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古米廖夫诗17首

俄罗斯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尼古拉·斯捷潘诺维奇·古米廖夫(1886-1921),杰出的俄罗斯诗人,现代主义流派阿克梅派(高峰派)宗师,阿赫玛托娃的第一个丈夫。出身贵族。他才华卓越,充满幻想,酷爱冒险和猎奇,曾留学法国,漫游英国、意大利等,并三次深入非洲探险。著有成名作《珍珠》,以及《浪漫之花》《异国的天空》《箭囊》《火柱》等八部诗集和一系列诗评。
古米廖夫八岁就开始写诗,初中毕业时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征服者的道路》。以后的作品有诗集《浪漫之花》《箭袋》《篝火》《火柱》等,最著名的是组诗是《蔚蓝的星》。古米廖夫早年游遍欧洲,思想进步,受西方文艺理论影响很深,形成一套自己的文学观念和文化思想。有人评论,他是继普希金后俄罗斯最有才华的诗人。
他有一句名言:“不应该在‘可能’的时候写作,而应该在‘必须’的时候写作。‘可能’这个词应该在诗歌研究里一笔勾销。”
他对诗歌倾情投入到达忘我地步,对俗世生活做出的巨大牺牲是一般人难以想象。不仅在诗歌方面取得巨大成就,散文、小说、评论也收获颇丰。他创作上孜孜不倦、高浓度的献身精神为人敬仰,他的现实主义诗风影响了一代青年。
1921年,古米廖夫在彼得堡被秘密警察逮捕,罪名是“参与反革命阴谋活动”。他被逮捕后高尔基曾凭着自己的名望奔走营救,扎米亚京《回忆高尔基》里提到:“据高尔基说,他已在莫斯科得到保留古米廖夫性命的承诺,但彼得堡当局不知怎么了解到这种情况,就急忙立刻执行了判决。”高尔基被骗很显然不是一次,他为营救几个出身王族的国宝级的历史学家,把“后门”开到列宁那儿,并从弗·伊·那里得到书面保证,等到他带着“上谕”赶去救人时,人已处决了。





布罗茨基《哀泣的缪斯》里也提到了此事:“诗人尼古拉·古米廖夫被秘密警察镇压了,据说是国家的首脑弗拉基米尔·列宁直接下达的命令。”古米廖夫被处死时刚满35岁。60年后才得到平反昭雪。
尼古拉·古米廖夫1886年生于喀琅施塔得,乃白银时代的杰出诗人,为娶阿赫玛托娃而四次自杀未遂,直到如愿成婚。1910年,与阿赫玛托娃结婚。
十月革命后不久的1921年8月,古米廖夫被苏联政府以莫须有的反革命罪处决,阿赫玛托娃也受到牵连。儿子列夫·尼古拉耶维奇·古米廖夫因不承认父亲有所谓的“历史问题”也屡遭迫害,于1935年与1938年先后两次入狱。
据说古米廖夫被捕后,在整个严酷的审讯过程中,在灯光昏暗的密室里,在死寂的旋转走廊上,在颠簸着去刑场的卡车上,甚至在刑场,在满是笨拙而沉郁的射手们拖沓的脚步声中,诗人一直颌首笑着。
古米廖夫曾经就读的彼得堡近郊的皇村中学,一个世纪前,有一个叫普希金的写诗的学生。拿着鹅毛笔的普希金在《皇村回忆》里写道“在这里,俄国人踏着每一步/ 都能够引起往昔的回忆”。普希金的诗句预示了他自己和某些后来者的影响。后来者应该包括古米廖夫以及与他差不多同时在皇村中学读书,并且成为他妻子的女诗人阿赫玛托娃。



推荐阅读:

阿尔贝·加缪《秋是第二个春》

罗伯特·骚塞诗8首

托马斯·沃顿诗2首

布莱希特诗6首

安东尼奥·马查多诗7首

盖斯《悬诗》

霍普诗5首

柯文·哈特《未来的历史》

玛丽·吉尔摩诗5首

菲茨杰拉德诗3首

布考斯基《蓝鸟》

弗罗斯特《丝绸帐篷》

曼德尔施塔姆《列宁格勒》

特兰斯特罗默《果戈理》

拜伦《雅典的少女》

黑塞《雾中》

博尔赫斯《我的一生》

莎士比亚诗8首

威廉·布莱克《老虎》

阿赫玛托娃《安魂曲》

约翰·弥尔顿《时间啊…》

弥尔顿《我仿佛看见》

D·H·劳伦斯《钢琴》

徐志摩译李清照词

徐志摩译哈代诗3首

徐志摩译曼殊菲尔诗3首

普希金《青铜骑士》

兰斯敦·休斯诗7首

梅里尼诗4首

萨巴诗22首

斯卡马卡诗5首

塞雷尼诗4首

塔索诗3首

石川啄木《可悲的玩具》

洛尔迦诗26首

夸西莫多诗19首

帕斯科里诗3首

帕韦塞诗3首

彼特拉克诗6首

普利埃泽《甜蜜而惹人爱的脸儿》

莱蒙托夫诗36首

屠格涅夫诗28首

连蒂尼《奇妙的爱情》

莱奥帕尔迪诗5首

比亚乔·马林诗3首

米开朗琪罗诗8首

蒙塔莱诗12首

薄伽丘《悼念彼特拉克》

迪诺·坎帕纳诗3首

卡尔杜齐诗7首

维多丽亚·科隆娜《无题》

加百列·邓南遮诗3首

斯泰纳尔诗8首

容·乌尔·沃尔诗5首

斯蒂芬斯诗2首

但丁《神曲一脔》

尼伯龙根之歌

布拉吉诗3首

西格福斯·达达松诗4首

古德蒙兹多蒂尔诗2首

斯诺里·夏扎逊诗2首

马格努松诗10首


图画失天真 容华坐误人 君恩不可再 妾命在和亲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