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严经淺释160: 以偈言分別頌揚第一种廻向法門的殊胜

宣化上人 青袍笔记 2022-11-03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宣化上人主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华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爾時,金剛幢菩薩观察十万一切众会,暨於法界,入深句義,以无量心,修習胜行,大悲普覆一切众生。不断三世諸如來种,入一切佛功德法藏。出生一切諸佛法身。善能分別諸众生心。知其所种善根成熟,住於法身,而为实現清淨色身。承佛神力,即說頌言。

金剛幢菩薩說完了前面的第一种廻向法門之后,就在这時,立刻观察十方世界中,與此同等性質的法会,也同样有释迦牟尼佛在那兒主持法会,演說十廻向的法門。乃至於尽虛空徧法界都入了这种甚深微妙法的句義裡,入了究竟的義理中。以广大无量无边的深心,來修習这种无上殊胜的法門。用大悲心平等普徧覆護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都離苦得乐。繼续十方三世諸如來的种性而不断絕。深入十方三世諸佛所修的功德法藏裡,然后出生諸佛的法身。又很瞭解一切众生的思想心性的差別,知道他們所种的善根达到了甚么程度,是成熟了或者还未成熟,菩薩都清楚明白。雖是住在諸佛的法身,然而他还是能为众生示現清淨,沒有絲毫染汚的色身。金剛幢菩薩非常謙虛有禮的表示,我是仰承十方諸佛的大威德神力,才能演說这种廻向法門的。於是他說出了以下二十八個偈言,分別頌揚「廻向」法門的殊胜。

不思議劫修行道        精进堅固心无礙

为欲饒益群生类        常求主佛功德法

「不思議劫」的意思是說時劫究竟有多少,不可以用心來思,亦不可以用言來議。說也說不完,究竟有多少,所以叫「不思議劫」。金剛幢菩薩說:「不思議劫修行道」,是讚歎諸佛菩薩用他們最大的忍耐心,來修行这种菩提觉道。我們众生不管作甚么事情,都犯五分鐘熱度的毛病,过了五分鐘,就慢慢涼下來,如一般发心修行的佛教徒,修行了一個短短的時期,觉得沒甚么成就,就生了懷疑心,說修行沒有甚么好处,懈怠下來,甚么放棄不信了、不修行了。而今聽到金剛幢菩薩的讚歎,菩薩之所以能有成就,都是经过了不思議劫的修習,而且是生生世世都勇猛精进,常常衣不離体,体不離衣,衣冠整齊的修行。衣,是指出家人身上披的袈裟。凡是剃除鬚发,割愛捨親,发心終生遵守佛制,心受身持的男女,乃出世俗的家,为比丘、比丘尼。必須先受沙彌戒,脫去俗服,著出家人的壞色服,披搭上五條一長一短的「五衣」。梵語「安陀会」,中國譯名「中宿衣」。亦名「下衣」。又名「雜作衣」。凡執勞服役,外出路途往还,都著此衣。搭衣時有偈云:「善哉解脫服(自利)。无上福田衣(利他)。我今頂戴受,世世不捨離(发愿)。」经过兩年以后,受比丘、比丘尼戒,即搭披七條衣,二長一短,梵語「鬱多罗僧」,中譯名「上著衣」,亦名「入众衣」。凡禮佛、修懺、誦经、坐禪、赴齋、聽讲、布薩、自恣,都是此衣。搭披衣時有偈云:「善哉解脫服,无上福田衣,我今頂戴受,世世常得披」还有二十五條衣,梵語「僧伽黎」,中譯名「主衣」,亦名「雜碎衣」。

凡道重要地方应供,升座說法,當著此衣。搭衣時有偈云:「善哉解脫服,无上福田衣,我今頂戴受,广度諸群迷。」受了比丘、比丘尼戒以后,再受出家菩薩戒,这時就完成了出家二众的具足戒。这件衣——袈裟,不是普通人隨便可以披搭的,必須受佛制的大戒,经由三師七证,登戒壇,代表佛授傳的。所以出家修道的人,必須重視此衣。凡受过具足戒的出家人,就应該衣不離体,時刻披搭上袈裟。如果需要沐浴、入廁,即脫下好好整齊摺好,放在高处,或者掛在清淨的地方。应該重視它,不可以脫下隨便乱放活棄之於地。出家人搭上这件衣,並不是貪著好看,或者貪庄严,或者以此作为一個佛教出家人的標記,都不是这個意思。而是搭上此衣,就等於見佛一样,还要作如是观想:「我搭如來衣,入如來室,升如來座」。搭衣,並不是祗为形式而已,而是遵守佛的制度和規律。從前的出家人,本來是時刻搭衣,后來因为操作粗重農事雜務,感到不方便時就脫下。还有許多出家人的经济很困難,在當時作件袈裟也很不便宜,所以就特別愛惜,平時不搭。还有些人搭了短時間,認为麻煩,沒有什么意思,也不搭了。

諸位!我們为什么不想一想,我們不是天天吃飯,天天穿普通的衣服嗎?为什么佛的衣就不能天天穿呢?这是個錯誤的見解,尤其我們既已出家,就应該一举一动都特別重視、遵守佛的制度規律,和佛教的傳統。因为以上数种不成文的流習,就慢慢的形成了平時不搭衣的陋習,只有上殿、过堂(吃飯)、禮拜佛、誦经、作佛事。应供种种較为重要的場合,才搭上各自应搭的五衣、七衣、祖衣等。在印度因天氣熱,穿衣少,只須把袈裟向身上一披一围就可以。看在中國因氣候不同,四季寒熱常變化,身上穿的衣服、单挾棉,隨氣候而增減,在冬天每個人都是內外数件。搭上袈裟,衣不注意就滑落下來,有時行路甚至失落了也不知道。后來经过研究,才想出在兩頭用一環一扣的辦法,使其扣牢固定,並把環扣裝飾成为如意,取其美观而吉祥之意。不搭衣既成了習慣,見经常搭衣者反为怪異。我过去在香港時,偶爾外出也隨和不搭衣,但在自己的道場,則衣不離体。自到美國來弘法以后,我則決心提倡衣不離体,恢復佛制,重視佛制。何況我們現在有沒有從前的那些障礙,清涼國師曾說过兩句話,我觉得非常值得我們出家人遵從。

他說:「身不蠲沙門之表,心不违如來之制」,这眞是至理之言。「身不蠲沙門之表」者,就是說的我們不应該有失沙門的儀表。「心不违如來之制」者,心中不可以稍有违背佛所立的制度。衣,又叫福田衣,我們出家人自己种福田,一方面也替众生种福田。众生見到出家人,就在出家人的身上求种福田,所以我們不能不常著上福田衣。至於出家人常穿的長衫短衣,衣領的形式不同於目前普通人的,这种衣領形式,是中國古時人所穿的样式。普通人的衣式常在改變,而中國出家人的衣衫,一直未曾改變。如果謹穿上長衫短褂,实不異於在家人。我們都是人,为什么別人見了我們要禮拜,就因为我們是佛弟子。穿上佛制的福田衣。金山寺的出家人,四众弟子,都是衣不離体,这並不是我們故意標新立異,而是我們遵守佛制,重視沙門之表。这一向時天氣特別炎熱,有居士問我「为什么这样熱的天氣,你們还要隨時搭上袈裟呢?」既有此因緣,我乃順便向諸位說一說「衣」的來源和區別,以及搭衣的功德和重要的意義。

每搭一次衣,就增加一次功德,而且受众生、鬼神的恭敬。諸佛菩薩之所以能圓滿佛果,都是從不思議的時劫中,勇猛精进,堅固他的信心得來的。精进就是時時刻刻修行,身心都不馬虎。堅固是不改變信仰的宗旨,從最初发心,認定了正確的目標,其間不受任何的誘惑,信心終不改變。如果修行一会就退心了,这样就会有障礙。心理一生懷疑,这也是障礙。所以信佛的人,一定要明白佛教的眞理,深信佛所說的教理是眞实无虛的。時刻身心精进,把信心常住在堅固的定力中,不要只在皮毛上用功夫,这样才能心无障礙。「为欲饒益群生类」:諸佛菩薩为什么要发菩提心?为什么要求无上道?他的目的,就是要饒益一切众生,不管是人或者非人等,他都要利益他們。「为求諸佛功德法」;諸佛菩薩为了利益众生,他必須先充实自己。古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像一個木匠,他想要把他的木工做好,雕琢得精緻,就一定要有一套良好完備的工具。那么菩薩想要饒益众生,首先必要明白諸佛所修行的法門,圓滿成就功德的道徑要旨,依教勤修,求得通达无礙的智慧,所以說「常修諸佛功德法」。「求」也就是修。常常修諸佛的功德法,是說常常遵照諸佛成就功德的方法而修行。

調御世間无等人      修治其意甚明潔

发心普救諸含識      彼能善入廻向藏

「調御」,調伏駕御的意思,「无等人」,是指这世間是无量无边,沒有方法計算,沒有可譬喩的这么多的人。金剛幢菩薩說:我們一种众生,都受到菩薩的「調御」。菩薩修菩薩道的時候,对於那些難教、難調、難伏、難駕御的剛強众生,他都能把他教化馴良,調伏安順,使其心悅誠服,奉行教理,令一切众生都发菩提心,能超出三界。菩薩想要調伏众生,必先要調伏自己的身心,令自己的身沒有殺盜淫,心沒有貪瞋痴。这就是「甚明潔」,就是清潔。因为殺盜淫和貪瞋痴,都是身心上的染汚。菩薩修治他的身心,沒有絲毫的染汚了,他的身意自然非常明淨純潔。所以他就能「发心普救諸含識」。菩薩发菩提心,普徧救護一切的蠢动含灵。「含識」,是指一切有情有識的,包括人和有生命的各种动物,都称为「含識」,又叫「众生」。发菩提心的菩薩,將他所修積的善根功德,以平等心廻向給一切众生,所謂「廻自向他,廻因向果,廻少向多,廻事向理,廻小向大」。所以說「彼能善入廻向藏」。

勇猛精进力具足       智慧聰达意清淨

普救一切諸群生       其心堪忍不傾动

无论是勇猛,或是精进,都是应該拿出眞实的力量來,踏实去做,才能說得是「勇猛精进力具足」。修菩薩行的人,这兩种力量是必須圓滿具足,才能达成道果。智慧聰达是根據意清淨而得的,有智慧的人,对於事理一定聰明通达无礙,因为他的心意裡一定清淨。菩薩力具足,慧具足,所以他发心行菩薩道,普徧救護一切群生。堪忍,就是堪能夠忍受一切的境界。菩薩行菩薩道時,遇着任何境界,他都能忍耐、应付、決不会被境界所搖动,而有所改變的。

心善安住无與等       意常清淨达欢悅

如是为物勤修行       譬如大地普容受

菩薩的心,是善良的、慈悲的,经常安住在正法上,從不生一絲歪念。菩薩的心,沒有任何人的心可與他等比。菩薩的意念中,也總是清淨无染。因为他的心意清淨。所以他有智慧。有智慧就不会受境界的影響,不会隨便被境界所轉。心胸曠达明智,就不会生煩惱,常常都是欢喜愉快的。菩薩为了救護一切众生,精进勤勉修学无上佛道,这就譬如大地一样,他普徧容受一切万物,无一點分別心。普覆載一切万物,從不生怨勞心。

不为自身求快乐       但欲救護諸众生

如是发起大悲心       疾得入於无礙地

菩薩发心修菩薩行和行菩薩道,他並不是为了自己,希望求得快乐享受,而是为了令一切众生離苦得乐,救拔一切众生出煩惱的生死苦海。菩薩因之发大慈大悲的心,普攝群生。菩薩度众生的心,是平等的,他不选择好的先度,壞的后度,而是冤親平等,不念舊惡,不辭辛勞,都視之如一子。菩薩把所度的众生,教化他們了达諸法,使令人人都能入於无一切障礙的地方。安享眞乐。

十方一切諸世界       所有众生皆攝受

为救彼故善住心       如是修学諸廻向

十方是指东南西北、四隅、上下而言。十方中所有无法以数計的世界,在这些世界上又不知有多少种类的众生人及非人等。菩薩对於这些众生,他发心都要救度,祗要見到众生在苦難中,他都要攝受教化他們。菩薩为要救拔那些众生的緣故,他就你然要善於安住菩提心來修行菩提道。他依著前面经文所說的法門,謹严奉行,勤勤懇懇的修学各种的廻向法門。

修行布施大欣悅       護持淨戒无所犯

勇猛精进心不动       廻向如來一切智

修菩薩行的菩薩,必須修六度万行。六度中第一度就是布施波罗蜜。菩薩修行布施波罗蜜時,他隨時都是生起特別欢喜的心情。他不但在修行布施時心裡特別欢喜,在戒行方面,也是特別注意,隨時隨地,大小事上,他无不严謹守持,如護眼珠。令戒行清淨如滿月,絲毫不觸犯、不染汚。所以菩薩「能護持淨戒无所犯」。菩薩在修学佛道時,專誠一心,夙夜匪懈,勇猛勤修精进度波罗蜜。他已能了諸法实相,信心堅固而不会受外來的境界所轉移,常常是如如不动。雖然心念不动,但菩薩仍然以所修的善根功德,常常为众生來廻回,或者为菩提來廻向,或者为实相,離一切相这种道理來廻向,所以說「廻向如來一切智」。就是以所修的善根功德來廻向佛道,求佛的一切智慧,能圓滿具足一切智慧,運用方便的法門,教化徧十方的众生。

其心广大无边際       忍力安住不傾动

禪定甚深恒照了       智慧微妙離思議

菩薩以万物为身,以众生为体,以法界为心,所以他「其心广大」得尽虛空、徧法界、无边无際。菩薩因为心量广大,能包涵万事万物,对於众生对他不恭敬的行为,毫不怒惱,慈悲容忍,習以为常。他具足了忍耐的力量,安住於慈悲心上,成就忍辱波罗蜜,不会受榮辱的虛名而搖动。菩薩能化榮辱为常態,就是他的禪定功夫已达到甚深的程度了。因为其心能常在三昧中,就会有智慧的光明发出,这种光明常能照了諸法,明达諸法。菩薩修得的智慧,是微妙的,不可以心思言議。他的智慧般若常常現前,一切行事,都是以智化情,以般若領导万行。菩薩修十度万行,度度都是依智慧般若所完成。

十方一切世界中       具足修治清淨行

如是功德皆廻向       为欲安乐諸含識

修行十廻向法門的菩薩,他在十方各种不同的世界中,修治种种清淨行法門,圓滿具足。他將这样修積的功德,一概廻向一切众生,廻向菩提,廻向实際。因为菩薩想要安乐一切的含識,就是說要令一切众生得到安乐。

大士勤修諸善业       无量无边不可数

如是悉以益众生       令住難思无上智

大士是菩薩的另一称呼。修廻向行法門的菩薩,他恒常勤勉修積种种的善业。既能增長自己的善根,又能饒益众生的事业,才是善业。菩薩勤修,是說他分秒的時間都不浪費,從不偸懶藉故懈怠。好像有些信众,遇有些小事情,就籍此放下应做的功課,应該拜佛的不拜佛了,应該誦经的也不誦经了,这就不是勤修諸善业的行为,而且有點近乎偸懶的表現。勤修諸善业,不特在正規的時間內不鬆懈,就是在百忙中也要利用机会作善业。譬如有一次我們旅行,因時間的關係,趕不到寺中的晚課。於是我們全车的人就在巴士上边走边做晚課,一切如儀,沒有一點兒因陋就簡的地方,也沒有把時間空过,这就是勤修諸善业。如果把这時間用來打瞌睡,或說閒話,那就不是勤修諸善业,而是增長諸惡业了。善业要勤修就增多,惡业則隨之減少。若不修行,善业就減少,相反地惡业就增長了。善业对於菩薩和众生,同样是越多越好,多到无量无边充滿虛空不可以数計。善业如是之多,並不是归为私有,应該以此善业功德,完全廻向給那些苦難的众生,利益諸群生,使令他們都能得到这种不可思議,最高无上的大智大慧。

普为一切众生故      不思議劫处地獄

如是曾无厭退心      勇猛決定常廻向

菩薩发愿要普徧救拔一切受苦的众生,他甚至在不可思議的長時劫中,即使常常处在地獄裡代替众生受苦,祗要众生能得解脫,離苦得乐,他也是心愿的。菩薩代替众生受种种苦痛,但他並沒有因之生退心,並不曾稍生一點厭倦心,認为已为众生尽到了心力,已经夠了,不繼续这种愿行了,菩薩決不如此。否則,怎能被称为菩薩心呢?不特不生退心,菩薩是越代众生受苦,他越是勇猛精进,堅定信心,決定不移,一定要修此廻向法門。把他修積的善根功德,一點不保留的統統廻向於法界众生。廻向实際,廻向无上菩提觉道。

不求色身香與味       亦不希求諸妙觸

但为救度諸群生       常求无上最胜智

菩薩修学佛道,他並不是为了貪着五欲,而想追求色声香味觸这五欲各种境界的享受,也不是希望求得五欲中觸尘的各种奇妙感受。菩薩都瞭解他們的虛妄,不会去貪著了。菩薩祗是为要救度一切受苦難的众生,才如是常常精进修習无上最胜的法門,愿得最胜的智慧。

智慧清淨如虛空       修習无边大士行

如佛所行諸行法       彼人如是常修学

智慧,是一個代表性的名詞,他无相无禮,看不見、摸不著、拿不起,但在各個人的言語行为上就充分的、明顯的表露出來,而且表現出來它的胜劣。这是說一般人的所謂世智。佛经上所說的智慧是不同的,是超过世智的,是眞智。不是意,也不是識。这种智慧就是我們人人本具,個個不无,是本有的,與生俱來的,可惜就因为被无明遮著了。好像一面鏡子,本來是光明透澈的,如今上面積上很厚的尘埃,甚么也照不見了。鏡子就如我們具生的智慧,尘垢使它不清淨、不光明了。应該用點功夫,把鏡子上染的尘垢除掉,令其恢復清淨、光明。尘垢就是无明,无明这個东西也是无形无相,它能使令人生出无謂的思想,表現种种惡劣的言行,你見到那些无理可喩的人事,就可以看到无明的相狀了。假若能除去无明,智慧就現前了。智慧是由清淨中生起的,它之不同於世智,就是世智常夾有染汚的成份。但修学佛道而生起的智慧,是清淨无垢,是广大无边的。因为清淨的智慧,決不会使令人对任何事有執著的偏見,有我所的獨夫之見,所以說智慧如虛空。虛空是沒有边際,沒有一點空相的,空要空得離一切相。我們本有的清淨智慧就是这样,也是沒有一切相。鏡子是個譬喩,並不說智慧就完全同鏡子一样。菩薩他怎么会有清淨如虛空的智慧呢?因为他修習了无边那么多的功德。以及他修学了菩薩(大士)所应修行的无边大行門,和过去諸佛、現在諸佛、未來諸佛所修行的法門。菩薩(彼人)就像这样恒常不懈地修学菩薩行,及諸佛的行門,所以他能得有清淨如虛空的智慧。

大士遊行諸世界      悉能安隱諸群生

普使一切皆欢喜      修菩薩行无厭足

菩薩(大士)的神通妙用,任運自在,他分身无数,到十方每一個世界中去,教化众生,救度众生出離苦海。菩薩遊行諸世界時,不是去旅行,也不是去观光,而是去饒益众生,令受苦難的众生得到安乐,令他們都安隱生活於佛光普照之下。普徧令一切众生所求皆遂,隨心滿愿,皆大欢喜。为什么人人都有煩惱呢?就因为所求的事常常失望,即是求不得苦,所以不快乐。菩薩修菩薩行,发愿普使一切众生皆欢喜,这就是他修行的目的。菩薩當他达到了修行的目的后,是不是就心滿意足,就此倦息呢?菩薩沒有这种思想,他隨時都愿意修菩薩行,從不自滿和厭倦,因为修積善根功德,是越多越好,所以他沒有停頓休息的時候。當年世尊住世時,常为老比丘穿針、做衣,又为病比丘送湯藥,打掃寮房,弟子們見了問世尊說:「你的功德已无量,为什么还要在众生身上做功德呢」?佛囘答弟子說:「功德还怕多嗎,越多越好,以此功德廻向給一切功德不足的修行者,和受苦的众生,不是很好嗎!」(未完)

宣化上人华严经浅释目录01-150链接(未完)

华严经淺释150 : 不被世間法所动搖,不被境界所轉變,是出世間法的要素

华严经淺释151 : 現在是末法時代-鬪爭堅固的時期,魔最喜欢的就是鬪爭

华严经淺释152: 欲令大乘法存在,必須讀华严、拜华严、修持华严、流通华严

华严经淺释153 : 從十方世界來的菩薩中選出的上首菩薩用偈頌來讚歎佛的功德

华严经淺释154 : 修道的人必須生生世世立功、立德、立言

华严经淺释155 : 誰能見到我的过錯,誰就是我的師父

华严经淺释156: 各方代表菩萨用偈頌來說明佛的功德和佛的境界

华严经淺释157:  菩薩所修行的廻向有十种之救護一切众生離众生相廻向

华严经淺释158: 行菩薩道一定要在众生的身上修,才能積聚所有的功德

华严经浅释159 : 修十迴向法門的菩薩以他所積修的种种善根回向众生


历史文章阅选读二(点击标题观看)

历史文章阅选读三(点击标题观看)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目录(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