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楞严经要义124:修学中最大的忌諱就是你想去追求还沒有成就的功德,有貪求就不对了

净界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短视频目录(2019.04.05)

近期的目录链接(2019.04.27)

净界法师法华经讲记1-70

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全)

净界法师楞严经要义01-105

慧律法师楞严经目录(全)


楞严经要义124

楞严经要义124

净界法师宣讲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証了义諸菩薩万行首楞严经》要义。监院法师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讲义277面具

辛三、貪契合想

在想陰的魔境当中,前面二個貪善巧、貪经歷,這都是比較屬於外在身形的变化。契合他這一個人是追求內心对真理的一种契合,他希望早一點開悟,早一點生起种种的神通妙用,是這樣的想法。当然這個想法也不能說錯,一個喜欢追求開悟不能說錯,但錯在他過分的貪求就不对了,不正常!他已经起心动念了,仁者心动,不是幡动,也不是風动,他既然心动,那魔王就得其方便了,你內心一动,魔王就採取行动了。

魔便邪附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经法。其人实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來彼求合善男子处,敷座說法,其形及彼听法之人,外无遷变,令其听者,未聞法前,心自開悟,念念移易,或得宿命,或有他心,或見地獄,或知人間好惡諸事,或口說偈,或自誦经,各各欢娛,得未曾有。

魔王的行动跟前面完全一樣,飛精附人,口說经法;魔王派了妖精鬼魅附在一個人身上,使令他能夠演說种种契合之法。這個人他來到修止观人的处所,敷展高座,為這個修止观的人說他喜欢种种如何開悟的法門。這說法者在說法的過程当中,他自己的身形跟听法者的身形都沒有任何变化,因為這個人他要的不是变化,不像前面追求善巧、追求经歷,他要的是外在的因緣变化,而這個人他要的是內心的契合。所以他這時候是怎么辦呢?

令其听者,為聞法前,心自開悟

他因為魔王的攝受力就使令這個听法的人,在沒有听法之前就已经開悟了。懂教理的人一定知道是有問題,你沒有听法就開悟,這不正常。事出必有因,佛法的功德,是不能私下傳送的。我們再讲一次:佛菩薩可以把他的福報加持給你,可以!但善根是不能輸送的,連佛陀都不能把善根輸送給阿难尊者。前面我們讲很多,阿难尊者他根本就不想修学。佛陀說:我吃飯我飽,你吃飯你飽,善根是不能輸送的。一個稍微懂教理的人就知道這不正常,我还沒有听经,這一部经的道理我就懂,那当然是有外力的侵入。他不但是能夠開悟实相妙理,而心中念念移易,他心中本來是沒什么妙用,突然間产生变化。

什么变化呢?或得宿命,他本來不知道他過去生发生什么事情,他知道他自己,他的親人朋友過去生所发生的事情,得宿命通;或者有他心通,他知道对方在想什么事情,在念什么事情;或者他能夠看到地獄种种苦惱的事相;或者他在止靜中,知道人世間很多私下,哪一個人做什么好事,哪一個人做什么惡事,這种种隱私的事情他都知道;或者他能夠出口成章,隨便讲出一句話就是一個偈誦;或者他這一部经根本沒有背過,他突然間可以把《法华经》背出來。当然這都是有問題,不正常!各各欢娛,得未曾有;非常欢喜,他認為自己有這么多殊胜的功德,而感到非常欢喜。当然這時候,他对說法者也深存感恩恭敬。這是說法者在魔王的攝受之下,他在說法之前,現出這种奇異的相狀。這個修止观的人,他面对這個相狀是怎么辦呢?

主人迷亂  

是人愚迷,惑為菩薩,緜愛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

這跟前面一樣,這愚痴的修止观的人就把他当作是大菩薩的示現,更加的愛著、更加的恭敬這說法之人,就追隨他來破壞佛陀的律儀,而潛行种种貪欲之事。破佛律儀,潛行貪欲,是所有著魔的人共同的相狀,也是魔王所要達到的目的。這当中的過程,這個說法者他不但現出奇異的相狀,他还要說出一些邪知邪見的法門。

說邪惑言  

口中好言佛有大小,某佛先佛,某佛后佛,其中亦有真佛假佛,男佛女佛,菩薩亦然,其人見故,洗滌本心,易入邪悟。

這個人口中好言,魔所依附的說法者,他常常說什么法呢?他說:佛有大小的差別,哪一尊佛是比較大的,哪一尊佛是比較小的。(当然這不合道理,佛佛道同)。他也說某一尊佛是前輩,某一尊佛是后輩,有先后高低的差別;他也說,佛有真佛假佛。(当然這也不合理,所有的佛都要破妄显真,哪一尊佛是假的呢?)还有男佛女佛(当然佛不可能現女相)。菩薩亦復如是,也是有先后真假的差別。這個修学三昧的人看他現出种种的異相;前面他現出很多異相,你跟隨他,他还沒說法之前你就開悟了,就显种种的神通。這個修止观他产生什么变化呢?

洗滌本心,易入邪悟

他就把他過去所修学的正常的戒定慧法門完全把他洗盡了,不要了!而转变墮入到他所說的這些邪知邪見当中。

指名示害   

此名魅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與師俱陷王难。

教悟戒迷   

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墮无間獄。

依附在說法者的那個鬼叫魑魅鬼,因中貪惑為罪,遇畜成形。這种鬼平常就喜欢欺誑迷惑众生,依附在狐狸跟野干的身上,來欺誑迷惑众生,魔王派這個鬼依附在說法者身上。

這個地方我們要注意:一個人著魔的情況就是這八個字「洗滌本心,易入邪悟。」我們一再強調,魔王要破壞你的功德一定先要让你起顛倒,這是一個通則。因為沒有人可以破壞你,魔王也不能破壞你的功德,他是让你自己破壞,他怎么破壞你的功德呢?要破壞你的功德,当然让你先顛倒,让你放棄你的思想生起邪知邪見。〔小止观〕讲到魔境,它有一個判断方法:你在打坐当中,突然間有一尊佛跟你說法。那你怎么判断這個法是正法,还是顛倒之法,你怎么判断?当然我們沒辦法判断,魔王他要來跟你說法,他一定是精心設計過的,他剛好是抓到你的要害,你貪什么他就順你的意思。但是〔小止观〕說有一個簡单的判断法。我沒辦法判断你說的法是对是錯,但是你可以感觉一下,我在打坐的時候,心是寂靜明了的,你給我說法以后,我突然間扰动不安;這個法进入到我心中以后,我突然間扰动不安,這就有問題了!

就是這個法怎么樣呢,它跟你原來的戒定慧是不隨順。我打坐打得很好,佛陀跟我說法以后我的禪定更深,智慧更加的明了,我的明了性更強,寂靜性更重,這法跟你的心中一接触,它对你是加分的效果,它這個法是隨順戒定慧,那当然是正法!我在修戒定慧,你在說的法也是戒定慧,那么二個加在一起是不是會加分,我在修戒定慧,你跟我說法以后,我突然間产生扰动不安,那你說這是不是有問題?這是簡单的判断方式。就是這個人他跟你說的話,你听了以后跟你原來的路不一樣,那你就要警惕心了。总而言之,魔王就是要洗滌本心,要把你的心转到易入邪悟。他的目的就在此,他要破壞你所有的功德,先让你起顛倒,這個意思。

辛四、貪辨析想

什么叫“辨析”呢?這個修止观的人,他突然間想要辨別万物生起的根源,他很想要分析万物变化之理。万物是怎么生起的?生起以后這個過程,它又是怎么樣变好又怎么樣变壞,又是各式各樣的变化,這個道理到底是什么?他突然間有這個念頭出來。

定发愛求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发明,三摩地中,心愛根本,窮覽物化性之終始,精爽其心,貪求辨析。

這個修止观的善男子,他的受陰已经被破壞了,而這時他圓定止观的功德也正式成就了。他就在那一念寂靜的心中,起了一個念頭,心愛根本。他经常想生命到底是從什么地方來?一切山河大地又是怎么生起?万物生起的根源到底是什么?而且他也想要去窮究博覽,一切法生起以后它又是怎么变化的方式,它的性質、它的宗旨、它生從什么地方而來,最后終了的時候將往哪裡而去?這個念頭生起以后,当然這是打妄想,但他自己不知道,对這個妄想的心態是精爽其心,貪求辨析;把他所有的精神体力…他本來的所观境是真如,他就把所观境放掉,就整天想這一件事情,万物是怎么生起的,又是怎么变化的,貪求這樣的辨析。這地方就正式的去招感魔境的原因,也因為這樣魔王就有机可乘,採取了行动。

魔便邪附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经法。其人先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來彼求元善男子处,敷座說法,身有威神,摧伏求者,令其座下雖未聞法,自然心伏,是諸人等,將佛涅槃菩提法身,即是現前我肉身上,父父子子,遞代相生,即是法身常住不絕,都指現在即為佛国,无別淨居及金色相。

魔王所派遣的使者,他現出的異相跟他所說的法門:魔王派遣一個妖精鬼怪,附在一個人身上,使令這一個人能夠說法。這個人就來到了欢喜追求万物根源修止观善男子的处所,為這個善男子敷展高座,宣說万物根源的法門。這個說法者在說法之前,它的身体有一种很特殊的威德神韻。「威德神韻」古德註解說:或者特別的莊严,或者現出种种的光明。总而言之,看上去就是种大威德神力的相。他的目的就是要摧折降伏這個求法之人,让他生起恭敬信仰之心,而且他能夠使令座下的人在沒有听法之前,看到這樣的威神之力,很自然就能产生恭敬調伏之心。這時候经過他的引導以后,這些听法之人就很自然的認為,十方諸佛的涅槃菩提法身…我們讲,「三德密藏」。修行就是把心中的煩惱障、业障、報障,转成般若、解脫、法身;涅槃就是解脫德,菩提是般若德,法身就是法身德。

這种人他就使令听法之人,把十方諸佛的三德密藏,認為就是我現前的父母所生的肉身身上就是三德密藏,而這三德密藏是经過父親转給兒子,兒子傳給孫子,是一代一代相傳,這樣子就是諸佛的法身、般若、解脫,三德密藏是常住不絕的。另一方面他們都認為,現在就是佛国,娑婆世界這個穢土就是淨土,離開這穢土沒有其他清淨的国土,也就沒有另外清淨所謂的金色法身,当下就是淨土,我的肉身就是佛身,我的肉身就是佛陀,我住的环境就是淨土。他這樣子讲的話,這個修止观的人,他怎么反应呢?

主人迷亂  

其人信受,亡失先心,身命归依,得未曾有。是等愚迷,惑為菩薩,推究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

這個修止观的人,他能修止观,他有一定的戒定慧的正見。但是這個魔王太厲害了,他投其所好,他喜欢辨析万物的根源,生起的根源跟怎么变化,所以他就讲一些相似的法。說,什么叫根源呢?什么叫变化呢?就在你的色身就是三德密藏,你所住的环境就是佛国。這個人听了以后非常欢喜,当下就是淨土,当下就是佛身,就亡失先心,過去的正知正見就沒有了,而且以生命來皈依這個說法者,內心非常欢喜,終於找到善知識了,得未曾有。這些听法的愚癡众生,就把說法者当作大菩薩的示現。說法者当然能夠推究他心中的好乐跟他說相似法,他的目的只有一個:破佛律儀,潛行貪欲。這是所有魔王要達到的共同目标。

說邪惑言   

口中好言眼耳鼻舌,皆為淨土,男女二根,即是菩提涅槃真处,彼无知者,信是穢言。

魔說法的內涵:這個說法者他经常說:這依報莊严在哪裡呢?就在你現在的眼耳鼻舌身這六根,你的六根当下就是依報的功德;所謂正報的功德,男女二根当下就是菩提涅槃真实的依止之处。這些愚痴无知的众生都信受奉行,如此的汙穢之言。当然就邪知邪見,最后就破律儀,潛行貪欲。

指名示害  

此名蠱毒魘胜惡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與師俱陷王难。

教悟戒迷   

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墮无間獄。

佛陀讲出這鬼怪的名称及对治的方法:這是二种鬼的結合:一种蠱毒,蠱毒鬼是瞋心重,貪恨為罪,遇蟲成形。這個人就是经常想要去害別人,因為心中有恨,就附在毒蛇蜈蚣当中,形成蠱毒鬼。或者魘胜鬼,他的因地就是喜欢誣枉他人、誹謗別人,貪罔為罪,遇幽成形;喜欢在幽暗的地方去傷害別人,处在幽暗的环境。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這地方他說的法錯在哪裡?肉身跟法身的問題。我們在看大乘的经典,特別是圓頓的不二法門,佛陀也說,祖師也說「幻化色身即法身,无明实性即佛性。」的確佛陀有這樣的說法,但是這樣的法是約体性來說。我們的色身是苦惱的是杂染的,但是它的体性是清淨的;佛的色身是万德莊严,但他的体性也是清淨的,清淨沒有二种清淨,清淨是同一個清淨,是約著体性來說。但是這個說法者是約著事相來說,那就不对啦!事相的話是不同的。

蕅益大師說:約事,你要善知取捨。約事相來說,穢土就是穢土,淨土就是淨土。說,我不取不捨。你不取不捨就顛倒了。約事相來說,我們這個色身就是煩惱障、业障、報障,三障的結合;色身約事相來說,佛陀的身是法身、般若、解脫,那当然要厭惡娑婆,欣求極乐。所以我們理跟事要分清楚,你入理观的時候,你观察它的体性,那是无分別住,那是一念不生;但是你一旦從空出假,那什么是功德,什么是過失,你要分得很清楚。所以他這個地方,從事相上說六根就是淨土,男女二根就是菩提涅槃,約事相來說就是錯誤的,這樣的說法是錯誤的,這地方我們理跟事要把它辨別。

辛五、貪冥感想

這個修行人他在止靜当中,本來是正念真如,心於所緣專一安住,心於所緣相续安住,心中是安住在我空法空的真如理。他突然間动了一個念頭,他想這個修行很辛苦,如果能夠得到諸佛菩薩的加持,冥冥当中我心中有所祈求,諸佛菩薩就有所感应,那可多好!貪一种冥感之想。

定发愛求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发明,三摩地中,心愛懸应,周流精研,貪求冥感。

這個修止观的人他已经把色陰、受陰都破壞了,而且圓定妙通也已经正式的成就,在一念止观的寂靜心中突然間动一個念頭,心愛懸应;心中貪愛十方諸佛菩薩对我的加求感应,如果对我有一點加持感应那該有多好,有這种懸应。而且对這樣的想法是周流精研,內心当中周徧流动,專心一意深入的思惟研究,來貪求十方諸佛菩薩冥冥当中对我的加持感应,他有這樣堅定的貪求。当然這樣子就使令魔王有机可乘,魔王不會放過這机會,就正式採取行动:

魔便邪附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经法。其人元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來彼求应善男子处,敷座說法,能令听众暫見其身,如百千歲,心生愛染,不能捨離,身為奴僕,四事供養,不觉疲勞,各各令其座下人心,知是先師本善知識,別生法愛,黏如膠漆,得未曾有。

就在這個人在起心动念貪求感应的這当下,魔王就馬上派遣他的妖精鬼魅附在一個人身上,能夠口說经法,來到這個修止观人处所,敷展高座,說一些感应之法。這個說法者在說法之前,他要先取信於对方。他怎么辦呢?他使令听众看到說法的色身,如百千歲。說,這個人你看,頭髮都蒼白了,年紀很大了,但是他的容貌就像是小孩子一樣,精神体力也非常充沛,皮膚也非常好,就感觉上這個人已经修学長远而且功德甚深。這時候听法之人心生愛染,对他非常的愛乐貪染。貪染到什么程度呢?他觉得一時一刻都不能離開善知識,好像離開善知識就不能增上的感觉。不能離開怎么辦呢?就親自做他的侍者,做他的奴僕,來四事供養這個說法者,內心為了得到這個說法者的加持,他也不感到疲累。

這個說法者他為了要使令這個跟隨的人产生信心,他就說:知是先師本善知識。他一再的暗示对方說,我就是你過去的師長,我就是你根本的善知識,你多生多劫就是跟我修学佛法,今生也要一樣跟著我学习。這樣子讲,当然所有的弟子們就別生法愛,特別的产生法愛之想,对善知識的依靠,可以說如膠如漆,得未曾有。因為這個修止观的人就喜欢別人对他的冥感、加持,所以剛好這魔王就順他的心意。說法者他這樣的表現,修止观的人面对的態度是怎么樣呢?

主人迷亂   

是人愚迷,惑為菩薩,親近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

他沒辦法判断,又投其所好,所以就把他当作是大菩薩,心中相親相近,結果就是破佛律儀,潛行貪欲。這一個說法者到底是說了什么樣的法,让這個修止观的人這么信服呢?說相似法…

說邪惑言  

口中好言,我於前世,於某生中,先度某人,当時是我妻妾兄弟,今來相度,與汝相隨归某世界,供養某佛,或言別有大光明天,佛於中住,一切如來所休居地,彼无知者,信是虛誑,遺失本心。

魔所依附的說法者,他经常說什么法呢?他說:我在前世当中的某一生,我就曾经度過某一個人(譬如說我度過你),那個人当時是我的妻子,或者是我的兄弟,我現在继续再來度化你,把你一起帶到某一個世界來供養某一尊佛;或者說這個世界除了十方諸佛以外,还有一個大光明天。古德註解說:大光明天就是六欲天的天頂,魔王的宮殿。他說:佛於中住。其实這個佛指的就是魔王,大家应該要往生到那一邊去做魔的眷屬的意思。他說這是一切如來所修习的地方,而无知的众生,信是虛誑,而遺失他本來所修学的戒定慧的正法。

指名示害  

此名厲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與師俱陷王难。

教悟戒迷   

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墮无間獄。

佛陀說,這一個鬼是厲鬼,厲鬼是貪欲為罪,遇衰成形。他這個鬼的個性就是喜欢憶念過去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心中产生怨恨。所以他遇到四時不調的時候,就散布瘟疫、病毒等等,所以叫厲鬼。

這一段文他著魔的因緣是貪求感应。感应道交,在很多的本尊法門当中,都是有這樣的一种功德相。你看我們﹝淨土法門﹞也是感应道交。你為什么往生淨土?当然不是我們的力量,是佛力加被;佛力加被当然是要感应道交,心力跟佛力的感应道交,才能夠产生临終的接引。所以感应道交沒有錯,錯就錯在“貪求”這二個字,很多東西你一貪求就不对了。印光大師文鈔有一段事跡:有一個人念佛很精进,他寫一封信給印光大師,他說:我一定要在多久的時間證得念佛三昧,我一定要念到阿彌陀佛親自現身為止。印光大師說:你已经是通身魔氣氛。念佛怎么能夠念到整天希望佛現身呢!在所有的修行当中,印光大師強調「只問耕耘,不問收穫」。我說实在,我們在修学当中,最大的忌諱就是还沒有成就的功德,你想去追求,這個是大忌!你不去追求它自然出現,你一追求你就沒有了,世界上是這么妙的。所以我們常說,「老实念佛,莫捏怪」。我們能夠把心中安住在佛號,你有一心不亂的功德,你自然「若众生心,憶佛、念佛,現前当來必定見佛。」很自然的水到渠成。但是你还沒有成就之前,你就胡思亂想,怎么、怎么的…,你就容易著魔。所以我們在這個地方要清楚,感应道交是功德相,沒有錯的,錯在貪求,你的想法錯誤。

辛六、貪靜謐想

 “靜謐”是什么意思呢?就是這個修止观的人,貪求寂靜安宁。当然這也沒有錯,這种禪定相,禪定功德相就是寂靜相,身心很安宁,但是他過分的貪求,這個就有問題。

定发愛求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发明,三摩地中,心愛深入,剋己辛勤,乐处陰寂,貪求靜謐。

已经把色陰破壞的人,圓通妙定,堅定成就的人,在一念的寂靜心中,心愛深入。我們知道,一旦把受陰破壞,他一定有禪定,禪定也可能是初禪,也可能是二禪、三禪等等。這個人他希望能夠更加的深入這种寂靜的禪定,他觉得他禪定不夠,因為在禪定当中可以使令他身心世界感到寂靜、感到輕安,所以他对這樣的一种身心世界的寂靜輕安,特別的愛乐。因此他剋己辛勤,乐处陰寂;不辭辛勞而精进的修学,所追求的是希望能夠在陰隱的寂靜处所,得到寂靜安乐的功德,貪求靜謐,希望內心能夠有更多的寂靜,有更多的安宁,他的內心有這樣的想法。壞就壞在不是“靜謐”的問題,是貪求,過分的貪求,結果魔王当然就得其方便。

魔便邪附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经法。

主人迷亂    

其人本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來彼求陰善男子处,敷座說法。

魔王就在他內心一再貪求的時候,他就飛精附人,口說经法,來到內心想要追求寂靜安宁修止观的处所,來為他說相应的法門。到這地方我們要注意,在圓瑛老法師的註解,在蕅益大師的註解都說,這一段经文跟下一段经文有前后錯次的情況,靜謐想跟宿命想,在后半段有點前后对調。直接接到经文281面,貪宿命想裡面的第四小段,現邪或事。從這地方開始接過去,說這個人他貪求靜謐,魔王得其方便,然后派遣使者來誤導這個人。這個說法者來到這樣的处所,他採取的行动…

現邪惑事   

是人无端於說法处,得大宝珠。其魔或時化為畜生,口銜其珠,及杂珍宝,簡冊符牘,諸奇異物,先授彼人,后著其体,或誘听人,藏於地下,有明月珠,照耀其处,是諸听者,得未曾有。多食藥草,不餐嘉饌,或時日餐一麻一麥,其形肥充,魔力持故,誹謗比丘,罵詈徒众,不避譏嫌。

這一段是說明靜謐,当然這跟禪定有关系。…我們把著魔的因緣再讲一讲……著魔的因緣:著魔,每一個人的想法各式各樣,但是有一個共同點。他的問題點在哪裡呢?因中求果。他在因地耕耘的過程当中,結果还沒有出現,他就預先去執著這功德要趕快出現,問題在這個地方。你說:大乘佛法也是要发菩提心啊!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也是要有所求啊!的確要有所求,你要无所求,那你就是阿罗漢,阿罗漢才是对整個功德无所求。但是諸位要知道,我們有所求是什么求?是在无所求的基礎之下而有所求,是在无住的情況之下而生心,不是你一開始就有所求,這不对!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在《楞严经》前面的三卷半。告訴我們「云何应住」?以不生滅心為住,不生滅心裡面哪有什么東西呢?我們是站在不生滅心的角度來修止修观,观照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你一開始就有所求,你就忘失了你不生滅的因地,問題在這個地方,你就跟妄想在一起了。

我們心中有理想抱負,我們為了追求解脫而修行,為了往生淨土而修行,但是功夫提起來的時候,心中只有所緣境。這時你一旦功夫現前的時候,什么都不能想,你在修行過程当中,只要起心动念,就有問題了!修行的態度,「只問耕耘,不問收穫」。這個地方要清楚、要清楚!功德不是求來的,是修來的,也就是說該是你的,你不要去求,它还是你的,你越求越沒有、越求越沒有。因為你一求的時候,你就是心外攀緣,你就把你的根本功德忘了,結果你弄到你自己著魔。是這個意思,你不要求,它自然显現,是這個態度。

净界法师楞严经要义81-105目录(未完)

楞严经要义105:你做人的時候貪愛的水太多,會下墜到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

楞严经要义106:你平常就经常的憶佛念佛,這樣不断的想想想,久了就跟真理相应了

楞严经要义107:地獄的煩惱因中婬欲是列為第一個,它是生死的根本,是万惡之首

楞严经要义108:所有的能量是往低处在走,你在高处是发散你的能量,心要“謙”

楞严经要义109:造了善法要把它隱藏,造了罪业一定要发露出來,发露就能滅掉罪业

楞严经要义110:你夢到一個人往下墜這不是好事情,造了功德相的人身体是輕飄的

楞严经要义111:很多人都認為我的個性就是這樣沒辦法改变,這观念是不对的

楞严经要义112:有人越用功业障越現前,這個是好事情,表示過去重大的罪业逼出來了

楞严经要义113:本经是以你的思想做主因決定总報,以善惡业力的熏习來影響別報

楞严经要义114:六欲天基本是男女的欲望來做判定,淫欲直接牵动整個六道的昇沉

楞严经要义115:佛陀警告我們哪一天都可以去,无想天絕对不能去,因為過失太重

楞严经要义116:得听聞佛法以后不是沒什么效果,大乘佛法一入耳根是永為道种

楞严经要义117:不是修善法就容易了生死,你要觉悟惡法不可得,善法也不可執取

楞严经要义118:修行不能跟放逸的人在一起,正念的磁場跟放逸的磁場會互相抵触

楞严经要义119:在末法時代我們应該以「理体」道場為根本,因為事相是很难具足的

楞严经要义120:你剛剛在持楞严咒突然間看到佛像,当然有問題,這无因卻有果

楞严经要义121:把心帶回家的過程會看到很多過去的相狀出現,這正是生命要转变的關鍵

楞严经要义122:修行之道取其中道,太高亢了要壓抑下來,太沉默了拉它一把

楞严经要义123:一個人會著魔是你內心先有妄想,內魔不生外魔不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