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楞严经讲解287:英雄难过美人关,而在修行人是「道人难过神通关」

慧律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说三摩中 二十五圣圆通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18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f0527l2331z&width=500&height=375&auto=0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视频讲座: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18

(在此感谢各位把视频编译成文字版的师兄!)

经文:【「一者、由我初获妙妙闻心,心精遗闻,见、闻、觉、知不能分隔,成一圆融,清净宝觉,故我能现众多妙容,能说无边秘密神咒。其中或现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万首、八万四千烁迦罗首。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万臂、八万四千母陀罗臂。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万目、八万四千清净宝目,或兹、或威、或定、或慧,救护众生,得大自在。」】有一个小朋友问我说:师父!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头?还有这么多手?还有这么多眼睛?我跟他讲:因为观世音菩萨忙不过来,忙不过来,婚姻不顺的,求观世音;房地产卖不出去,求观世音;落水的,求观世音,他没有这么多手、这么多眼睛,也来不及,也来不及。

注释:「由我初获妙妙闻心」:「妙妙」,以始觉之妙智契合本觉之妙理。「闻心」,就是返闻真如的本心。此言,由我从最初获得三摩地以来,就是以始觉之妙智合于本觉之妙理,而返闻真如本心。「心精遗闻」:「遗」,就是遗脱。「闻」,就是能闻所闻。此言,达于一心精明,而遗脱所闻之尘、并能闻之闻根。「见、闻、觉、知不能分隔,成一圆融」:「见闻觉知」,代表六精:见、闻、尝、嗅、觉、知。「圆融」,圆满融通为一体。此谓,由于「妙妙闻心,心精遗闻」,故令六精之见、闻、尝、嗅、觉、知等用,再也不能分隔此一心,此本心复成为一圆满融通之体,无有隔阂障碍。「清净宝觉」:「清净」,就是无垢、无染。以尘销、精泯,能所之细垢究竟泯绝,所以清净无染。「宝」,本然真心能出生一切妙功德法,自受法乐、令他得脱,所以称为「宝」。「觉」,本觉明朗照耀。

「烁迦罗首」:「烁迦罗」,翻译成中文叫做金刚轮。「首」,就是代表法门之主体。以此等法门犹如金刚,不动不坏,又能摧破一切邪伪、恶、不善法,所以就像轮,碾压、碾碎、破坏的意思。「母多罗臂」:这个「母多罗」就是印的意思,就是手印。以观世音菩萨所现的各臂,或者是结手印,或者执法器、兵器;法器、兵器也就是「印」之义,密教所谓的「三昧耶印」。又,这个印就是印许、印证、印可。谓此身印、手印,就是印证于菩萨所证之无上心地之法,故若持此印,就能通达至菩萨所证境界,并且如果持这个印,就能惊觉菩萨,令不违本誓愿,而来护念加持行者,令速获成就,所以如果要祈请菩萨,就是以此师师亲传之密印为凭证,是为如法正式得密法传承的「印信」。因为成观法师他学密的,他到日本去学过东密,所以他这样特别交代。(是故,密教三昧耶戒当中教敇,若非得如法之阿阇黎亲传,不得私结手印,否则即犯三昧耶戒,果报极重,戒之慎之。)那么我们那个《安乐妙宝》里面,我们就有先持这个咒语,就可以等同入坛。

诠论:从这一段开始,是观世音菩萨的「四不思议」;这「四不思议」已经完全入于密教的范围(--事实上,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二应、十四种无畏,其中种种威神,每一项都是「秘密境界」;而诸佛菩萨的秘密境界,就是所谓的「密法」。)此四不思议就是密教所说的「三密」:身密、语密、意密。此段可以说是观世音菩萨的身密境界:「首、臂、目」,或者一或者多,种种不同,都是菩萨的身密境界。观世音菩萨所现的「首」,表法身德,这个就是总德。「臂」跟「目」表别德。又,「臂」表解脱德,「目」表般若德,有眼睛等于有智慧一样,智慧等同眼睛。所以「首、臂、目」就是表菩萨所证的三德秘藏(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又「臂」也是表菩萨所现的权法,权巧方便也。「目」就是表示菩萨的实智,实智之目能照、能观诸法实相也。

又,此「四不思议」虽是放在观世音菩萨所证所行的功德之末,然而这四不思议其实才是观世音菩萨功德的「总说」,前面的三十二应、十四种无畏反而是「别说」;前面已广作「别说」,现在摄别为总,以三十二应、十四种无畏,种种普门示现,皆是不离此四不思议,皆是以此四不思议为体。

又,前面所说的,皆是显说起用;今说本体,以本体甚深,而入于秘密境界,所以是由显入密。反观于本经之大结构,正好相反:以本经是从如来入定放光宣说神咒、摧破邪法而开始,所以是「由密入显」。此二者对观,有相映成趣之妙,然其密义亦深矣:诸佛菩萨皆是以自行不可思议、秘密境界为其本体,而能出生一切利化众生之不可思议业用:若显、若密、若性、若相——其实皆是如来之秘密境界、凡夫皆不可得而蠡测者也。所以说诸法一相,不可思议,即是此义。

 2、语不思议——咒力无畏。【「二者、由我闻思脱出六尘,如声度垣,不能为碍,故我妙能现一一形,诵一一咒,其形其咒能以无畏施诸众生。是故十方微尘国土,皆名我为施无畏者。」】

注释:「由我闻思」:这个是省略的说法,全部应该讲是:由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如声度垣」:「垣」,就是墙。比喻菩萨所得的解脱自在无碍之状,就像声音可以穿过墙壁,毫无困难。「现一一形,诵一一咒」;那么我们现在看的这个观世音菩萨的造型种种的不同,那就很多了。观世音菩萨若现某种形,就是诵彼形相应的密咒。例如:现千手千眼形,就诵《大悲咒》;如果现十一首,十一种、十一个头的,就诵十一面《观音咒》;如果现十八臂;十八只手,观世音菩萨有十八只手,为什么我知道这个?因为我们以前小时候在玩尪仔标(纸牌),就是有观世音菩萨十八只手。还有以前那个用塑胶做的,小时候在玩的,用塑胶做的,我就知道观世音菩萨有十八只手了。以前小时候,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观世音菩萨有十八只手了,所以他不用讲,我早就知道了,那个时候才六、七,七、八岁而已,就知道观世音菩萨有十八只手了。若现十八臂形,即诵《准提神咒》;如果现四臂观音,就诵《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叭德美吽四臂观音。如果现马头形,马头形,就诵《马头明王咒》;观世音菩萨化身的。如果现杨枝净瓶形,就诵《白衣神咒》如果现自在形,垂左脚,曲右脚,右手支颚;支颚就是托着,(师拟右手托颚貌)这样看得懂吗?右手支颚,然后肘付右膝,肘付右膝,诵《如意轮咒》,观世音菩萨千变万化

义贯:「二者、由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而得解「脱出六尘」,犹「如」音「声」之能「度」过「垣」墙之外,「不能为碍,故我妙能现一一」身「形、诵一一」神「咒,」而「其形其咒」皆「能以无畏施诸众生」,令众生于种种境遇当中,心无恐怖,「是故十方」如「微尘」数之诸佛「国土,皆名我为施无畏者。」

诠论:这一段就是观世音菩萨所现的语秘密境界,以其「语密」加持力故,令诸众生离于怖畏恐惧。我们现在的这个洒净,全部都是诵大悲咒;真正要洒净的,其实要诵楞严咒,楞严咒它是结界最强而有力的,不是诵大悲咒;但是我们现在所有的人都诵这个大悲咒。真正要结界的,结界的;或者是要佛七的,或者是要受三坛大戒的,其实最重要的是楞严咒,不是大悲咒。因为楞严咒它是专门结界用的,我画这个界限,任何的妖魔鬼怪都不敢进来。大悲咒当然威德力也很强;但是,真正的结界,或者是佛七、法会前,持楞严咒力道是最大的,所有的咒,楞严咒的力道是最大的。

3、意不思议之一——舍贪行施。【「三者、由我修习本妙圆通,清净本根,所游世界,皆令众生舍身珍宝,求我哀愍。」】

注释:「本妙圆通」:「本」,就是本具。「妙」,就是微妙:以离有无,如幻而有,如幻而空,所以称为妙。以此圆通为依于如来藏,所以称为本具。「清净本根」:「本根」,就是本修根,是指耳根。「所游世界」:「游」,就是游化。因为菩萨至十方世界度化众生,其相具有两种意义,故比喻作「游」:一、菩萨度化众生自在成就,无有障难,有如「游戏」所以称为「游化」。二、菩萨凡有所度,不执我能我所,于其所度世界,也不执我、我所,所以有如「旅游」、「游玩」,所以称为「游化」。「皆令众生舍身珍宝」:舍珍宝就是破悭贪,悭贪之心十分难破,因为贪心是以无明为体,是故贪心不可思议。为什么?因为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我的,都是这样,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所以,这个贪心真的是很难。修行人虽人人知道不可贪、不应贪,但是贪心还是很难断,以贪心是由无始无明力所持故,理上虽能解,但事上却难行;要破贪心,除非勇猛修行,分断无明;如果无明分分断,则贪心也分分破。然众生自己未得三摩地,则面对贪心即丝毫无能为力。而观世音菩萨却能以三摩地心密之力,加持众生,令速破悭贪无明,而得舍内外财宝。

「求我哀愍」:「哀愍」就是含摄受、度脱之义。这个就是破众生我慢及不信。有些人不求佛菩萨摄受加被,因为他说他「无所求」。表面上看来好像很好、很对,而且「很高」,因为自己是「自力修行」、不靠他人、「很有担当」;行!其实很多人是因为我慢重才不求佛菩萨;也有很多人是因为信心不够,不信菩萨或不是真的信菩萨的威神力事实上,能得到佛菩萨的眷念、护持、加持,不但不是可耻的事,反而是很有福报、非常光荣的事!试想想看,证二十五圆通的圣人,那一尊不是由佛之哀佑、教授、加持,因而成就?观世音菩萨本身不是也如此吗?甚至一切妙觉菩萨坐金刚座成等正觉的时候,也都是十方如来亲手灌顶,而得成无上菩提;因此,你如果能或者是以信力、或者是以精进修行力、或者是以诚挚的心等等,而能感得了佛、菩萨来护念你、加持你,那么你偷笑都来不及呢!还说什么求与不求呢,恐怕你是想求都求不到哩!所以这种愚夫自傲、我慢、信心不具的不正知见须要改过来。

又,这我慢与不信,这也是大烦恼以及大不善法,是修行的大障碍,修行者若有此二病,则很难真正的起修:以不信能障闻慧及思慧,我慢则障修慧。不信则不能得到正解,故障闻思二慧。我慢会令人自满(以满故慢),不能下心求教、虚心学习、踏实修行,所以会障修慧。因此,此不信以及我慢;翻过来,则障闻、思、修三慧,所以人如果有这二种病,则三摩地就没有希望了,乃至于一切修学也没有指望,是下劣根器,不是法器,不堪修学如来正法。是故修行者,于自心之我慢、不信,应速调伏。

义贯:「三者、由我修习」如来藏心「本」具微「妙圆通」,究竟「清净本」修之耳「根」性,达于藏性,以我所修清净、无有染着,所以于「所游」化的「世界,皆」能「令」诸「众生」破除悭贪无明,发心喜「舍身」之「珍宝」供养三宝,并破我慢、不信,「求我哀愍」摄受度脱。

底下是:4、意不思议之二——随求即得。【「四者、我得佛心,证于究竟,能以珍宝、种种供养十方如来,傍及法界六道众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注释:「我得佛心」:「佛心」,就是诸佛因地的本心,指如来藏心。「能以珍宝、种种供养十方如来,傍及法界六道众生」:这是指菩萨证入本心后,也就能出生一切财宝,上供诸佛,下施众生。此是菩萨自得无贪,不但无贪,而且能积极的善施一切。「求妻得妻,求子得子」:这是菩萨对于凡夫之施,指财施,以妻、子、田产等皆是「外财」所摄。「求三昧得三昧」:这是菩萨对修行人、三乘贤圣之法施。「求长寿得长寿」:这是菩萨对人、仙所作之内财施,以福、寿、康、宁是「内财」所摄。「求大涅槃得大涅槃」:「大涅槃」就是无上涅槃,也就是无余依涅槃,这个是诸佛自证无上菩提所得者。所以此是菩萨对修行一佛乘的大菩萨众之无上法施。

义贯:「四者、」以「我」悟「得」诸「佛」因地本「心」,依之起修而「证于究竟」,所以「能」起无上妙用,而「以珍宝」以及其他「种种供养十方如来」,并「傍及法界六道众生:」于凡夫则「求妻得妻,求子得子」,令于外财满愿;对三乘行人则「求三昧得三昧」,令于法财满愿;对人、仙则「求长寿得长寿」,令于内财满愿;「如是乃至」对修行一佛乘之菩萨则「求大涅槃得大涅槃」,令满无上菩提之大愿。在这里就讲一个例子,像广化律师他身体就不好,不好,他也坚持自己的戒律,有时候身体不好的时候,这些僧团,有时候碰到危急,危急,这僧团,我们那个僧团就开始为他一直诵咒,或者拜梁皇、诵咒,求那个大悲咒、大悲水,求大悲水。有一次他也是很严重,在雷音寺很严重,大家那个比丘很虔诚的求,法会做好了,老和尚身体刚好统统好起来,也没吃什么药。所以,这种事情,老和尚就突然好了,袈裟披着,自己拖个拐杖走起来;本来就有拐杖了,走起来就很自在了,他说:好了,慧律!好了!所以广化律师,他对这个求佛菩萨的信心是十足的。就是这些比丘怕这个上人走了,走了,这些佛学院的学生这么多的比丘,那你怎么办?所以大众希望老和尚多留在这个世间住世,来度化更多的比丘,办更长的佛学院,所以,大家都很虔诚的求、很虔诚的拜,也非常的感应。

诠论:第三、第四这两段皆是讲布施,第三段讲由于菩萨威神加持之力,能令众生不思议地舍贪行施。第四段则讲菩萨自己由所证的清净,无贪故能施一切凡、圣。为何这破悭贪而行施称为「意不思议」呢?因为,如上所说,悭贪以无明为体,而无明就是愚痴,是心中三毒之一。而菩萨以其不可思议之威神力,能转化众生心中的贪着无明,所以称为「意不思议」,也就是密教所说的「意密加持」。如是,观世音菩萨四种不思议即观世音菩萨的「三密」:身密、语密、意密,以此三密加持力故,能成就世出世间无量不思议利乐有情之事。是故观世音菩萨一切三十二应、十四无畏等威神之力,皆以此「三密加持」之「四种不思议」为本。

又,这四不思议中,为何布施就占了两项,就是第三、第四项(教他布施与自己布施)?这表示了布施的重要性。布施为什么这么重要?因为布施是一切世间、出世间善法的根源。诸位!快乐从懂得分享开始,成就佛道从布施开始。世间的善人,我们皆称为「乐善好施」;因为好心的人,欲令他人得快乐、得温饱、得离贫穷、匮乏、无所依止等苦,所以舍好物予人,因此乐善者必好施;而好施者,以不自私自利,而能利益他人,方能称为善人。这是指世间法中施世间财。同样的,于出世间,如果没有佛菩萨的布施法财,世间怎么会有佛法?如果人人都像阿罗汉,一证解脱,就自取涅槃,世间那能有佛法呢?众生如何能得度呢?所以佛菩萨的法布施是出世间法的根源。也就是因为这两层意义,所以菩萨道的六波罗蜜当中,以檀波罗蜜为首。也就是为何《金刚经》几乎从头到尾都是在讲「布施」(而不是在讲所说的「空」),因为《金刚经》是佛讲给「菩萨摩诃萨」听的,而菩萨摩诃萨最重要的工作(或者修行)是什么?是度众生。菩萨摩诃萨如何能够度众生呢?当然是「说法度众生」,而「说法度众生」就是法布施。所以整部《金刚经》的主旨就是佛在教菩萨摩诃萨如何行法布施、如何度众生。菩萨摩诃萨如是度尽无量众生已,成就无量功德,而得作佛。因此,换句话说,《金刚经》也就是佛在教菩萨摩诃萨如何圆满无量功德而成佛的法门,此无他,就是所谓「无相布施」。离一切相而行于布施,就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一次一个美国人来,一个美国人来,带着一个翻译的人,我跟他讲说:无相布施,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旁边的英文翻译翻不出来,他说:慧律法师!我读英文读了这么久,没听过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知道要怎么翻译。不会翻译成那个英文。

再者,这布施如此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它能「度贪」。因为在一切心中,这贪心最难度。如果贪心断,则离一切系缚(「离系」),得解脱。而且,一切修行人在修行上成就的次第,也是由其所断的「贪」之层次而定:例如,若断「欲界贪」,则能出离欲界,不再来欲界受生、轮回、受苦。如果断「色界贪」,则能出离色界,不再到色界受生、轮回、受苦。如果断「无色界贪」,则能不再到无色界受生、轮回、受苦。如果断「三界贪」,则断三界分段生死之苦,证声闻乘阿罗汉果。如果断「声闻乘贪」,则断二乘变易生死苦。如果断「权教菩萨贪」,则入一佛乘无上菩提之行,而得疾成无上正等菩提。因此可知贪着之难断难灭,就是难,就像皮跟肉一样黏在一起,我们的心黏这个贪心,就像皮跟肉一直黏在一起,就是怎么脱都脱不起来。以贪着是无始无明业习所成故。诸位!这个就是最难,无始无明业习所成,这个就是最难。诸位!看起来很简单,我什么也不贪啊!但是那个心中的无始以来的冒出来的习气,这个真是难!是故《圆觉经》言:「永断无明方成佛道。」也因此可以知道,九法界之一切众生,皆以其贪着之不同,而成就其法界,唯独诸佛永离一切贪着,永断无明,而独为「无所着等正觉」。

经文:【「佛问圆通,我从耳门圆照三昧,缘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地,成就菩提,斯为第一。世尊,彼佛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

注释:「我从耳门圆照三昧」:「从耳门」,就是指从耳门返闻自性。「圆照三昧」,就是圆照一心而得之三昧。「缘心自在」:「缘心」,缘一心本源。「自在」证得自在之用。「彼佛如来」:就是古佛观世音如来。「授记我为观世音号」:令我与佛同号,所以成为观世音菩萨。所以「观世音」这个圣号是佛亲自授记的。

义贯:「佛」于前面「问」我等悟十八界,谁为「圆通」,从何方便入三摩地。「我从耳门」起反闻自性,「圆照」一心之「三昧,缘」于一「心」本源,而证得「自在」之用,「因入」闻性之「流」之修证「相」,而「得」首楞严「三摩地」,以此三摩地而得「成就」无上「菩提」,「斯为第一」最妙之圆通法门。「世尊,彼」古「佛」观世音「如来」称「叹我善」能以智简择而速「得圆通法门,」而「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与佛同名),「由我观」照耳根「听」闻之性,照了「十方」众生,周遍「圆明」,无不了知,无不度化,「故观音」之「名遍十方」世「界」。

诠论:「二十五圣圆通」之陈述至此圆满。后面他这一段非常非常的重要,非常非常;而且写得特别的好,写得特别的好。「二十五圣圆通」陈述至此圆满。或问:「圆通与神通一样吗?如果不一样,有何不同?」答:圆通与神通不一样的。圆通是三乘圣人的境界,神通则是凡夫、外道也有可能的,只不过凡夫外道的神通要小得多。又若有圆通则必有神通,而且是大神通,因为已经证得解脱、菩提故。然而有神通却不一定有圆通,像凡夫、外道,乃至二乘有学、权教菩萨能有神通,但不一定有圆通。再者,圆通者必定悟入如来藏心,依于藏心起首楞严三昧,依三昧力照破我我所、脱黏内伏、融通六根,而证圆通。而神通,如果是凡夫,则有「报得」通和「证得」通二种。报通就是报得通,就是与生俱来的,或者是由前世所修,或者是因福报而有,例如诸天、鬼神道都有「通」,即是报得通,然其通的范围很小。

又,近世常说有「灵通」者,其实那是「鬼灵之通」,又称通灵者,此辈人之所谓「通」,并非依本身的修行而得,而是依附鬼道众生之通,与鬼道沟通,借彼鬼道之通来告知他,因而得知一些未来、或过去等事,此实与道教的乩童类似。此辈人因长期与鬼道众生打交道,所以阴气特别的盛,而且损其人间乃至出世间之福报,学佛弟子应勿效学、亲近。简单讲:如果有附身的,什么附观世音菩萨身的、附什么神通来的,统统不能接近,统统不能接近;附身的乩童,一起乩就跳来跳去的,那个都要远离。至于外道之神通,或者依禅定、或者依咒力等等,然以其为依于邪见而修,所以无法得到正解脱。至于内法中的神通,如果依照正修,或者依于禅定三昧而起;通常是依第四静虑(也就是色界第四禅)而起,因此若不入禅定,则不可能有真正的神通。大家都知道:神通不是究竟。翻过来,他这一段写得特别好!神通是敌不过业力的,神通本身甚至也不能令人解脱。因此,大家也都知道:佛敇弟子不得妄现神通,不论是为了名闻或者利养,或者是为了令人恭敬,甚至是为了戏耍(好玩,例如说宾头卢尊者之事);而且佛意也是为了防止弟子或者众生不修正行,舍本遂末。在这个时代特别的多,特别的多。因此佛教向来有一种默契,就是不谈神通,不但不谈,而且好像也变成一种禁忌一般;这是佛教界的一种极端。

另一个极端是有些人偏好谈神通;不但好谈,而且爱「修神通」。然而,如前面所说的,神通必须依禅定才能发,但末世的好谈修神通者,却都不是从修禅定入手,如此如何能够得通?如何在没有禅定的基础,而言修神通?就像怎么样?椽木求鱼。椽木求鱼,这个椽就是房屋上面承载瓦的这个木条,你在那边怎么找得到鱼?所以这个叫做椽木求鱼。或许他们尚不知神通是从四禅中发的缘故吧?以上这是指某些习禅修密之好言神通者。另有一些人,他们说:我们修密,因此我们不须要依靠禅定,而依密法就可以得到神通。的确,密教是有这个说法;然而,殊不知道,修密者得神通,也是如法受学,依三密加持,入「本尊三昧」,而得神通。所以说来说去,还是离不了三昧(禅定)——只不过这个时候三昧不是「首楞严三昧」,而是密教的「本尊三昧」;因此即使是修密的人,也不是随便以散心持一些咒,就可以得到神通。

综合上面所说的,佛弟子须有此正知正见:神通并非是禁忌、并非不可谈,但是神通不是究竟、不能断烦恼、不能度生死,所以不应只贪求神通灵异,而不求解脱;也不应当整天好谈神通。同时也要知道:神通并非可耻之事,(虽然不应贪着)。神通是修行达到相当程度之后所得的一种自然结果,你不用去谈它、不用去修,你自然就得到。也可以说是修行的附产品,并非「正产品」。因此正产品是般若断烦恼,附产品就是神通。因此,若只谈神通、只修神通,而不习禅定,或者修禅定是为了求神通,就是本末倒置,也就是颠倒,如此极易落入邪道的外道境界,不可不慎。因此,笔者不揣孤陋建议,与其侈谈神通,何不求其根本,多多研求如何修习静虑、求心得定,最好是修首楞严定,如此决定无不良效果或者是副作用,也不致于误入歧途。最后,关于神通,修行者有两点须极注意的:一、不可乍现威仪;二、须能拒斥诱惑。兹分述如下。

这二段对这个末法时期非常非常重要,今天你来到这里上课,这二段一听了以后,便知道什么是正法、什么是邪法。所以我们非常的感恩成观法师,我看到这二段,真的是……他讲的实在是一针见血,尤其是末法的这个时代,这二段可以救多少众生的错误的知见!

一、什么叫做「乍现威仪」?就是修行人于戒、定、慧等修行,如果尚未得到道果、及得禅定,却装作有所证的圣人、或者「高僧」,摆出很有道行的样子,这便是戒律上所说的「乍现威仪」,是犯戒的。乍现威仪的意思就是说:类似诈骗集团,类似诈骗集团,乍现威仪,哇!穿的衣服非常的端庄,道貌岸然,心中草包,什么都不懂,看起来很有修行,其实一窍不通,这是乍现威仪,是犯戒的。(这个属于妄语戒摄。请参考《梵网经菩萨戒汇解》:「妄语因者,起心欲诳他人,以取名利。妄语缘,行来动止、语默威仪,种种方便,以显圣德。」)更何况实无神通而假装有神通,或者搬神弄鬼,把道场的气氛搞得神秘兮兮,有意让人误以为他有神通,这也是「乍现威仪」。这种人虽没有亲口说:「我有神通。」但他却主动、积极的营造出很多的气氛、烟幕、或者小动作,或者说一些深含暗示、暧昧的话,令人以为或相信他有神通。如果真修行人,一口就要否定。对于这种事,不但不可作,如果见有人作如此的时候,须要能够明辨、了知,不为其所诳惑,知所避忌。

诸位!什么是犯戒呢?譬如说,看这里,譬如说你刚好在吃苹果,你在吃苹果;这是戒律上的微细,你吃苹果,人家说:慧律法师!听说您证四果阿罗汉?然后刚好拿一个苹果,然后拿一个苹果,然后就笑一笑,笑一下。您是不是真的证四果阿罗汉啊?笑一笑,用手指着苹果,果就是果了,犯戒了。如果说:慧律法师!人家说您证四果阿罗汉,我马上立刻跟人家讲:你犯妄语戒,不要乱说,这样讲不好的。那你境界比我高啰,要不然你怎么知道我证四果阿罗汉?对不对?立刻就要破斥,这样没有犯戒。

还有一种情形:法师!请问说您有大神通?然后就刚好在喝水,……请问法师!听说您有大神通?(师拟举杯喝水貌)……犯戒,这样也算,真的!你就是用种种的行为,让人家误认为你有神通,都不行,你有神通,都不行所以这个,出家人要很小心。因此我就告诉你说,在这里一直讲说:这个出家众或者在家居士,现在这个末法最喜欢搞这一种东西,男人被骗得被他当作奴隶当了好几年,甘心为他做事,毫无怨言;女众更糟糕,失去女众的身体,还失去这个金钱,还甘之如饴,认为她有所得到,她亲近了圣人,在这个末法时期是比比皆是,这个是很可怕的,非常可怕的思想,非常可怕的!所以出家众,只要人家说:你有没有神通?你还不能一直喝茶、一直点头,立刻就要破斥他。有一种没办法破斥的就是说,我耳朵刚好没听到,因为我不知道他在讲什么,对不对?这个我不犯戒。是不是?法师!请问您有大神通吗?他刚好二个耳朵都中风,都没听到,不知道他在讲什么啊,这个点头,那就不犯,是无心,他不是这样刻意的。是不是?所以佛的戒律,这个很严格的戒律。

在这里讲一个佛的戒律,佛当时在世的时候,刚好有一次碰到饥荒,饥荒,没有东西可以吃,没有东西可以吃。那没有东西可以吃,大家都很想供养圣人了,大家都很想供养圣人了,然后有我们五、六个,五、六个,我不会赞叹我自己,然后旁边出去的人,大家都有这种默契,反正这个时候化缘不到,闹饥荒,大家都没饭吃了,化缘不到啊!我嘴巴不讲,然后其他人就出去外面散播:某某比丘是证阿罗汉果的圣人,证阿罗汉的圣人。然后闹到:哇!我们这里竟然出现证阿罗汉果的圣人!大家就拿供养来给他,拿供养给他,然后就分一点给他,分赃,分一点给他,分一点给他。然后换你们在家里,换你们在家里,你们不要出去,换我出去,换我出去就说:哇!我们这个精舍里面,那四、五个全部都证阿罗汉果,很了不起,一打坐的时候,从朝至日暮,统统不起坐,这样如如不动,得到金刚三昧。然后就一直一直赞叹,然后外面又一堆人来供养这四、五个人,然后回来的时候又分我一点。这个事情,这个事情传……传到世尊的耳朵,世尊有大神通,他早就知道了,可是,世尊不示现神通,他是一定要等到这个事情爆发,慢慢传……传到世尊的耳朵,传到世尊的耳朵来,叫来呵叱他:你这个犯了二条重戒:一、犯妄语戒,未证言证,会堕阿鼻地狱的,你犯妄语戒,你没有证阿罗汉果,你赞叹他,然后他也赞叹你,虽然不是你亲口说的,因为你承认。第一个犯了大妄语戒,第二、犯偷盗戒,盗戒就是:信徒对圣人是这么有信心的,你编织了这些假的故事来欺诳,欺诳人家,诈骗,诈骗人家的粮食。那个僧团就呵叱、默摈,这二个犯了大戒!

佛在这个比丘戒里面有这一段的因缘,是告诉你说:一个法师如果修学佛道,他如果没有从戒律下手,自己犯戒自己不知道,他那个大戒,包括微细戒,包括威仪戒,他自己犯,他自己不知道,什么是开遮持犯;不是开桌吃饭喔,是开、遮、持、犯,什么时候该开缘,什么该遮止,什么是开、遮、持、犯,犯就犯戒的犯。什么是持戒、什么是犯戒、什么是可以开缘、什么是应该遮止,开遮持犯。我告诉你:一个比丘或者出家修行人,他没有在戒律学上下手,他这一辈子要成就很难!他没有戒律的基础,他没有办法分辨什么是真正的戒律的精神,他碰到一些自己的欲望,或者是一些财色名食睡,或者是一些供养,他马上就昏头转向了!所以这个是在佛讲到这个律学里面,是非常严格非常严格的。

何况你搞这个大神通,还不是你有真的大神通。尤其在这个……为什么今天会特别强调这个?因为尤其在这个时代,讲自己是什么佛菩萨来的多,在台湾就好,讲自己是什么来示现的,我讲自己是多么的修行到什么境界的,自吹自擂,自我膨胀,迷惑、蛊惑了多少纯正善良的佛弟子,善良的佛弟子善良,可是没智慧,因为他没听过正法是什么。所以师父为什么一定要发愿,一定要把这个《楞严经》全部讲完?一个人一辈子,如果可以把《楞严经》从头到尾;不管讲了几百片的光盘,从头听一遍,再一遍……这一个人修行,一辈子将立于不败之地,因为任何一个正、邪来,他立刻就非常清楚,立刻就能够判别出来。所以《楞严经》它是一面镜子,能够听到《楞严经》的人,宿世都是大因缘、大善根的人要不然你怎么会搞得清楚什么是正法。所以这个《楞严经》它的重要不在言下。

第二、什么叫做「拒斥诱惑」?上面所说的乍现威仪,是彼人自己主动、积极地「布局」、暗示、营造气氛,令人觉得其有神通。此外,若修行者居于被动的立场,消极的默认,或者默许他人的猜测、宣示,说他有神通。也就是说:你虽没有自己乍现威仪、或者弄神弄鬼,但信徒或他人以为、或者是「怀疑」你有神通,而你也就「却之不恭」;却之就是:哎呀!拒绝他就不恭敬、不好意思了。这种东西不能不拒绝,人家说你有神通,要立刻就要否定。……地乐得被人「误会」,就是:这是一种美丽的误会。什么美丽的误会?我没有说我神通,可是大家都说我神通,我乐此不疲,供养又多,又说我有神通,大家又供养我。所以以前很多人都说师父有神通,我就很气,我都说:常常腹泻当然有通,我最通的就是上厕所最通!最讨厌人家讲这种东西。

「却之不恭」地乐得被人「误会」,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众口烁金,于是你也就「勉为其难」;这个成观法师还写得真幽默!你就「勉为其难」地接受了这个传言!须要知道这个是修行者很难通过的一个关卡;什么关卡呢?俗称「英雄难过美人关」,而在修行人则是「道人难过神通关」——哎呀!说自己有神通,别人赞叹的,我没讲喔,没讲,也是犯戒。——的诱惑,不论是真有神通或者是没有神通,都一样,难以拒斥他人推测或者赞扬「师父有神通」的诱惑。因为对凡夫来说,美色是绝大的诱惑,而对修行人来说,神通则是更大的诱惑。因为美色的诱惑只是淫欲,而神通的诱惑则很复杂,它几乎可以包含令修行人堕落的任何的因素总集合,包括当你讲神通的时候,你就得到名、出名;当人家说赞叹你有神通,你就得到利;当人家赞叹你有神通,你就得到大众的恭敬;当人家说你有神通,你就得到power权力,或者是威势,乃至也可以将情色包含进去了。包含进去了。

以前有一个女众来,来告诉我:唉!该怎么说?这种很难启齿的!她说很难启齿:说我们有一个说,要跟他睡的时候,睡一觉,他可以帮她证初果阿罗汉。我们有一个高人这样讲,那个高人是在家,说:你只要跟我……牺牲你的什么初夜啊怎么样,跟我男女阴阳合体,我就可以帮助你证初果阿罗汉!很多的女孩子说,证初果阿罗汉很好,她也不晓得证初果阿罗汉是什么,就睡了好几个。这个事情来告诉、问到我,这个就是,就是这个,就是这个,情色都包括进去。我就跟她讲:行淫欲怎么能够帮你证初果阿罗汉呢?我没看过世尊在戒律里面有这样讲过。没有以清净的正修行为基础的神通(例如某些外道或邪教之通)、极易与名利等杂染挂钩,速令修行人堕落败德,这是指真有神通而言,更何况根本就没有神通,而依众人的误会、附会而成的假相!须知,对任何有点修行的人来说,第一次被人「怀疑」(询问)是否有神通的时候,那真有如美色当前、或者财宝当前,是莫大的诱惑!若非于正法有绝大的信心以及正知见,赖个人持不妄语戒的道德勇气、力量,否则确实很难坚决地、明确地当面或当众加以否定或者廓清这种「怀疑」或者传闻。所以,一切比丘、一切居士,只要有人传闻你有神通,立刻斩钉截铁的否定,千万要记住我的话。

因此,佛法之正修行人,必须能善了知以上所说这些自修以及教他时的现象,绝勿为神通之名所诱惑、诳骗,否则即远离正法,而断送自他法身慧命。最后,对于一般佛教信徒,关于神通,有三点建议:第一、莫轻信现代人的神通。如果听某人说他自己有神通,或说他师父有神通,乃至叙述其种种神通境界,心中切莫悚动、惊怪、向往,莫悚动、莫惊怪、莫向往、莫贪着,保持开放的心;1342页,淡然处之,勿驱勿驰,则能远离诸过:不管他是真是假,你便都能不动、不惑、不迷、也不取、也不着——合第一义心。第二、莫转述传闻之言。这个是佛教最可怕的,由无知的徒弟去传言,由无知的拱他拱得不得了,这个用感性在学佛的,得到少许的一些好像有一点受用,就把他上人讲到像跟佛一样。第二、莫转述传闻之言。为佛弟子,自身若不贪着,则关于神通的传闻之言便没有什么值得你再去传扬的。第三、莫惊异,也就是,即使真正亲眼目睹有人现神通、或者类似神通之境,也不用惊怪。记得!神通敌不过业力。因为神通并非修行所求之境界,而唯有悟入真如本心、如来藏性,诸位!这个就是:唯有依开悟见性的人的话,这个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不是依神通,是依大悟见性的人所说的话去修行。所以依此如来密因,因为他大悟见性,他才能告诉你成佛的因,这个才是如来密因;那一些牛鬼蛇神、怪力乱神、光怪陆离的事情,这绝对跟正法扯不上关系;就算有,也没什么值得炫耀的东西。依此如来密因,修得首楞严大定。

所以首楞严大定是定慧具足,金刚三昧,是教你开智慧的,教你明本心、见本性的,这个才是如来密因,才是首楞严大定,金刚三昧的因。依此三昧力,销熔无始无明以及一切垢浊隔障,因而融通身心,通达内外,彻古彻今,等虚空遍法界,来去自在,现身无量,广度有情,而无所贪着——如是圆通境界,方为佛法行人所应企慕追求的境界。

今天我们到此一个段落。今天讲到这个,我也很激动,我也很感谢成观法师写的这个,那么我们2月11,农历20号,星期六来上这个《楞严经》,我们把这个上册的,它剩下了大概六、七十页,一堂课从二点讲到五点多,是可以讲完的,是可以讲完的。那么因为每一天的进度要测好,测好,不然的话,它就会成刚好一半,一半,譬如说统统讲完了,剩下二十分,那你怎么办呢?这二十分也不能丢掉,又另外制一片光盘,还要多花一笔钱。所以,师父在讲经说法,必需要测度测度这些时间,测度这些时间。那么今天你来听这个《义贯》,哎呀!舒服!单刀直入,为什么?哇!让我们了解佛法有这么的伟大,了解佛法是如此的渊博,如此的正知正见,这个就是大家的福报。

最后也是我们农历年,初一、初二、初三要拜这个三千佛。在座诸位!你们每年每天都在忙碌,有的人要上班,有的人要做生意;有的人要出国;有的人南北二路要跑;唯有在这个农历年的时间,诸位才有一点点时间。所以,诸位要有正确的观念,除非你有重要的事情,要不然否则农历年,这个文殊讲堂就像我们的家。知道吗?农历年,文殊讲堂就是大家一个道场,就是我们的家。农历年,农历年的时候,你今天有因缘就一定要回来,回来这个家。知道吗?我们不是流浪汉,我们是有家的人,我们的家就在嘉陵街六号,我们要回来我们母亲的家。你尽管回来,不一定要包红包;这一句是我的客套话啦,讲这句话含义很深喔!所以说:你有空你就要回来,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这里是你道业的开始,是你解脱的根本的因。所以这里,佛祖的恩你要报,我的恩,你随缘就好了,佛祖的恩我们一定要报。既然你学佛的因缘都在文殊讲堂,那么农历年的时候就回来看看佛祖,来吃一餐斋饭,因为农历年大家都有空,那么师父除夕夜的时候就会接见。你每一天都在赚钱,难道不能抽一点点时间来看这个上人吗?对不对?农历年,这是一个礼貌。

师父这一年来,讲经讲得很辛苦,明年会更辛苦,明年,明年师父会更辛苦,明年要讲《楞严经》还有《楞伽经》,明年会更辛苦。师父这么辛苦的在讲经说法,让你这一辈子长养你的圣胎的法身慧命,农历年是我们为佛的弟子回来看一下,回来看一下,回来跟师父合个掌、见见面,然后请你吃糖、喝个水,这个大家礼貌要懂。尤其是古时候的这些丛林,那不是这么简单的;我现在把这个法师,都给他一个很大的空间,像我们以前跟着煮云上人,没有这样子的,初一、十五的早上,你所有的当家、所有的在家居士,统统要排排站,煮云长老喔!在凤山佛教莲社,单单是初一、十五喔,统统来,一定要向师父下跪顶礼的。那我是受过现代化的教育,尽量给这些法师方便,初一、十五早上早课完,一律要跟师父问讯、顶礼。古人对这种传统是非常的保留,而且不可动摇。

有一次我去……刚好离开了凤山佛教莲社,在外面讲经,那时想刚好农历年嘛,农历年,然后因为那个时候很急,就穿了一件短褂,到“脚头屋”那个地方,膝盖那个地方,结果回去跟他拜年,被煮云法师骂到臭头:你这个什么威仪?没办法,自己是上人,我也做过下人,很不容易才干到上人。师父就开始一直批评、一直骂:你有读过书的人,你一点庄严、威仪都没有,你穿这样子,怎么向自己的师父顶礼?今天是什么日子?有没有披袈裟?喔!古人那种对徒弟的要求,还要赶快去披一个袈裟,还穿着长衫,赶快去穿海青,披这个袈裟,还跪着向师父求忏悔,都不可以随随便便说:向师父顶礼,向师父拜个年。不行!统统按部就班来!

 现在的徒弟啊,好命啊,哪有初一、十五叫他来,对不对?他有时候还不来:我现在正忙着,还要叫我去?所以现代的教育不同于丛林了。如果你要保留它,也可以,也可以,只是这样也很累,初一、十五,一个月拜二次,一年就拜二十四次呢,每逢初一、十五都要来拜……所以后来我就:这个免了!就不需要这样子的。如果按照丛林的规矩,还有这个居士也是这样子的,居士也是这样子的。像煮云长老在的时候,对于这个节庆日或初一、十五,对自己的上人是按部就班来的,一点都不能马虎的。那因为我受过现代化的教育,受过现代化的教育,是稍微可以改变一下,我知道他们都很恭敬师父,都非常的恭敬,心做到就好了,好好的持戒,好好的用功,我已经心满意足了。那如果要按照丛林的话,有一些事情,稍微有一点弹性会比较好一点。

那么农历年三千佛,你就过来,初一师父开示,农历年的题目叫做「迈向生命的圆满」,师父定的题目:「迈向生命的圆满」,因为这个世间有缺陷,如何迈向生命的圆满?每一句都是单刀直入的,而且你从来没听过的,我不会讲重复的东西,因为这样录影才有内容。所以记得!农历年的时候,你记得!要把你所有的其他的:跟亲戚、朋友、认识、不认识的去哪个地方,统统辞谢,要回来文殊讲堂好好的听开示,你就有办法迈向生命的圆满,一定要迈向生命的圆满。好!我们今天耽搁大家的时间,下次见面几月几号?2月几号?211,对对对!为什么?加强记忆,这个就是我们以前教授在讲的,他下课的时候,他一定要叮咛一下。再不然就像心立法师这样:这样知不知道?知道!好不好?好!大家平安!心立法师那一招我学不起来:这样大家好不好?好!那一招我学不起来。

好!请合掌,愿以此功德,消灾在座诸位法师、诸位护法居士大德,回向本讲堂消灾点灯及亡灵牌位拔度者;回向南投养德禅寺纳骨塔一切亡灵;回向文殊讲堂花莲分院,佛兴寺纳骨塔一切亡灵,一起念: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愿生西方净土中,上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未完)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目录01~270链接(未完)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目录01~243链接(未完)

楞严经讲解270: 能够让我们悟入不生灭的体性的,清净在音闻--用耳根的闻性来修行

楞严经讲解271:法爱是佛门的毒瘤,站在这种法爱的角度就没有宽恕心、没有包容心

楞严经讲解272:下辈子你想要感得一个漂亮的身体和面貌,记得要离欲

楞严经讲解273:言语尖酸刻薄的人,是世界上最没有福报的人

楞严经讲解274:在人间很会唱歌不学佛的,将来就会变这个紧那罗去唱歌给玉帝听

楞严经讲解275:福德不够相貌就不够庄严,德行不够内心就不够柔顺

楞严经讲解276:如果你觉得业障很重,每天早上放一杯水念21遍大悲咒自己喝

楞严经讲解277:一门深入是指耳根门,以后千万不要叫人专念一句佛号做一门深入

楞严经讲解278:虽知如如不动、不取于相就是佛,但这颗心没受过训练就是看不破放不下

楞严经讲解279:佛教的法会统统是超度活人,不是超度死人的

楞严经讲解280:存有多少钱是假相;钱要从你手中花出去才是你的

楞严经讲解281:种种相,因业力的不同所感召的色身不一样,其实是同一个本体

楞严经讲解282:世间人追求的东西愈多愈好,修行人刚好相反是愈少愈好

楞严经讲解283:一切法都要定,没有定就不是佛法;一切修行者皆不能离于禅定

楞严经讲解284: 若起味定,便于禅定境界无法再往上提升,此是钝根人修行的通病

楞严经讲解285:要断十二因缘,男人从淫欲看淡;女人从名牌看淡泊

楞严经讲解286:你念一万声的阿弥陀佛,要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五千声

历史文章阅选读三(点击标题观看)

历史文章阅选读一(点击标题观看)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净空法师《法华经大意》目录01-66(全)

净空法师楞严经讲义 01-287目录

宣化上人法华经浅释 01--102 (全)链接

宣化上人六祖法宝坛经浅释01-23目录(全)

宣化上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浅释目录(全)

宣化上人华严经浅释目录01-30链接(未完)

净慧法师僧伽吒经浅释01-18目录(全)

元音老人楞严要解目录链接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目录01~270链接(未完)

师大德悟道因缘 集 链

阿弥陀佛的故事十集链接

《寿康宝鉴》原名《不可录》白话版 全

修福者必看:文昌帝君阴骘文大意(净空法师讲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