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明:借一丝绿意,开一树辉煌——享受新教育的春暖花开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借一丝绿意,开一树辉煌
——享受新教育的春暖花开
作者|刘秀明
旺苍县石桥小学
来源|旺苍新教育
回望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一路泥泞,一路欢歌。2018年9月,新教育的春风拂面而来,原以为平淡无奇的教育生涯在那一刻荡起层层涟漪。在新教育引领下,我和孩子们把教室命名为“快乐的远行者”,我们约定:每天快乐地学习,每天快乐地生活,做一名快乐的远行者!
与黎明共舞,与小诗为伴
非常庆幸,2018年的9月,新教育阔步走进我校。从此,我便和孩子们在每一个清晨,共赴一场“约会”——晨诵。每天早晨8点10分,班长小玉准时打开教室里的电脑,挂在黑板前端的投影仪,把它的光快活地投射在大屏幕上。“早安,孩子们!”“早安,老师!”我们与黎明共舞,在明亮的晨光下开启一天的好心情。
一首首美妙的诗歌,好像一粒粒神奇的种子,蹿进孩子们的心中。“老师,这些诗写得太美了,我们也要写诗!”当孩子们酣畅淋漓地朗读了大量的诗歌后,便对写作有了巨大的热情。写诗?他们这么小,还是一年级,能写诗吗?我在心中打了个大大的问号。
新教育提出要无限相信孩子的潜力,“只要行动,就有收获”。那就相信孩子们能行吧!于是,每天20分钟的诵读之后,我都会趁热打铁,让他们或仿写,或自创。当然,我也不会闲着,也和大家一起写。
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们写得很短,有时三四句,有时四五句。也许根本就算不上是诗。那些语句是多么的稚嫩呀!但在我的心中却是世上最美的,最质朴的诗句。
每当孩子们兴致勃勃将“诗”拿给我看时,我总会对他们竖起大拇指,极尽赞美之词。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我的鼓励下,孩子们写作的兴趣特别高。短短一个学期,我们就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二年级的时候,我们班很多同学踊跃参加了第八届四川省童谣创作比赛,多人入围。彦汐小朋友凭借《蒲公英》获得了一等奖的佳绩。这让我更加坚信:没有谁生来就是诗人、作家,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无限相信孩子,他们一定会给自己一个回报,给你一个惊喜。
揽四季芬芳,书趣味生活
我特别喜欢带领孩子们在校园游玩。我们学校的动植物特别多,简直就是一个小型的“动植物博物馆”。大树的枝叶中,繁茂的草丛里,泥土的缝隙间,跳跃着,飞舞着,奔跑着各种小精灵。蜜蜂、知了、麻雀、蚂蚱、蜗牛等都是我们的朋友。
课间,我们在校园的林间,或是草坪上,花园里,看花儿的开落,小鸟的飞舞,小虫的跳跃,聆听青草叶子间的“窣窣”声响。回到教室,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拿出日记本,记录在花草树木之间穿梭的小小故事。
我们学校有个可爱的喷泉,池子里还有各色的小金鱼。下课了,同学们总会聚集在喷泉边,观赏泉水自上而下怎样愉快地吐出水花。媛茜小朋友在日记中写道“我最喜欢校园的喷泉,他正在给大石头洗澡呢!”孩子的心是多么敏锐啊!
春天,我带孩子们观察围墙上的爬山虎。孩子们三五成群地拥在一起,观察这个季节爬山虎的形状、颜色。看到爬山虎还没有多少小叶片,枝条也是光秃秃的,孩子们的日记里便多了几多期盼。
夏天,我们相约在高高的围墙下。爬山虎已经绿得有些耀眼了,孩子们的日记里也多了几多葱茏。他们在探索叶圣陶爷爷《爬山虎的脚》里的奥秘。除了获得知识,解决了疑问,还收获了美好的心情。
深秋,爬山虎的叶子变红,有点像枫叶了。再次带孩子来探秘爬山虎,孩子们竟自顾自地玩起来了。有人“不小心”拔下了一根爬山虎的小藤,拿在手上,熟练地编织了一个红叶帽。有人捡拾地上桉树的落叶,两手捏着叶柄,竖立在头上,瞬间,头上就长出了两只“耳朵”。小杨和几个同学在干嘛呢?原来,他捡了一根带叶片的小树枝,把树枝的一端用手握着,放在屁股上,一根小尾巴长出来了,同学们在扯他的小尾巴呢!孩子们的日记里多了欢快的足迹。
冬天,爬山虎叶子逐渐干枯了。我又带着孩子来观察,孩子们有些惆怅。满墙的生命只剩下瘦瘦的,倔强蜿蜒的藤。我看到他们的日记中多了几分珍惜。馨晨同学写到:“看着老去的爬山虎,我想起我的爷爷。他有一天也会像爬山虎这样老去吗?生命诚可贵,我们要珍惜身边的每个人。”
除了四季的爬山虎,我们还写李树、梨树、七里香、三角梅……
孩子们的写作,应该像空气一样自然,不需要框架的束缚,不需要多么精彩的语言,只要想写就行,因为我们不愿复制别人的感受。那些兴趣盎然的事,怅然的事,都是人生的乐趣,只有我们自己去品味,它才会变得富有生机。只要用我们手中的笔,写出心中所想就行。
抓生活事件,养健康灵魂
上课铃已经敲响,第一排的座位上怎么还挤了一圈儿人呢?有人看见我进了教室,忙大声疾呼:“老师来了!”可是那一圈人还没有丝毫撤离的迹象,更可气的是,有人居然还在使劲往里挤。
这是在干嘛呢?我也好奇地凑了上去。原来,他们在看皓轩和肖肖两个“昆虫迷”捉来的一条蚯蚓。这条被取名为“蛋黄”的大蚯蚓,正躺在课桌上放笔的方形小槽里,奋力扭动那肥肥的身姿。
我估计,现在我要是上课的话,肯定抓不住孩子们早已飞到九霄云外的心,何不让孩子们分组来观察,再写作呢?
我让孩子们分组仔细观察,观察完毕,他们兴奋地写起来。他们的每个字,每个语句,都掩饰不住对小蚯蚓满满的爱。“它头上一根毛也没有,身体很轻,拿在手上就像空气一样轻。”“它的身上有许多横线,恐怕有九百多条吧,我想,它应该有九百多岁了。”…..
孩子们的文字不一定符合科学意义上对蚯蚓的表述,但我更喜欢他们浪漫的表达。在他们眼中,不符合科学又有什么关系呢?
今天课间,天空飘着细雨,我带着孩子们在一楼的书柜前看书。突然,宇萱气喘吁吁地跑来:“刘老师,不好了!有人把柳树砍倒了!”怎么可能有人砍柳树呢?我和同学们都很纳闷,好好的柳树,为什么会被砍掉呢?孩子们嘴八舌地涌向被砍倒的柳树:“叔叔,为什么要砍柳树?”一个师傅说:“这里马上要修一栋楼,所以这棵柳树无论怎样也留不下来了。”“多么可惜呀。”“是陪伴了我们四年的柳树啊。”有的孩子蹲在地上,抚摸着柳树的枝干;有的孩子折下柳树的枝条,说要带回家,插在地里,让它以后再长成一棵大柳树;有的把它的枝条编成了一个大花环,说是要放在家里做个永久的纪念。看着孩子眼中含着的泪花,我的心里五味杂陈,这是一棵跟我们有感情的柳树啊。
趁着孩子的情绪正饱满,我赶紧让孩子们回教室,写一写这棵柳树。回到教室,孩子们把柳枝、柳叶放在桌上,叹息着,注视着,沉思着。这节课教室出奇的静,只有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给柳树的一封信》《我的快乐走了》《你好吗,柳树?》一个个文字直击我们心中最柔软的神经。
有的同学写道:“天阴沉沉,像极了我们的心情。还下了雨,雨水,像极了柳树的眼泪。”有的同学在文章末尾写道:“要是它能复活,重新长出来,那该多好啊。但是,即使重生,也不会是那个它了。”印象最深的是小何同学的《致柳树》:“亲爱的柳树,你好!在校园一个明朗的地方,你屹立在那里。每天你向着太阳初升的方向,抬着头,挺着胸,努力想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然而,对于在这世上仅仅存活了十个春秋的你,却迎来了一把大斧头。我想,你也曾想过反抗?但却没有用。你看着他们挥舞的那把断头斧,你想,苟且活,不如死。你索性闭上了眼……”文章的结尾,孩子的呐喊还萦绕在我的耳边:“我的心再也不能平静。哎,这不公平!不公平!为什么人类才配活在世上?为什么人类依靠着科技,就成为地球的主宰!”我被孩子细腻的感情,敏锐的洞察力震撼了。如果没有这次即兴写作。孩子会失去多少对大自然的感悟,对生命的尊重啊!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是的,远离生活的教育是伪教育,生活是最生动、最广阔、最能触及心灵的真课堂。通过这几年的师生共写,孩子们在写作中越来越自信,越来越聪慧,分析问题,看待问题能力不断增强,孩子们在写作中不断进步。
我和孩子们共成长,同欢乐,享受新教育的春暖花开。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