命的绿色藤蔓,


佛罗里达丰盈的露水

蕴育了一首首来自旁观者的圣歌——

他们见证了所有的绿色

和绿色中的金黄,


还有惬意的清晨,

为小鳄鱼之眼的集聚,

以及闪电的色彩。

就这样,形式、火焰、火焰喷溅的星光

闯进我的身体。




取代了一座山的诗歌


一字不差,这就是

那首取代了一座山的诗歌。


他呼吸到它散发的氧气,

即使这本书散放在桌子的灰尘里。


它提醒他,他多么需要

一个沿着自己的方向到达的地方;


他曾怎样修剪松树、

搬移石块,怎样为了美好前景


在云雾中谨慎前行;

面对似是而非的圆满时,什么程度才是真正的圆满:


完全一样的岩石,从中,他的不精确

终会找到它们略胜一筹的方式;


他可以留居何处,凝视着大海,

认出他独特的、唯一的家乡。




彼德·昆斯在琴旁


1

就像我的手指在琴键上

创作音乐一样,同样的声音

也在我的灵魂里创作音乐。

音乐在感受着,然后,没了声响;

这就是我感受到的,

就在这个房间里,渴望着你、


想起你丝绸般蓝色身影的,

正是音乐。就像是

被苏珊娜在老者身上唤醒的旋律:


在一个绿色的夜晚,晴朗、温暖,

她在寂静的花园里沐浴,

红眼的老者注视着,感觉到


他们本性的低音正在

魅惑十足的和旋里颤抖,他们稀疏的血液

正在和撒那的乐曲里跳动。


2

绿色的水,清澈、温暖,

苏珊娜躺在里面。

她探寻到

春天的触摸,

找到了

隐匿的猜想。

她因这么多美妙的音乐

而叹息。


岸上,她站在

耗尽了情感的

凉爽里。

在树叶间,她感觉到了

熟悉的

祈祷的露珠。


走在草地上,

她还在颤抖。

风像她的女仆,

蹑手蹑脚地

托着她那还在摆动的

围巾。


她手上的微风

让黑夜变得轻柔。

她转过身——

钗钵骤响,

传来喧闹的号角。


3

不久,伴随着铃鼓的噪杂声,

她的侍从拜占庭人来了。


他们想知道为什么

苏珊娜要对她身边的老者喊叫。


他们窃窃私语时,重复的话语

就像一棵被雨扫过的柳树。


很快,他们眼中上升的火焰

照亮了苏珊娜和她的羞愧。


然后,傻笑的拜占庭人,

随着铃鼓的噪杂声,逃走了。


4

在脑海里,美是短暂的——

门口断断续续的轨迹;

但在肉体里,它是不朽的。


身体死了;身体之美还活着。

夜晚死了,在他们绿色的进程中,

波,还在无休止地流动。

花园死了,它们轻柔的呼吸

还散发着冬天风帽的气息,得体的忏悔。

少女死了,归于晨曦

却值得少女唱诗班庆贺。


苏珊娜的音乐触碰了

那些白发老者猥亵的弦;四散而逃后,

只剩下死亡讽刺的擦痕。

现在,在它的不朽中,

它拉起她记忆里清新的古提琴,

演绎永恒的赞美的圣礼。




弗罗里达的故事诗


启明星的三桅船

从长满棕榈的沙滩上驶出,


它驶入天堂,

驶入雪花石膏浆,

驶入夜之蓝。


泡沫和云融为一体。

撩人的月魔

在溶解。


用白色的月光

填充你黑色的躯体。


海浪的嗡鸣

永远不会是尾声。




看黑鹂的十三种方式


1

二十座雪山中,

唯一移动的事物

是黑鹂的眼睛。


2

我有三副大脑,

就像一棵树

栖息着着三只黑鹂。


3

黑鹂在秋风中盘旋。

它是这出哑剧的一小部分。


4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

是一个整体。

一个男人、一个女人和一只黑鹂

也是一个整体。


5

我不知道更喜欢哪个,

是抑扬顿挫的美感

还是含沙射影的妙处,

是黑鹂的低声吟唱

还是它悠扬的余音。


6

冰凌为长长的窗子

装上凶残的玻璃。

黑鹂的暗影

从中来回穿越。

在暗影中寻求的情绪

像是无法理解的理由。


7

啊!哈丹姆的瘦汉们,

你们为什么还要想象着那些金鸟?

你们没看见吗?

黑鹂正在你身边的女人脚边

悠然散步。


8

我懂得高贵的口音,

懂得一些简洁、常用的节奏;

我也明白,

黑鹂就包含在

我所熟知的事物里。


9

当黑鹂飞出视野,

它就标出了众多圆圈

其中之一的边缘。


10

看见在绿光中

飞翔的黑鹂,

连和悦的鸨母

也会尖叫起来。


11

他乘一辆玻璃马车

穿越康涅狄格州。

一次,恐惧刺穿了他——

他错把车辇的暗影

当成了黑鹂。


12

河水在流。

黑鹂一定是在飞。


13

整个下午如同夜晚。

雪在飘,

要一直飘下去。

黑鹂

蹲在雪松枝上。


                  


雪人


他一定是以冬天的思维

去看待寒霜

和结满积雪的松枝。


他一定久久伫立于严寒

注视在冰中衰竭的杜松,

和勾勒一月的太阳悠远光泽的云杉;


不去想

在呼啸的风中,在残叶

飘零声中包藏的苦难。


那些声响源自大地,

同样的风

吹打在同样荒寂的地方。


倾听者,人幻成空,

在冰雪中倾听;在冰雪中凝视

存在的或不存在的虚无。

    



阶段


1

巴黎有一个小广场,

在静待我们通过。

他们悠闲地坐在那里,

啜饮着饮料。


街角,有一匹拉车的马,

有雨。季节感到悲伤。

它曾经散发着银色的光泽,

曾绿叶葱茏。


窗内有一只鹦鹉,

它会看到我们游行,

会听到喧闹的鼓声——

听到小夜曲。


2

这是荣耀咸涩的滋味,

它不像是

阿伽门农的故事。

只有一只泥泞中的眼球,

有霍普金斯,

沉闷、苍白、血腥。


3

但在夜间,号角

就是驶往惬意之地

的翅膀。


烛光婀娜的舞姿

沿着我们沉重的梦

蜿蜒而行。


风,吹拂着

弯曲的鸢尾花生长的地方。


悲喜交融的鸟

在夜的深处吟唱。


结满果实的葡萄藤

沿着

毗邻地狱的墙

垂落。


4

高贵的死亡

再次美化了至朴之人。

死时,倒下的温克尔

体会到了阿伽门农的自豪。


伦敦的劳动和挥霍

会给他

带来什么——

咸涩的祭品?


伦敦的悲伤

又会带来什么——

短暂的、胜利的刺痛?


乔 国 永 / 译




诗至“建安七子”,而古今之风会为之一转。子建与彼七子同时,世称“天下才一石,子建独得八斗”。盖其才力之大,足以承前而启后,为当世所不及也。《诗品》称:“其源出于国风。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嗟乎,陈思之于文章也,譬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音乐之有琴笙,女工之有黼黻。俾尔怀铅吮墨者,抱篇章而景慕,映余晖以自烛。故孔氏之门如用诗,则公干升堂,思王入室。景阳、潘、陆,自可坐于廊庑之间矣。”非虚语也。然子建之天才虽高,实亦受环境之玉成。世云“物不得其平则鸣”,又云“诗穷而后益工”,此不易之理也。子建于文帝为兄弟,于朝廷为宗室,位列藩侯,令行一国,疑若富且贵矣。然自文帝即位,数年间屡徙其邑,忠而见谤,亲而见疑,怀才招忌,几至不保,其境地之险恶,实不减于嗣宗;而其中心之痛苦,殆又有过焉者也。此其穷困,与匹夫匹妇之止于啼饥号寒者,不可同年而语矣。向使子建优游逸豫,得行其志愿于一时,则虽可无“骋我径寸翰,流藻垂华芬”之叹,而其诗必不能臻此。其于诗学之损失,不已巨乎。以彼易此,吾所不许也。兹举其诗中之特质,及有关于诗道变迁之迹者,分条言之。其他绪论,亦附见于后。

(一)调 古诗不假思索,无意谋篇,子建则起调必工。如《鰕鱼旦篇》之“鰕鱼旦游潢潦,不知江海流”。《泰山梁甫行》之“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杂诗》之“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矫志诗》之“芝桂虽芳,难以饵鱼。尸位素餐,难以成居”。《三良诗》之“功名不可为,忠义我所安”。《野田黄雀行》之“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五游诗》之“九州不足步,愿得凌云翔”。《怨歌行》之“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七哀》之“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当事君行》之“人各有所尚,出门各异情”。客精微篇》之“精微烂金石,至心动神明”。要皆喷薄而出,笼罩全篇,盖有意为之也。

(二)句 古诗中作对语者极少,子建则句甚工整。如《公宴》诗之“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赠丁仪》之“凝霜依玉除,清风飘飞阁。朝云不归山,霖雨成川泽”。此已开六朝之风格,第无定法耳。

(三)字 古诗不假锻炼,子建则用字精审。如《公宴》诗之“朱华冒绿池”,“冒”字即为子建创语,后人沿用者皆祖此;《侍太子坐》之“时雨静飞尘”,《离友诗》之“木感气兮条叶辞”,鲍明远诗“别叶乍辞风”正用此。又《箜篌引》之“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于状词动词之选用皆经推敲而后定,故极新颖。

(四)声 古诗虽有平仄双声叠韵,然皆出于自然,子建则平仄妥帖,如《仙人篇》之“四海一何局,九州安所如”。《赠白马王彪》之“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圣皇篇》之“鸿胪拥节旄,副使随经营”。《情诗》之“游鱼潜绿水,翔鸟薄天飞”。“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皆音节谐协。而《鰕鱼旦篇》之“驾言登五岳,然后小陵丘”。则尤有飘逸之气度。观“利剑不在掌”用“掌”而不用“手”,亦系音节关系。

(五)不空发议论 汉魏六朝之诗,叙事多而议论少,子建诗中如《圣皇篇》写就国时之情形,满怀勃郁,却无一句牢骚话。只将当日实事,委曲写出,令人于言外见其意。如云:“便时舍外殿,宫省寂无人。主上增顾念,皇母怀苦辛。”则知当时文帝实无赐授,即有赐授,恐亦为太后之故。则诗中所云“何以为赠赐?倾府竭宝珍”诸语,皆为具文矣。而文帝之刻薄寡恩,更不待言。又如《责躬》诗:“车服有辉,旗旌有叙。济济隽义,我弼我辅。”本极不满意,却作极赞颂之语,言外便见受文帝监视。此亦即所谓微词是也。较空发议论一览无余者,耐人寻味多矣。子建诗中亦间有发议论者,如《精微篇》:“多男亦何为?一女足成居。”“刑措民无枉,怨女复何为。”但甚简耳。本来诗歌只在能将事情原原本本明白说出,是非真伪,读者自见。如《名都篇》刺时人骑射之妙,游骋之乐,便只一味直说。又《丹霞蔽日行》亦然。后人唯杜工部解此。至于微词,乃专制时代中一种不得已之办法,故一篇之中,亦时多矛盾处,非诗之极则如此也。宋时乃更以论事之方法作诗,失之远矣。按《精微篇》凡三易韵,开唐宋后转韵诗之风。

(六)结语 严沧浪谓:“诗对句好易,起句好难,而结句好尤难。”余观子建诗,其结语独高,往往出人意表。大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奇胜。盖其诗多用进一步写法,层出不穷,愈转愈高,至结意遂登峰造极矣。如《七哀诗》:“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似已言尽意穷,再无可说。乃下一转云:“愿为西南风,长逝人君怀。”再转云:“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二转而情意益深厚。又如《吁嗟篇》:“流转无恒处,谁知吾苦艰?”下一转云:“愿为中林草,秋随野火燔;糜灭岂不痛?愿与根茭连!”亦然。又如《名都篇》结四句云:“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云散还城邑,清晨复来还。”一结便有无限感慨。又《圣皇篇》:“车轮为徘徊,四马踌躇鸣。路人尚酸鼻,何况骨肉情!”亦复如是。其他类此者尚多。要之子建诗虽作意在起调,而结语亦所注重。

(七)怨而不乱 此为子建诗最高处。盖得诗人温柔敦厚之旨也。如《浮萍篇》之“恪勤在朝夕,无端获罪尤”。“行云有反期,君恩倘中还。”《种葛篇》之“往古皆欢遇,我独困于今。弃置委天命,悠悠安可任”。《吁嗟篇》之“吁嗟此转蓬,居世何独然”,“流转无恒处,谁知吾苦艰”。又《杂诗》之“人皆弃旧爱,君岂若平生?”亦忠厚之至也。

(八)游仙之思想 游仙之作远起于屈原。其后,汉乐府中亦多有之。子建类此者亦不少。如《游仙》、《五游咏》、《远游篇》、《仙人篇》、《升天行》。此种作品之发生,为诗歌中一大转变,盖由于作者之失意,道不得行,才不见用,故不免愤时嫉俗,厌弃人间,心理思想,陷于极端之悲哀痛苦,悲哀痛苦以至于无可奈何,万不得不自谋解脱,因而玄想天上,托意远游以自适。子建诸作亦即如此。要不外《楚辞•远游》“悲时俗之迫厄,愿轻举而远游”之意。是虚无缥缈语,是无聊赖语,是至情至理语。然自汉以下,率多模拟之作,与此则真伪有间矣。又《五游咏》一诗起句:“九州不足步,愿得陵云翔。”便逼出五游意,以下依次写去,宫殿人物,秩然不紊,甚为可法。又此诗多两句一意,平联而下,开后五言排律之体。

(九)字句之变化 子建诗纯以意境为主,初不斤斤于字句之如何。如《弃妇诗》:“拊心长叹息,无子当归宁。有子月经天,无子若流星。”“无子”、“有子”、“无子”连用不避。然亦有刻意变化者,如《箜篌引》“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不云“齐瑟且和柔”,又如《斗鸡》“长筵坐戏客,斗鸡观闲房”,不云“闲房观斗鸡”,皆上下句故使错对。又如《种葛篇》:“下有交颈兽,仰见双飞禽。”本是“上有”,却用“仰见”二字。此等虽小道,无关大体,然正可见古人用心处,不容忽略。

(十)乐府 魏时乐府,与汉不同。曹氏父子,多借古题作新诗,与五言诗无异,其音节亦多乖离。子建五言诗与乐府之分别,亦只在借题与否。亦有自拟题者,如《种葛篇》。后杜工部知乐府万不可拟,故另创新题,作新词,为乐府之又一变。

(十一)四言诗 子建所作四言诗,《责躬》、《应诏》,皆模仿《三百篇》,《元会》造句亦不古,只是平铺直叙。无《三百篇》变化错综之妙。《朔风诗》,则以作五言方法作四言。唯《矫志》一篇,别具面目,最可效法。盖以其善于用比也。其余诸篇,亦极平常。“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有不可强者矣。

大家诗中往往有极闲之句,极笨拙之句,然却是极关紧要处,极含有意义处。如子建《公宴》之“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斗鸡诗》之“主人寂无为,众宾进乐方”。于诗似了无好处,然却少此语不得。后人第知清词丽句之为诗,故只能为一名家而已。

汉魏诗有助字助句法,用意只在陪衬,不以重复为嫌。助字,如子建《杂诗》之“愿欲一轻济”、“愿欲托遗音”,“愿欲”二字意本同。助句,如《公宴》之“神飙接丹毂,轻辇随风移”二句,意亦重。此皆为唐时诗人所不肯道。平心而论,篇法以汉魏为密,而句法则以唐。然亦正以密故,往往失却当前情景之真相,无中生有,节外生枝,要亦是一病。

汉魏诗多有重言而用一字者。如子建《赠丁仪》之“凝霜依玉除,清风飘飞阁”,《鰕批篇》之“猛气纵横浮”,皆是也。按“浮”字向皆作动词解,实误。《大雅•生民传》曰:“浮浮,气也。”是“浮”乃形容气之貌,此曰浮者,重言而用一字也。

子建赠诗,与后人不同,皆系先写当时事情(后人则多从所赠之人说起),故初看《赠徐干》、《赠丁仪》诸诗,不类送别之作。又赠诗,古人所重。非平日亲知,不苟作也。观子建送赠诸作,要皆含有劝勉之意。赠诗如赠物,须看出所赠者之需要。

《赠白马王彪》诗:“鸱枭鸣衡轭,豺狼当路衢,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四句先比而后赋,为唐以下所效法。嗣宗《咏怀》:“单帷蔽白日,高榭隔微声。谗邪使交疏,浮云令昼冥。”以主句位于第三,则微有变化矣。然当以子建为正格。昔沧浪谓“少陵诗法如孙吴,太白诗法如李广”,余于子建、嗣宗亦云。
最善言情之诗,只是在模棱髣髴之间,不以分析微细为贵。读之似浅,而含情实深。如子建《赠白马王彪》诸诗。近世作诗者,言情愈猥亵显露,愈浅薄不能动人矣。又作诗固重学习,尤贵养心。先儒所谓静中养出端倪,此种工夫,诗人亦不可少。因对于哀乐之发须能有所节中,不使过分也。

子建《白马篇》,后人从军之作,多从此变化而来。

古人写景,多从自己立脚处写起。故东西南北秩然不紊。如《杂诗》之“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风而云悲者,诗人心境之感觉如此也。李善注:“新语曰:高台喻京师,悲风言教令,朝日喻君之明,照北林言狭,比喻小人。”未免穿凿。又古人描写女子,无不写其眼睛者。如《神女赋》、《李夫人赋》、《美人赋》、《洛神赋》皆可证。子建《美女篇》亦然。惟写法则稍有变化。不言美女头腰体态如何如何,而只写其被服佩带之物,便觉有雅度。《野田黄雀行》首二句:“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盖言世途风波之险。乃乐府《箜篌引》、《公无渡河》之本意。惟下忽接云:“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与上文不相连续。以“利剑”二句实是结语,置之于上,变化使然,不可连上讲也。观古人作品,须著眼一变字者以此。

中国数百年来之诗,所缺者唯一义字。作者皆以诗文为美术品,不惜勤一世于文字之间以供耳目之观好。而不知合乎义,则美亦在其中也。所谓义者,即事理之宜也。乃从修身力学中得来。惟后世于此道多不注意,故所谓诗人也者,亦大都流于迂阔而远于事功。观子建《圣皇》之作,可谓合乎义者矣。



推荐阅读:
华莱士·史蒂文斯《弹蓝色吉他的人》

史蒂文斯诗60首

史蒂文斯《罐子轶事》

张枣译史蒂文斯诗13首

华莱士·史蒂文斯诗36首

里尔克《秋日》

勃洛克诗27首

勃留索夫诗23首

波普拉夫斯基诗19首

西蒙诺夫《等着我吧》

费特诗20首

古米廖夫诗13首

加耶夫斯基《尝试赞美这残缺的世界》

弗罗斯特诗15首

丽塔·多佛诗7首

马克·斯特兰德诗11首

马克·斯特兰德诗歌50首

沃伦诗19首

涅美洛夫诗13首

布罗茨基诗8首

劳伦斯诗16首

阿多尼斯《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

巴尔蒙特诗40首

埃雷拉诗2首

莫娜·范·杜恩诗9首

熙德之歌

特雷西·K·史密斯诗4首

希梅内斯诗24首

辛波斯卡《万物静默如谜》

吉皮乌斯诗50首

梅列日科夫斯基诗10首

洛赫维茨卡娅诗20首

安年斯基诗13首

阿利耶娃《请把你的忧愁给我》

叶赛宁抒情诗选105首

特朗斯特罗姆诗37首

诺德布兰德诗20首

叶赛宁《波斯抒情》

俄罗斯英雄史诗《伊戈尔远征记》

安德烈·别雷诗4首

贝拉·阿赫玛杜琳娜诗44首

阿赫玛托娃诗54首

罗伯特·哈斯诗9首

尼扎尔·格巴尼诗65首

菲利普·莱文诗2首

特德·库塞诗10首

凯·瑞恩诗17首

霍华德·奈莫洛夫诗12首

查尔斯·赖特诗43首

丽塔·达夫诗8首

斯坦利·库尼茨诗9首

罗伯特·品斯基诗8首

比利·柯林斯诗13首

唐纳德·霍尔诗15首

查尔斯·西米克诗23首

罗伯特·潘·沃伦诗14首

罗伯特·潘·沃伦诗32首

罗伯特·潘·沃伦诗选

尼娜·卡西安诗2首

奈古列斯库《多瑙河的歌声》

托马诗3首

马林·索列斯库诗8首

斯特内斯库诗9首

聂鲁达诗42首

巴科维亚诗70首


而那年复一年被渴望磨尖的利刃逐渐深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