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卢齐安·布拉加诗5首

罗马尼亚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卢齐安·布拉加(1895—1961),罗马尼亚诗人、哲学家。他的诗作以深刻的哲理和奇特的意象探索了人与自然、短暂的生命同永恒的宇宙、渺小的躯体同博大的灵魂之间的关系。在诗歌创作中,不拘泥于韵律,而刻意追求神秘的意境和诗歌本身的内在节奏。著有《光明诗篇》《先知的脚步》等诗集。




结局


兄弟,在我看来任何书都是种被征服的病。

可刚刚同你说话的人如今在地下。

在水中。在风里。

或在更为遥远的地方。

我用这张书页锁上大门,拔出钥匙。

我在某个高处或低地。

吹灭蜡烛,问问自己:

那曾经的奥秘去向何方?

你的耳中还留有只言片语吗?

从以前讲过的血的童话中,

将你的灵魂转向墙壁,

将你的眼泪洒向西方。




传说


光彩照人的夏娃

坐在天堂的门口,

一边观看黄昏的伤口怎样在天穹愈合,

一边梦幻般的

咬着蛇的诱惑

递给她的苹果。

忽然从可咒的水果中

一颗核碰到了她的牙齿。

夏娃心不在焉地将它吹到风中,

核掉在地上,生根发芽,

长出了一棵苹果树——

接着,一连几个世纪,

又长出了无数棵。

其中有一棵躯干粗壮结实,

伪善的工匠们用它

制作耶稣的十字架。

哦,被夏娃洁白的牙齿

抛到风中的黑黑的果核。




村庄的心


孩子,把手放在我的膝上。

我想永恒诞生于村庄。

这里的每个思想都更加沉静,

心脏跳动得更加缓慢,

仿佛它不在你的胸膛,

而在深深的地底。

这里拯救的渴望得到痊愈,

倘若你的双足流血,

你可以坐在田埂上。

瞧,夜幕降临。

村庄的心在我们身旁震颤,

就像割下的青草怯怯的气息,

就像茅屋檐下飘出的缕缕炊烟,

就像小羊羔在高高的坟墓上舞蹈嬉戏。




战栗


那时,是死亡在我的床头吗?

子夜时分

当月亮向我泻下失常的光芒时,

当蝙蝠的飞翔

用黑暗的额吻着我的窗时,

我不时地感到一阵战栗,

从头一直贯穿到脚,

仿佛冷冷的手

用冰指在我的发间玩耍。

那时,是死亡在我的床头吗?

月光中

难道是她在数着我的白发?




夏娃


当蛇将苹果递给夏娃时,

用银铃般在树叶间

回荡的声音同她说着话。

但它碰巧还向她耳语了几句,

声音低得不能再低,

说了些圣经上没有提到的事情。

就连上帝也没听见它到底说了些什么,

尽管他一直在旁听。

而夏娃甚至对亚当

也不愿透露。

从此,女人在眼睑下藏着一个秘密

并不时地眨着睫毛,仿佛想说

她知道一些

我们不知的事情,

一些谁都不知的事情,

包括上帝。

高 兴 译



卢齐安·布拉加(Lucian Blaga,1895—1961)是罗马尼亚文学史上罕见的集哲学家、诗人、剧作家、美学家、外交家、学者于一身的杰出文化人物。他1895年5月9日出生于当时尚处奥匈帝国统治下的阿尔巴尤利亚市让克勒姆村。父亲是一名乡村东正教牧师,通晓德语,热爱德语文化。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女。耐人寻味的是,布拉加出生后一直保持缄默,直到4岁才开口说话。这极像某种人生隐喻。后来,有人问他为何迟迟不开口说话时,他的回答是害怕说错话。在塞贝希上小学时,他接受的是匈牙利语教育,同时跟着父亲学会了德语,并且很小就开始阅读德文哲学著作。13岁时,布拉加失去了父亲。在此情形下,母亲将他送到布拉索夫,在亲戚约瑟夫·布拉加的监护下,继续上中学。约瑟夫·布拉加写过戏剧理论专著,对布拉加的兴趣培养和人生走向肯定有所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为躲避兵役和死神,布拉加进入锡比乌大学攻读神学,1917年毕业后,又紧接着前往维也纳大学专攻哲学,并于1920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一战结束后,布拉加家乡所在的特兰西瓦尼亚地区回归罗马尼亚。布拉加学成后回到祖国,回到家乡,有一段时间,担任杂志编辑,并为各类刊物撰稿。他最大的愿望是到大学任教,但最初求职未果。1926年,布拉加进入罗马尼亚外交界,先后在罗马尼亚驻华沙、布拉格、里斯本、伯尔尼和维也纳使领馆任职,担任过文化参赞和特命全权公使。他的政治庇护人是声名显赫的罗马尼亚政治家和诗人奥克塔维安·戈加。事实上,戈加同布拉加夫人有亲戚关系,一度担任过罗马尼亚首相,他特别欣赏布拉加的才华,十分愿意重用布拉加,但布拉加的兴致却一直在文化哲学和文学创作上。1936年,布拉加当选为罗马尼亚科学院院士。1937年,他发表了题为《罗马尼亚乡村礼赞》的演讲辞。1939年,布拉加终于如愿以偿,来到克卢日大学,创办文化哲学教研室,成为文化哲学教授。1948年,因为拒绝表示对当局的支持,布拉加失去教授职务,并被禁止发表任何作品。为谋生计,他不得不当起了图书管理员。1956年,流亡巴黎的罗马尼亚文学史家巴西尔·蒙特亚努和意大利学者、爱明内斯库专家罗莎·德·贡戴提名布拉加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遭到罗马尼亚政府抗议。1961年5月6日,布拉加含冤离世,5月9日,就在他生日那天,几位亲友将他的遗体安葬在让克勒姆乡村墓地。走了一大圈,布拉加最终永远回到了乡村。
可以说,对于卢齐安·布拉加,无论在心灵意义上,还是在创作意义上,乡村都既是他的起点,又是他的归宿。童年和少年,在乡村,一边读着文学作品,一边望着田野和天空,视野变得辽阔,和世界的交流也就成为一件自然而然的事。兴许是深奥而又神秘的天空的缘故,加上父亲的感染,他几乎在迷恋文学的同时,又迷恋上了神学和哲学。当他从维也纳学成归来时,既带着博士论文,也带着自己的诗稿《光明诗篇》。而他把这些成就统统归功于乡村。他在当选为罗马尼亚科学院院士时发表的演讲词就以乡村为主题,毫无保留地赞美乡村。他说乡村既是他的生活空间,也是他的精神空间。乡村如同神话空间,有着丰富性、多元性、天然性、自由性、神圣性和无限性。这里宁静、缓慢,适合思想、观察和感受,正是永恒和价值理想的诞生地。罗马尼亚出色的民谣《小羊羔》《工匠马诺莱》,还有多姿多彩的多伊娜民歌都是在乡村孕育而生的。他本人就是从乡村走出来的诗人和哲学家。以乡村为坐标,我们或许更能贴近他的作品。



推荐阅读:

弥尔顿《我仿佛看见》

D·H·劳伦斯《钢琴》

徐志摩译李清照词

徐志摩译哈代诗3首

徐志摩译曼殊菲尔诗3首

普希金《青铜骑士》

艾略特《四个四重奏》

R·S·托马斯诗30首

狄兰·托马斯《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约翰·弥尔顿《哀失明》

赫塞《梦》

马丁松《三月的夜晚》

曼德尔施塔姆《干草堆》

扎加耶夫斯基《房间》

叶赛宁《我记得》

辛波斯卡·扎加耶夫斯基·布罗茨基《云》

张枣译史蒂文斯诗13首

张枣译马克·斯特兰德诗5首

叶芝《茵尼斯弗利岛》

辛波斯卡《种种可能》

托马斯·哈代《对镜》

张枣译希尼诗6首

米沃什《第二空间》

休姆《秋》

歌德《漫游者的夜歌》

希尼《阳光》

勒韦迪《一切都是黑暗》

彭斯《友谊地久天长》

兰波《奥菲莉娅》

荷尔德林《海德堡》

兰波《醉舟》

策兰诗15首

兰波《黄昏》

詹姆斯·赖特《开始》

索德格朗《星星》

西·西索科诗2首

夏巴尼诗2首

沙比诗2首

阿·迈·贾伦《大海》

费多里《非洲的声音》

温德尔·贝里诗20首

聂鲁达《我喜欢你是寂静的》

聂鲁达《我记得你去秋的神情》

斯莱塞诗4首

斯图尔特《蕈》

斯特欧《当他躺在地上奄奄一息》

玛丽·贝瑟尔诗2首

坎贝尔夫人诗6首

波德莱尔《秋歌》

魏尔伦《秋歌》

马拉美《叹》

罗宾·海蒂诗4首

曼斯菲尔德诗2首

费尔伯恩诗4首

劳丽丝·爱德蒙《捕捉》

梅森《忠贞之歌》

雨之诗

聂鲁达《马克丘·毕克丘之巅》

里尔克一诗两译

约翰·多恩《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佳节上元巳 芳时属暮春 流觞想兰亭 捧剑得金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