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邢春玉, 张立民, 张莉║信息技术在大气污染防治审计中的应用——基于“计算审计学”新领域

邢春玉,张立民 等 财智世界 2024-01-09


原载《财会月刊》2022年第24期
【摘要】以北京地区大气污染监测站点数据为例,运用无监督学习下的DBSCAN聚类算法和监督学习下的长短期记忆网络人工智能技术,挖掘大气污染监测记录中的虚假数据,发现大气污染监测数据中存在的审计疑点,并对审计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基于神经网络的异常检测的优越性。在数字化和智能化审计不断发展完善的背景下,审计人员应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大数据审计,完善复杂数据的异常检测,提升大气污染防治审计的质量,确保大气污染数据的真实披露,并进一步促进环境保护的精准投资、精准施策和治理,改善生态环境,打赢“蓝天保卫战”。同时,信息技术和审计的交叉融合,有助于推动审计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方法在审计全覆盖中的应用,为审计人员、审计机构和监管机构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价值借鉴,为“计算审计学”学科理论创新与发展提供学术铺垫。【关键词】大数据审计;DBSCAN;长短期记忆网络;异常检测;大气污染防治审计【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审计委员会治理模式下资源环境审计的现实困境与协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1CJY036);北京市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基于大数据的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研究”(项目编号:SZ202011232024);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SM202111232006);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21JGYB28)


一、引言

随着社会逐步迈入大数据和智能化时代,审计人员应该重视计算机审计技术的发展,并运用大数据技术、机器学习等新兴方法查找审计线索,以计算机代替人工,去发现更为复杂的函数关系,学习数据分布,挖掘传统审计手段难以发现的审计疑点。尤其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迫于环保压力,部分地区存在大气污染监测数据造假的情况,如2016年西安监测站空气采样器“戴口罩”现象,2017年宁夏监测站点周边被人为喷水雾等操作时有发生。北京地区的大气污染形势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2010~2020年出现了800多次重度污染,且持续时间长。同时,污染物来源的增加,使大气污染的监控和预防更加困难,因此需要新的大气污染监测技术,来满足环境监测与大气污染防治和预警的要求。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缺乏系统性技术和实践方案,在目前的审计工作中,很多审计人员还是采用SQL数据库导入数据进行数据查询和分析、利用Excel等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在处理百万级审计数据时,无法通过简单查询语句、分类汇总、数据透视表等功能发现舞弊问题。此外,受限于计算机审计技术的发展,处理大量数据给审计人员造成很大困难,加之大气污染防治审计涉及主体较多(包括政府部门、相关企业、财政部门等),需要多个单位的协作,导致我国大气污染监测信息难以充分披露,透明度不高,信息质量难以保证。

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在大气污染防治审计中,运用大数据方法分析污染物成分,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预测分析,有助于对大气污染实现防控和治理,能显著提升大气污染监测数据的透明度,减少政府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经济损失,促进京津冀区域乃至全国其他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将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大气污染防治审计理论方法相结合,利用数字化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审计过程,探索环境审计中异常数据的智能分析与挖掘方法,对于提升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丰富和促进“计算审计学”的理论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该研究也将丰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场景,对人工智能理论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二是研究成果将大大降低环境审计人员的劳动强度,便于开展全覆盖、全流程的环境审计,对于提升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可减少审计单位的经费投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且研究成果可供其他审计领域借鉴,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文献回顾

环境审计研究领域普遍认为,政府环境审计产生于受托环境责任理论,受托责任是指环保部门和审计机关的受托责任。自然资源是公众公有财产,企业、个人和社会发展在追求经济利益及社会效益时,对自然资源造成浪费和破坏,最终给人民生活带来负面影响,这种环境成本最终由公众来承担。为保证政府受托环境责任全面履行,公众有权委托审计机关对政府管理成果进行评价和考量,审查政府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以改善政府管理制度,促进政府部门高效工作并更好地履行环境保护责任。史晓燕和班景刚、卞兴忠等总结了环境审计的定义和内容,提出了健全的环境审计理论体系并进行了实证研究。曹键和李晓琴对企业环境管理进行绩效评价并将环境绩效审计作为环境管理的工具。周畅分析了政府环境履责审计的定义、内容和作用机制,研究了政府环境履责绩效审计。赵慧琪和李宏欣回顾了大气环境审计现状,通过对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对丰富审计内容、创新大气环境审计技术方法做出了贡献。刘桂春和王碧玉通过对北京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情况的分析,提出了区域性环境绩效审计,建立了区域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指出可运用环境费用效益分析进行绩效审计。张璐对政府环境绩效审计目标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将审计目标分为根本目标、具体目标和最终目标,并指出指标设计是政府环境审计的重要环节。

我国对大气污染防治审计的研究是近几年才开始的。喻亚敏研究了大气污染防治审计的依据,认为目前并未形成统一完整的大气污染环境审计依据。国内现有文献主要是翻译其他国家在大气污染防治审计方面的法律法规和一些经验做法。刘誉泽认为,我国的大气污染环境审计在制度制定方面、审计人员使用审计工具技术方面、政府财政拨款方面都存在很多不足,并借鉴英国和美国的雾霾治理经验,对我国审计部门执行大气污染防治审计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钟廷勇等指出我国环境审计方面的不足,如缺少完整的大气污染环境审计方面的法律法规,存在对环境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不当、不及时的情况,同时资金的使用也缺少监督,以至于存在专项资金不能及时分发、被占用贪污的现象。《大气十条》对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做出指示,即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过程中,对于政府对大气污染治理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是否与预期目标相匹配,投入和产出是否合理,有必要通过绩效审计做出客观评价。

国外学者在较早时期就开展了大气污染防治审计方面的研究。英美等国进入工业化时代较早。在空气污染问题频发之后,英国审计署于20世纪60年代就颁布了相应法案,近几年又颁布了审计相关法律来规范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美国审计署也十分重视空气质量状况,十分重视对大气污染防治及相关工作的审计监督,逐渐发展形成了多种模型方法辅助空气质量预测,并发布审计报告。在大气污染监测技术和方法领域,国外运用的模型主要有统计预测模型、模糊时间序列模型、机器学习预测模型和综合评价模型等,但上述方法在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审计领域的应用却十分少见。因此,借鉴国外机器学习预测模型的应用,本文尝试在大气污染防治审计中基于无监督和监督学习的相关理论,运用DBSCAN聚类算法和长短期记忆网络的方法,对大气污染相关数据的异常情况进行审计。

三、研究设计

2013~2015年北京出现了280次重度污染,且持续时间长、数据量较大,因此本文选择利用2013年12月31日~2015年8月10日北京地区95个监测站点的165140条大气污染物浓度数据,分析北京地区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变化,对大气监测数据进行审计。通过对不同监测点多年数据的分析,找出在大气监测数据集中存在的与模型预测值不同的数据,最终统计出异常数据出现次数较多的监测站点,发现审计疑点,从而助力审计人员的进一步调查分析。选择的六个大气污染物度量指标为:SO2、NO2、O3、CO、PM2.5、PM10的24小时滑动平均值。在大气污染防治审计中,本文采用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的机器学习方法分别进行空气质量数据舞弊的监测。

(一)DBSCAN聚类算法

DBSCAN属于无监督学习方法的一种,是具有噪声的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算法。该算法按照设定好的参数(根据参数可进一步确定密度),把数据归为不同的类。噪声点会被聚类算法孤立出来,异常检测就是要找出这些噪声点。由于获取的北京地区大气监测数据中存在的异常情况并没有被标注,不清楚具体是哪一条数据,而利用DBSCAN聚类算法可以对大量的样本集进行聚类,进一步找出异常数据。

1.模型设置和调参。研究样本的数据集中一共有六个指标,包括CO浓度、NO2浓度、O3浓度、PM10浓度、PM2.5浓度、SO2浓度,其中完整特征如表1所示。

在该算法中,需要设定两个超参数——eps(半径)和MinPts(半径内数据点的个数),参数的设置需要经过不断拟合,然后确定最优的eps和MinPts。模型结果对这两个参数的变化较为敏感,参数的变化会严重影响模型的聚类效果。

DBSCAN聚类算法对数据的处理过程是:①人为确定后输入eps和MinPts这两个参数。②算法会从输入的原始数据集中随机抽取一个尚未访问过的样本x。③如果样本x是核心对象,进入步骤④,否则重新回到步骤②。④找出从样本x出发的所有密度可达的数据,划分到同一个聚类,形成以x为核心对象的簇,并标记这些对象为已访问。⑤当全部数据集都被访问后,结束算法。否则再次回到步骤②。

最后,该聚类算法可以得到核心对象(coreSamples)和非核心对象(noiseSamples),将核心对象的数据标签coreSampleMask设置为True,通过代码coreSampleMask[db.core_sample_indices_]=True来实现。剩下的其他数据就是非核心对象,将其标签设置为False。经过不断调试,最终确定MinPts=30、eps=30,代入聚类算法的学习。通过查看noiseSamples的Excel文件,发现一共有7771条数据被划分为非核心数据(异常数据),该结果是在计算机现有内存和该算法结构下能得到的最好的一个,因此确定超参数MinPts=30、eps=30。

测试结果见图1。

2.结果判定。通过对异常结果的分析发现,165140条大气污染监测数据中,运用DBSCAN算法聚类生成7771个非核心对象,并应用本福特定律进行异常分析,发现原始输入数据中存在10处异常,算法生成的异常数据中存在21处异常,其中这21个异常中有7个与原始输入数据的异常情况一致,其余未被标注的地方是原始数据与异常数据不同的地方。由此看来,该聚类算法可以划分出异常数据,为大气污染防治审计人员的后续审计工作提供技术支持,缩小审计范围。

在10处异常中检测出7处,说明DBSCAN聚类算法准确度不够高,在处理输入数据集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获取的大气数据同时是一个时间序列,具有时序性。在整个算法处理过程中,只是简单地对数据进行密度聚类,找出了很多值为0(最小值)和最大值这种极端情况,没有充分利用原始数据的特征进行分析。如果联系数据所处时间前后情况看,该极端情况可能是数据平缓增加或减少得到的,并不是数据激增或者迅速减少的结果,所以生成的近4.71%(7771/165140)的异常数据很有可能偏多。

对于DBSCAN算法模型,可以对数据进行聚类处理以发现异常数据,但是在准确度上需要进一步提升。因此,本文结合大气污染物数据的时序性特点,进一步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对异常数据进行更精确的检测。

(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

LSTM是长短期记忆网络,是一种改进后的循环神经网络(RNN),属于监督学习方法,其显著的优点是可以解决长序列训练过程中的梯度消失和梯度爆炸问题。相比于普通的循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网络可以更好地处理时序性数据。该方法中的异常检测是通过观察大部分数据分布,识别出分布罕见或不同的情况。对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异常检测问题主要关注意外的峰值、意外的低谷、趋势变化与水平平移。现在个别大气污染监测站点存在数据造假现象,通过人为操控改变大气污染监测指标,这可能会使某个时点的数据与前一天相比出现很大变化,或者连续多天数据都保持不变。通过异常检测可以发现造假现象或者机器统计错误,并及时对错误数据进行改正。

1.模型设置和调参。采取同样的数据集并通过pycharm绘制子图,可以看到2013年12月31日~2015年8月10日这一时间段中数据的大致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

首先,将数据集清洗后进行归一化处理。为了应用多变量时间序列预测模型,通过Theseries_to_supervised()函数对输入数据进行处理,可以把输入的北京地区大气污染监测数据(时间序列数据)转化为监督学习问题。在这里监督学习就是由输入(X)和输出(Y)构成,能够实现输入到输出的预测。Theseries_to_supervised()函数会返回DataFrame,从而将原始大气监测数据转变为监督学习的X和Y部分。在此,将前一刻时间(t-1)的六个大气污染物指标和空气质量指数(AQI)作为X,将空气污染状况作为Y,创建一个X为t-1、Y为t的DataFrame。即通过过去时间(t-1)的污染物状况,预测下一段时间(t)的空气污染情况。

其次,把原始数据集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在165140条数据中,选择使用25000条数据来拟合模型(选择25000条数据是经过多次模型优化后获得的最优结果),然后用其余140140条数据进行评估。在训练集中,实现把输入(X)重构为长短期记忆网络预期的格式,即[样本,时间步,特征]([samples,timesteps,features])。samples为输入数据的数量。timesteps=n,就意味着对前n个值的学习来预测目前状态下的值。features为变量的个数。例如:一个长短期记忆网络的输入输出格式是[samples,timesteps,features],那么[ [ [ 012 ] [ 345 ] ] ]也就是1条样本(samples),每条样本2个步骤(timesteps),每个步骤3个维度(features)。

然后,建立并优化LSTM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调参。在调参过程中,笔者发现epochs在达到50步左右的时候训练集和测试集的损失函数中期达到最小值,基本处于一个水平线,已经达到收敛,多增加步数会产生过拟合的效果;当在模型中设置较少数量的神经元时,发现模型拟合效果并不好,出现欠拟合的现象,应该适当增加神经元的数量,提升模型准确度;试着调整timesteps,改为7,即模型中每次细胞输入门所输入的数据量。将上一步骤中生成的变量和这一次的7行连续时间序列数据一起输入,再产生新的变量传递下去;接下来选择激活函数,虽然当数据值大小差异较大时,sigmoid会出现梯度消失的情况,但是在上文中已经对数据进行了归一化处理,不会出现梯度消失和梯度爆炸的情况,同时结合模型训练效果,最终选择sigmoid作为激活函数。通过多次调整参数,对比训练集和测试集损失函数的不同表现,最后确定最优参数:神经元个数(units)=256,epochs=128,batch_size=128,训练集数据量=25000,timesteps=1,激活函数选择sigmoid,损失函数选择mae,优化器选择Adam。测试结果如图3所示,拟合效果良好。

2.结果判定。在完成对LSTM模型的训练和优化之后,下面对模型预测生成的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通过代码将numpy数据格式转化生成Excel文件(.xlsx),对数据进行整理合并处理后,将数据实际值和预测值的差值进行排序,得到可能出现异常的数据,一共1630条。对筛选出的1630条数据进行本福特定律分析,发现1630条数据首位数字分布出现的异常情况与全北京地区大气污染物数据异常情况是一致的,在165140条原始输入数据中,本福特定律得出的异常分布有10处,这里生成的异常数据显示异常分布有15处,其中有8处是一致的,2处不一致,剩下5处是新增的异常分布。例如在生成的异常数据当中,PM10都是在首位数字是7、8、9的数据偏离本福特定律分布,而且这里首位数字是6的分布也出现异常情况。在查询异常数据出现的时间后,发现部分异常数据出现在数据突起的时候,即出现极大值时,空气质量指数真实值和预测值之间的差值很大,这符合对异常值的定义。

(三)两种方法的对比

将DBSCAN聚类算法和LSTM模型进行比较,结果如表2所示。

通过对两个算法模型能够正确检测出异常点的比例进行比较,LSTM模型能够更准确地检测出异常点的分布区域,进而对具体的每一条异常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重点关注出现异常频率较高的大气污染监测站点,审计人员可以前往站点进行现场审计,检查监测站点空气采样器是否经过处理,或者是否有喷水雾、周边车辆限行的情况出现。

在排除这些情况后,可以对大气污染监测系统进行审计。进一步实施的审计流程包括:①了解站点大气监测系统基本情况。比如大气监测系统的使用和运行年限、人员的工作流程、是否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对此形成一个初步印象,进而明确审计难度,确定审计所需时间以及人员等后续审计工作安排。②检测数据的生成过程,从数据处理流程入手,检查是否存在防错纠错的保护机制,有助于减少机器误差。③调查大气污染监测系统操作顺序是否标准化,调查系统管理维护人员在大气污染监测系统中的权限,是否存在对数据进行修改等导致数据失真的操作。

四、研究结论及建议

本文通过运用DBSCAN聚类算法和长短期记忆网络等机器学习算法,得到了相应的数据异常值。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可以通过这些方法对不同大气污染监测站点的大气污染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以及挖掘,了解大气污染物浓度的真实情况。此外,在LSTM模型中,不同时刻的数据都对应生成了空气质量指数(AQI)的预测值(inv_yhat),根据真实值(inv_y)和预测值(inv_yhat)之间的差值,审计人员可以进一步划分异常数据,特别是当审计时间和人力不足时,可以筛选出误差最大的异常数据进行重点审计调查,以此来提升审计效率,尽快为审计人员确定审计方向,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及时确定需要进行审计的监测站点。

另外,本文通过相关分析发现,在2013年之前北京对地方环境方面的财政支出很少,导致北京市对大气污染的防控工作不能得到足够的财政支持,加剧了当时持续数年的空气污染;加之北京的发展十分迅速,经济增长也伴随着环境治理的压力。因此,加强监测站能力建设、利用大数据手段进行环境审计监督等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大气污染防治审计工作,结合北京市具体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对能够影响大气污染防治审计的其他因素进行调查研究。文中主要选取了大气中六个污染物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如果要做到更为准确的预测防控,需要审计人员跟进现有审计特点,明确大气污染防治审计体系下的审计目标、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审计范围、审计技术方法,调整大气污染审计报告出具标准等,使大气污染防治审计报告更为规范。

第二,财政部门要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提高对大气污染防治审计的重视程度。因为大气污染防治审计数据量庞大,这就需要高性能计算机的支持,以有利于先进的大数据审计方法的施行。

第三,对于环保部门而言,应当不定期对大气污染监测站点的审计工作进行监督,了解大气污染防治审计人员是否真正落实审计工作,对各地大气污染监测站点是否执行了充足的审计程序。同时,应向人民群众普及大气环境保护的知识,提高大气污染监测信息透明度。

第四,对于大气污染防治审计部门而言,应当注重审计人员的培训,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在大数据时代,审计人员应学会使用大数据审计方法,运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领域的先进算法模型进行审计,熟悉业务流程,快速建立算法模型来发现异常,提升发现审计疑点的能力。

五、信息技术推动“计算审计学”新兴学科的产生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计算数学、计算金融学等“计算机+”交叉学科陆续出现。信息化是审计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信息技术为审计业务的开展提供了各种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与“计算机+”紧密结合的交叉学科“计算审计学”应运而生。计算审计学侧重审计业务逻辑和流程的研究,突破传统审计模式的局限,可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节约审计成本,更加契合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新颁布的《审计法》对科技强审和审计功能全覆盖的需求。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变革,我国审计对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步走向完善。计算审计学的提出,符合当前社会对计算机和审计领域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信息技术在大气污染防治审计中的运用,也进一步推动了计算审计学的实践应用。

信息技术在审计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审计从业者要始终牢记科技强审的理念,在审计领域积极引入信息技术的应用,借助科技手段提高审计效率;信息技术能够简化审计实务中繁琐复杂的工作流程,有助于审计单位节约成本、优化审计实践;通过对审计与信息技术领域的多学科融合,研究人员能够加强“计算审计学”理论研究,构建“计审双强”团队,推动“计算审计学”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发展;监管机构和决策单位应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审计信息化相关标准和应用指南的修订,不断完善审计准则和相关法律体系,加强审计人员在数字化和智能化审计领域的技能考评工作,推动审计改革浪潮的顺利到来。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小海.基于国家环境审计视角的跨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研究[J].财会通讯,2020(7):115~119+168.

[2]史晓燕,班景刚.环境绩效审计文献综述[J].审计与理财,2015(7):41~42.

[3]卞兴忠.政府环境绩效审计研究综述[J].环境保护科学,2015(2):21~25.

[4]曹键,李晓琴.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研究[J].中国商论,2016(4):174~175.

[5]周畅.政府环境履责审计作用机制与实施方式研究[D].兰州:兰州财经大学,2016.

[6]赵慧琪,李宏欣.基于雾霾防治视角的大气环境审计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111):176~177.

[7]刘桂春,王碧玉.京津冀区域环境绩效审计问题研究[J].审计月刊,2017(6):13~16.

[8]张璐.大气污染防治审计思路分析[J].山西农经,2019(19):164.

[9]喻亚敏.大气环境审计依据研究[J].审计月刊,2015(1):19~20.

[10]刘誉泽.英国审计署优化营商环境审计系列研究之三:节支增效系列审计工作情况及启示[J].审计观察,2020(1):86~93.

[11]钟廷勇,何玲,孙芳城.政策不确定性、政治关联与企业环境治理——来自地方官员变更的经验证据[J].江海学刊,2019(6):84~89+254.

[12]喻开志,王小军,张楠楠.国家审计能提升大气污染治理效率吗?[J].审计研究,2020(2):43~51.

[13]Donnelly A., Misstear B., Broderick B.. Real time air quality forecasting using integrated parametric and non-parametric regression techniques[J].Atmospheric Environment,2015(103):53~65.

[14]Wang D., Wei S., Luo H., Yue C., Grunder O.. A novel hybrid model for air quality index forecasting based on two-phase decomposition technique and modified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J].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17(580):719~733.


作者单位

1.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管学院, 北京 100192;
2.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北京 100044



 ↓↓↓ 推荐阅读

张为国, 陈战光, 谢诗蕾║恰当应用会计准则 助推国家级战略管网建设——基于中国铁塔的案例研究
何安宁, 张为国 等‖修订无形资产会计准则的一种思路——基于我国A股医药企业年报的案例研究
张为国 等‖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发展前景的谨慎估计
张为国, 薛爽, 王浩宇|从G7影响力工作组报告看可持续披露的发展趋势
国际会计准则·名家论文9篇:2021年《财会月刊》张为国论文集
张为国|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关键因素之四:理事倾向(下)
张为国|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关键因素之四:理事倾向(中)
张为国|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关键因素之四:理事倾向(上)
张为国|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关键因素之三:业绩报告(下)
张为国|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关键因素之三:业绩报告(上)
张为国|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关键因素之二:理论之争(下)
张为国|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关键因素之二:理论之争(中)
张为国|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关键因素之二:理论之争(上)
张为国|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关键因素之一:大国博弈

朱元午║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中国的对策选择

张晓玮,刘波,戈姗姗,曾绍颖║基于人工智能的财务管理创新——财务机器人在XH医院的应用

刘波 等|医院财务智能化转型路径探析

刘启亮 等║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演变 : 1990~2022
刘启亮, 邓辉 等‖会计师事务所民事赔偿责任的新变化
刘启亮 等|罚当其罪抑或罚不当罪:五洋债审计师的民事责任分析
名校会计系主任论坛|刘启亮 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状与思考

吕颖菲, 刘浩║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的现状及会计问题研究
张倩, 刘浩‖可持续发展报告GRI准则的改进及启示
吕颖菲, 刘浩‖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双重重要性的概念、转化和评估——兼与财务报告重要性的比较
王文红 , 刘浩| 叙述性报告信息质量特征最新发展——基于对管理层评论的分析
陆正飞,蒋朏,祝继高,许晓芳║注册会计师行业价值贡献的测量: 方法、模型与指标
陆正飞 , 李慧|同行业企业收入确认政策差异的成因及影响
陆正飞|商誉减值与摊销:该选择谁——基于准则演进与文献回顾的认识
温素彬 李慧 等║鉴往知来:国内智能会计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温素彬 李慧‖渊思寂虑: 智能会计“热”的“冷”思考
袁敏║灰熊研究做空蔚来汽车的会计分析

程平 晏露║基于CART决策树算法的企业研发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智能审计研究·名家论文11篇:2021年《财会月刊》程平论文集
程平 , 俞津|基于RPA的应交税费实质性程序审计机器人研究

程平 , 赵新星|基于RPA的应付账款实质性程序审计机器人研究
程平 , 毛俊力|基于RPA的审计抽样软件机器人研究
程平 , 聂琦|基于RPA的主营业务成本实质性程序审计机器人研究
程平 , 钱涂|基于RPA的函证程序审计机器人研究
程平 , 罗梦晴|基于RPA的货币资金实质性程序审计机器人研究
程平 , 徐涵璐|基于RPA的长期资产循环实质性程序审计机器人研究
程平 , 黄鑫|基于RPA的应收账款实质性程序审计机器人研究
程平 , 胡赛楠|基于RPA的职工薪酬实质性程序审计机器人研究
程平 , 陈奕竹|基于RPA的会计分录测试风险评估程序审计机器人研究
程平 , 詹凯棋|基于RPA的初步分析性程序审计机器人研究

冷琳║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中三个难点问题解析
冷琳|新债务重组准则执行中的三个问题

罗党论 等║贪婪抑或冲动 : 注册制下新股破发研究——基于中小股东权益保护视角
袁亮亮 , 罗党论 等|新时代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发展与挑战——来自问卷调查的经验证据
李佳霖 罗进辉║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国企董事会多样性
罗进辉 李佳霖‖国有企业混改动因与模式匹配问题:基于多案例的研究
罗进辉 杨楠‖中国亲清政商关系构建:概况、特征与问题
罗进辉 黄泽悦 向元高‖亲清政商关系研究: 述评与展望
罗进辉, 林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时代意义、制度渊源与经济影响——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
黄世忠 叶丰滢║温室气体核算和报告标准体系及其焦点问题分析
黄世忠‖台积电的绩优与隐忧——ESG视角下的业绩观
叶钦华, 黄世忠, 徐珊, 叶凡‖2019~2021年上市公司财报可信度分析
叶钦华, 黄世忠 等‖严监管下的财务舞弊分析——基于2020~2021年的舞弊样本
黄世忠‖ISDS与ESRS的理念差异和后果分析
黄世忠‖第六次大灭绝背景下的信息披露——对欧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准则的分析
叶丰滢, 黄世忠‖SEC气候信息披露新规的解读与分析
黄世忠, 叶丰滢‖可持续发展报告信息质量特征评述
黄世忠, 叶丰滢‖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双重重要性原则评述
黄世忠, 叶丰滢‖《气候变化》的披露要求与趋同分析
黄世忠, 叶丰滢‖《可持续发展治理和组织》的披露要求与趋同分析
黄世忠, 叶丰滢‖《战略与商业模式》的披露要求与趋同分析
叶丰滢, 黄世忠‖气候相关信息披露优秀实践分析
黄世忠 , 叶丰滢 , 李诗|碳中和背景下财务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叶丰滢 , 黄世忠 等|碳排放权会计的历史沿革与发展展望
黄世忠|ESG报告的“漂绿”与反“漂绿”
黄世忠|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发展披露准则新动向
黄世忠|“资不抵债”迷雾下的共享价值创造——星巴克财务报告和ESG报告分析
黄世忠|谱写欧盟ESG报告新篇章——从NFRD到CSRD的评述
黄世忠|支撑ESG的三大理论支柱
黄世忠|ESG理念与公司报告重构
新经济·ESG名家论文11篇:2021年《财会月刊》黄世忠论文集
田高良 张晓涛‖基于价值共创的智能财务生态管理

田高良 张晓涛‖数字经济时代智能财务理论与发展路径研究

田高良, 张晓涛‖数字经济时代智能财务基本框架与发展模式研究

田高良, 张晓涛‖数字经济时代智能财务赋能财务管理创造价值
田高良, 杨娜, 张亭‖ESG背景下全景式财务报告体系构建

崔竹 李培培 等‖非现场数字化审计与现场审计协同路径创新

张桂玲 郭飞 等‖科创板上市失败的原因与对策——基于审核文件与问询函的分析

刘淑媛 黄火灶‖“一体双轨、四轮驱动”的RPA应用管理框架构建

刘淑媛, 黄火灶‖“一轴两翼、双发驱动”的数字化转型模型与应用

冯巧根‖中国式现代化视角的管理会计创新
吴水澎‖我的“监督会计”观——对会计委派制的再认识

吴水澎|谈第四次新技术革命环境下会计变革方法

张绘‖创新多元化投入方式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张绘|公共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经验与启示——基于经济发展阶段的分析框架


李志坚 耿建新 等‖ESG理念下我国上市公司土地利用信息披露的改进建议

张庆龙 方汉林 董兴荣‖中央国有企业司库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张庆龙, 方汉林‖保守抑或激进:中央企业司库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
张庆龙, 方汉林‖数智化企业司库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构建
张庆龙‖中央企业司库管理体系建立的基础条件分析——基于SWOT模型
张庆龙, 张延彪‖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现状分析——基于2016~2021年数据
张庆龙, 张延彪‖企业司库管理体系建设的成熟度分析
张庆龙, 方汉林‖企业司库管理体系设计的关键要素分析
张庆龙, 方汉林‖中外企业司库管理:比较与启示
张庆龙 , 张延彪|企业司库管理体系建立的内外部驱动因素——基于组织身份变革和资源基础理论视角
张庆龙 , 张延彪|财务转型视角下的企业司库管理研究
张庆龙 等|内部审计工作模式与信息化关系的历史演进——基于信息技术二重性理论分析
张庆龙 等|内部审计数智化转型的动因研究
张庆龙 等|新时期内部审计创新之路:从数据审计到智能审计
张庆龙 等|财务机器人规模应用与会计人员工作不安全感
智能财务研究·名家论文12篇:《财会月刊》张庆龙论文集(2020-2021)

苑泽明 周炯岚 刘甲‖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游憩价值评估——以重庆市四面山风景区为例
苑泽明 等|“一带一路”概念股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指数研究
苑泽明 等|论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国有企业资产评估
郝炜‖政策跟踪审计的规范构造与法治保障——以《审计法》第26条法教义分析为支点
邬瑜骏 曲晓辉‖数字资产监管框架与会计问题研究——兼评美国数字资产行政命令
邬瑜骏, 郭晶莹 ‖“供应商融资安排”会计列报  披露问题研究——兼评IASB《供应商融资安排(征求意见稿)》
曲晓辉 李莹 张国华‖经济指数和会计指数研究: 回顾与展望
高利芳, 曲晓辉‖商业伦理与职业道德高等教育的调查与反思
曲晓辉, 王俊, 张瑞丽‖税率优惠对创新产出的激励效应研究

杨慧辉 顾敏琦 沈红波‖信用评级风险与债券违约——以华晨汽车集团为例

万仁新‖同一控制下的合并报表中两类调整、抵销分录原理探究:基于契约理论

万仁新‖合并报表理论的缺陷与改进:基于契约理论的思路

万仁新 , 唐国平|复式记账借贷符号奥秘的训释
秦荣生‖创新驱动 高质量培养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杜兴强‖儒家文化与会计审计行为:一个分析框架

颉茂华, 李玲玉, 李晓玲‖中国碳会计:远景战略、现实挑战与实现路径

罗斌元, 赵依洁‖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资产确认

杨雄胜‖公司治理制度赋予财务管理新动能

杨雄胜‖立足公司治理夯实财务与会计制度基础

杨雄胜‖论公司真实绩效与行为优化
杨雄胜‖论公司财务约束
杨雄胜 等‖论公司治理与财务理论创新
会计理论研究·名家论文15篇:2021年《财会月刊》杨雄胜论文集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财会月刊》发的杨雄胜教授文章
杨雄胜 等|寻求理性的会计理论

王海兵 等‖内部审计发展文献综述:历史、演进和未来

袁蓉丽, 江纳, 刘梦瑶‖ESG研究综述与展望

闫华红, 闫佳睿‖软件企业研发费用会计处理:问题与对策
王鹏程‖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预期信用损失问题分析与政策建议
王鹏程‖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中的审计委员会职责与政策建议
王鹏程‖可持续发展信息鉴证服务的发展机遇与战略应对
王鹏程‖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气候变化风险的考虑
王鹏程 , 黄世忠 ‖ 净化审计环境 推动良法善治——修改《注册会计师法》的十大建议

韩洪灵, 余博, 刘强, 陈汉文‖薪酬治理、知识资本与共同富裕——基于联想集团的案例研究
杨道广,陈波,陈汉文‖智慧审计研究:理论前沿、实务进展与基本结论

点案例透视·名家论文6篇:《财会月刊》韩洪灵陈汉文论文集(2020-2021)

韩洪灵 , 陈汉文 等|庞氏分红行为的界定、判别与监管——恒大集团分红现象引发的思考
韩洪灵, 陈汉文 等|数据伦理、国家安全与海外上市:基于滴滴的案例研究
谢志华, 谢昊宇‖对现金流量表若干理论问题的反思
叶陈云, 叶陈刚‖会计理论规范与实证研究范式:比较与反思
谭祖谊‖政府会计下的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关系剖析——基于经济学视角
冯圆‖全国统一大市场情境下的成本管理发展
孙永尧‖商誉后续计量:减值还是摊销——基于IASB合并会计问题调查证据
代婉瑞, 宋良荣‖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与信用风险经济资本管理:研究综述与展望

徐玉德, 李昌振‖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逻辑机理与现实路径
徐玉德, 李昌振‖发达经济体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基本经验
徐玉德|新时代财会监督论

徐玉德 , 李化龙|公共风险视角下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治理逻辑
徐玉德 , 李化龙|公共风险转化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现实路径
徐玉德 , 董木欣|数字政务建设整体性治理模式、 架构分析与路径选择

郑石桥‖论碳审计结果及其运用
郑石桥‖论碳审计方法

郑石桥‖论碳审计目标
郑石桥‖论碳审计内容
郑石桥‖论碳审计主体
郑石桥‖论碳审计客体
周旭东 , 郑石桥 ‖ 论碳审计需求
郑石桥|论碳审计本质

伍中信 , 唐毅豪‖基于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提升的农地股权运作创新
伍中信, 魏佳佳‖环境信息披露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伍中信 等|“三权分置”下财产性收入扶贫模式探索与创新

李若山‖对证券市场“零容忍”政策下退市新规的思考——兼对43家退市公司的案例分析
李若山|供应商评估制度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改善——以TB集团年报审计为例
徐锐, 薛爽‖子公司失控的判断及会计处理——以围海股份为例
高军,薛爽,李志刚|新股低价发行:机构投资者“抱团压价”还是“选美博弈”——以上纬新材为例
薛爽|法制环境变迁与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的法律风险

名校会计系主任论坛‖张金若 等:上市公司商誉披露现状、问题及治理——以掌趣科技为例
名校会计系主任论坛‖张敏 等:“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融合性课程设计——以“大数据审计”课程为例

名校会计系主任论坛|潘红波 等:产业政策与要素市场失灵——基于有为政府的视角
名校会计系主任论坛|张敏 等:新文科背景下的商科学生项目制学习方法——以智能会计专业为例
名校会计系主任论坛|陈俊 等:智能财务人才培养与浙江大学的探索
名校会计系主任论坛|汪方军 等:激励与企业创新:综述与展望
名校会计系主任论坛|万良勇, 李宸:企业金融化对实业投资效率的双重效应及门槛特征
名校会计系主任论坛|张敏 等:企业集团业绩考核的智能化转型
名校会计系主任论坛|应千伟 等:外部监督与国有企业经营效率
名校会计系主任论坛|潘红波 等: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文献综述
名校会计系主任论坛|张敏:智能财务十大热点问题论
名校会计系主任论坛|张金若 等:信息披露视角下的商誉减值会计准则改革
名校会计系主任论坛|杜兴强等:宗教影响与公司行为综述
名校会计系主任论坛|张敏:企业财务智能化 要素·路径·阶段

杨有红‖整合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助推企业可持续性发展
杨有红 , 蔡婷婷|空转贸易的动机、后果及对策
陈虎, 朱子凝‖数据可视化的财务应用研究
陈虎, 杨利明‖数据分析在财务领域的应用研究
陈虎, 刘雅琼‖财务数据源及数据采集研究

陈虎, 孙彦丛‖DT时代基于数据价值链的财务变革
陈虎, 郭奕‖数据价值体系推动财务数字化转型

刘光强, 干胜道‖新经济背景下的智能管理会计报告——基于“区块链+人工智能”数字技能
干胜道 等‖财务资助公告的市场反应探究
干胜道 等‖上市公司财务资助:现状、动机与治理——以上交所为例
王文兵,王立彦,干胜道 等|长期股权投资会计计量属性选择问题分析

黄冰冰, 戴德明, 马元驹‖利润概念的界定
李晓冬 , 马元驹|国家审计促进乡村振兴:逻辑机理与路径构建
黄冰冰,马元驹,戴德明|利润确定的变迁与启示
马元驹 , 黄冰冰|论利润贡献率的理论基础及计算方法
马元驹, 李晓冬|国有四大银行半年报让利信息披露质量探析

王竹泉, 孙文君‖政府社会资本与重大经济风险
王竹泉, 孙文君‖政府社会资本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王竹泉 等‖政府社会资本的规模、结构与测度
王竹泉|公共资源配置与政府社会资本
王竹泉, 槐莹‖制造业企业资本脆弱性评价研究

谈多娇 等‖碳排放核算与碳绩效评价——以“范围三”为研究对象

陈智华, 黄京菁 等 ‖中概股SPAC并购上市路径选择动因探析——基于思享无限案例
王建勇, 陈瑞琛‖对恒大危机的分析与反思
高明华 ‖ 区块链技术下审计模式、审计冲突及审计质量提升
薛伟|金砖国家的税收风险分析——基于税收协定和税收营商环境

洪祥骏, 林娴‖绿色支持政策退出风险与新能源REITs应对举措

叶丰滢 , 蔡华玲|气候相关风险的会计影响分析
叶丰滢 等|新收入准则执行的十大困惑与思考
邓建平, 白宇昕‖域外ESG信息披露制度的回顾及启示

李九斤, 徐妍妍‖国有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研究

胡耘通‖会计师事务所民事赔偿责任再思考
胡耘通|国家审计与国家监察协同监督路径研究
蔡春 , 杨肃昌 , 胡耘通|关于审计法(修正草案)修改的相关意见与建议

刘勤, 陆诗婷‖人机协同模式下财务流程优化研究——以K公司费用报销流程为例
刘勤|智能财务中的知识管理与人机协同
吴世农 等‖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再探析——基于公司财务、公司治理和决策者方言差异的三重视角
刘峰‖企业财务目标:一个解构性讨论
蒋楠‖论人工智能时代国家审计变革与发展
蒋楠‖论大数据时代国家审计变革与发展
张俊瑞 等‖百花齐发:131篇会计硕士(MPAcc)优秀学位论文研究
张俊瑞, 吴珉瑄‖长路无涯:“丝路会计硕士(MPAcc)联盟”人才培养的探索、特色与展望
张俊瑞, 范苏扬‖数据说话:基于知网的MPAcc专业学位论文现状分析与质量评价
张俊瑞 , 王永妍|踔厉奋发:MPAcc人才培养经验借鉴与趋势前瞻
张俊瑞|妙笔生花:MPAcc专业学位论文之“道”与“术”
张俊瑞 , 危雁麟|数据资产会计:概念解析与财务报表列报
陈斌, 张仕奇‖永续债的资本弱化问题探析——以X公司永续债为例

袁广达 等‖生态补偿信息共享平台设计——基于信息系统内部控制视角
袁广达 等‖跨界流域生态补偿标准量化与分摊研究——以长江流域为例
袁广达, 顾鹏程, 吴佳敏‖新冠疫情下上市公司年报审计: 风险与应对
广达 等|市场化碳中和目标实现的会计手段与实施
袁广达 , 王琪|“生态资源—生态资产—生态资本”的演化动因与路径

王善平, 王灿‖创新投入、政府补助与融资约束

高亚莉, 贾康 ‖ 财政投资项目绩效评价:基于修正的成本—效益分析法
贾康 等|海南自由贸易港财税制度建设的国际经验借鉴
贾康|论海南自贸港建设中的创新发展

邬瑜骏, 郭晶莹 ‖“供应商融资安排”会计列报  披露问题研究——兼评IASB《供应商融资安排(征求意见稿)》

杨志国‖中概股外部法律环境以及开展跨境监管合作的制度保障
杨志国|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角色及其民事责任问题

张新民‖资产结构性盈利能力分析

洪荭 等‖企业成长、成本优势与技术成本战略 ——基于制造企业双案例研究

陈金林, 曹越‖完善社会保险费代扣代缴制度思考

《财会月刊》转载量和综合指数在会计审计类刊物中排名第二
四个月内四次获殊荣|《财会月刊》感恩鸣谢

王会金‖论军队审计目标

林斌 等‖中国企业反舞弊画像——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分析

马永义‖资产减值相关焦点问题评析
马永义|新收入准则与新租赁准则:对照式解析

沈洪涛 等‖基于风险视角的ESG评级价值相关性再思考
贺宏‖财务报表列报准则:进展、评述与思考

许金叶 ‖ 管理会计加工与报告
许金叶 ‖ 管理会计确认与计量
许金叶|管理会计原则:性质、目的、行为
许金叶|管理会计性质、边界与体系
许金叶|管理会计理论如何形成
许金叶|管理会计是科学还是艺术
许金叶|时间:贯穿管理会计理论的主线
许金叶|管理会计理论的使命

王凯, 李婷婷‖ESG基金发展现状、问题与展望
王凯 , 张志伟|国内外ESG评级现状、比较及展望

张敦力 , 王沁文|“包庇”抑或“蒙蔽”——由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反观独立董事问责之困
杨世忠, 陈晓梅, 尹美群|对新一轮《会计法》修订的思考
孙芳城, 蒋水全, 尹长萍|长江流域环境审计协同治理:一个理论框架

彭子频 , 叶建芳|上市公司产业投资基金的合并范围研究——以天夏基金为例

曾雪云 , 张舒铭|Prosper商业模式的“双刃剑”效应——兼论社区自治与风险隐患
国企财务研究·名家论文5篇:2021年《财会月刊》李心合论文集
李心合|国有资本出资者财务监管问题研究
李心合|会计监督与财务监督概念的裂变与解析
李心合|国有企业财务决策机制的特殊性研究
李心合|主流企业财务目标函数解析与国有企业财务目标函数重构
王立彦|问责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考评应用
樊行健 , 李慜劼|智能财务标准规范建设的前置性研究
荆新 , 丁鑫|基金会计之原理、演变与建制 ——基于我国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领域
谢德仁|自由现金流量创造力十问
孔东民 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企业商业战略
郝玉贵|会计专硕课程“思政+特色”的融合教育目标与实现路径
白晓红|法律视角下审计证据短板与完善路径
刘国英 , 周冬华|IASB概念框架下数据资产准则研究
徐少春|会计的本质就是“真实”——会计管理的变化、趋势及其本质
王爱国|再论智能会计——兼谈智能会计的科学属性
张志强|公司破产风险的定量模型及其应用
张志强|实践走到理论前面了吗——以金融理论与实践为例
张志强|论普通债券的价值评估
刘志远 , 官小燕|风险承担与企业绩效:“险中求胜”的财务逻辑

周华 , 戴德明 等|国际会计准则的困境与财务报表的改进

胡玉明|管理会计的本质与边界

王永海|再论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基于系统论和过程理论的功能—结构分析

汤谷良 , 张守文|企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与财务管理转型方向

韩鹏|管理会计内容变革扫描与思考
栾甫贵 等|企业持续经营能力指数的构建及应用
刘晔 , 张训常|宏观税负与企业生存——基于生存分析方法的研究
刘静 , 蔡春|审计结果公告对审计移送处理效率的影响研究
胡明霞 等|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成因及治理对策
付磊 , 陈杰|部门会计制度演变与政府管理职能转变
黄伟 , 徐莉萍 , 辛宇|“母弱子强型”控股集团债券信用评级主体错配——基于华晨集团的案例分析
崔学刚 , 王蔚桐|会计吹哨:公司治理机制重大创新
曹玉珊 , 陈哲|企业信息资源资产化问题再探——基于信息资产分类的视角
雷宇|从审计内容拓展看审计学科和专业建设
叶康涛|业财融合:从财务动因到业务动因
张先治|财务研究中的基本问题反思
田昆儒|在历史坐标中认识新中国会计的发展——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作
余绪缨‖关于培养高层次管理会计人才的认识与实践
余绪缨‖关于杰出管理人才“核心能力”培养问题的探讨
余绪缨‖论知识经济的社会文化观与现代管理会计
余绪缨‖展望21世纪管理会计的新发展——知识经济的形成、发展将对管理会计体系产生重大影响
余绪缨‖论管理会计的技术观与社会文化观
余绪缨‖对管理会计师的职能及综合素质的认识
余绪缨‖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剖析
余绪缨‖试论现代企业的经营环境、财务目标与财务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余绪缨‖简论企业理财的对象、方法论和基本方法
余绪缨‖纵论现代会计的形成与发展
胡玉明‖发白未懈青云志——记中国管理会计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余绪缨教授
刘运国‖余绪缨会计学术思想研究——纪念余绪缨教授诞辰100周年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