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秋蕊:因为遇见你,生命更丰盈

文秋蕊 守望新教育 2024-01-09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雨果说你是改造灵魂的工具,乌申斯基说你是人类思想的宝库,高尔基说你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我说你是我和孩子们最浪漫的遇见,因为你让心灵有归宿,让生命更丰盈。感恩有你,感恩遇见!——文秋蕊


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肩膀上攀升;专业交往,站在集体肩膀上飞翔!——《新教育实验》

朱永新:在时光中创造那个更好的自己
遇见美好,向美而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最美的自己!
.......

因为遇见你,生命更丰盈
作者|文秋蕊
来源|旺苍县佰章小学校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辛弃疾翘首以盼的遇见;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是沙场男儿豪迈豁达的遇见;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是最撩动心弦的遇见;

而你——书,是我最浪漫的遇见,每每捧起你,我便能排除一切琐屑的、杂乱的干扰,心静如水,让自己的灵魂莹洁如冰。

因为遇见你,我和瑾瑜班的孩子们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重塑自我。于是,我深深明白你就是我们今生的不可或缺。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如果把精神成长与躯体成长作个比较的话,躯体的成长更多是受遗传和基因的影响,个体的精神成长却不完全依靠基因和遗传,而与后天阅读息息相关。没有阅读就不可能有个体心灵的成长,不可能有个体精神的完整发育。”

每每忆起朱永新教授的话,我便暗自想:你应该算是我和瑾瑜班孩子们精神成长的见证人吧,因为有你,生命才更丰盈。


一、

因为认知,所以疏远

说实话,孩提时的我并不喜欢你,甚至是厌恶你。那时候可阅读的资源不多,除了课本就是练习册了,当然做练习册根本不算什么真正的阅读。书少作业就少,放飞自我的时间就多了,在田埂上玩泥巴,弄成满身满脸都是泥,变成一只脏兮兮的小花猫,我喜欢;满山遍野挖野菜,被臭骂一顿,我无所谓;爬树、掏鸟窝摔得鼻青脸肿,我爬起来继续。然而,好景不长。作为语文教师的父亲深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道理,于是亲自为我定制了专属知识积累套餐——读、抄、粘、背、查。从此,我便过上了水深火热、心惊胆战的日子,我不得不与你的家族成员——《小学生优秀作文》等亲密接触,形影不离。先读,再摘抄到积累本上。如果在报纸上看到有价值的内容还得把它剪下来,粘到积累本上,所以我家的报纸永远是大洞加小洞,缺胳膊少腿。每天一大早,我还得极不情愿地搭个小板凳坐在墙根下读背。每每看到父亲得空,而我还没完成任务不能过抽查关时,我便坐立不安,忐忑徘徊。所以,我恨你们剥夺了我的玩耍时间,经常变着方儿对你的家族成员各种蹂躏,导致他们伤痕累累。


二、

因为向往,所以追寻

上初一时,我遇到了语文老师何老师,她气质美若兰,才华馥比仙,尤其重视阅读,每当听她范读课文时,我便如听到了天籁之音,沉醉其中,心向往之,希望有朝一日我的诵读也能余音绕梁。于是,父亲给我订了《学语文之友》和《演讲与口才》,我便抱着它们翻来覆去地读,而结果正应了那句“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没练成美妙的嗓音,却由之前的胆小害羞、扭捏拘谨变得大方开朗了,这应该就是你带给我的福音吧。
 
倏忽间,上高中了,我遇到了这一生都要感谢的人——语文老师王老师,是她激发起我狂热的阅读欲望。她身材高挑,不苟言笑,被我们称为“冷面美人”。也许大家会以为她的课堂也很冷,其实不然,她上课时总是出口成章、妙语连珠,对于我们的质疑也是轻松解答,侃侃而谈。我惊讶于她的学识与口才,更渴望像她一样睿智而冷艳,于是,她成了我奋斗目标。我想:要实现梦想,就得追寻你,拥抱你,读懂你。于是,我开口向王老师借你,她也毫不犹豫地借给了我很多很多,从拥有你的那一天开始,我便如饿狼扑食般疯狂阅读,前有我国四大名著,后有《茶花女》《战争与和平》以及《零下一度》《三重门》《十七岁不哭》……看了多少我已记不清了,只记得叛逆而有才的韩寒、浪漫的郭敬明以及大仲马、小仲马等人名,只知道我的课表上只有语文这一门课程,还有那不忍看的其他学科成绩。
 
终日与你厮守,我的心情也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时而笑,时而哭,变得喜怒无常。惊叹于大观园的宏大,折服于林黛玉的美丽和才气,伤感于她的身世与早逝,心碎于茶花女与阿尔芒的凄惨爱情。渐渐地,我发现你如春雨一点一滴滋养着我、改变着我,让我拥有了冲破困难阻碍的力量。
 
为了继续追寻梦想,高考时,我毅然填报了语文教育这个专业。
 
大学生活按部就班地进行着,除了上课,就是读你们(文学类书籍、教育学专著就是心理学、哲学方面的书籍)。“现代教育之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以自然中的种种现象通俗易懂地向我们揭示了教育中的诸多原则和规律。遵循自然法则,教育就会有可喜的结果。《给教师的100个建议》让我明白如果想使自己的学生成为善于思考的人,想使严整的、明确的、合乎逻辑顺序的思维通过清楚的说明和解释表达出来,就应当吸引他们参加富有思想内容的劳动,把知识体系的关系和相互联系在劳动中体现出来。《老子》《庄子》《学记》这些经典教我学会做人、学会感恩、自立自强、还有很多很多。


三、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

走上工作岗位后,我成为了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望着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眼睛,我明白我所储备的知识远远不够,要成为一个始终处于成长状态的老师,只能去读你,构建一个由本体性知识、专业知识和人类基本知识组成的“合宜的大脑”,才能更好地思考当下的问题,产生新的教育思想,更好地指导教学。
 
于是,我毅然决然地加入了学校的积微聚悦读会,开启了“三专”发展之旅。

专业阅读寻找个体自我。为了提升师资实力,提质增效,我校在张校长的带领下成立了积微聚悦读会,定期开展共读活动,有意识地向大家推荐中外教育家的著作、新教育的书籍。三年来,我们共读了《静悄悄的革命》《夏山学校》等多本书籍,“相约星期一”成为我们思想碰撞的约定时间和展示阅读成果的“大市场”,让我拥有了大视野、大情怀,专业写作成就本真自我。每次分享后,我们及时书写自己的读书感悟、教育随笔、班级叙事……不断完善自己,提升人生品位,促进专业发展。
 
专业交往飞扬生命自我。在悦读会我找到了志同道合之人,我们互相学习、沟通,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在众智汇聚的大海中成长。


四、

因为期待,所以引领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们瑾瑜班的孩子们就像是一棵棵小草,需要我这个园丁的浇灌和呵护,我期待着他们拔节成长,于是我陪他们踏上了阅读快车道。

短课诵读,唤醒生命的种子。短课诵读分为三种形式:一是晨读,晨读主要以单元主题同步的经典篇目、《新教育晨诵读本》为主要内容。晨读方式有学生自由读、师生同诵读、歌唱读等。二是课前美文推送。语文课前拿出3分钟让学生推荐美文。按座位顺序每天一名同学要向大家推荐一篇美文,推荐方式众多,可以配乐读,可以配画读,可以介绍作者,也可以仿写等。三是午间经典回诵,诵读内容由值日生提前安排好。

群文阅读,开拓学生视野。在教学中,一篇带多篇,以课内带课外,以精读带博读,不断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丰富语言积累。

专题串读,丰富生命历程。教师根据语文教材交流平台的内容,自己组合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这相当于语文课上的综合实践课。

师生共读共写,提升综合素养。推行“阅读计划”,提倡每天读书半小时,做好读书笔记,填好阅读交流单,在读书分享会上分享。

将近一年的时间,我和孩子们共读了《新教育晨诵》《森林报》《海底两万里》《三国演义》《面包男孩》 《童年》等多本书籍,我看到了孩子们身上的无限可能。
 
雨果说你是改造灵魂的工具,乌申斯基说你是人类思想的宝库,高尔基说你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我说你是我和孩子们最浪漫的遇见,因为你让心灵有归宿,让生命更丰盈。感恩有你,感恩遇见!

分享美好,致敬行者!本文为四川省guan广元市旺苍县章小学书香校园建设之书香教师展播(第九期)。转发未经作者审阅,不妥之处,敬请见谅。


什么是书香校园?现在有多少学校是书香校园?
从五个维度构建书香校园——中小学书香校园建设的国际比较研究
书香校园建设现状的反思——摒弃矫情与偏狭,五大元素造书香
聂震宁:关于书香校园建设之我见
书香校园须具备三大要素
书香校园3.0建设模式
朱永新:阅读立校,营造书香校园
林忠玲:书香校园六问
李镇西:学校明明就是读书的地方,为什么还要“营造书香校园”?
书香校园建设现状的反思——书香校园建设的五大误区
朱永新:怎样营造书香校园?
让校园书香四溢,功莫大焉!——用阅读改变农村教育, 助推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
向着书香校园的更深更美处——做一件让学校更美丽的事情
深耕|营造书香校园——朱永新:“书香校园”怎么造?
如何营造书香校园?——与人类伟大的精神对话
......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向美而行:新教育实验通识与实践五十讲》)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