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楞严经要义36:当你把福報享盡時吃什么東西都沒有滋味了,這個滋味是從业力而來

净界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短视频目录(20190120)

近期的目录链接(2019.01.25)

净界法师法华经讲记01-50

净界法师楞严经要义01-25

慧律法师楞严经目录(全)


楞严经要义36

楞严经要义36

 净界法师宣讲 

讲义75

子四、明嘗與味即藏性。 

這一科是讲到十二处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十二处是我們內在的六根去攀緣外在的六塵,會产生一种果報的受用,可能是一個安乐的受用,也可能是一個痛苦的受用。我們一般凡夫的情況就是在受用当中,产生執著,啟动了我們的攀緣心,然后就心隨境转,啟动了煩惱,啟动了业力,啟动了生死的果報,就是我們讲的「迷惑、取著、亂动。」我們被它外在的假相跟外在的作用所迷惑。佛陀告訴我們說:「其实你不应該只是看到它的假相,你要從它的假相当中看它背后的真实道理。」

什么是十二处的真实道理呢?就是龍樹菩薩說的:「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义。」十二处是怎么有的呢?是因緣所生法,是要有造作才出現的,你必須依止六根去攀緣六塵,根塵的接触才能創造這個因緣。当我們在受用這個因緣的時候,那是「我說即是空」,其实它沒有真实体性。“空”的意思不是說它不存在,而是說它沒有自性,沒有自性的意思是你可以改变,如果一切法有自性那就完了,說我這個人的身心世界是有自性的,那就完了!那你修行都沒有用,你今生這個樣子,你來生还是這個樣子,因為它有自性,那修行变成沒有意义了,因為它的本質是空,所以它有无量的可能性,因為它沒有自性。

在沒有自性当中,「亦名為假名」你造了什么业,這個业力就會去創造一個影像让你來受用,就是循业发現。所以你看我們出家以后,我們每天的拜懺,懺悔业障积集資糧,所以我們感受到,每一年每一年所受用的因緣是不一樣的,因為你的业力在改变。当我們將真空跟妙有做一個平衡,這就是“中道义”。我們不要偏空,空的意思是破我們的執著;假的意思是要我們积極的断惡修善积集資糧,這二個各有它的用意。

子四、明嘗與味即藏性。嘗跟味即是如來藏妙真如性,嘗是內处舌根,味是外处味塵,当舌根跟味接触的時候,其实這中間的道就同時显現出來了。

总标二处   

阿难!汝嘗二時众中持鉢,其間或遇酥酪醍醐,名為上味,於意云何?此味為復生於空中?生於舌中?為生食中?

阿难!你平常在早上跟中午二個時段,也经常跟隨大众師持鉢到城中去乞食,在乞食的過程当中,偶爾也會有人供養比較美好的飲食,譬如酥酪醍醐,這三個都是牛奶提煉出來的,牛奶加以煉製变成酪,酪再煉製变成生酥,生酥再煉变成熟酥,然后变成醍醐,這在古代都是上等美味的飲食。当我們的舌根接触上等飲食的時候,會产生一种美好的味道出現。佛陀就問阿难說:阿难!你的心意怎么樣,這美好的味道是怎么來的,你從什么地方來?是虛空所生?还是舌根所生?还是飲食所生?如我們平常在吃芝麻炒麵,你的舌根接触芝麻炒麵产生芝麻的香氣,這個你從什么地方來?是從舌根而來?是從炒麵而來?还是從虛空而來?這都値得我們去探討這宇宙当中的“道”。

妄相无体

非從舌生  

阿难!若復此味生於汝舌,在汝口中,祇有一舌,其舌爾時已成酥味,遇黑石蜜应不推移;若不变移,不名知味;若变移者,舌非多体,云何多味一舌之知?

阿难!假設這美好的滋味是從舌根而來,那這地方有個問題,在口腔当中每一個人只有一個舌根,一個舌根只能夠出現一個滋味(基本定义) 。你只有一個舌根,如果舌根产生滋味,那你只能产生一個滋味,就好像一棵樹長出的果实,要是酸的,那整個果实都是酸的;若是甜的,這整個果实都是甜的;是苦的全部是苦的,一棵樹長出的果实只能夠有一個味道,不可能你這棵樹有苦的、有酸的、有甜的,不可能的!所以說既然是你舌根所生,那么身為一個舌根,它只能夠生起一個味道。這時舌根已经产生了酥味,這時如果你又同時吃到黑石蜜(甘蔗糖) ,黑石蜜是甜味,乳酪是鹹味,而這時你的舌根已经产生一個鹹味,你遇到甜的東西的時候,你的舌根就不能再转变味道為甜,因為你的舌根已经生起鹹味了,所以你对甜的東西应該沒有任何反应、沒有任何的知觉才对!

既然甜味不能产生任何的反应,那表示這個舌根就不是一個滋味的舌根?你只知道鹹味,酸甜都不知道,那你這算什么舌根呢?所以說舌根产生味道不合理,因為你只产生一個味道,其它味道都不知道,那就不能構成舌根的定义。假設你說你舌根的味道可以变來变去,一下变甜,一下子变酸,可以变移,那這有問題,舌根只有一個体,不是多体,怎么你一個体的舌根可以产生這么多滋味呢?你這一棵樹同時产生甜的水果,又产生苦的水果,這是不合道理的,因為你的舌根只有一個,你不能产生這么多滋味的,所以味道是舌根所生是不合理的。

非從食生  

若生於食,食非有識,云何自知?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預於汝,名味之知?

(這是我們一般的執著)你吃到美好的飲食,你也正在享受這美好的滋味,那這個滋味是從哪裡來呢?你說当然從飲食中來。那這就有問題,飲食是一個无情之物,它沒有了別的心識,身為一個飲食如果沒有用舌根來跟它作用,它的味道是表現不出來的,你能夠感受到這樣的滋味一定有舌根的作用。你說這個味道只有飲食生起的,不需要舌根,事实上,身為飲食它根本沒有了別性,它怎么知道美好的滋味呢?它一定要有舌根的相互作用,飲食沒有了別性,它怎么能夠自己知道滋味是什么呢?

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預於汝,名味之知?

若你一定說飲食也可以知道它自己的滋味,若飲食知道自己的滋味,那是飲食自己在吃自己,是飲食在受用它的滋味,那跟你阿难尊者又有什么关系,那怎么能夠說是你阿难尊者的舌根呢?所以從飲食中出來不合道理,因為你飲食再怎么美好,你沒有一個有了別性的舌根去接触,那美好的滋味是显現不出來的。

非從空生  

若生於空,汝噉虛空当作何味?必其虛空若作鹹味,既鹹汝舌,亦鹹汝面,則此界人,同於海魚,既常受鹹,了不知淡,若不識淡,亦不觉鹹,必无所知,云何名味?

若這滋味是從虛空所生,我們有時候也會去嘗一嘗,這虛空它到底是什么滋味呢?“虛空”有二种的虛空,一個是外在的虛空,一個是你嘴巴的虛空。這地方所指的是嘴巴的虛空。假設虛空它能夠产生乳酪的鹹味,既然你的舌頭能夠感受到鹹味,那不但是你嘴巴裡面有虛空,外面也有虛空,這樣子你应該整個身体都感到鹹味,因為外面也有虛空,你的臉部身体都应該感受到鹹味。那這樣有個問題,整個世界的人就像大海中的魚一樣,因為魚就在大海的鹹味当中跑來跑去,全身內外都是鹹味。既然你经常受到一個鹹味,那我們就不知道平淡的滋味,就沒有对比。你看大海的魚牠不管吃什么都是鹹味,牠沒有其它的味道。所以身為一個海中的魚牠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平淡,因為牠從來沒有对比過。既然不能了知淡的味道,你也就不能知道這叫鹹味,因為沒有对比過。既然不知鹹也不知淡,那這個叫什么根呢?身為舌根当然能夠分別酸甜苦辣,你永远只知道一個滋味,那怎么叫舌根呢?所以生於虛空是不合道理的。那么到底我們在吃這個美好的滋味,這個滋味是怎么來的呢?

結妄归真   

是故当知,味舌與嘗,俱无处所,即嘗與味,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当我們的舌根去接触這美好滋味的時候,那甜美的滋味其实是不真实的,它是緣生无性当体即空。身為一個不真实的滋味,怎么會显現在我的舌根呢?是因為我過去有布施飲食的善业,所以假借這個飲食,把這善业的力量显現出來,让我感受到一個美好的滋味,是個人的循业发現。因為你善业还在,当你把福報享盡的時候,你吃什么東西都沒有滋味了,因為這個滋味是從业力而來。它只是個人的循业发現的假相,但是它的本質,当体就是我們众生本具的如來藏妙真如性。世間上的飲食,我們应該說它有无量味,你看福報大的人他吃東西味道特別美,我們福報比較差的,吃同樣的東西味道稍微差一點。你不相信你把這個麵給餓鬼道吃,他吃得很痛苦。

你看目犍連尊者他一個阿罗漢,他在定中看到他的母親墮到餓鬼道去,他也是去托鉢美好的飲食給他的母親,当他母親把這飲食放到嘴巴吞到喉嚨的時候,变成一团猛火。怎么這美好的飲食跑到你的嘴巴变猛火呢?因為即空即假即中,這個飲食是不真实的。飲食若是真的飲食,那进到他的嘴巴应該还是一樣美好的飲食,因為它是虛妄相。所以目犍連尊者很緊張,就去稟告佛陀,佛陀說你要斋僧,一方面叫你媽媽懺悔。目犍連尊者就用他的物質供養大众師,一方面他媽媽懺悔,后來才把這业转過來。

在春秋戰国時代,魯国的国君,有一天魯国的人民在海中找到一隻鳥,這隻鳥非常漂亮,就像天上的鳳凰一樣,這国君非常喜欢這隻海鳥,就做了一個很大的籠子把牠保護起來,每天要他的僕人餵牠上膳食,而且每天把宮中最美好的飲食酒肉盛給這隻海鳥吃,結果三天以后,這隻海鳥死掉了。国君說:為什么呢?大臣說:海鳥的飲食跟我們的飲食是不一樣的,你拿我們美好的食物对牠來說剛好是毒藥。所以這飲食是不真实的,每一個人循他的业去发現他個人的飲食,這就是所謂的「循业发現」。這也就是我們在吃飯的時候為什么要食存五观,你每天這樣子念:「計功多少量比來处;忖己德行,全缺应供;防心離過,貪等為宗;正事良藥,為療形枯;為成道业,方受此食。」当你這樣念的時候,你产生慚愧心、感恩心,這种慚愧心感恩心生起的時候,你再去吃飯是特別的甜美。飲食因為它不真实,所以它會变化,這就是所謂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

子五、明身與触即藏性。

身根是內处,冷熱澀滑是外处,身根跟处接触的時候当体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总标二处

阿难!汝常晨朝以手摩頭,於意云何?此摩所知,誰為能触?能為在手?為復在頭?

阿难!你平常早上起來要三摩其頭,佛陀規定弟子們早上起來要三摩其頭,因為佛在世的時候很多外道出家,出了家以后,佛陀怕他們习性不改又修外道法,所以佛陀要他們每天起來三摩其頭,告訴自己经出家了,应該要勤修戒定慧來熄滅貪瞋癡。以我們手去摩頭而产生一個触觉,冷熱澀滑的触塵。

這一段值得我們注意的,這一段的经文跟以前是不太一樣的,前面的经文它的內处跟外处,一般來說它的內处都是有情,它的外处都是一個无情物,譬如以這一段佛陀应該舉我們的身根去穿一件衣服,身根是有情,衣服是无情,当我們的身体跟衣服接触的時候,有冷熱澀滑的感觉。但是這個地方讲的譬喻它的內处跟外处都是一個有明了性的東西,不管是手,不管是頭,都是有了別功能的心法,這地方值得我們注意。你的意思怎么樣呢?当我們的手去接触我們的頭的時候,整個摩触的過程当中,到底何者是能触,這触觉是從哪裡生起的呢?是從手裡面生起的?是從頭生起的?我們的手去摩頭會产生冷熱澀滑的触觉,這個触觉是從哪裡來,是從手邊來还是從頭部來?佛陀提出這個問題。

妄相无体

二触不成  

若在於手,頭則无知,云何成触?若在於頭,手則无用,云何名触?若各各有,則汝阿难应有二身。

若触觉是完全從手這一邊生起的,因為我的手去摩頭,产生了触觉,应該從手出來,那這樣子有一個問題,触觉是完全從手裡面生起的,那頭变成完全沒有明了的作用。但事实上頭是有明了作用的,那表示你的手跟頭沒有完全接触,因為頭是有明了性的,而你的手去接触頭的時候,所有的感觉只有從手裡面生起,那表示你沒有真正的接触,所以不能構成触。若触觉是完全從頭部生起的,那手就完全沒有作用,但事实上手也是有感觉的,所以也表示頭部跟手也沒有真正接触。因為手是有知觉,那你的知觉只有從頭部生起,可見得你的頭跟手沒有接触。

若各各有,則汝阿难应有二身。若在接触的過程当中,手也产生一個触,頭也产生一個触,在整個摩触的過程产生二個触觉,那阿难尊者你应該有二個身体,以后你要成二尊佛才对啊!你的手去摩你的頭产生二個感觉,那你应該是二個身体,這是不合道理的。

一触不成 

若頭與手一触所生,則手與頭当為一体。若一体者,触則无成,若二体者,触誰為在?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不应虛空與汝成触。

若当我們的頭跟手接触的時候,這二個都是有明了性,相互接触的過程当中,它們二個共同产生一個触觉。那這樣子手跟頭应該相合為一体才对,你們二個既然能夠产生一個触觉,那頭跟手是一体的。那假設頭跟手是一体的,那就不能構成触的定义了,触必須有能所,能跟所是不一樣才对。現在你的頭跟手是一体的,就不能产生交互作用,那触的定义就不能成立。若頭跟手是二個体,你生一個触觉,它也生一個触觉,這二個是一個自体,那到底這個触觉是從哪裡來。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不应虛空與汝成触。在能摩的手就不是在所摩的頭,在所摩的頭就不在能摩的手,你不应該說一個空空蕩蕩的虛空,跟你产生一個触吧!所以說一個触也不能成立,因為手跟頭都有知觉,怎么有可能會合成一個触呢?那我們手去摩頭产生那個感觉是從哪裡來呢?

結妄归真   

是故当知,觉触與身,俱无处所,即身與触,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当我們的手去摩触頭的時候,它其实就是一個因緣所生法,而這二個接触的過程当中是沒有真实处所的,也就說它是緣生无性当体即空。它只是你過去的善惡业力,而显現的一种暫時的假相跟暫時的一种感受作用而已。你善业強,不管你摩你的頭你的手,你都产生快乐的感受,你要有罪业,你摩你的頭你的手就觉得很痛苦,這只是一种循业发現,它的本質就是你的真如本性,假借业力而显現出來,但真如本性本身就是清淨本然周徧法界。

 “触”是一种身体的感受。在台中蓮社有一個念佛感应的故事,我們從它的故事來探討它的道理。当時有一個阿环師姐,這師姐她四十二歲就參加台中蓮社,她到六十二歲往生,总共親近台中蓮社二十年的時間。她不但很精进的參加共修,也非常发心的護持共修团体出錢出力,后來她在六十二歲的時候,腸胃生一個腫瘤,開了幾次刀都沒有什么效果,最后開完刀以后,她就決定不再開刀了。在開完刀那一天,下午三點鐘在病房当中,她整個人昏睡過去,昏睡的過程当中,她的手就去撥一個東西,一直在撥、一直在撥,感到非常的恐怖。這時她的家人就趕快找蓮友來助念,念一段時間以后,她的手就安定下來了。

她第二天醒過來,她的家人說,妳昨天晚上三點鐘妳到底是看到什么?她說在睡觉的時候,看到一個黑色的東西,往我的身体罩過來,非常痛苦,好像蚊帳一樣的東西,我一直要把它撥開都撥不開,后來听到念佛的声音,她自己也念佛,当她很虔誠念佛的時候,看到一道金黃色的光明,光明出現的時候,那黑色的陰影就慢慢的消失掉,就变成一個小孩子出現。她就問小孩子說你來幹什么?小孩子說我來跟妳討命的,妳前生妳很喜欢殺貓,看到貓就殺,妳殺了四十隻貓,我是其中一隻被妳殺的貓,我現在要跟妳討命,但是因為妳念佛的关系,把我們之間的惡因緣化解掉了,但是妳欠了四十條貓的命,还是要償还。這小孩子說,妳应該做三天的法會來超渡這些貓。后來阿环師姐就請人家來誦经,誦了三天的经,最后一天又放了大蒙山,才把這业障給消過去,后來也就安然的在念佛当中往生。

我們今天要探討的就是,她在看到黑色陰影的時候,她的心跟佛號接触的時候,她開始念佛的時候,為什么會出現那道光明?為什么有些人念佛的時候看不到光明?其实阿彌陀佛的光明是无所不在的,清淨本然周徧法界,但是你一定要依止你真实信心來念佛號,才會把那個光明显現出來。在法界当中,有很多很多很好的磁場,有很多很多不好的磁場,所以我們的起心动念很重要。你看你起惡念,就招感不好的磁場,你起善念,它就會出現善的磁場。因為佛菩薩在法界当中发了很多愿,阿彌陀佛发了四十八愿,观世音菩薩也发了十二個愿。但是你要啟动佛菩薩的愿,你一定要安住善念,信心、愿望。

但是很多的外道鬼神在世界当中也发了很多很多的邪愿,為什么很多人跟他感应道交呢?因為你自己,仁者心动。所以我們不是說要逃避到什么地方去,這個地方不好要到哪個地方,都不是這個意思,那是你心念的問題。譬如我們今天住在同一個道場,你要是觉得道場不好,你应該到大殿去懺悔,因為你有那個业力。其实我們整個法界当中,世間上整個法界充滿好的因緣,也充滿不好的因緣,所以整個法界当中是具足十法界染淨諸法,但是你念頭一动,你就跟誰感应,就這樣子。這叫做「本非因緣非自然性」它当体即空即假即中。所以你看我們看到別人好,我們隨喜赞嘆,我們會感受到他的光明功德;你看他好,你忌妒,你就招感那負面的磁場給自己痛苦。讲实在話,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自作自受,這就是所謂的循业发現

子六、明意與法即藏性。

意是內处意根,法是外处是法塵。意根去攀緣法塵的時候,就产生了因緣所生法,它当体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总标二处 

阿难!汝常意中所緣善、惡、无記三性,生成法則,此法為復即心所生?為当離心別有方所?

阿难!你平常也经常的依止你的意根去攀緣善、惡、无記三种的境界,善能夠引生我們今生來生安乐的果報,這叫善的境界;但是我們也经常去攀緣一些邪惡的境界,與貪瞋癡相应的,对今生來生产生痛苦果報的境界;或者是非善非惡的境界。第六意識夾帶前五識去攀緣這种境界,最后落謝到我們第六意識的心中,就構成了一個影像,产生三种善惡无記的法塵(這地方是說明第六意識怎么去創造法塵,去攀緣外境而落謝影像而成就法塵)。這三性的法塵到底是怎么來的呢?是你內心所生起的,还是離開你這一念心有它個別的方向跟处所呢?我們有時候经常會出現什么影像,或者是戒定慧的影像,或者是殺盜淫妄的影像,那這個影像是怎么來的?是我內心生起的,还是另外從外面生起的,佛陀提出這個問題。

妄相无体

非即心生  

阿难!若即心者,法則非塵,非心所緣,云何成处?

阿难!若法塵是決定從心中生起,說我心中的影像就是我內心生起的,那這個地方有問題。法則非塵,法塵既然是心所生,那這個就是有情,因為心是有情,所以生起法塵,這個法塵也是有情,那這時候法塵就不是无情之物了,它是一個有情的心法,法則非塵,那就不是一個无情,它是一個有情的心法,因為它是心所生。那這樣讲,非心所緣,既然是心法,心法是无形无相的,那你怎么去攀緣它呢?影像是心所生,心生起影像,這影像也是個心法,那這心法是无形无相的,那你怎么去攀緣這個影像,它已经不是一個色法,是一個心法,那你攀緣不到這個塵,那又怎么能夠構成外处呢?外处就是所緣為意,那你都不能夠攀緣那怎么能夠構成外处呢?所以是心所生不合理,因為你心所生它就是個心法,心法就不能攀緣。

非離心有  

若離於心別有方所,則法自性,為知非知?知則名心,異汝非塵,同他心量;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於汝?若非知者,此塵既非色声香味,離合冷煖及虛空相,当於何在?今於色空都无表示,不应人間更有空外,心非所緣,处從誰立?若離於心別有方所,則法自性,為知非知?

若離開這一念心有它個別的方向跟处所,法塵有其善惡的自性,那到底它是有知还是无知,它是離開心有它固定的体性,這体性到底是心法的有知还是色法的无知?

知則名心,異汝非塵,同他心量;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於汝?假設它是一個有知的心法,異汝非塵,它既然不是塵而且也不是你的心法,身為色塵,它是一個有心法的,它既然不是你的心法也不是色塵,那它表示是什么?是同他心量,是他人的心量,那跟你有什么关系呢?如果你一定要說,即汝即心,這個就是你的心法,那這樣子你就变成二個心,你這一念怎么能变成二部分,一部分变成能緣,一部分变成所緣,一部分是內处,一部分是外处呢?這不合道理的,你的心是不能分成二部份的,所以有了知的功能是不合理的。

若非知者,此塵既非色声香味,離合冷煖及虛空相,当於何在?若塵是離心別有而且沒有明了性,那么這個法塵它是心中的影像,它既然是離心別有,它既不是外在的色身香味触(触塵就是離合冷煖),它既然不是外在的五塵也不是虛空相狀,那么它到底在哪裡呢?它離心別有,那這個影像到底在哪裡呢?

今於色空都无表示,不应人間更有空外,心非所緣,处從誰立?既然在整個色(色身香味触),在五塵当中,在虛空当中都沒辦法显現,那在人世間不应該說在五塵之外,在虛空之外还另外有一個色法存在,即使離開了色空之外还另外有一個東西,那它也不是心所緣,表示你心攀緣不到,既然心攀緣不到,那這处的定义又怎么安立呢?身為一個处,它必須要所緣為义,所以它是沒有明了,性離心別有,你根本找不到它的存在。那它到底在哪裡呢?它不在你的內心也不在外面也不在色空,找不到!找不到的話你根本沒辦法攀緣,沒辦法攀緣就表示它不是一個处,所以離心別有也不合理。但是我們每一次拜完佛、念完佛的時候,或做完一件事情,我們心中也的確會留下很多很多的影像存在,那這影像是哪裡來的呢?

結妄归真   

是故当知,法則與心,俱无处所,則意與法,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我們能分別的心跟所分別的法塵,其实它都是不真实的,緣生无性当体即空,能緣的心跟所緣的法的相互作用,只是個人业力所显現的假相跟作用,它的本質就是真如本性。海公在讲《楞严经》的時候常讲一個观念說:其实這個“道”,大乘的真实之道,大乘的成佛之道,其实是无所不在的,就在我們的身心世界,就在我們穿衣、吃飯、睡觉当中都经常显現,只是我們沒有迴光返照当面錯過而已。不是說你到哪裡去,到西藏求什么道,不是的!“道”就在你的身心世界当中。只是我們是不是具足智慧的法眼去观察它,去把它找出來,当做你成佛的正因,当做你修行菩薩道一個真实《首楞严王》的功德如此而已。

所以我們讲開悟的《楞严》,其实悟的是什么?悟的就是在身心世界当中,每一個法都是如來藏妙真如性,都是即空即假即中的道。重點就是我們這一念心,你遇到身心世界的時候你是向外攀緣,那就完了!那你啟动惑业苦;你能夠迴光返照它的道,不隨外相而转,你去迴光返照它的道,那就是法身、般若、解脫。所以每一個法对我們來說都是生死杂染之法,每一個法对我們來說也都是解脫安乐之法,關鍵就是巧妙在於你一念心。

我們不应該說外境有什么問題,不应該這樣讲,你看一把刀子,你會用它,它可以割除你的毒瘤,你不會用它它就傷害你,所以每一個法都是一体二面的,善惡二面的。你看我們在人事当中,我們沒辦法去改变別人,我們不能改变环境的,但是你要會巧妙,你就在整個环境当中去消你的业障,去积集你的資糧。人事你不會好好的運用,你一天下來就造很多罪业,傷痕纍纍,因為每一個法都是如來藏妙真如性,它都是你的真如本性,只是我們是不是能夠迴光返照而已。

净界法师楞严经要义01-25目录(未完)

楞严经要义25:我們以不同的心態去做一种事情,产生的結果就是不一樣

楞严经要义26:不变跟隨緣在理論是同時的,但是修正的時候你不可能同時

楞严经要义27:我們過去一定造了某种程度的共业,所以在生命当中會产生交集在一起

楞严经要义28:你今生的生命并不能代表你自己,它只是你生命的一部份

楞严经要义29:心跟万法的互动其实是非合和,非不和合的

楞严经要义30:你來生會遇到什么人跟你的想法有關聯,憶念谁就跟谁有交集

楞严经要义31:其实道是无所不在的,所以觉悟也沒有分任何場所的

楞严经要义32:內心最大的潛能就是想像力,從你的想像就知道你未來生命的变化

楞严经要义33:要記住一個观念,每一件事情都是從空性而來,也都是回归到空性

楞严经要义34:修行是产生一种生命的扭转,要产生观照力,积集善业不叫做修行

楞严经要义35:初学者你一定要把身心世界的“道”把它找出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