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强大脑”是如何炼成的? 这些科学大咖的自述引人深思——为什么说阅读影响智力?

郑钢 尹建莉 守望新教育 2021-10-25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营造书香校园]


“最强大脑”是如何炼成的?

这些科学大咖的自述引人深思

原创|郑钢

来源|第一教育


日前,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浦江创新论坛相继在沪举行,“最强大脑”们集聚上海,探讨交流科技前沿发展趋势。值得关注的是,很多科学家谈到自己的科学成就时,都不约而同归功于童年的教育。


那么,这些“最强大脑”是怎样炼成的?参与了两次论坛的上海市三林东校党支部书记郑钢写下了三位科学家的故事,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思考。(《新教育的两大基石——阅读与家庭》)


本文作者、上海市三林东校党支部书记郑钢


26位诺贝尔奖得主和8位沃尔夫奖,拉斯克奖、图灵奖、麦克阿瑟天才奖等奖项得主在内的37位世界顶尖科学家,以及17位中国两院院士、18位中外杰出青年科学家,前不久集聚在沪上滴水湖畔,碰撞科学灵感,激扬创新火花。这么多科学大咖的聚会,堪称是“最强大脑”相会,如此的规模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绝无仅有的全球顶尖科学家盛会。紧接着,又一次重量级的创新盛会——浦江创新论坛接踵而来,众多科学家汇集论坛,交流的是同样的话题:“创新”。


在两次论坛上,科学大咖们纷纷走上讲坛,分享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解读当今科技前沿发展的趋势,交流“科技改变人类命运”的话题。有趣的是,很多科学家在谈到自己的科学成就时,归功于童年时教育和生活的滋养及浸润。

                              

家庭的滋养很重要



2004年诺贝尔奖物理获得者,李政道研究所首任所长弗朗克.维尔切克,不仅在物理研究领域上颇有建树,探秘宇宙的暗物质,在认知领域上也有小有研究。


在演讲中,他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谈到自己是如何拥抱科学,步入科学殿堂的:他的童年是在玩具和书籍的陪伴中度过的。家人会给他买很多玩具,是玩具给予他科学的启蒙,各式各样玩具独特的构成、造型和原理带给他无穷的乐趣。玩具的拆拆装装、拼拼凑凑,就像在实验室里研究、实验和制造,开启了他科学研究的大门。如今,他依旧喜欢小玩具,有年到杭州访学,邀请方买了一个兔子的生肖挂坠,因为他属兔,给弗兰克作礼物。弗兰克很喜欢,立马挂在了脖子上,玩个不停。   (《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家庭教育的根本特点和方法》)


陪伴他童年成长的还有书籍,家里总会有读不完的书籍,而且家人总会与他一起阅读,享受阅读和陪伴的乐趣,这是家庭关爱的一种形式。


维尔切克强调,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充分的家庭关爱很重要,家庭的关爱给予孩子安全感和幸福感,能充分保障大脑和认知的发展。 他还建议要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他说道:“以我对认知科学的了解,大多数青少年喜欢熬夜,第二天早上又不得不按时到学校,起床痛苦随之而来的就是学业生涯的痛苦,而缺少睡眠,使得年轻人的大脑发生改变,创新很难产生。”(《教育始于家庭》)


确实,家庭的关爱对于孩子的成长,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科学研究证明,长期生活在精神压抑、无人关心或经常挨打受骂、歧视冷漠的家庭环境中,孩子常常有一种焦虑感和恐惧感,他们的神经、体液、内分泌等功能会发生紊乱,身体和智力发育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更不要说创新能力的培养。


还有,足够的睡眠,会帮助孩子滋生安全感,减少焦虑感。任何科学的灵感和想法不可能在焦头烂额的状态中形成,而是仿佛无人之境,空灵混沌的转态下的。科学家某种程度上就是“职业空想家”,思想就是武器,一个大脑抵过一支军队。


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的研究,就是关于生物体如何通过调节自己的生物节律,尤其是昼夜节律,使其与地球的旋转保持同步,以保证生命的稳态,充分的睡眠有助于孩子保持良好的学习和思维的稳定状态以及足够的空想时空。 家庭教育之问——什么样的儿童能够获得美好生活?》)

                         

花大量时间阅读



定着带卷的“爆炸头”,2016年获得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的华人学者余金权在参与主题演讲的科学家中特别显眼。他获得的天才奖,强调想法的新颖性、潜力、高度以及对领域的影响,原创性非常重要,其实是创造力奖。麦克阿瑟天才奖负责人塞西莉亚(Cecilia A. Conrad)如是说:“我们真正关注的是创造力。天才是一种状态,但创造力是动态的,那是你正在做的事情。”(《阅读与学业从来就是不矛盾的——孩子读课外书和写作业的矛盾怎么破?》)


读书阶段的余金权,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学霸,成绩并不突出,甚至说不上优秀。几年前,余金权回母校华东师大访问时,校长专门将他当年的成绩单复印一份赠送给他,分数只是“过得去而已”,与今天天才奖获得者的头衔好像极不般配。(《与人类崇高的精神对话——阅读伟大心灵留下的伟大著作》)


在演讲中,他说道:“在学生时代,我对于课堂知识掌握的不够细,所以成绩很一般,但是我花了大量的时间阅读,尤其是后来成为他导师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有机合成大师艾利亚斯.科里的论文,这也间接促成了几年后我在英国剑桥大学偶遇科里,进而被他召入师门带去法国”。正是大量的论文阅读,带给了他结识科学大师的机会,也让他清晰地找到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人生坐标。


在余金权的学术道路上,还有一则阅读故事发生在他身上。当时他28岁,已经“功成名就”,成为了广州的一家研究所副教授,在他人眼中,无疑是一个“佼佼者”。但是他在阅读大量的文献中感觉到他离外面的科学世界相距甚远。 所以他放下了当时的“荣华富贵”,重回象牙塔,到英国剑桥大学重新开始学术生涯。这次学习让他真正“见了世面”,见识到了世界上顶尖科研的真正模样是什么,正因为这样的阅读生活,才成就了今天获得天才奖的余金权。(《为何大佬们那么忙还不忘读书?——突破人生局限最好办法是读书》)


这一切与他从小喜欢阅读有关。从小学起,他就酷爱文学,非常爱读小说。在浙江淳安中学读书,他的语文成绩很好,尤其是高一爱上唐诗、宋词、散文,语文考试经常得第一名。虽然后来由于受到“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影响,选择了理科,但是毫无疑问,由于对于阅读的热衷,在与文字的耳鬓厮磨中,他渐渐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激发了好奇心,由此,走上科学研究和创新的道路。


在玩中开启探索的热情



丹尼埃尔.谢赫特曼,可以说在今天新材料领域中炙手可热。2011年他因发现准晶体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在论坛上他饶有兴趣地回忆了他的童年时光,来告诉大家他的成长故事。


无独有偶,与维尔切克一样,小的时候他也非常喜欢玩具。就在7岁那年,他得到了一件生日礼物,一把放大镜,这并不是什么稀罕物,可是他如获珍宝,走到哪儿都随身带着放大镜,无论是花朵、树叶,还是昆虫,他都喜欢拿着放大镜去瞄一瞄。(《玩是有价值的——美国孩子暑假要做的100件事》)


除了放大镜,丹尼埃尔还提到另一面镜子:显微镜,在读书的时候,有一天老师带了显微镜来到教室,他一下子喜欢上了这个“玩具”。他也像对待放大镜一样,对它爱不释手,一直用它观看身边的微观世界,而其他人根本无法染指。直到老师提醒他:“够了,也该让别的小朋友看一看。”放大镜和显微镜,就这样无意间启蒙了他对于科学的认知,驱动他不断地去认识真实的世界以及掩盖在表象后的世界。或许在当初小谢赫特曼眼里,这只是玩具而已,然而,儿童对于世界的认知就是在玩中建立的,在玩中开始自我和世界的探索,开始科学的探究行为。


在演讲中,他说到了中国学生身上很普遍的一种想象:害怕犯错,人们害怕犯错,学生们认为说错了,回答错了是一件很糟糕的事。因为在中国文化中,做错或说错好像是很羞耻的。然而科学或创新,从不拒绝错误,某种程度上就是不断地试错,犯错,直到最后成功。这需要对于错误的正确认识,人们常常不是从成功中获取经验,而是从失败中获取经验,更重要的是无数个失败成就了最后的成功。(《会玩的学生,走得更远


由此,小时候的玩具对于孩子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培养非常重要,孩子就是在玩具不断拼装中培养动手能力,促进大脑的发育,而且能够引导他们不断都尝试,不断去失败,直到尝试成功,期间的挫折感和失败感会增强孩子的逆商,这对于他们学会坚持不懈,正确地面对失败尤为重要,这或许是科学精神和素养的重要内容。


三位科学家的成长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孩子创新能力和思维的培养要求并不高。


良好家庭生长环境,包括父母的关爱以及充足的睡眠,带来足够的安全感,是创新的土壤。(《创造性的玩耍是童年生活的核心》)


天马行空、毫无约束的阅读让孩子在书中不断地找寻适合自己的方向和领域,是创新的养料。


而足够的、不断地玩耍,不仅是培育的是大脑,还培养孩子认识世界,认识要做好一件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创新的灵魂。



为什么说阅读影响智力?

作者|尹建莉

来源:yinjianlifumuxuetang 


人民教育小编说: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谁不善阅读,他就不善于思考,而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一个学习上潜在的差生。那么,为什么阅读对于孩子来说如此重要,阅读与孩子的智力发展之间又存在着怎样必然的联系呢?仔细看看这篇文章来解答心中的疑惑吧。


01

阅读为何对智力有很大的影响?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青少年阅读有很多研究,他对阅读与学习能力的关系阐述得很多也很清晰。(《阅读对学校意味着什么?》)

  

他说:“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谁不善阅读,他就不善于思考”。

  

他指出缺乏阅读的坏处:“为什么有些学生在童年时期聪明伶俐、理解力强、勤奋好问,而到了少年时期,却变得智力下降,对知识的态度冷淡,头脑不灵活了呢?就是因为他们不会阅读!”

  

相比之下,“有些学生在家庭作业上下的功夫并不大,但他们的学业成绩却不差。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完全在于这些学生有过人的才能。这常常是因为他们有较好的阅读能力。而好的阅读能力又反过来促进智力才能的发展。”

  

“凡是那些除了教科书什么也不阅读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并且把全部负担都转移到家庭作业上去。由于家庭作业负担过重,他们就没有时间阅读科学书刊,这样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现代心理学对此已有很多研究和证实。我们梳理一下心理学代表人物皮亚杰、布鲁纳、奥苏贝尔等人的学习理论,可以看到关键的两点:一是思维发展与语言系统的发育有密切关系,二是学习新知识依赖已有的智力背景。

  

“阅读”是一种以语言符号为媒介,包含丰富的、超越现实生活内容的活动,会让阅读者的“语言系统”发育得更好,同时可以让他的“智力背景”更为丰富,从而使得他们的思维能力及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更强。(《BBC评出史上最伟大的11本儿童读物》)

  

做个形象的比喻:学习能力的构建好比盖房子,“语言系统”就相当于工具,“智力背景”相当于工程背景(地基勘探水平、工程设计水平、工人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等无形但重要的内容)。有好的工具和完善的工程背景,整个盖房子过程就是件比较轻松的事,也能保证质量;如果工具和工程背景都差,施工质量就可想而知了。

  

书籍就是一根魔杖,会给孩子带来学习上的一种魔力,能让他的智慧晋级。爱读书的孩子,就是被魔杖点中的孩子,他是多么地幸运!


02

小学乃至初中,没有绝对的好成绩


孩子在小学,甚至初中低年级时,仅仅依靠聪明或是用功是可以取得好成绩的,但如果没有阅读垫底,年级越高越会显出力不从心。这正如简单的建筑工程对工具及工程背景条件要求不高,越是宏大精美的工程,对工具及工程背景条件要求越高一样。

  

我见过几位非常苦恼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原本学习成绩不错,学习也很努力,但令人不安的是,孩子在学习上的表现越来越不如人意。每当这种时候,我总会问一下孩子从小到大的课外阅读情况。不出所料,这些孩子基本上都缺少课外阅读。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另一些孩子,小时候成绩可能并不出色,但由于他们有较好的课外阅读,却能做到后来者居上,到真正想学的时候,潜力就不可阻挡了。

  

小学乃至初中,没有真正的学业落后,也不存在绝对的成绩优秀,一切都是可逆转的。使情况发生逆转的神奇力量就是课外阅读。它真的像一根魔杖,越来越显示出不可思议的力量。(《新教育|如何营造书香校园?》)


03

为何有的孩子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人们容易看到孩子变化的表象:一些孩子越来越喜欢学习,成绩越来越好,就觉得孩子长大了懂事了,很欣慰;另一些孩子越来越不爱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就觉得孩子怎么越来越不懂事,越来越不自觉。人们很少能看到这种表象背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课外阅读。

  

阅读多的孩子,学习能力强,当他有意识地主动去学习的时候,丰富的语言和智力背景就来帮忙了,他较好的学习能力使他只要努力就会有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又能促使他更主动积极地去学习;而阅读少的孩子,语言和智力背景的苍白使他学习能力羸弱,在越来越难的知识面前,在越来越多的竞争面前,他更多地体会到力不从心,他的挫折感越多,就越不自信,对学习就越没有兴趣。

  

人是不能靠毅力和理性支撑很长时间的,他们很快表现出一路下滑,并开始有意无意地逃避学习——这可能就是家长感觉到的孩子“越大越不懂事,越来越不爱学习了”。

  

为了让孩子聪明又学习好,父母们都在倾尽全力,从怀孕开始就忙着吃这个补那个。物质营养对儿童大脑发育肯定有用,但无论吃多少好东西,都只是一种“加法”手段。除极个别的超常儿童,所有出生后身体健康正常的孩子,他们最后在智力上的差异并不在于这种物理手段和生理因素,而在于启蒙教育上。智力启蒙最重要手段就是阅读,它是一种“乘法”手段,可以让儿童的聪慧以几何级数递增。

  

一些教师和家长不重视孩子的课外阅读,是因为他们心里总有这样的思维方式:孩子光是应付学校的课程就已经够忙了,考试考出好成绩是最要紧的,读课外书既浪费时间又影响学习,不合算。这样的想法就好比一个人说:我急于从哈尔滨赶到广州开会,哪里有时间等四个小时的飞机,火车马上要开了,我得赶快去坐火车——乍一听好像说的挺有道理,但实际上全错了。

  

一把相同的种子,撒到地里,有的得到了合适的水分和充足的日照,有的既干旱又晒不着太阳,最后的收成差异会很大。(《新教育|如何营造书香校园?》)

  

阅读就是智慧的水分和阳光,会让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

  

04

不要让孩子成为一个学习上潜在的差生


人和人在智力方面可能有一些先天的差异,就像人和人在身高长相方面有差异一样;但智力的塑造,其差异比身体相貌的塑造要大得多。智力上后天的发展和塑造最重要的技术手段就是阅读,这一点已被现代心理学研究证实。

  

第一,人是用语言来思维的。而获得良好语言的最佳途径就是阅读。

  

第二,学习新知识依赖已有的知识背景。任何阅读都可拓宽一个人的见识,让他获得超越日常生活范围的知识,背景知识越丰富的人,越容易吸纳新知识。

  

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与他的阅读量呈正相关。这一点,只要观察一下我们周围的人,或了解一下古今中外那些“聪明”的人,如那些大科学家、大思想家就可得到验证。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一个学习上潜在的差生。” 这是他在教学一线多年研究和观察后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是让其智力不单以加法增长,而是以乘法递增的最好、最简单的办法。如果你的孩子从小培养起了阅读兴趣,长大后博览群书,那么父母对孩子的智力启蒙就不仅是合格,而是令人羡慕了。(《新教育|如何营造书香校园?》)


05

如何解释韩寒们?



中小学生中有一种叫“偏科”的现象,似乎对我们这里谈到的阅读与学习能力的关系提出挑战。

  

一种是,语文学得很好,作文写得漂亮,数理化很差,阅读对他们的考试成绩似乎并没有成全,如少年作家韩寒。

  

这个问题要这样理解:造成他不喜欢数理科目的原因很多,教师、家庭、天赋、同学等都可能成为影响因素。阅读当然不能强大到解决所有的问题、补救所有的不足。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理科成绩差,绝不是阅读造成的。这样的孩子,所幸他们喜欢阅读,无论上不上大学,他们都是聪慧的,都可以取得相应的成就。这样看,阅读于他们仍然是件幸运的事。

  

另一种是偏爱数理化,尤其是一些男孩子,数理科目成绩很好,但对语文、英语等文科类科目不感兴趣,也很少阅读。(《新教育|如何营造书香校园?》)

  

我见过一位初中生的家长,她甚至为她的孩子数学、物理学得好,特别不爱语文而略有沾沾自喜,可能是觉得这表示她的孩子聪明。我想,她的孩子如果只是不喜欢语文课本身,但读过很多课外书的话,她可以骄傲,说明孩子的潜力还是很大的。但如果孩子一直缺少阅读,对语文的厌倦是基于一直以来的语文能力低下,那就是件比较麻烦的事,恐怕总会有一天数理科目要受到拖累。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阅读都是重要的,它对孩子的学习有的只是帮助和成全。(《新教育|如何营造书香校园?》)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 :尹建莉父母学堂,微信号:yinjianlifumuxuetang 作者| 尹建莉,畅销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硕。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实验指南(2018最新版)

与美好相约同行——新教育实验历届年会掠影(2018版)

理想与行动的力量——中国新教育实验掠影

用生命书写,用行动言说——田野草根的实践,生命在场的叙事

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学习培训参考资料

新教育的精神是什么?——解读新教育精神:理想主义、田野意识、合作精神、公益情怀

新教育,在海门大地上穿行——一个区域如何有效推进新教育实验?

新教育实验十二个标志性项目成果——新教育实验:为中国教育探路

新教育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吗?新教育实验是怎样促进教师成长的?——新教育实验十问十答

你有多专注,就有多自由

活出你想要的美好

新教育是什么?为什么? 有什么?怎么样?怎么做?——关于新教育实验的50个问答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有哪些?

“穿过生命散发的芬芳”——2018新教育实验颁奖盛典:榜样教师、完美教室、卓越课程、 智慧校长、年度人物获奖名单和颁奖词

“我变了,我没变”——2018新教育实验年度人物事迹简介暨颁奖盛典视频

2017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第十七届研讨会年度盛典

2016年新教育实验十件大事        

2016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2015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

与黎明共舞,与经典相伴,与美好同行——新平台,天天都有新资源,新教育,天天都有新创造

如何实现生命的幸福完整?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