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格南摄影师眼中的中国筷子
1972年,北京人民大会堂,美国总统尼克松和中国总理周恩来在晚宴上。知道到中国后免不了要用筷子,为了不出洋相,他提前半年就学习使用筷子。
Magnum Collection图片
1993年,上海,春节。
斯图尔特·富兰克林/摄
理解中国文化,有时只需要一双筷子。
它和刀叉、手指或其他餐具一样,连接着一个国家的物产、味道、温度,也交织起无数普通中国人的情感和故事。
1998年,美国纽约,一位华人新移民在消防通道上吃面条。
张乾琦/摄
伊芙·阿诺德/摄
1991年,美国西雅图,一家中国老年活动中心里的老人们夹硬币比试筷子技巧。
张乾琦/摄
斯图尔特·富兰克林/摄
2012年,新疆一家餐厅里,一位女服务员在打盹,另一位整理餐具。摄影师打印出照片后,请被摄者在自己的照片上涂画。
卡洛琳·德雷克/摄
2018年,香港。
马丁·帕尔/摄
2017年,熟食和啤酒。
克里斯托弗·安德森/摄
卡尔德·凯瑟尔/摄
1979年,广西桂林。
久保田博二/摄
1986年,北京前门。
古·勒·盖莱克/摄
帕特里克·扎克曼/摄
2007年,安徽,9岁的婷婷(音译)和祖母。她的妈妈在上海做家政,每年过年回来6天。
帕特里克·扎克曼/摄
古·勒·盖莱克/摄
2014年,安徽,毛坦厂中学学生杨威(音译)和祖父在出租屋里利用半小时不到的午休时间吃午饭。
沈绮颖/摄
2010年9月,上海豫园里的一家餐厅。
布鲁诺·巴贝/摄
2000年,美国纽约,唐人街上的一家中式点心餐厅。画面右侧是马格南摄影师张乾琦。
伊恩·贝里/摄
编辑 | 李峥苨
—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出品
点击以下 关键字 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2018亚洲大学生摄影大赛 | 美图参赛 | 获奖名单
我是摄影记者 1|2|3|4|5 | 6 | 7|8|9|10|11 | 12 | 13 | 14 | 15 | 17
【头版半月图】 1 | 2 | 3 | 4 | 5 | 6 | 7 | 8
中青报2017年度照片 | 2016年度照片 | 2015年度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