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伍姝红:寻找自由之路,共赴读写之约;赵蓉:放弃容易,但坚持一定很酷

赵蓉 守望新教育 2024-01-09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寻找自由之路
共赴读写之约
——从阅读写作到亲子共读
作者|伍姝红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人都是向往自由的,我是一个热爱旅行的人,但是我知道出去走走这件事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比如,学生时代的我苦于有时间但是没钱,而结婚后抚育婴儿的阶段我又苦于有钱但没时间。于是在我每一个“家里蹲”的日子里,我都安慰自己“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与此同时开辟了每一个时期的“阅读写作之路”。


初露头角,燃起读写星星之火

中学时代,我最感兴趣的是地理书,让思想和灵魂在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中遨游,憧憬着未来在每一个名胜古迹中穿梭的情景。后来,在语文老师的影响下我迷上了作文书,全校的作文比赛中,我居然获得了“一等奖”,这激发了我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高中时期,《窗的外面,窗的里面》的作文又被学校收录进了“苍山文学社”的书刊中。就这样,我的阅读写作之路似乎慢慢地走上了正轨。

浅尝辄止,阅读之路的瓶颈期

工作后,我扎进了学习业务能力、掌握教育教学方法、探索与学生相处之道的海洋中,这个阶段我购买了许多书也陆陆续续看了很多书,虽然涉及面很广,但大多只是简单翻阅,缺乏深入地研究和探索。这一时期,我的阅读写作之路到了瓶颈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直到我搭乘了佰章小学的快车,新教育春风拂面般再次开启了我的阅读之门。

柳暗花明,新教育带来的转机

2018年,新教育的浪花席卷了我,我拜读了朱永新老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书中所写的老师是轻轻轻轻的风、是长长长长的线、是深深深深的海。我深知自己和这样的形象还相差甚远,我对阅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明白了阅读对一个人的重要影响。此时正值教育局展开了“悦读汇”,我也参与其中和大家一起共读共写共分享并获益良多,我明白了:

大量的书籍+ 一颗爱好文学的心 + 阅读的平台 + 一起阅读分享的朋友 = 一场深刻的阅读之旅。

有了强大的后盾和队伍,对于阅读这件事我也渐渐变得自律起来,慢慢形成了习惯。后来,我又借助学校的“教研组共读活动”,与组内的成员一起共读、研讨和分享,并撰写了自己的教育生命叙事,参加了全县的“抒写新教育”演讲比赛,获得了三等奖。

至此,又激活了我身体里属于阅读写作的细胞,我开始大量阅读,还写下了许多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其中一篇“在教育的旅途中成长”获得了全县新教育生命叙事三等奖。燃起信心的我积极撰写了关于教学工作和少先队工作的论文和调研文章,获得了省级三等奖,同时也站在学校“教育叙事”的舞台上和大家一起分享和交流。


春风化雨,亲子共读共写的旅程

01、操之过切的启蒙风波

和同事、朋友一起进行共读共写的习惯慢慢浸润了我,恰逢我的大女儿上了幼儿园,自然而然地打开了我们“亲子共读”的大门。

我给女儿买了许许多多的绘本和故事书,平时放学后和周末我都会和她一起讲故事,带着她看看书上的图画,并鼓励她自己试着说一说。我最有印象的是那本《好饿的毛毛虫》,那本书小小的、上面的图案非常可爱、纸张的厚度也正适合3岁的孩子,我引导她看着图画讲了讲,她摇头晃脑、稚声嫩气地有样学样,可爱极了。

接下来的几天,我又继续给她讲这个绘本故事,希望她可以更熟悉甚至可以将它背下来。也许是我太心急了,一周后我要求女儿脱稿讲出这个故事,显然女儿做不到。可是我不死心,经过我的几番折腾后,她对阅读失去了兴趣。那时候我非常挫败,看着眼前的一摞摞绘本故事书,心里着急又难过。

02、自我反思,走上共读的正轨

后来,我检讨了自己,觉得对孩子的阅读启蒙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有过高的要求,看着邻居和同事的孩子们都可以脱稿讲出故事了,我一遍遍地告诉自己,花开的时间有先后,我要用心浇灌,耐心等待。

我又重拾信心和女儿一起读了《好饿的毛毛虫》,这一次我加入了一些新的方法:比如,采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她加深记忆,偶尔“示弱”让她有一点成就感,在故事的重要环节里“留点悬念”吊吊她的胃口,多多夸奖她,让她有继续阅读的兴趣。果然,这一次效果好多了。用同样的方法,我和女儿陆陆续续读了《爱心树》《小精灵与鞋匠》《小猫钓鱼》等绘本故事,她也渐渐喜欢上了阅读。

终于,我们等到了一个机会,那就是幼儿园的“亲子故事大会”。我和女儿决定讲一个以前没有读过的故事《小乌龟找朋友》。定好了题目后,我便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准备工作,先是教会她《小乌龟找朋友》的句子,让她知道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内容,然后和她一起思考设计每个环节的内容可以配上什么动作,最后我们一起做了一顶小乌龟的帽子还有小鸟道具、小猴子道具以及蜗牛道具。

到了比赛当天,我心中无比紧张,因为这是女儿第一次上舞台,不确定因素太多了:女儿是否会因胆怯而不敢上台?是否会害怕得大哭起来?是否会忘词或说错词?……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和她一起上了舞台,接下来女儿的表现让我眼前一亮,只见她拿起话筒高声地介绍起了自己,声音洪亮、绘声绘色地完成了整个故事的表演并且不忘做好每一个动作,最后我们获得了一等奖。

03、生活中的不期而遇

经过这次比赛,女儿大受鼓舞,渐渐地爱上阅读了,有时还缠着我给她讲故事,我们就这样朝着共读的方向行进着直到二宝的诞生。

有了弟弟后,全家人放在姐姐身上的精力免不了要减少一半,经过孕期和育儿期的“折磨”,我已自顾不暇。我和女儿一起共读的时间也变得少了,更别谈给她讲故事了,生活里的“鸡毛蒜皮”和“琐碎日常”以及弟弟的“超高需求”中断了我和女儿的“共读”生活。她也感受到了妈妈的“力不从心”,有时候会偷偷哭泣、有时候会和我大吵大闹,我只好暂时放下“二宝”去抚慰姐姐挫败的心灵。终于,在全家人的关心和开导下,女儿渐渐接受和享受有了“弟弟”的日子。

04、开启共写,细水长流

随着弟弟的逐渐长大,现在家里的阅读模式变成了“姐弟共读”,姐姐会把在学校里学习的一些课文和古诗讲给弟弟听,弟弟牙牙学语跟着姐姐念字,一切都回到了正轨。

我觉得是时候开始“亲子共写”了,巧合的是我们共写的日子与学校一年级看图写话不期而遇。一年级的第一个寒假,我和女儿完成了15篇亲子写绘。在写绘的过程中我引导她一起画画,一起总结每一天发生的有趣的事,并把它们记载在本子上。但我发现每一篇亲子写绘的质量都有差异,有优秀的、也有比较差强人意的,我反复总结其中的原因,后来发现在我们进行亲子共写的时候又忽略了亲子共读,导致女儿语言匮乏、想象力不够丰富。另外,凡是写绘的内容记载的是女儿爱做的事,她就写得格外认真,其余的都是从思想上抵触进行敷衍的。

我决定帮助她,在老师的指引下我购买了《小猪唏哩呼噜》、《神奇的校车》、《木偶奇遇记》等书籍并陪她一起读,同时我还带女儿亲近大自然并和她进行交流后再进行写绘,这一次我发现她自己组织语言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渐渐地,我和孩子们可以平心静气地完成每一次的共读共写,打开他们知识大门的同时也找到了我内心向往的自由。

“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的确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但我更感受到“共读”在改变人气质的同时,也会改变人的内心世界,每个共读者不同的心得和看法碰撞出的美丽火花是独具魅力和不可复制的。我们从同事、朋友、孩子身上得到更美妙的启发,将这些“美丽的火花”和“美妙的启发”穿针引线,就会变成一篇篇璀璨夺目的文章。

“共读共写”是一场充满活力的研讨交流,是生命的另外一种旅行,更是连接心灵与心灵的一座桥梁和寻找自由的另一种方式。让我们延续这段旅程,直至找到另一个自我。

殷才昌:构建“绿水青山”的“教育生态”
彭渝烊:这里,有一片滋养生命的沃土;李霞:擦亮每个平凡的日子

放弃容易,但坚持一定很酷
作者|赵蓉
东河小学教师
来源|旺苍新教育

在央视新闻公众号上,我曾看过这样一句话:放弃容易,但坚持一定很酷。这不禁让我回想起离我最近、最平凡的一段心路历程。


第一次听说“新教育”,第一次感受到新教育的美好,是与韩岚老师的遇见开始的。2010年,我刚到东河小学不久,办公室总有一个忙碌的身影,她或是和孩子们一起晨诵,或是带领孩子们写绘,又或是和孩子们一起编排课本剧……慢慢地,我才得知她加入了“新网师”。虽说每天忙碌、辛苦,但韩老师笑容的背后是满满的幸福。从此以后,我也开始学着她的做法,但不是三天打鱼就是两天晒网,终究一事无成。

2018年,当新教育这束光洒遍红城大地,照亮东河小学的每个角落时,我幸运地成为了学校新教育种子教师。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知:大语文时代阅读为王。我决心不再整天只盯着学生的分数,我要带领孩子们走上幸福快乐的阅读之路。然而,理科生的我没有专业的阅读积淀,又该怎样带领孩子们阅读呢?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成都泡桐树小学参加了中国儿童阅读论坛培训。任丽颖老师执教的《绿野仙踪》整本书阅读研讨课让我深受启发。这次培训,我与整本书阅读教学不期而遇,它为我后来的阅读教学之路指明了方向。

我特别喜欢一句话:与其逼着孩子使劲,不如让自己成长。培训后,我对整本书阅读教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即我买了几本相关的书籍研读。《走向理性与清明》《探索和发现的旅程》《培养真正的阅读者》这三本书对我的影响特别大,为我后来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起到了引领作用。

正所谓,独行快众行远。在同事的推荐下,我有幸加入了远川教育集团儿童阅读指导师培训班,在此,我对阅读教学有了深度认识和理解。后来,我又进入“百班千人”公益阅读组织,在这个大家庭里,我认识了周其星、李祖文等特级教师,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热爱阅读的老师们。他们的每一次讲座,每一次阅读经验的分享,让我如沐春风。

一路花开一路成长,就这样,积累着、沉淀着、丰富着,看似漫长的道路,却又如此顺理成章。

2018年秋季,我领着孩子们开启了我们的阅读之路。我们在教室里张贴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把教室布置得富有书香气息;我们建立班级图书角,鼓励孩子们相互借阅,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我们共同选择书目,让孩子们“择真而读,择善而读,择美而读”。

为了让孩子们读好书,好读书,在我们同行的这三年里,我领着孩子们捧读了《汤姆索亚历险记》《小王子》等童话教育类书籍,孩子们看到了世间的美好,无形中也丰富了他们的想象;研读了《昆虫记》《森林报》等科普类书籍,孩子们增长了科学知识,也让他们爱上了科学;拜读了林海英的《城南旧事》、高尔基的《童年》等儿童文学类书籍,孩子们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品德、情感等方面的启发和教育;品读了《上下五千年》《三国演义》等历史传记类书籍,孩子了解古人智慧的同时,独立思维也提升了。三年来,我们共读了23本不同的书籍,孩子们的阅读量不断增加,阅读能力不断提升,阅读视野、阅读思维也变得开阔。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我们一边读还一边写阅读感悟,从几十字到五六百字;从大量的故事摘要到读后深入的思考、真切的感受。在长期的读写过程中,孩子们的写作能力也不断提升了。

三年来,每读一本书,我都会通过不同的形式记录我们开展的阅读活动。
这些美好的瞬间让孩子们的成长有迹可循,让他们的童年记忆中有书香、有收获、有感动。

三年来,我也有过太多的感动,记忆中最深刻的还是2021年3月8日那天收到的这张小纸条。

虽然小纸条的内容很朴实,字迹不那么工整,但每一个字都饱含着那个内向、语文成绩从未及格的孩子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与不舍。看完小纸条,我的眼泪瞬间夺眶而出。趁此机会,我也给他回了一封信。

后来,他告诉我,赵老师,我至今都保存着这封信,这封信让我在毕业后变得更加热爱读书了。

此刻,我又清晰地记起2021年暑假的一天,孩子妈妈打来的电话。半个多小时的通话,我没有打断她,任凭一位单亲妈妈向我诉说孩子的变化,孩子的成长。透过她的一字一句,我听出了她内心深处的满足和感动。
人们常说,阅读可以改变一个人。是的,三年来,我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也一起成长。那一个个灵动而有魔力的文字,不仅让他们浸染了书卷气,也让他们变得比同龄孩子更阳光、更自信、更睿智。

与新教育结缘已经快四年了,因为坚持,我听到了孩子们的生命在不断拔节的美妙声音;因为坚持,我一直行走在新教育新阅读的路上。此刻,我还想对大家说一声“放弃容易,但坚持一定很酷!”
相约“红城绿谷”,聆听幸福花开
殷才昌:构建“绿水青山”的“教育生态”
殷才昌:脚踏“双减”实地,擦亮教育“星空”
向荣贵:用行动引领校长和师生共读
刘秀明:借一丝绿意,开一树辉煌——享受新教育的春暖花开
秦梦:深深爱,缓缓说——与你同在的时光更有意义
刘洋:奇迹,不只是别人的故事
......


“新教育是由无数鲜活的实践和生动的教育叙事组成的。以行动书写,用生命言说。用故事书写,让榜样言说。以故事引发新的故事,用榜样激励新的榜样,让细节推动新的细节。”【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吴尧达:穿过生命散发的芬芳
做幸福的阅读点灯人——阅读,让孩子心灵飞翔
新教育榜样教师生命叙事集锦——以行动书写,用生命言说:新教育是由无数鲜活的实践和生动的教育叙事组成的
因为真正懂得,所以幸福完整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因为真正懂得,所以幸福完整——新教育实验通识与实践五十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