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领导力的精髓——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到哪里去?

刘澜 陈雅如 守望新教育 2019-09-01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聆听窗外声音][周末悦读]

[领导力研究]


领导力的精髓,就是讲述“我是谁” 

作者|刘澜


        讲故事是我们认识自己的重要方式。对于领导者来说,讲述“我是谁”的故事还是重要的领导方式。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是认识自己的重要问题,而讲故事是我们认识自己的重要方式。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最早区分了主我和宾我。今天,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认为:主我可以看作“讲故事的我”,而宾我可以看作“故事中的我”——即“讲故事的我”所讲的故事中的主人公。也就是说,我是我的作者,我是我的故事。


        对于领导者来说,讲述“我是谁”的故事还是重要的领导方式。领导者经常使用以下几种“我是谁”的故事。


 1、

“我跟你一样”的故事


        下级知道身居高位的领导者与他们不同。正因为如此,领导者要让他们知道“我在很多方面跟你其实一样”,在感情上建立联系和认同。


        2000年5月,来自卡夫食品公司的埃克哈特空降到陷入困境的美泰公司当CEO。上班第一天,他在员工大会上正式亮相。他决定先讲一个故事,“一个简单但具象征性的故事,帮助我展示我是他们中的一员”。


        员工大会现场约有700人,同时通过视频对美泰在其他各地的办公室转播。在主持人介绍完他是新CEO之后,埃克哈特拿着无线麦克风,走到员工之中,开始讲自己怎么得到员工卡的故事,拿整个流程——包括凳子、照相机、说“茄子”、塑料的员工卡等等——来开玩笑。


        埃克哈特当时讲这个故事只是为了“破冰”,后来他才意识到这个故事意义重大。


        埃克哈特的故事在两个层面上展示了“我跟你们一样”:


        第一,他通过展示自己也跟其他人一样,经历了这个呆板无趣的拍照流程,从而把自己“去神化”——跟其他人一样,自己也是普通人。


        第二,他拿到这张员工卡还有另一层象征意义——从今天起,自己不再是“食品人”,而是跟其他人一样是“玩具人”了。



 2、

“我犯过这样的错误”的故事


        一位中层经理人问我:是不是只有CEO和高层经理人才需要讲故事?我说:当然不是。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的下属犯了错,你要告诉他怎么改正。你用什么方式告诉他更好呢?你可以这样开头:“我跟你一样,以前也犯过类似的错误……”你讲你是怎么犯错误,又是怎么改正的故事。他跟你在情感上建立联系之后,会更愿意接受故事中的教育成分。


        乔布斯喜欢向人们讲述,他所做的每件漂亮事都曾有过返工的时候,从两个层面建立联系:


        第一,你跟听故事的人一样,不是一个完人;


        第二,你愿意向对方敞开心扉,展示了你的信任。

        

        听众跟你建立认同之后,会更加愿意从你的故事中学习,也会更加愿意在今后追随你。



 3、

“我为什么从事这个职业”的故事

    

    这就是“我到哪里去”的故事,也可以说是个人的使命故事。比如:我为什么研究管理和领导力?


        我是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毕业的,主要学的是经济政策。我的老师都是世界一流的经济学家,当时我在哈佛商学院选了一门课,叫“竞争力的微观经济学”,主讲老师叫迈克尔·波特,是世界最知名的战略大师。波特说自己从来没有学过宏观经济学,他说宏观经济学没有用,经济政策没有用。


        波特说,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在于这个国家的企业的竞争力。这句话对我影响很大。因为大多数经济学家(包括我在肯尼迪政府学院的所有老师们)是不关注企业的。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波特引导我进入了企业管理这个领域。从此我关注企业管理,然后我自己悟出来一个道理: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在于这个企业的管理者的领导力。从此,研究领导力成为我人生的“主营业务”。



 4、

“我的价值观”的故事


        个人使命故事是“我到哪里去”的故事,个人价值观故事是“我怎么去到哪里”的故事。


        万科公司创始人王石说,他有一个价值观——不行贿,他说这也是万科的价值观。他这样说,很多人不相信。然后,王石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王石年轻的时候做饲料生意,饲料需要运输,火车车皮紧张,手下人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王石亲自拎着两条烟去了,但是,面对调度主任不知道怎么开口。


        调度主任先开口了,说:“小伙子,你是来要车皮的吧,现在车皮很紧张,送烟不管用的。但是,我不要你的东西,我给你车皮。”调度主任接着说:“我早就注意到你了,你经常在站台上跟民工一起装卸货物。我当时就想,这个小伙子将来一定有出息,所以我愿意帮助你。”


        王石拎着两条烟回去了,回去以后下定一个决心,以后再也不干这种事儿了。他说,自己想通了一个道理:只要你踏踏实实做事,还是会有人愿意帮助你的。


        王石用“我是谁”的故事来讲述自己的价值观,讲述自己为什么不行贿。尽管讲完了还是有很多人不信,但是我想,听了这个故事,相信的人会多一些,相信的程度也会深一些。


        在一定意义上,价值观故事比使命故事更重要。因为使命可能会变(就像万科从做饲料转为做房地产),而价值观是人们追随着你的更重要的理由。


        (作者:刘澜,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副教授,曾任正道领导力中心首席顾问,《世界经理人》杂志和网站总编辑。文章来源中欧商业评论(公众号:ceibs-cbr))



领导力三个精髓

作者|陈雅如


        能力智慧、高强度的精力动机、人品道德,这在全球来说都非常重要。中国内部的很多领导力精髓跟这个是类似的,只不过它的内容必须要做调整。


        1、能力智慧


        一般年轻人强调的是专业商业知识;很多人在想一年以后,两年以后怎么样,他们不是一下子突然想到一件事情,而是有远景的,全球远景;对人、事、局的判断,一个公司不管在内部或者在整个市场如果不了解“局”这是最糟糕的,我觉得对领导人来说最糟糕的就是这个,完全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情商,对自我情绪的了解,对自我情绪的调理能力,对别人情绪的感知,对别人情绪调理的能力;沟通、社交网络及团队搭建维持的能力,尤其是跨国的沟通。沟通能力、社交网络,不光是一对一,你应该有什么样网络的人?对我来说,是所有领导人必须搭建的三种网络。


        一,你应该有什么样网络的人?对我来说,是所有领导人必须搭建的三种网络。


        第一是战略型的网络,在你现有水平以上的那群高层,在公司内部还有整个市场外面的,其他公司的那一群人你都可以接得上去。你的社交网络是搭建起来的,是要长期去做的。


        第二是这件事情要办成,碰到的第一个人和最后一个人,你整个网络是不是打通了。


        第三个你有时候没精力,谁支持你?支持不光是在你情绪上的支持,还有认知上,创新的想法。咱们交朋友要交不同行的,因为同行的人跟你的知识经常是重复的,所以必须要有一些不同行业的人,才会有碰撞。


        在全球环境里,这一点是不是就不一样了?你的社交网络不太一样,沟通能力要做调整,这个在别的国家没有足够做事的经验是很难培养的。



        2、高强度的精力动机


        对我来说精力旺盛这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仅要精力旺盛还要专注度高。有些时候这些人看起来有点像乔布斯,乔布斯是最经典的例子,不过也不是所有人必须这样,但是大概的状态是这样的。


        自己有精力不够,还必须要能激励别人,给别人精力,能够带动别人。讲到创新,因为在现在这个时代,这一点非常重要。。


        3、人品道德


        关系层面的人品道德-信任,这是大家熟悉的。


        组织层面的人品道德-公信力,很多人认为不光你有问题,你这个团队品格都有问题。


        对社会负责的人品道德-持续发展,国内公司出去定位上,我们自己互相勉励。我去那个地方不光只是赚了钱就跑,而是跟那个经济体一起成长,如果定位是这样的话,这就不会有问题。像GE、IBM,尤其是IBM,IBM的领导是可以跟我们国家领导直接对话的。为什么呢?因为IBM进中国的态势就是跟中国一起成长。还要为整个社会,整个人类社会负责。如果要长久,有长久的影响力,这一点是个必要条件。


        (文章转自《哈佛商业评论》,陈雅如是康奈尔大学约翰逊商学院中国事务院长及终身教授。)



延伸阅读——


        领导力

        值得每个人学习的能力

        作者|佚名

 

1、

走出低层次的逻辑闭环

 

        底层次的逻辑闭环会阻碍一个人领导力的建设,TA将无法学习到更高维度的东西。一个更好的逻辑模式是螺旋上升的,同时并不原地头尾相连,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


2、

面对低概率事件,把自己当成变量

 

这在体育比赛里特别明显。NBA 总决赛,经常会根据前几场的比分来算最终获胜的概率。很多 1-3 落后的球队往往就放弃了,因为历史上就没有在这个比分上翻盘的,结果 2016 年的骑士绝地反击,从 1-3 打到 4-3 夺得总冠军,成为了历史上的第一次。这就是领导力的力量,永远把自己当成变量因子。


3、

知道你需要谁,TA 需要什么


        所谓“领导”其实是全方位的,不仅向下需要领导,向上也可以领导,平级协作也可以领导。而这里面最关键的思维就是: 你知道 TA 需要什么。


        很多人无法有效建立领导力的原因是:TA 总是在思考自己需要什么,然后想需要谁来帮助实现,却不关注这个人的需求。把自己的需求凌驾于别人的需求之上,注定是无法长期获得自己的需求满足的。

 

4、

激发,而不是管理


要相信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把他们和别人区别开来,找到它,点燃它。领导力的最高境界是不管理的,只要尽情的激发。只有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与,每一个人的想法都得到尊重,这样的团队能量才会是巨大的。

 

5、

人们只信服一种人:

欣赏和喜欢他们的人

 

        这也揭示了一个心理学上的常识:人们更容易被喜欢自己的人说服。所以领导力的边界就是你可以喜欢这个世界的边界。你喜欢和欣赏的人越多,你的领导力的触角就越广阔。善于发现人的闪光点,几乎是每一位优秀领导力者的必备能力。


6、

领导力只可能在逆境和危机中锻炼


不是说在顺境中就不能去建设领导力,而是这样的领导力是没有被检验过的。因为惯性,或者势能,亦或者趋势的力量,这个时期的领导力是结构性先天不足的,因为很难去判断到底是什么因素在起决定性作用。


        只有到了逆境和危机时刻的时候,领导力的锻炼才是真正开始。这个时候所有的变量都是恶化的,都是消极的,都是向下趋势的,这个时候还能力挽狂澜,才是真正的领导力。2000 年回归苹果的乔布斯,就是典型的领导力爆棚的代表,把一个几乎快要倒闭的企业,带到了世界第一宇宙之王。领导力,不是后来居上,而是王者归来。


        7、

        吃亏和牺牲精神是领导力的核心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为什么有时候什么都很好,家世好,学习好,工作好,但就是没有强大的领导力呢?因为他们从来不吃亏和自我牺牲。领导力的本质不是关于自己,而是关于他人。所以只看到自己,只想着自己的人,是不会有人去追随的。短期内从不吃亏的人在长线上是吃了大亏的。


        美国 500 强的企业 CEO,毕业于西点军校的人数是最多的,这一点跟很多人的直觉不一样。商业不应该是更多商学院的天下吗?后来一个机构调研了好几年之后发了一篇论文:正是因为军队强调的牺牲精神和利他主义,使得这些人离开军队之后,比其他领域的人更容易建立起领导力,从而更加容易在商业上取得成功。


        8、

        真正的领导是不可能被任命的,

        而是由团队集体追认


        这是一个很多职场人的经典误解: 因为我没有在这个位置上,没有这个权利,没有这个头衔,所以我无法施展我的领导力。这里的误解主要来自于 TA 认为领导力是一种权威命令,强制的,服从的,自上而下的。


        但如果经验丰富的人就明白,头衔可以让你成为管理者,但真正让你成为领导者的,是你的团队成员。这种反向追认机制是一个无形的手,决定着领导者的真正前途。所以,不要去追求一个位置和头衔,在你获得真正匹配它的领导力之前,这些东西根本帮助不到你任何事情,甚至只可能有害于你的领导力建设。


        9、

        犯错也是成长的一部分,要接受它


        很多人是犯错厌恶型,他们害怕失败,害怕付出没有回报,这样的人是很难建立强大的领导力的。犯错是领导力的一部分,必须接受它。这里包括一个很棒的下属因为你的失职而萌生退意,给一个非常信任你的合作伙伴造成损失,一个赏识你的领导把一个重要事情交给你结果搞砸了。


        大多数有意识培养自己领导力的人,也许不会倒在困难面前,也许不会倒在逆境之下,但他们会因为自己的失误或者错误,而自我否定和放弃,挫败商不够高。领导力道路上的每一步,无论成与败,都是算数的,没有一步是多余的,接受它。


        10、

        不要期待与大多数人一样


        很遗憾,真正拥有领导力的人还是少数,这就意味着能走过这条漫漫之旅的人,是少数派。所以孤独,寂寞,不被理解,是必修课。如果所有人都理解你的所作所为,都赞同你的每一步选择,这件事本身就大众化了。


        一位投资界的传奇人物曾对公司里的投资新人们传授经验: 如果你每天都跟同行混在一起,听大家的观点,用大家都用的模型,做大家都会做的决定,你怎么才能赚到钱呢?所以,不惧怕变成异类,不惧怕与大多数人做对手盘,这才是修得领导力的真谛。


        11、

        领导力是可以在后天刻意培养的

        如果你不相信这一条,上面十条都是没有用的


    (文章转自搜狐教育,向作者致谢!)



        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无限相信每个师生的生命潜力;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新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让学校更有朝气,让师生更添智慧,让学校更具美感,让教育更富创造,让员工更加和谐。——陈玉琨一流学校建设的基本理念与主要内容》、《一流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一流学校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

      “我在这里”,是犟龟的坚持,是向着明亮那方举起的旗帜,是擦亮星星的行动,是对美好童话的确信。——《我在这里》、《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与人同辉,独自闪光》、《想大问题,做小事情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特别链接——


        巨人的思考,牛人的选择

        “PISA之父”: PISA是什么?它关注什么?它的数据告诉了我们什么?——如何把学校办得更好

        愿力人生——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心中有良知,行为有担当

        教育的最大任务在于产生一个完整的      

        新教育|如何营造书香校园?

        如何做一名优秀的领读者——绘制专属于自己的人生风景

        向着没有被污染的远方出发

        只有走进,才会发现——《守望新教育》推荐文章目录

        与美好相约同行——新教育实验历届年会掠影

        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榜样的力量

        新教育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吗?新教育实验是怎样促进教师成长的?——新教育实验十问十答

        行动的力量——新教育十大行动的理论与实践

        你有多专注,就有多自由

        活出你想要的美好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

        与黎明共舞,与经典相伴,与美好同行——新平台,天天都有新资源,新教育,天天都有新创造

        如何实现生命的幸福完整?

        新教育是什么?为什么? 有什么?怎么样?怎么做?——关于新教育实验的50个问答

        新教育APP简介[最新版]

        我在这里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