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楞严经讲解288:你游山玩水玩来玩去都在玩你那一颗心、玩那个法尘

慧律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说三摩中 二十五圣圆通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19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i052775haqe&width=500&height=375&auto=0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视频讲座: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19

(在此感谢各位把视频编译成文字版的师兄!)

请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下次上课,2月18、19二天,要带这个《讲义》和《表解》,《讲义》就是圆瑛法师讲的,《表解》就是那一本薄薄的,师父校对的。记得。那么《义贯》在下一次要换这个下册的。那么我们已经把最困难的讲过了,后面留下来的这一些都不简单。难的已经讲过了,留下来都是不简单,简单讲就是:《楞严经》从头到尾都很艰涩的意思。今年过了农历年后,师父是很辛苦的,《楞严经》跟《楞伽经》这二本经典,是佛教界公认为最难理解、最深的经典;这二本经典要是能够理解、体悟,将来自己看经典就不会有任何的障碍。不管你体悟多或者是少,某些东西它是要坚持的,像听经闻法是要坚持的,这种跟道业有关系、跟生死有关系的,没得商量!所以你今年如果有常常出国的人,次数要减少,如果你的周遍红尘俗事很多,那这个要减少,尽量在这个课程上课的时间要来,因为这是最关键的一年,包括僧、包括俗,都应当特别关切这件事情。

《楞严经义贯》1343页。第八章拣择圆通之根。第一节研判诸圣圆通。【尔时世尊于狮子座,从其五体同放宝光,远灌十方微尘如来及法王子诸菩萨顶。彼诸如来亦于五体同放宝光,从微尘方,来灌佛顶,并灌会中诸大菩萨及阿罗汉。】

注释:「五体」:我们常常讲:五体投地,就是头、双手、双脚、合为五体。佛在世就不是这样子了。「远灌十方微尘如来及法王子诸菩萨顶」:这是表圆通的总相,诸佛之光互相灌注,表示自他因果交彻。所以,一切相都是表办法的。记得!佛法讲的一切相都是表法的,那么,这个表法的当中,把它会归到心性来理解,就知道佛的心性是什么。「灌顶,」表示圆通之妙理为最胜之顶法,而此顶法无二,也就是一如来藏心。诸佛以此顶法入行者顶,加持行者,名为灌顶。这个在文殊讲堂我们修这个《安乐妙宝》,都是为大家灌顶,所以这个名词并不陌生。(义贯从略)

经文:【林木池沼皆演法音,交光相罗,如宝丝网。是诸大众得未曾有,一切普获金刚三昧。即时天雨百宝莲华,青、黄、赤、白,间错纷糅,十方虚空成七宝色。此娑婆界大地山河俱时不现,唯见十方微尘国土合成一界,梵呗咏歌自然敷奏。】「林木池沼皆演法音」:这一节是显圆通的别相。此处,色与声诸法,法法皆圆融。当证悟到第一义大空的时候,法法它都是这样子的圆融、都是这样圆满,无论是色,空无自性;无论是声,还是空无自性。所以心性的显现,就是佛门、佛陀终极的教诲,就是让我们开采每一个人的圆满觉性。那么,法法皆能圆融,是怎么能够圆融呢?因为从自性流露出来,法法就圆融;从识心分别出来、从我执、我相流露出来,那么它就会有争议。所以一个法师讲经也是这样,这个法师从本性流露出来的法,这个法师的法就没有任何的争议。这个法师在讲经说法的当中,夹杂着个人的意见,夹杂了不开悟、不见性、不够圆满的心性,把它拿来掺着在一起,他就没有办法圆满,他就会有后遗症。后遗症就是:师父讲的时候也许不是这个意思;但是,听的人他就会扭曲、会误会,然后以讹传讹,积非成是,大家误认为师父是这种意思。所以,在说法的人,还是要开悟见性,悟到第一义谛大空,他的说法处处就会圆融,因为他不会伤人。从自性流露出来的法不会伤人,也没有任何的后遗症,因为法法都是圆融的东西。

林木池沼等无情皆演法音,即成有情,因而有情与无情相融相摄,成为一体,无有隔碍。「交光相罗,如宝丝网」:释尊之光灌于他佛,他佛之光亦来灌释尊,所有佛光相交。相罗织成一片,好像一张宝丝所织成的网一样,表诸佛所证,同体不分,为一真如法界。为什么佛佛相同?为什么?我们在看经典讲:佛佛相同,为什么?佛佛道同。因为佛陀证入证到的都是绝对的真如法界,没有能所,所以,佛佛的道是相同的。

「一切普获金刚三昧」:这表示与会大众因见诸佛所现的妙相,由此等妙相而悟了妙性,由亲见不思议事,而悟不思议究竟坚固之理。由事启动理,由理来显现这个事相,理事不二,这个就是真正的佛法。且是由诸佛之光加持,无明顿除而获得诸大士所证之金刚三昧,不动不坏。「青、黄、赤、白」:莲华之四色,表如来之四智。也是表法的。那么这个莲华青、黄、赤、白,其实是颜色的基本色,由1%的白,调99%的青,就变成不同颜色。由50%的黄,调50%的赤,它又显现不同的颜色。所以青、黄、赤、白,这是颜色的基本,这表无量的意思,表示无量色的意思。他这里写:莲华之四色,表如来之四智,那么从这个会归到心性是这样讲;但是,用这个事相来解读,青、黄、赤、白色叫做无量色的基本色。「间错纷糅」:表示如来四智之行相互相涉入。「十方虚空成七宝色」:「虚空」,表空如来藏。「成七宝色」,表不空如来藏所成就的密严之相。「十方微尘国土合成一界」:表示自他没有隔碍,一体圆融。「梵呗咏歌自然敷奏」:这表示圆通之法乐,任运而成。任运就是来自于清净自性。

【于是如来告文殊师利法王子:「汝今观此二十五无学,诸大菩萨及阿罗汉,各说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习真实圆通,彼等修行实无优劣、前后差别。我今欲令阿难开悟二十五行谁当其根;兼我灭后,此界众生入菩萨乘,求无上道,何方便门得易成就?」】 诠论:在这两段当中,佛虽然说二十五圣的圆通法门都无有高下,但是他还是教敇文殊菩萨予以评析、拣选,看哪一个法门比较适合阿难的根器,阿难就代表我们娑婆世界的根器。同时对未来的末世众生而言,也比较容易修学、容易成就。

注释:「彼等修行实无优劣,前后差别」:「前后」,就是排名前后,也就是高下。这意思是说:这二十五圣,他们各自的修行,实在不能说何者较优、何者较劣,或者是任何高下的分别。因为已经证得圆通了,那就是法法圆满了,圣人跟圣人不会吵架的,所以有很多人,在家居士不了解,他来到了讲堂打佛七,突然想到,老菩萨他就问说:请问师父!我来这里打佛七,然后我家所拜的那个佛都没有人点香,那怎么办呢?他就会想到说……我们这个讲堂的释迦牟尼佛,跟家里那一尊佛可能不太一样,他来这里拜,没有回去烧个香,他家佛菩萨会生气。这个就是不太懂佛法的人,不了解法的真谛的人。如果你在这里打佛七用功,你家的佛也很高兴的,绝对不会责怪你的。「谁当其根」:「谁」就是哪一种法门。「当」就是适合。「其」就是指阿难。「根」就是根器、根性。「何方便门得易成就」:「方便门」,就是法门。「易」,就是容易。

【文殊师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承佛威神,说偈对佛:】「承佛威神」:即使是像文殊师利这样的大菩萨,于佛会中,欲有所说,还是得「承佛威神」,方有所作,何况我辈呢?可见《楞伽经》说的一点都不错:若无如来威神加持,世界乃至无有一人能修一行、或说一法。

【「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注释:「元明照生所」:「元明」,元本之妙明。「照」,就是妄照。不是那个圆觉自性的照,这个妄照叫做动念,便有能所,也就是妄起能照之用。所以就变成生所。诸位!我们的绝对的清净自性没有能所;但是一妄照,就叫做识心分别,叫做识心,微细的识心分别,妄照。就变成我们今天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眼耳鼻舌身意能所的对立,你看,那么清清楚楚;而佛陀说:你所看到的其实是虚妄的识心分别,并没有真实,识心分别在刹那之间晃动的。「生」就是生出;「所」,就是所照。此谓,于本来妙明之性中,妄起能照之用,便妄生所照之妄境。简单讲:清净自性没有能所,动念叫做识心分别,虽识心分别,体性本空,也是本如来藏妙真如性。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在不开悟的时候,叫做识心分别,微细的、还有粗糙的;还有面对外尘;还有梦中的种种的独头意识,这个统统叫做妄照,妄生能所。

「所立照性亡」:「所」,就是所照之妄境。「照性」,就是真正能鉴照的真性。此谓,所照之妄境既得妄立,真正能鉴照的真性便亡失了。这一切众生都是这样子的,哪有一个人说:随缘识得性,无喜亦无忧,哪一个人有办法在随因缘当中,去认识这个不生不灭的本性,他的心中就没有喜也没有忧。「迷妄有虚空」:「妄」,就是妄所,就是所见的相,也就是阿赖耶识的相分,以此相分(所见的相)为虚妄,故说是「妄所」。「虚空」,此虚空是顽空,属于器界之空,非真理之空。本经中前面所说的:「瞪目发劳、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此中的虚空,就是文殊在此所说的「虚空」也就是(顽空)之义。也就是你看到的虚空,其实是已经迷惑了本性所看出来的迷惑。所以大悟,虚空就转换成法身,同一个心性;迷了,那就有这个五蕴身、有这个虚空。开悟了,五蕴身本如来藏妙真如性,虚空就是法身,法身、这个色身平等不二。为什么?它都是法身的显现。虚空无相,一切的物质世界有千差万别的相,其实体性本空,都是法身的显现。

「依空立世界」:「空」,就是顽空,依此顽空而立世界。「想澄成国土」:「想」,就是妄想。「澄」,有二义:一、水清不流貌,二、沉齐、沉积、沉淀。沉齐。《周礼》、《释名释饮食》:沉齐:沉齐就是沉淀了一阵子叫做沉齐,沉淀了一阵子,它不再沉淀作用了,叫做齐,这个「齐」就是一阵子。沉淀了一阵子以后,混浊的,这个「滓」就是沉淀的杂物叫做滓,就沉下来,汁清的就在上面,混浊的在下面,清的在上面。也就是沉淀之义。此句之义:就是妄想沉淀后,浓重的即成为山川国土,轻飘的即成为虚空。在座诸位!稍微注意一下,看一座山,当你看一座山,你的观念里面就一直想到说:这个就是一座山,一座高大的山。但是,你稍微冷静一下,用智慧把它贯透、穿透它,你会发现这一座山并不存在,只是土、石、水、草木、石头把它堆积起来而已,化学元素不一样,把它堆积起来,其实没有这一座山。

所以用智慧跟不用智慧会差很多,用智慧的,你一眼就贯穿整座山,就像X光照进去,体性本空,哪一棵树木不是空?哪一根草体性不是空?哪一个石头体性不是空?所以法身无相,草就是法身,长长的;看到一颗石头,这个就是法身,因为体性本空,石头,种种的相不一样大小;你看到这一棵树,这树还是法身。所以,空无形相,但是,空可以显现种种相,所以种种的相不妨碍空性的展现。因此,所以人家讲:空是什么?空就是这个。空就是什么?空就是引磬。空就是什么?空就是杯子。诸位!无自性、空无自性,就是展现在这里面,空无自性,就是法身平等心性,法身平等心性,它无相,它哪里统统是可以展现,不同的形状统统是法身,法身在这里,也在这里,法身。佛像,也在这里,这个也是法身,为什么?空无自性嘛,哪一相不是空无自性?空无自性就是显现法身的地方。

这个空无自性它很难去体会,因为我们的脑筋习惯了,看到石头就执着,以为、误认为它就是永远的石头;看到一棵树就是一棵树;看到一座山就是永远:这是一座山啊,没有错啊!这个就是不能体会空无自性。所以三藏十二部经典在空无自性,缘起无自性就是空无自性。那么,体会到空无自性,三藏十二部经典都能够贯通,那剩下来就是微细的习气。所以,一般人对经典讲的,如果没有上人的解释,他完全……他看的经典,他觉得很容易去理解;但事实上不是这么一回事,我随便举一个例子来讲,有一个居士来,他看了《楞伽经》,他看到说,他说:师父!《楞伽经》讲:相生、相住、相灭,流注生、流注住、流注灭,我看了那一段,这样体会对不对?他的意思就是说:相生是不是说这个因缘生的,这个毛巾因缘生的,所以相产生了?这个有师父指导跟没师父指导,叫做天壤之别。他说:这个是相生。慢慢的经过几年后,相就异了;相住,住一阵子,再来就是相灭了,空,相灭了。那问了:师父!我这样理解对吧?

我说:那是完全错误的。《楞伽经》讲的相生、相住、相灭,不是这个意思:《楞伽经》讲的相生、相住、相灭是这个:它所有的,《楞伽经》所讲的完全是佛的心在讨论,遮无外境的,完全跟外境没有任何关系的。佛陀讲的这个相生、相住、相灭是这样子的:眼睛看这个毛巾的相,烙印在八识田中这个相。隔了一阵子慢慢的忘,都在心,都在慢慢的忘。再来一阵子,这个毛巾的影像起不起来了、想不起来了,这个叫做相灭,跟毛巾没有关系的,跟毛巾没有关系的。我们一般人讲的就是成住坏空,就是用物质来分析;在《楞伽经》里面讲:叫做遮无外境,所讲的完全都是大圆觉海的心性的东西,遮无外境,无关于外境,这个就是最高境界的。因此法没有上人指导,一辈子他都不懂,而且也不知道佛的意思是什么、佛的真实义是什么。为什么要把听经闻法列为最重要的?你在这二、三个钟头里面,你捡到一句话:哇!原来如此!跟你想像的法那是完全不一样的,那就值得了,就值得了!

「知觉乃众生」:「知觉」,在此是指妄知妄觉,并非真知真觉。以妄知妄觉而成就众生的五蕴身。「空生大觉中」:「大觉」,就是真心的本觉。虚空是在真心本觉中生。「如海一沤发」:「海」,就是比喻本觉之大。「沤」,就是水泡,大海中的一个水泡,比喻即使广大的虚空,在本觉心海之中,也不过是如海中的一个水泡那么小。可见本觉之心海甚大,而虚空则甚为渺小。所以,只要能所,它就是渺小,虚空,眼睛能对的,喔!这虚空很大;可是,在我们的心性来讲,这一点虚空实在太小了,我们的心其实就是整个宇宙。「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而在这个小如水泡的虚空当中,却含有无量的微尘数的佛国!因为一切的国土皆是依空而建立的,所以皆处在虚空之中——更可见佛国刹土是多么的渺小!诸位!任何的有相的都没有办法跟无相的比,心性是无相的,无量无边的银河系、星辰系、种种的超星系,都是心性里面的一个点缀而已。「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空」,就是指顽空。因为顽空不是真空,所以有界限,因此以水泡(沤)来比喻。「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也就是三界。以三界都是从「爱、取、有」而来的,皆有生死,所以称为「有」。此言:如果此虚空之水泡破灭了,便会显现出顽空本无所有,更何况在此水泡(虚空)之中的「三有」?所以,悟道的圣人,诸位!无三界可入,也无三界可出,三界本来就是幻、空无自性的,岂有入跟出?

义贯:「觉海」之「性澄」湛而「圆」满,虽「圆」含万有「澄」湛不动,然却是本「觉元」来之「妙」性,非是由造作而有的,如果一念无明妄动,而于「元」本之妙「明」之性中,欲妄生能「照」之用,就变成识心分别了。如此便会妄「生所」照之妄境;识心分别就有所照之妄境了。「所」照之妄境既已妄「立」,真正能鉴「照」之真「性」即「亡」失(也就是妄生就是真泯)。以「迷」阿赖耶之「妄」所(就是虚空的相分)所以「有虚」妄之顽「空」(所见之相)所显现,复「依」此顽「空」而安「立世界」;妄「想」凝结「澄」沉(沉淀)而「成」外在的器界的「国土」,由妄心之妄「知」妄「觉乃」成五蕴「众生」之妄身。如果虚顽之「空生」于广「大」之本「觉」心「中」,彼即有「如」大「海」中「一」水「沤」之「发」生一样,而「有漏」无常之「微尘」数「国」土世界,「皆」是「依」此有如水泡大小之顽「空所生」,此水「沤」若破「灭」(泡相灭,泡性仍归于海水),即知如水泡之虚「空本无」所有(顽空相若灭,顽空之性仍归如来藏性),「况复诸」虚空中之「三有」?(当然亦复归藏性。)

诠论:以上偈颂是总说「依真起妄」以及「由妄返真」两个过程。一切众生本具如来藏真如心,由于最初一念无明,欲「有所明」、「有所见」,而转清净本心为阿赖耶识,从而变现出「相分」与「见分」,相分、见分就是能所不断,但有能所,都是戏论。次第成就妄心、妄身、顽空、世界、山河大地。诸位!这样把它加起来就是一句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包括你心中那个相,心中所显的相还是虚妄,妄识还是虚妄。所以说:妄心是虚妄、妄身是虚妄、顽空是虚妄、世界是虚妄、山河大地这是虚妄,《金刚经》里面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句就搞定,诸法缘起无自性,当体即空。这一切虚妄幻化之「依、正」之相如果灭了,也就是归于藏性,因为依实而言,「生」也是藏性、「灭」亦是藏性,诸法本无实自性,唯是一真所现,所以本经云:「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现在问题是:众生能否具如是慧眼、智光,能自照见如是之性?

经文【「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注释:「归元性无二」:「归元」,就是复归于本元。「性」,就是如来藏性。「无二」,就是其理无二。「方便有多门」:「方便」,就是法门。但是法门却有很多种,不只一个。「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圣性」,就是诸圣者宿昔所得之根性。也就是,以此二十四位圣者,因为他们已是深位久修,所以其宿昔本已证得高深之根性,因此没有不通达的。「顺逆」,顺修而入,或者逆修而入。也就是,对他们而言,顺修而入如来藏,或者逆修而入如来藏,都一样是方便法门。再者,「顺修」,也是可以指顺着法性、或者是因缘而修。「逆修」,是指逆根性之流,就是反流照性,犹如反逆,逆流反照,例如六根圆通以及根大的圆通等等,这些圆通法中都有一个「旋」字或者是「反」字,简单讲就是:外不缘尘,内不循根,不落分别,识心不生,这个就是圆通。便是「逆流」之法门。「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但是对于初心修学者,如果欲入三昧,三昧就是三摩地、正定。则会由于法门的不同,而令证得三昧、三摩地的迟速也会有所不同。「同伦」,就是同类,一般无二。

义贯:若得灭除妄识而复「归」于本「元」如来藏「性」之后,其所证理则「无二」致,然而欲证此无二理之「方便」却「有多门」皆可通达。对诸「圣」者以其宿昔之根「性」而言,欲证入藏性,则一切法门本「无」有「不通」达的:或者是「顺」因缘、法性而修、或者是「逆」根尘之流而修,「皆」是「方便」之门;然而对于「初心」修学者、欲「入」首楞严「三昧」,若法门不同,则其所证的「迟速」也是「不同伦」。

诠论:文殊师利菩萨在此指出,证入圆通以后,其境界实在是没有任何的高下,而且对于诸圣而言,因为他们多数是宿昔久修的,深具善根的,如须菩提,「旷劫来,心得无碍」;舍利弗「旷劫来,心见清净」;富楼那「旷劫来,辩才无碍」等等,皆是离道不远。又有许多是具有特殊因缘的,如阿那律、或者是乌刍瑟摩明王、琉璃光法王子等等,对已经通达后的他们而言,什么法门都行,皆可以通达圆通。但是对于初心修学者则不行:一来未具宿昔深厚根性,二来不见得有那一些特别的因缘。所以在法门上的选择上,第一、不要选择条件太高的法门,例如修学此法必须宿具深根;第二、不能要求具有特殊因缘的人才能修(例如阿那律的金刚照明三昧);因此必须选择容易的、普遍的、而且易修、易入、易证者。

在下面文殊师利菩萨就是对二十五圣的圆通法门,一一加以研判,以便拣择何者为最适合此方世界初心者之修学;其评选的结果是: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门最为合适。1、研判六尘圆通。【「色想结成尘,精了不能彻,如何不明彻,于是获圆通?音声杂语言,但伊名句味,一非含一切,云何获圆通?香以合中知,离则元无有,不恒其所觉,云何获圆通?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时有,其觉不恒一,云何获圆通?触以所触明,无所不明触。合离性非定,云何获圆通?法称为内尘,凭尘必有所,能所非遍涉,云何获圆通?」】

注释:「色想结成尘」:这个是评析优婆尼沙陀所修的色尘。有的观这个色尘;但是这个色尘没办法透过去。「想」,就是妄想。「结」,就是凝结。色尘是由妄想而凝结成尘的。因为万法唯心,在大悟的圣人来讲的话,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一点土都没有,所有的土都是由于心坚固的执着、凝结而来的。简单讲:相开了,相看得开了,心般若智慧就开;相看不开,般若智慧就不开,因为相就是心,记住师父这一句话。山并没有在心外,山就在心内。记得!你游山玩水,其实就是在玩你那一颗心,高低潮而已,看到了不同相,其实是心影现出来的,还是你那一颗心。因此好的环境不如一个好的心境,就是这个道理。

色由妄想而凝结成尘,也就是前面所说的:「空晦暗中,结暗为色」。「精了不能彻」:「精」,就是心精。「了」,就是了却。「彻」,就是明彻。如果欲以心精去了却色,终不能使色尘变为明彻。「如何不明彻,于是获圆通」:这个是说,对于初心行者而言,为何要以此性不明彻的色尘为本修因,而欲令一般初心者证圆通?意思就是,这实在是难之又难。「音声杂语言」:这个「音声」,依《俱舍论》来讲有两大类:一、有执受大钟声,那个就是人类的声音、有情的声音,譬如说语言,或者有情的音声,这个叫做有执受大种声,有执受,因为众生有情执就有执受;那么无执受,这当然就是大自然的声音了。第二、无执受大种声,譬如说树木、河流的声音,也就是非有情声。又有说「径直声」与「屈曲声」。「径直声」就是大自然的声音;「屈曲声」,经过了种种的,像语言、文字怎么样,我们一直讲,就变来变去……音声高低、抑扬顿挫,屈曲声就是抑扬顿挫的意思。屈曲声二种,那么,这个径直声呢?这是指自然声。「屈曲声」指人造声,也就是语言。此句言,自然之音声中夹杂着人造的语言之声音。

「但伊名句味」:「伊」,就是彼。「名句」,就是指名身、句身、文身,这三者是语言的要素。「味」,就是义味。此言,然而那名身、句身、文身的意味。诸位!为什么要加一个「身」?加一个「身」就是一个具体的概念。譬如说:法身、报身、应身,诸位!法法本空,哪里有身?能体会得出来吗?我们常常讲:清净法身,供养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法本空,哪里有身呢?你千万不要把毗卢遮那佛当作是一尊佛,毗卢遮那佛就是我们的心性。因此我们要好好的了解这个佛的正法,才不会被迷惑了,法身、报身、应身,供养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就是每一个人要开采自己的清净自性。「一非含一切」:一名并不能含一切名,一句不能含一切句,一文不能含一切文。也就是,名句文三者并不能普遍涵盖一切法。「香以合中知」:「合」,就是与鼻根合。香尘必须在与鼻根相合之际,才能觉知。也就是,根尘相离则不能觉。「离则元无有」:香尘如果离于鼻根,则在鼻根当中,原来就没有香尘的存在。「不恒其所觉」:「不恒」,就是无常。这个意思就是说,鼻根所觉的香尘并不能恒常,而是无常的。如何能够以此无常之觉,而欲初心者来证恒常之真心?意思就是:下手处是错的。因此修学佛道用识心分别,百千万劫不能成道;讲经说法用识心分别,用自己的成见跟观念、自己的理解,而本身没有证量,诸位!讲的统统不是佛法,那是你讲的,跟佛讲的完全不一样。所以我们要了解,开发自己的觉性是有如此的重要,说法才不会讲错,修行也不会走错路,因为你能够理解佛的那一颗心是什么。

「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时有」:「味时」,就是尝味之时,也就是味尘与舌根相合之时。此言,味尘之性也不是本来于舌根中有的,必须以味尘合于舌根,方能觉有味尘存在。「其觉不恒一」:「觉」,就是舌根之能觉之性。此言,舌根能觉之性,不能恒常与所觉之味尘合而为一。因此能觉与所觉为二法,不能成为不二、一真之性,如此如何能令初心之人以此而证一真之圆通?「触以所触明」:触尘必须以身根与所触之尘相和合,方能觉知触。「明」,也就是觉之意思。「无所不明触」:所触之尘,这个「所」:没有所触之尘。若无所触之尘,则不能发明触尘之相。「合离性非定」:一下子碰到,一下子不碰到;一下有触,一下子没触。就是触尘的合与离之性本来就不一定。因此如何可以教初心人依此不定、无常之触尘去修法,而证得圆通。「法称为内尘」:「法」,就是法尘。「内尘」,就是意地内之尘。法尘称为意地内之尘,盖法尘系意根缘取前面的五识落谢意地的五尘之影像,称为法尘。在座诸位!我们所有的众生都是用这个在过日子,法尘。譬如说:希望是穷人的银行,或者贫穷的人每天都抱一点希望,看看能不能哪里得到一些金钱,或者过日子的民生用品,抱着一线希望。所以一切众生,包括我们的读书也是一样,抱着一线希望,这个叫做法尘。

今天我们所有的活在这个世间的人,都是活在法尘当中,法尘当中就是执着内心里面的影像,外面的这个境界落入里面的影像,然后自我调整,这个影像还重新排列组合,这个统统叫做法尘。法尘就包括:今天如果你认为有法所说,也是法尘;今天如果你用真如心来听这个佛法,知道师父并没有说法、并没有来去,佛陀也并没有说法,这个就不是法尘,你了解用真实智慧在修行。那为什么要听经闻法呢?因为还没有触动到真如的时候,你不晓得哪一点会触动到你的真如。所以因此虽度无量无边众生,在圣人看起来,那个就是法尘;做了很多很多的善事,有因果没有错,那还是一样,落下来你的观念里面。圣人没有这样子的法尘,虽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可度,离一切相来行一切善,那个善就是真实的。要不然行善又打妄想,听经闻法也打妄想,这个都不是真实义。

「凭尘必有所,能所非遍涉」:「凭」,就是依。如果依于能谢落的外面的五尘,必有所谢落的法尘,然而能落谢的外尘(五尘)与所落谢的内尘(法尘),并不能普遍,也不能互相涉入。因为现前虽有某一些五尘,但是五根若不执取,前五识就不得缘,因而这些外尘便无法落谢于意地之中,是故不遍。又,五尘落谢之后,成为法尘,就成为过去的法尘,而不是现在物。过去与现在并不能相涉,所以现前的五尘,与过去的法尘并不能互相涉入。现在的五尘是现实,过去的法尘只是记忆。所以人不能一直活在这个记忆里面。因此玩来玩去,都在玩你那一颗心、玩那个法尘。

义贯:(一)「色」尘原是由妄「想」凝「结」而「成尘」的,其性为能障蔽,因此纵使以心「精了」达之,也「不能」使其能蔽障之性变成明「彻,如何」欲以此性「不明彻」之物作为本修因,而令初心人依此而修,「于是获圆通」呢?(以上为文殊菩萨评优婆尼沙陀之色尘圆通。)(二)天然之「音声」夹「杂」着人造的「语言,但伊」(彼)「名」身、「句」身以及文身之义「味,一」名、句、文「非」能遍「含一切」名句文,「云何」欲令初心人以此不遍之物为本修因而「获圆通」?(以上为文殊菩萨评憍陈那之声尘圆通。)(三)「香」尘「以」其必须在于鼻根相「合」之「中」方能有「知」,若根尘相「离」而不合,「则」鼻根之中「元无有」香尘存在,能觉知鼻根既「不」能「恒」常与「其所觉」之香尘相合,「云何」欲令初心人以此不恒常之物为本修因而「获圆通」?(以上为文殊菩萨评香严童子之香尘圆通。)(四)「味」尘之体「性非本然」(非本然的意思就是非本自有之),而必须「要以味」尘来合舌根之「时」方知「有」其味,「其」舌根能「觉」之性「不」能「恒」与所觉之味尘,合而为「一,云何」欲令初心之人依此不恒之物为本修因而「获圆通」?(以上为文殊菩萨评药王、药上菩萨之味尘圆通。)

有一个在家居士,看了这个,这一段味,他说:我们来文殊讲堂,我觉得文殊讲堂吃得很好,师父啊!是不是再简单煮一下,随便煮一下就可以了?我说:你弄错了,你懂的是理,无量无边众生来文殊讲堂,这跟理不一样,他要事啊!我问他:你有唱过这个天厨妙供吗?他说:有有!为什么要天厨妙供?色香味俱全就是天厨妙供。喔!师父,我懂了!嗯!根器不错,傻瓜!哪有说这样,不然来的话,煮些烧焦的请大家。怎么可以这样子?理跟事要兼顾好的。不懂佛法的人就说:修行人要怎么怎么……弄错了!要不然就唱什么天厨妙供啊?

(五),「触」尘必「以」身根与「所触」之尘相合,方能发「明」显现其触相,如果「无所」触则「不」能发「明触」尘之相,然而身根与触尘之「合」或者是「离」之「性」本来「非」一「定,云何」欲令初心之人依此不定常之物而为本修因而「获」得「圆通」?(以上为文殊菩萨评跋陀波罗之触尘圆通。)(六)「法」尘「称为」意地「内」之「尘」,非在外,非在外有,乃外面的五尘落谢于意地之影子。

诸位!注意那个「影子」二个字,你的内心里面都是充满落下来的影子,譬如说你爱一个人爱到死去活来,其实那个是你心中的影子,如果你把他分析,他那个四大本空,没有这个人,你就知道,那个时候爱得死去活来,或者恨得死去活来,在教界深入的经教人来讲,这个没有任何的意义,因为没有那个人。你很爱那个人,没有那个人;你很痛恨那个人,没有那个人,那个人身上只有几根骨头,全是你心在作用而已,爱恨交织会毁灭一个人,反而你被爱跟恨打倒了。所以,随缘识得性,无喜亦无忧,无爱亦无恨,就是这个道理。万法唯心的东西,看你动什么念头,凡夫,那就动妄想;圣人,就动般若智慧,所以,我们要动般若智慧,不要动妄想。

若依「凭」能落谢之外五「尘,必有所」落谢之内法尘,然而「能」落谢之外五尘与「所」落谢之法尘,并「非」普「遍」、互相「涉」入,「云何」欲令初心人以此不遍不涉之物为本修因而「获圆通」?(以上为文殊菩萨评大迦叶之法尘圆通。)

所以当我们有了正确的观念,了解了法的正统,就不会像世间,世间有一个人,拜托一个人去买那个大乐透,结果中了七亿。我拜托你去买,那个人起贪念,这个人在大陆,起贪念,怎么样?就把它领了,七亿不给他,他说是他买的,因为是认那个彩券的,不认人的,谁拿到谁就是有七亿。他昧着良心,我叫这个人买,这个人背叛了他,他就拿去领。领了以后,他知道这一张是我中的,在大陆的中,回来就告,告,结果告赢了,那一张确实是他的,种种的对话啊、证据,统统知道,确实是这个人买的。结果这个人七亿不但没拿到,还抓去关!

这个就是说:学佛跟不学佛不一样了,在座诸位!你跟我如果来买乐透,如果是我的话,你中十亿,我一毛钱都不会给你动,那个是你的福报,我恭喜你,你如果有花剩的,就拿一些来印《楞严经》。我们的理念就是这样,我一毛钱都不会给你动,真的是这样子的。为什么?那个不是我们的福报啰!这个人中了七亿,不但一毛钱没拿到,不晓得被判刑判了多久?你看!一念之贪,偷鸡不着蚀把米,贪,贪,这样写,那一点如果放在下面,就叫做「贫」,贫,贪者贫之相也,就是愈贪心的人,他就愈穷。那一点如果排在下面就不好了,排在上面叫「贪」,排在下面就叫做「贫」。所以,贪者贫之相也,学佛的人要自己的……这不是你的福报,你拥有它,灾难你就到!记住师父这一句话。所以,你一个学佛的人,坦荡荡。你欺骗了别人,欺骗不了自己。所以,记得!如果人家请你买那个乐透,不是你中的,你千万……你贪起来,你灾难就到,因为不是你的福报。要记得!

2、研判五根圆通.【「见性虽洞然,明前不明后,四维亏一半,云何获圆通?鼻息出入通,现前无交气,支离匪涉入,云何获圆通?舌非入无端,因味生觉了,味亡了无有,云何获圆通?身与所触同,各非圆觉观,涯量不冥会,云何获圆通?知根杂乱思,湛了终无见,想念不可脱,云何获圆通?」】

注释:「见性虽洞然」:「见性」,是指眼根之用。「洞然」是明彻。「明前不明后」:眼根所见只见前方,不见后方。「四维亏一半」:「四维」,东、南、西、北,四方。「亏」,就是少。因为眼只能看到前面、前方,所以功德少了一半。「鼻息出入通」:鼻子的气息,只有在气息或出或者是入的时候通于内外:出时即从内通到外,入的时候即从外通到内。「现前无交气」:「交」,就是交接。但在出息与入息的中间,并无一个中间的第三息,来作承接、转交的工作;也就是,出与入之间,是一个空白的真空地带,其间没有气息流动。「支离匪涉入」:「支离」,分散,分隔,指出息与入息两相分隔。「匪」,就是非,不。此言,出息与入息二者,系两相分离,不相涉入,彼此不相干,所以气息不是圆融之物。「舌非入无端」:「入」,就是所入之味尘。「端」,就是因。此言,舌根若非有进入口中之味尘合于舌根上,则不能没来由地尝觉味道,也就是舌根自体并不能自出味道,须待外入之味尘来合,方能尝味。

「因味生觉了」:因为有味尘合于舌根方生觉了之知。「味亡了无有」:所尝的味尘如果销亡,能尝之知也归无所有,所以能觉依于所觉,也就是无常之觉。「身与所触同」:身根与所触之尘相同的。意思就是:有尘才有触。有尘,如果没有尘,你怎么讲触呢?所以,身根跟触同时的,它同时的,身根感觉到有触,那一定有尘,所以这是同时的。「各非圆觉观」:「圆觉观」,「圆」字双贯觉观而为:圆觉、圆观。身根与触尘二者各非圆觉、与圆观之物。「圆觉」就是指身根,身根之觉非圆,也就是不能遍身,即于一处有觉,他处便无知,所以不圆。「圆观」是指触尘,触尘为身根之智觉所观的时候,也不是圆遍,以触尘触身之时,也不能遍触全身。

「涯量不冥会」:「涯量」,就是际涯分量,也就是,有际限。「冥」,就是合。此言,根与尘,一为有知,一为无知,各有其分际限量,不相契会,所以不融通。「知根杂乱思」:「知根」,也就是意根,意根之用为知,所以称为知根。意根之知系夹杂着乱想,所以知道这个意并不纯净。一般人都是妄想纷飞,要摄住这个心,开什么玩笑?说:我们修行打坐。以前那个阿美妈妈她就去参加人家禅七,也不晓得禅七是什么,坐在那边,哇!这个妄想很多。回来就说:你去打禅七?嗯!禅七怎么参啊?禅师怎么教你?我不知道!参什么话头?不知道!狗子有没有佛性,我怎么知道?然后你做什么?我就一直念佛。人家叫你去打禅七,你竟然去念佛!这不是很好笑吗?因为禅太难了,她去打禅七,竟然……人家打七七四十九天,她在那边念佛念四十九天。所以因此这个就是夹杂着妄想,要控制它还真不容易的。

「湛了终无见」:欲期望意根有湛然了知之境,终究是不可得的。「想念不可脱」:意根之想与念,无法一时尽净,所以不能尽离杂染。诸位!这个太难了,说实在话,不是那么简单的,无法一时尽净。

义贯:(一)眼根之“见性虽”能“洞然”明彻,然而却只能“明前”方,而“不”能“明后”方,故于东西南北“四维”之中只见二维,而所作的功德因此“亏”少了“一半。云何”欲令初心人依此不圆满之根为本修因而“获圆通”?(以上是文殊师利菩萨评阿那律陀之眼根圆通。)(二)“鼻”中之气“息”由于“出”或者是“入”而得“通”于内外,然而出息与入息两者“现前”的中间,并“无”能“交”接二者的“气”息存在,所以出与入之间有刹那之真空,因此出息与入息实互相分“支”隔“离,匪”(不)相“涉入”,所以不圆融,因此“云何”欲令初心者依此不圆之根为本修因而“获圆通”?(以上是文殊师利菩萨评周利槃特伽之鼻根圆通。)

(三)“舌”根若“非”有所“入”之味尘,则自体不得“无端”而觉味,“因”有“味”尘合于舌根,方能“生”起“觉了”之知,如果“味”尘销“亡”,则觉“了”之知本“无”所“有”,所以舌根之觉非是恒常,“云何”欲令初心之人依此不恒之根为本修因而“获”得“圆通”?(以上为文殊菩萨评憍梵钵提之舌根圆通。)(四)能觉的“身”根之觉性“与所触”之尘相“同”,两者“各非圆觉”、圆“观”,身若离于尘则无知,尘若离于身则无相,且根与尘一有知、一无知,各有际“涯”限“量不”相“冥”合契“会”,其性既如是不相融通,“云何”欲令初心者依此不融通之根为本修因而“获圆通”?(以上为文殊菩萨评毕陵伽婆蹉之身根圆通。)

(五)能“知”之意“根”其用常冗,这个念冗rǒng,杂乱思,这个“冗”就是长的意思,我们说:这个人发言冗长。就是很长、杂,长时间处于杂乱。说:能知之意根,其用常冗“杂乱思”,若期望意根之知能达到于“湛”然澄“了”之境“终无”可“见”(实不可得),以意根之“想”与“念不可”能一时尽“脱”杂乱。为什么叫大家要一心念佛?因为妄想太多了、杂念太多了,所以用一佛来摄住你的心,就是这个。而达到意念清净,“云何”欲令初心人依此杂乱不息之根为本修因而“获”得“圆通”?(以上为文殊菩萨评须菩提之意根圆通。)

3、研判六识圆通。【“识见杂三和,诘本称非相,自体先无定,云何获圆通?心闻动十方,生于大因力,初心不能入,云何获圆通?鼻想本权机,只令摄心住,住成心所住,云何获圆通?说法弄音文,开悟先成者,名句非无漏,云何获圆通?持犯但束事,非身无所束,元非遍一切,云何获圆通?神通本宿因,何关法分别?念缘非离物,云何获圆通?”】

注释:“识见杂三和”:只要讲到识,一定就是根、尘、识,有根跟尘才产生中间的识,一定要三和合,要不然的话,这个识是不存在,可见这个识叫做空无自性。诸位!再看这里,重复的比喻你就会清楚,六根(师父伸出左手),六尘(师父再伸出右手),因为内心你看不到,我们用这个来比喻,这个六,眼、耳、鼻、舌、身、意,攀缘这个色、声、香、味、触、法;识心分别,(师父左右两手相击)这个声音,啪!就是识心分别,识心分别就是空无自性。就像这个声音一样,产生了,(师父双手相击)也不是从左手来的,也不是从右手来的。简单讲:识心分别,声音表示识心分别,不是从六根来的(师父示左手),也不是从六尘来的(师父示右手),是这样一接触(师父双手相击),产生中间的识,这个叫做空无自性。知道吗?

虚空从来没有增减,我们的虚空从来没有增减,虚空就表示我们的本性。而我们的识心分别,动念,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动念,这个识心分别的执着,这执着,执着(师父连续左右手相击)执着,识心分别叫做空无自性,空无自性就是:不是六根来,不是六尘来,二个和合而来的,根、尘,中间的识,这个识刹那生刹那灭……如果是虚空,从来就没有增减,我们的本性是这样子的。如果我们念念消归自性,知道识心分别不可得,悟到那个识心分别不可得,当下就是空性。所以,开悟的人,念念都是大般若智慧,念念都是大般若智慧,一直出来一直出来……如涌泉般的一直出来,因为他知道,根尘一结合就识心分别(师父左右手相合),根,空无自性,眼耳鼻舌身意,空无自性,空无自性就是空:尘,色声香味触法,空无自性,它就是空,空没有结合空的,中间识心分别不存在的。知道吗?六根空、六尘空,你怎么敲,识心就是不会分别。

所以,证得空性的人,顿悟的时候,时时都是实相,没有识心分别,都是本性的分别。本性的分别,虽分别不作分别想,虽分别,是本性的作用,并不是识心分别;识心一样可以分别,可是不能大用,它是小用。识心分别它就夹杂着我执跟法执;可是,本性没有我执跟法执,遍法界用,没有我执跟法执,它就遍法界用;有我执跟法执,它就私用,要不然就是着了法,着种种的法的法用。因此,就在同时,不能离开同时。如果你说:我离开这个识心分别,另外去找一个本性,那你完了!你只要体会到识心分别空无自性,当体就是空,就是本性,本性不能离开当处的,为什么?要不然释迦牟尼佛讲:一时。为什么讲一时?我们常常讲:一时佛在舍卫国那个“一时”,为什么?那个一时会归到心性,十方三世都在一时,因为同一个念头。十方三世同在一个时间成佛,为什么?因为统统是本性,本性并没有前后,并没有次第佛;有次第佛是在事相上讲的,千佛同在一念,所以同时成佛,这个叫做讲一时,虽有人事时地物,但是人事时地物尽是空无自性,尽在一时,都在一念。

那么,今天我们修学佛道,慢慢来体悟一点点一点点……这个就是法的重要,你说一下子就有办法大悟,这个有困难。今天来讲比喻一下,喔!那我知道了,知道师父在比喻什么,(未完)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目录01~270链接(未完)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目录01~243链接(未完)

楞严经讲解270: 能够让我们悟入不生灭的体性的,清净在音闻--用耳根的闻性来修行

楞严经讲解271:法爱是佛门的毒瘤,站在这种法爱的角度就没有宽恕心、没有包容心

楞严经讲解272:下辈子你想要感得一个漂亮的身体和面貌,记得要离欲

楞严经讲解273:言语尖酸刻薄的人,是世界上最没有福报的人

楞严经讲解274:在人间很会唱歌不学佛的,将来就会变这个紧那罗去唱歌给玉帝听

楞严经讲解275:福德不够相貌就不够庄严,德行不够内心就不够柔顺

楞严经讲解276:如果你觉得业障很重,每天早上放一杯水念21遍大悲咒自己喝

楞严经讲解277:一门深入是指耳根门,以后千万不要叫人专念一句佛号做一门深入

楞严经讲解278:虽知如如不动、不取于相就是佛,但这颗心没受过训练就是看不破放不下

楞严经讲解279:佛教的法会统统是超度活人,不是超度死人的

楞严经讲解280:存有多少钱是假相;钱要从你手中花出去才是你的

楞严经讲解281:种种相,因业力的不同所感召的色身不一样,其实是同一个本体

楞严经讲解282:世间人追求的东西愈多愈好,修行人刚好相反是愈少愈好

楞严经讲解283:一切法都要定,没有定就不是佛法;一切修行者皆不能离于禅定

楞严经讲解284: 若起味定,便于禅定境界无法再往上提升,此是钝根人修行的通病

楞严经讲解285:要断十二因缘,男人从淫欲看淡;女人从名牌看淡泊

楞严经讲解286:你念一万声的阿弥陀佛,要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五千声

楞严经讲解287:英雄难过美人关,而在修行人是「道人难过神通关」

历史文章阅选读三(点击标题观看)

历史文章阅选读一(点击标题观看)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净空法师《法华经大意》目录01-66(全)

净空法师楞严经讲义 01-287目录

宣化上人法华经浅释 01--102 (全)链接

宣化上人六祖法宝坛经浅释01-23目录(全)

宣化上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浅释目录(全)

宣化上人华严经浅释目录01-30链接(未完)

净慧法师僧伽吒经浅释01-18目录(全)

元音老人楞严要解目录链接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目录01~270链接(未完)

师大德悟道因缘 集 链

阿弥陀佛的故事十集链接

《寿康宝鉴》原名《不可录》白话版 全

修福者必看:文昌帝君阴骘文大意(净空法师讲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