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阿赫玛托娃《亲爱的,不要把我的信揉作一团》

俄罗斯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阿赫玛托娃原名安娜·安德烈耶芙娜·戈连科。她在1889年生于乌克兰敖德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她的父亲是俄国海军舰队的一名机械工程师,而母亲出身贵族。她在皇村中学学习,11岁就开始创作诗歌。
在她16岁的时候,父母离异。她跟随母亲生活。她在文学上的天分逐渐显露,而父亲却认为这并不是什么正当的职业,并严令禁止她使用“戈连科”姓氏发表任何文学作品。她只好取了外曾祖母的姓氏“阿赫玛托娃”作为笔名。
父亲的反对给了阿赫玛托娃不少的打击。但她并没有放弃。在1912年,她发表了自己第一部诗集《黄昏》。里面描写了少女面对爱情时的感性与理性。她把这种矛盾与冲突很好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将她们引入了这个感伤的世界。
艺术源于生活。阿赫玛托娃对爱情的感悟,其实来源于第一任丈夫古米廖夫。这个男人疯狂地追求着她,并因为被拒绝而尝试自杀过4次。最终,阿赫玛托娃被这种执着感动,嫁给了她。后来与丈夫成为了俄罗斯“白银时代”的著名诗歌流派“阿克梅派”的代表人物。
阿赫玛托娃本来以为古米廖夫会是她一生的灵魂伴侣,可是8年后,他们却因感情破裂离婚。
爱情失意后,她转而关注俄国的社会问题。当时的俄国社会动荡,由于自身的信仰,她发表了《耶稣纪元》,希望神会拯救世人。没想到这部作品却会在后来对她的命运产生巨大的影响。
1946年,阿赫玛托娃被苏共中央点名批评,因为作品中的爱情与神学元素,被认为是“集淫荡与祷告于一身的荡妇和修女”,并被苏联作协开除。后来那段日子过得极为艰难,只能靠翻译作品养活自己。直到50年代后期,才被恢复名誉,得以重新发表诗作。
1962年,阿赫玛托娃完成自传体长诗《没有主人公的叙事诗》。两年后荣获意大利的“埃特内·塔奥尔米诺”国际诗歌奖。牛津大学以“自沙皇以来俄罗斯最伟大的诗人”授予阿赫玛托娃名誉文学博士学位。直到晚年,阿赫玛托娃才真正的得到世人的认可。




Ты письмо мое, милый, не комкай…


Ты письмо мое, милый, не комкай,

До конца его, друг, прочти.

Надоело мне быть незнакомкой,

Быть чужой на твоем пути.

Не гляди так, не хмурься гневно.

Я любимая, я твоя.

Не пастушка, не королевна

И уже не монашенка я —

В этом сером, будничном платье,

На стоптанных каблуках…

Но, как прежде, жгуче объятье,

Тот же страх в огромных глазах.

Ты письмо мое, милый, не комкай,

Не плачь о заветной лжи,

Ты его в твоей бедной котомке

На самое дно положи.

1912, Царское Село




亲爱的,不要把我的信揉作一团


亲爱的,不要把我的信揉作一团,

朋友,你把它读完。

在路上与你相遇,我要装作别人的人,

装作莫不相识,——我已感到厌烦。


不要那样看我,不要用凶狠的眼神看我,

我是你的,我是你的亲爱的。

我不是牧女,不是公主,

不是修女。


我脚穿一双半新不旧的高跟鞋,

我身穿平淡无奇的裙衣……

但是,像从前一样,我希望拥抱得更紧,

明净的眼睛里还留着先前那种恐惧。


亲爱的,不要把我的信揉成一团,

不哟啊为秘藏在心中的虚伪的哭泣,

你把它放在你那可怜的背囊里,

放在背囊的尽底。

王 守 仁 译




“亲爱的,别把我的信揉成一团……”


亲爱的,别把我的信揉成一团,

奉劝你,朋友,还是把它看完,

我不愿再装得和你素不相识,

躲躲闪闪的生活我巳厌倦。

不要这样看我,不要恼怒地蹙紧眉头,

我是你的,是你心爱的密友。

我不是牧女,不是公主,

更不是修女,已把红尘看透,——

纵然我那灰不溜丢的裙子毫不起眼,

鞋后跟也已歪斜得很不雅观……

但是我的拥抱仍象过去一样炽烈,

往日的恐惧也仍旧主宰着我的两眼。

亲爱的,别把我的信揉成一团,

不必为心底的虚伪而泪水涟涟,

还是把信放到干瘪的背囊里去吧,

要放在底层,放在最最下面。

戴 骢 译

诗歌《亲爱的,别把我的信揉成一团……》向读者展示了另外一幅情感画图。很明显,故事发生在两个人中间,也许是一对恋人,也许是一对情侣,总之,女主人公预感到了爱情的危机,即被抛弃或即将被抛弃的命运,她在极力挽回濒临死亡的爱情。顾不得矜持,顾不得羞怯,力陈心迹,以爱情实际作为依据,力劝男人回心转意,共同营造这辛苦垒筑的情感家园。
和《最后相见之歌》一样,这首诗同样是一首叙事性抒情诗,尽管同样没有开头和结尾,但借助上下文的暗示读者不难圆满出一个完整的情节。有趣的是,整首诗都是由女主人公自说自话而成,是一首形式独特的独白诗(монолог),独白出的不仅仅是女主人公的复杂心理,还有女主人公的爱情理念,以及她所面临的情感危机,而且独白出男主人公对她独白的态度,甚或是独白出女主人公将爱情进行到底的坚韧与执着。叙事技巧高超而特别,仅一个人物,仅以道白形式塑造出了两个人物,即显性的形象(全力将爱情留住的女人)与隐性的形象(挖空心思想摆脱这桩爱情的男人)。短短的十六行诗,展现的却是男女主人公“一山有四季”不同情怀。
诗作开头便是一个女子直言道出对男人行为的不满和对感情名分的索要:不要把“我”的信揉成一团,你要把它读完。短短两句,巧妙暗示了诗作所略去的开头,也就是,此言既出,定有缘由在先:一对男女的私情几近告罄,男子对女子不仅失却了热情,甚至失却了耐心:常常是把女子写的信揉成一团,常常不把女子写的信读完。女主人公继而直言她已经过够了这种躲躲闪闪的日子,她要把这种地下私情升格为人间爱情。而这一点恰恰触动了男人的痛处,通过女主人公的自白,一个执意情变的男人形象栩栩如生出现在读者面前,也正是通过女主人公的自白,男人对女主人的抢白所做出的反应也活现于读者眼前:别这么看着我,/别恼怒皱紧你的眉头,/我是你亲爱的,/我是你的女人。接续两个“我是你的……”,却又是三个“我不是……”,究其实依旧道出三个“我是”,层层逼进,凌厉陈述她的爱情,同时也表达出了她爱的内涵与爱的理念。“我不是牧羊女”,那个只出现在田园诗中仙界女子,弦外之意,我是食凡间烟火的普通女子,有着凡人的感情和欲求;“我不是女皇”,听凭束之高阁,言外之音,我是民间的女子,我只想过着有情有意有欢有爱的平民生活;“我不是修女”,看破红尘,用宗教的理念羁勒自己的情欲与本能的冲动,我是有着情与欲的世俗女人。总之,我要你给我在感情上应该给我的一切。
第三诗段,女主人公自陈,我的物质生活是贫穷的,但我的精神世界却是富有的,我的爱情一如既往的热烈,而且对于爱人来说,最珍贵的莫过于那份“恐惧”(страх),它依旧深藏在我的大眼睛中。这是一个神来之笔,恐惧什么呢?恐怕只有动了真情的女子才能究得其义,因为爱与恐惧是一种水涨船高的关系,爱得越深,恐惧也就越烈;恐惧得越烈,爱得也就越切。这种恐惧的成分主要是担忧,她恐惧她的心上人另有所爱,她恐惧她的心上人对她不再爱,她恐惧她的爱尚不能让心上人对她满意,她恐惧他们的爱因外力阻挠而夭折等等等等。一句话,她对这场爱是认真了的,是动了真感情的,并视其为自己的真生命,从而把一个热恋中的女子的感情与情操刻画得入木三分,尽显无遗。
第四诗段。语气恳切委婉,写得温婉动人,女主人公对男人既怨又爱,“骂”在半边,“疼”在半边,可谓百转柔肠。她劝说心上人要珍惜这份感情。诗段的起首句与这首诗的第一句达到了首尾照应。如果说整首诗的第一句是“别把我的信揉成一团”,到了这里倒不如说“别把我的心揉成一团”,同时也请心上人说出自己的真感情,而不要挖空心思去编假话,说什么我们的爱情已经死亡,说什么你已经不爱我了,说什么我们俩不般配,各自另找吧等等等等的谎话,女人不由分说,让男人把她的信放在干瘪的背囊的最底层。“бедный”的俄语本意为“贫穷的”,“可怜的”等意,在这里可以翻译成干瘪的,同时也不剔除“贫穷的”本义,暗示为,我虽贫穷,你也并不富有,我们俩是般配的,是真正的门当户对,我们是可以相爱的,所以,请你不要再胡思乱想,把放逐的心收拢回来,经营我们的爱情,珍惜我对你的这份感情,珍惜我(我这样的女人你到哪里去找?),把我的情放在你的心的最底层,把我对你的爱放在你情感的最深处。
正如帕甫洛夫斯基所说:“无论是在《黄昏》(Вечер,1912),还是其他诗集,阿赫玛托娃总是把爱情的悲剧置于近乎是非常家常的氛围中去描写。”1的确,这首诗所叙述的事件很家常,在当今社会极其司空见惯:男子欲舍却旧爱,女子挺力挽回,不同的是,当事人没有当下人的哭天抢地,没有任何过激的强行,而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自己的真情真爱来融化男人心头的坚冰。全诗语言很世俗,所塑造的形象也不光鲜,甚至是“一身灰不流秋的家常衣着,/趿拉着已经歪斜的鞋子”,没有半点的文学修饰,几近大白话,但诗人却借女主人公自白道出了一个爱情观念,即在真爱面前,物质是次要的,唯有精神或曰感情的富有才是爱情的救命良方。整首诗中,女主人公面对男人,也是面对读者,推心置腹,直言交谈,没有做作,没有骄矜,而是普通人在道普通理,表普通情,所以显得非常的平易真实亲切可信。读阿赫玛托娃的这类爱情诗,著名诗人特瓦尔多夫斯基由衷激赏:“她的这类诗篇绝对不属于'贵妇人'式的诗歌。她的诗歌与矫揉造作风马牛不相及。在阿赫玛托娃笔下,爱情不是一种供消遣的嗜好,并不是赐予情欲的一种礼品。”读完这首诗,我们完全赞同这位诗人的评价,阿赫玛托娃的爱情诗语言直白,却“富有深刻的内涵”,她所陈述的道理很简单,却“是衡量人的情操的尺度。”




推荐阅读:

茨维塔耶娃诗6首

茨维塔耶娃诗9首

帕乌拉·伊诺德尔诗4首

安娜·丽塔·佛朗哥诗4首

金子美铃诗23首

北欧现代诗选56首

乔治·西尔泰什诗6首

巴朗恰卡诗8首

德里克·沃尔科特诗3首

扬尼斯·里索斯诗10首

贾尼·罗大里诗2首

塔尔科夫斯基诗10首

雷沙德·克利尼茨基诗24首

卡比尔诗选

威洛德·库马尔·舒克拉诗2首

阿兰达蒂·苏布拉马尼亚姆诗2首

尼尔马尼·弗根诗2首

库蒂·雷瓦蒂诗2首

S.约瑟夫诗2首

纳姆奥·达索尔诗2首

阿朗·科拉特卡尔诗2首

里尔克《时辰祈祷·朝圣》

梁宗岱译里尔克诗2首

里尔克《罗丹论》

里尔克论塞尚

里尔克《豹》

印度《阿达婆吠陀》

印度史诗《罗摩衍那》

室利·奥罗宾多诗2首

里尔克《果园》

里尔克《时辰祈祷·修士生活》

里尔克《预感》

里尔克《大火过后》

堀口大学诗3首

金子光晴诗3首

印度《梨俱吠陀》

金井直《木琴》

里尔克诗15首

里尔克诗14首

里尔克诗3首

里尔克礼赞

里尔克: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

关根弘诗2首

国木田独步诗2首

壶井繁治诗3首

河井醉茗诗2首

伐致诃利《三百咏》

鲁达基诗5首


孤独没有什么不对,使孤独变得不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