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小学模拟法庭模式的问题及改进策略一一以“今天我来当法官"模拟法庭活动为例

张静 守望新教育 2021-10-25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近年来,中小学法治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我国各中小学纷纷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活动,模拟法庭是其中重要的方式之一。针对中小学模拟法庭活动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提出要扩大学生参与面,全面提升育人效果;关注庭前庭后,仝面评价活动过程:改进教学方法,着力培养法治思维,以更好地实现中小学法治教育的目标。

模拟法庭源自美国法学院的“ m 0 0 t court"课程,是以典型法律案例为基础,由学生组织模拟审判活动,学生扮演审判人员、公诉人、原告、被告、诉讼代理人等各种角色,严格按照真实审判的流程对典型法律案例进行“审理"并最终依法进行“判决"的法律实践活动。由于这种活动形式能为学生提供很好的法律实践平台,近几年被我国中小学引人并广泛地开展。

中小学模拟法庭活动的价值意义中小学法治教育,有别于法律专业人才的培养,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树立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信仰,成为懂法、信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提出:“要综合采用情境模拟(如法庭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必要时,可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将真实法治案例引人课堂教学,注重学生法治思维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中小学模拟法庭活动的开展要契合中小学法治教育的目标,它的价值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张静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探索没有边界的课堂——模拟政协活动培养了学生四大核心素养》《如何在学校开展模拟联合国活动?——模拟联合国常见问题问答》《“底线伦理”的失守及其恶果——为什么要提倡“底线伦理”?》)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让教育沐浴人性的光辉》《明德至善绽放人性芬芳》《我心中的理想德育》)


中小学模拟法庭模式的问题及改进
一一一以“今天我来当法官"模拟法庭活动为例
原创|张静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19.22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中小学法法治教育课程建设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A一30号)阶段性成果。 作者,张静,湖南省长沙市周南秀峰学校教育处副主任。



模拟法庭源自美国法学院的“ m 0 0 t court"课程,是以典型法律案例为基础,由学生组织模拟审判活动,学生扮演审判人员、公诉人、原告、被告、诉讼代理人等各种角色,严格按照真实审判的流程对典型法律案例进行“审理"并最终依法进行“判决"的法律实践活动。由于这种活动形式能为学生提供很好的法律实践平台,近几年被我国中小学引人并广泛地开展。

中小学模拟法庭活动的价值意义中小学法治教育,有别于法律专业人才的培养,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树立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信仰,成为懂法、信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提出:“要综合采用情境模拟(如法庭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必要时,可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将真实法治案例引人课堂教学,注重学生法治思维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中小学模拟法庭活动的开展要契合中小学法治教育的目标,它的价值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

具体来说,一是让中小学生了解庭审活动参与者的身份和诉讼地位,了解现代诉讼的构造和开展过程,直观感受法律审判平等、理性和公正的精神;二是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和主动性,加强对所学法律知识的理解,尝试抽象之法在具体生活事件中的运用《三是养成学生理性处理问题的思维习惯,让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在活动中得以培养和强化。

1、中小学模拟法庭模式存在的问题

当前一些中小学开展的模拟法庭活动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目标设置不科学,没有充分发挥模拟法庭活动在中小学法治教育中应起的作用;大多数中小学模拟法庭活动仅侧重于让学生感受法庭概貌和了解庭审流程,没有真正做到以培养中小学生法治观念特别是法治思维为目标,这使得中小学模拟法庭活动仅达到了浅层目标,而没能实现其深层价值。

再如,教学方式设计不科学,使模拟法庭活动成了一场“表演秀"。就目前一些中小学开展的模拟法庭活动来看,大多是准备剧本,熟背台词,参与者无需应变,更无需“对抗",只需按照“剧本"表演其饰演的角色。[2]这种基于表演性的模拟法庭活动缺少庭前的扎实学习,也没有庭后的收尾工作,对学生而言只能带来一时的新鲜感,不具有持久的吸引力。因为这种模式下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其作为角色参与者的兴趣没能得到持久激发,也不能锻炼学生应用法律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法治思维和法律素养的功能自然也得不到凸显。

此外,教学师资配备不科学,难以保障模拟法庭活动的逼真性和专业性。模拟法庭课程指导教师应至少具备两方面的条件:其  ,掌握较为全面的法学知识;其二,具有丰富的实务经验。[3]而我国中小学普遍缺乏有法律专业背景的师资力量,师资不专业然决定了中小学模拟法庭活动难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严重制约了其法治教育功能的发挥。

2、中小学模拟法庭模式的改迸策略

(一)扩大学生参与面,全面提升育人效果

中小学模拟法庭模式在角色设置上要多样化,应尽可能扩大学生的参与面,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活动既可以设置原告(公诉人)、被告(被告人)、审判员〈法官)、书记员等基本角色,也可以设置人民陪审员、辩护律师(委托代理人)、证人、法警等角色,案情稍复杂的还可以合议庭的形式,设置3名审判员(或1名审判员、2名人民陪审员)来组织庭审。其余的学生可以组建为原、被告的律师团队,为双方庭审活动提供支持。这样,一方面能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模拟法庭活动中来,另一方面也让学生认识到庭审活动不仅是原告(公诉人)和被告(被告人)“对抗"的过程,更是多个诉讼主体协作完成的过程,这对于中小学生更好地领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权利、义务等法律精神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其法治价值观的形成。

以我校“今天我来当法官"模拟法庭活动为例。这场模拟法庭活动以一起买卖合同纠纷为案情素材,由3名法官组成合议庭,采用普通程序进行审理。活动设置了法官、书记员、原告、被告以及双方的委托代理人等多个角色。委托代理人一方设定为律师,代理权限为仝权代理;另一方设定为公司授权的员工代表,代理权限为一般代理。其他学生则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成为原告或被告的律师团成员,实现了模拟法庭活动参与范围的最大化。

(二)关注庭前庭后,全面价活动过程

在中小学模拟法庭传统模式中,指导教师主要侧重庭审环节,但一场完整的模拟法庭活动不仅要关注庭审环节,还要精心设计庭前和庭后坏节。首先,庭前准备要更充分。我们提倡的中小学模拟法庭活动应该建立在一定的法律课程的基础之上,而不是脱离了法律课程的单纯的观摩表演活动。庭前指导教师不仅要精心挑选适合学生理解层次的案例,准备庭审所需的法律文书,组织学生学习庭审程序,更重要的是要传授与案件相关的实体法律知识,这是模拟庭审活动开展的基础。其次,活动评价要更全面。活动评价包括对所选案例的重要性、典型性予以分析,对学生庭前做的准备、团队合作的能力以及思辨能力进行评价,对模拟庭审时学生的表现、法律知识的运用和做出的判决结果给予评判等,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程序正义,培育法律素养。再次,庭后收尾要更完善。很多指导教师认为,模拟庭审结束,模拟法庭活动即告完成,其实不然。在实际的司法实践中,庭审活动结束后,法官和书记员还要进行案卷的整理和归档工作。只有完成了这些收尾工作,整场模拟法庭活动才算真正结束。不仅如此,收尾工作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司法活动的严谨性,从而加强法治意识的渗透。

“今天我来当法官"模拟法庭活动的指导教师,是具备法律专业背景的“双师型" 教师。教师庭前多次组织学生开展法律沙龙活动,学习法律知识、了解庭审流程、介绍基本案情、讨论庭审战略,并与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法院充分接洽,在服饰、案卷、法槌、标牌等方面高度模拟真实的法庭环境,充分营造法庭氛围。为了弥补实务经验的不足,指导教师还邀请了开福区人民法院少年庭的副庭长来到模拟庭审活动现场,为学生做全面细致的点评,使理论教学和实务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庭后,学生又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案卷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等工作。可以想见,这样一场完整的模拟法庭活动带给学生的收获,是单纯表演性的模拟庭审活动所无法比拟的。

(三)改进教学方法,着力培养法治思维

中小学模拟法庭活动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关键还在于教学方法的改进。活动中,教师不能包办所有的工作,只让学生做 “演员",而应该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如全程参与讨论案情、制作相关法律文书、主持庭审、在庭上陈述以及举证、质证、辩论、评议、宣判等。[4]教师要做的,只是在学生能力不及的地方,提供一定的 “支架”,以帮助他们完成学习目标。

仍以“今天我来当法官"模拟法庭活动为例。在庭前准备阶段,指导教师在3个真实案例的基础上自主创编了案例小品《买假卖假》,拍摄成案例视频,组织学生开展法律沙龙活动,了解具体案情、学习相关知识。除此之外,指导教师还准备了庭审所需的法律文书,但都是“半成品"的起诉状、答辩状、证据清单、代理词、判决书等。所谓“半成品"的法律文书,即考虑到中小学生独立制作法律文书存在一定的困难,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能力层次,仅在文书中关于案件争议焦点或培育思辨能力的部分留有空白,给予学生思考和发挥的空间。分配角色任务后,由学生及其团队根据案情资料和法律规定将己方的法律文书补充完整并反复讨论和修改,如原告及其“律师"团队要补充完整起诉状、证据清单及代理词;被告及其团队要补充完整答辩状、质证意见及代理词等。尽管指导教师对整个活动有所预设和把控,但在深人分析和处理案件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又会生成很多新的问题,发表意想不到的观点,正是在这些思维碰撞中,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正式庭审阶段,学生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应变庭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担任 “法官"的几名学生根据双方的控辩情况,对案件进行合议,发表赞成或反对的意见,最终在“法庭调查" “证据采纳"及“本院认为”均留有空白的“半成品”判决书上,将案件事实、判决理由和判决结果补充完整并进行现场宣判。

教学方法的改进,是突破传统模拟法庭模式无法实现深层教学目标的关键。它让学生真正成为中小学模拟法庭活动的主体,将所学法律知识融人现实案例之中进行主动思考并积极应用,不仅帮助学生巩固法律知识,还对其构建法治思维、培育法治观念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是中小学生法律素养得以提升的有效手段。

在改进后的模拟法庭模式中,指导教师虽然不用包办全部的工作,但他们投人的时间和精力将比传统模式更多。同时,改进模式对指导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也更高。在师资条件不足的学校,可以采取双师教学模式,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担任校外指导教师,和本校法治教育教师共同组建较为稳定的教学团队。改进后的模拟法庭模式与中小学法治教育目标的深度契合,无疑更有助于中小学生法治意识、法治思维的培养,学生从活动中获得的成就感,也将持久激发其参与的热情,成为模拟法庭活动在中小学持续开展的源泉和动力。 (责任编辑刘荣)


参考文献:
 
[ 1 ]张善超,李宝庆、法氵台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设计的途径与特色[J].教育探索,2015 01) 135一139.
[2] [3]韩俊英,沈慧.模拟法庭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建议[J].高教论坛,2018 0):55一57,
[4]邵艳刚.模拟法庭教学模式在中职法律教学中的应用[J].河南农业,2018(5):27一28,


【守望新教育】特别说明:本期文章图片均转自网络,处处已经在文章前面作了说明。文章著作权归原作者,在此致谢!转发只为分享美好,推广宣传,有益实践。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模拟法庭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原创|宋 梅
文章来源|江苏徐州市青年路小学
《小学教学参考》2019.36

[摘要]道德与法治课要回归生活,寻找思政教育与生活世界的契合点;要情理交融,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要内外融通,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育人力量。模拟法庭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和创新,印证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应然追求,扩大了法治教育格局,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模拟法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创新

关于法治的教育方式和途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指出:“要综合采用故事教学、情景模拟(如法庭模拟)、角色扮演、案例研讨、法治辩论、价值辨析等多种教学方法。”“要更多采取实践式、体验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与法治事件、现实案例、常见法律问题紧密结合,注重内容的鲜活,注重学生的参与、互动、思辨,创新形式,切实提高法治教育的质量和实效。”“以构建系统完整的法治教育体系为途径,注重发挥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和网络文化的重要作用,加强政府部门、学校、社会、家庭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网上网下相结合的教育合力。”体验是主体内在的历时性的知、情、意、行的亲历、体认与验证。体验式教学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 用亲身的经历去感知、理解、感悟、验证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模式。模拟法庭源于英美法律教育传统,以案例为平台,学生作为主体全程参与其中,严格按照诉讼程序模拟演示庭审活动的教学形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完成案例的选择和分析、法律文书的制作、开庭审理、宣判等环节。

一、关于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的思考

1.回归生活,寻找思政教育与生活世界的契合点无视学生的认知水平,漠视现实生活,拔高目标,自然不会有“知行合一”的效果。教学应能灵活反映社会现实和学生发展需求,能够连接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课堂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强调生活的教育意义,并不否定学科本身的系统性、科学性,而是在其基础上增添生活气息。

2.情理交融,注重学生情感体验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张扬道德体验的情意性,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通过创设活动情境,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应以人为本,提升道德体验的主动性,通过价值引导,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获得积极的启发,进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道德修养。

3.内外融通,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育人力量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

结合,努力构建开放、融通、灵动的课堂。教师不能把教材作为教学的全部,而应该充分挖掘与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融入时代。

2、 模拟法庭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 

1.实施过程

(1) 结合教学,筛选案例。五年级下册《我是共和国的公民》一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学会维护、珍惜和行使自己的权利”。为了增强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经过全班讨论,师生共同选定小学生在体育课被同学戳伤右眼并导致失明的案例作为模拟法庭的审理案件。

(2) 建立小组,分配角色。教师将全班40名学生分为 4个小组,每组 10人。每个小组分配有审判长、审判员、人民陪审员、书记员、证人、鉴定人、法警、辩护人、原告代理人、被告代理人等角色。每名学生都分配到相应的角色。

(3) 分析案例,收集资料。学生根据自己所担任的角色准备案件资料,了解庭审程序,准备证据,各组诉、辩、审三方撰写起诉书、答辩状、辩护词、判决书等诉讼文书。

(4) 实地观摩,强化认知。教师组织学生参观法院未成年维权成果展室、诉讼服务中心,走进法庭旁听一起抚养费纠纷案件的庭审。法官给学生们讲解我国法院机构设置、庭审程序、庭审诉状的准备、庭审技巧等法律知识。

(5) 依照程序,开庭审理。模拟法庭分别设置审判席、书记员席、原告席和被告席,按规范摆放,并在会场正中悬挂国徽。参与模拟审判的学生按照规定着装,按照规定程序,严格开庭审理案件。

(6) 庭后讨论,交互评价。模拟法庭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围绕案件特点、文书准备、庭审过程等进行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总结和体会。

(7) 校园评选,星火燎原。把模拟法庭庭审过程拍

本文为宋梅主持的江苏省教学研究第十二期课题年江苏省品格提升工程项目。


中小学模拟法庭新闻报道选录


1、

校园“模拟法庭”零距离 且看青少年如何做?


文章来源|腾讯教育
成都易明师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17年9月21日,由武侯区司法局主办,成都市武侯区新空间青少年发展中心承办的“模拟法庭进校园”活动,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法律协会的大学生志愿者走进磨子桥小学,开展了一场特别的法律教育活动,向同学们普及法律知识,提高“知法”、“学法”、“用法”意识,用法律进行自我保护。

    
“开庭”前,同学们通过拼字初步了解法律知识,再加上志愿者绘声绘色的讲解,让同学们将法律知识深深印入脑海;“开庭”时,参照法庭规则,模拟宣读法庭纪律、带被告上庭、宣读起诉书、公诉意见及辩护等开庭审理程序,让同学们体会到司法的严谨性,从而感受到法律的庄严神圣;“休庭”后,同学们争先恐后与大学生志愿者进行交流,分享此次活动的感受,纷纷表示“模拟法庭”非常新颖有趣, 同时,严谨的“审理过程”让每一位同学感到震撼。

       
一场“模拟法庭”,模拟的是法庭的流程,展现的是法律的庄严。“模拟法庭”是法律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方式,武侯区司法局将其作为普及法律知识的重要举措,同时联合成都市武侯区新空间青少年发展中心的开展青少年法治项目,依托武侯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法治教育基地,在校园里全面普及法律知识,提升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


2、模拟法庭进校园,北京小学生零距离学法(2019-12-03 18:18)


12月3日,第六个“国家宪法日”前夕,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开设模拟法庭,小学生们通过扮演审判长、公诉人、辩护人等法庭角色,了解宪法知识,体验法庭审理程序。图为“辩护人”在模拟法庭上进行辩护。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朝霞对模拟法庭进行点评。(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3、“模拟法庭”校园普法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18-05-1606:20


5月15日,青岛市市南区实验小学的学生在“模拟法庭”上“审理”案件。


当日,该小学举行“彩虹伞·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岛市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启动仪式,集中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法治进校园活动。学生们以“模拟法庭”、普法演讲等形式学习法律,增强法治观念。王海滨/摄(新华社发)



4、模拟法庭进校园,你觉得咋样? 


发布时间:2017-12-21 18:26

文章来源:宜君县教科体局


近日,宜君县城关第一小学举行了以“法律护航健康成长”为主题的“模拟法庭”课堂。现场,12名学生分别扮演了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公诉人、被告人、辩护人、证人、法警等角色,150余名五年级学生一起学习。



此次模拟法庭以一起涉嫌盗窃罪作为蓝本,学校十二名学生分别扮演了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公诉人、被告人、辩护人、证人、法警等角色。随着“法官”的“法槌”落下,“庭审”正式开始。“法庭审理”经过法制副校长、法制教师的指导,依照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从提起公诉,庭审调查、辩护陈述,到休庭合议、当庭教育,所有程序都是有板有眼,丝丝入扣。整个过程不时引来阵阵掌声,孩子们在直观的体验中学习了法律知识,增强了法制观念,感受到了法律的严肃、公正。



5、小学生模拟法庭像模像样,生动演绎校园真实案件


文章来源|楚天都市报
发布时间:18-05-1922:35

楚天都市报5月19日讯(记者贺俊 通讯员乐钢 李洁)“一个小小的玩具也会让人坐牢,好可怕,以后在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5月18日,武汉市育才第二小学在江岸区劳动街惠中社区,开展“牙签弩伤人案”的少年模拟法庭活动,扮演“被告李成飞”的学生边子轩深有感触,并提醒社区居民注意这些身边容易忽视的法律盲区。


劳动街惠中社区的会议室被临时布置成法庭的样子,育才第二小学四(9 )班的孩子们分别扮演审判长、审判员、公诉人、辩护人、被告、法警等角色,随着法槌敲响,模拟法庭正式开审“牙签弩伤人案”。

这是之前发生在国内一所小学的真实案件,模拟法庭对此案情审理过程进行了再现。根据“案情”,学生李成飞在玩同学田萧乐购买的牙签弩时,弹射出去的牙签扎进了另一名同学的眼角,造成眼眶骨折塌陷无法恢复,构成一只眼睛终生残疾而造成重伤。

无论是伤人者,还是牙签弩购买者都成了被告,在“法庭”上,控辩双方、被告及其监护人围绕“什么是重伤”、“是否是无意伤害”、“监护人是否尽到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等一些问题,进行了激烈交锋。尽管小学生们面孔稚嫩,还带着童音,但是每个人都严肃认真地扮演着自己在案件中的角色,就连观看的社区居民都感觉“很真实,很流畅”。


最后,“审判长”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5条,判决“被告李成飞”犯过失致人重伤罪,拘役5个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7条,判决“被告田萧乐”无罪,当庭释放,责令学校对其进行训诫。

育才第二小学孩子们的精彩演绎赢得了惠中社区居民的阵阵掌声。花桥街司法所所长、该校法制副校长周国华表示,整个庭审过程非常完整,每个环节不累赘,各种角色都很到位,这样的以案说法不仅入脑入心,也是社区喜闻乐见的普法形式。一位居民代表告诉记者:“把庭审现场搬到社区的形式很新颖,小玩具造成的大伤害值得每个人警醒。”


此次参演的学生都是育才第二小学四(9)班的学生,班主任吴颖介绍,孩子们都非常珍惜这次演出机会,两个星期来反复练习,家长们也非常配合。像这次出演“被告”的两名学生,都在班上比较调皮好动,原来可能意识不到一些行为的潜在“危险”,现在会更加注意一些。

“类似模拟法庭这样的法律常识学习,我们每个班级都有,这一次我们把完整的庭审现场搬到了社区中,不仅是一次家长教育,对社区教育也是一种辐射,今后我们的孩子会更多地走进社区宣传法律。”育才第二小学校长李文华表示,孩子天性爱玩,“牙签弩伤人案”警示学生和家长,一定要选择安全的玩具,也促进了校园安全意识的传递。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与美好相约同行——新教育实验历届年会掠影(2019版)

新教育研究院简介——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2019最新版)

重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新教育实验的选择与行动

阅读,看见更大的世界

理想与行动的力量——中国新教育实验掠影(内附视频)

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用生命书写,用行动言说:新教育教师生命叙事集锦

新教育——未来教育的一面旗帜

麦田里的守望者——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向着新教育的更深处漫溯——深度学习,深度实践,新教育实验的十二个标志性项目成果

新教育的精神是什么?——解读新教育精神:理想主义、田野意识、合作精神、公益情怀

新教育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吗?新教育实验是怎样促进教师成长的?——新教育实验十问十答

新教育究竟是什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作为一个普通教师,牵手新教育的“接口”在哪里?——教师应该成为‌‌幸福完整的代言人

新学年,新征程|新教育如何在一个学校起步?让梦想开花!

文化的进步,变革的力量——一个区域如何有效推进新教育实验?

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让人成为最好的自己——教育,让梦想成真

“穿过生命散发的芬芳”——2018新教育实验颁奖盛典:榜样教师、完美教室、卓越课程、 智慧校长、年度人物获奖名单和颁奖词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2019年新教育实验十件大事实事

2018新教育实验年度人物事迹简介暨颁奖盛典视频

2018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第十七届研讨会年度盛典

2016年新教育实验十件大事        

2016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2015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