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如日方升 | 2022动力电池回收产业报告
更多报告/课程资源,请加微信(小盖:gasgoo2019)联系咨询。
2015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呈现爆发式增长,动力电池装机量攀升,在平均寿命的限制下,动力电池将于近两年迎来规模化退役,叠加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向上突破的背景,退役动力电池回收产业的发展前景无疑极为广阔,随着整车的扶持与资本的涌入,该领域的竞争变得愈发激烈。正因如此,盖世开展了动力电池回收产业的研究,供相关人士参考。
本报告以环保与节能减排诉求、资源风险以及国家政策等驱动因素为背景,重点从商业模式、行业格局、技术路线、市场前景、当前发展痛点、未来发展趋势展望等多个层面来洞察动力电池回收产业的发展方向,得出如下核心观点:
1
商业模式
以电池制造商、整车生产商、专业第三方为主体的三种动力电池回收商业模式是当前国内主流。三种模式各有优劣,电池生产商电池技术专业性强,但回收渠道需要与其它主体合作共建;整车制造商回收渠道成型,但电池回收技术专业性不足;第三方掌握核心技术且回收运营经验成熟,但回收网络需自行搭建,运营成本较高。
2
行业格局
国内动力电池回收白名单企业集中分布于华东、华中与华南。我国动力电池回收白名单企业共计47家,华东地区数量最多,占比近50%;其次为华中与华南,各占比20%。
3
技术路线
湿法回收技术在国内拆解回收领域应用较为广泛,海外公司则一般采用湿法与火法结合的技术。
4
市场前景
未来5年,全国动力电池平均每年退役量约20~30GWh,预计到2026年,累计退役量将超过142.2GWh,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5
当前发展痛点
1、在管理和标准层面,当前我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存在无序竞争、废旧动力电池检测标准不健全、废旧动力电池性能数据流通不畅这三大痛点;
2、在工艺层面,放电、拆解、破碎、分选这些拆解回收工艺环节存在着安全隐患大、成本高以及效率低下的问题
6
未来发展趋势
1、在技术层面,动力电池拆解回收的技术路线将朝着安全环保、节能高效、完全回收的趋势发展,未来随着可控闪碎、带电破碎、微波低温烘焙、回转窑等前瞻技术的落地应用,动力电池的拆解回收工艺将更加简化,整个过程将更加安全高效;
2、在管理和标准层面,国家部门将加快出台一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明确各方主体责任,推动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管理
本报告共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驱动因素,包含动力电池规模化退役的开启,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能够保护环境、实现节能减排,有效应对资源风险并且创造巨大经济价值;第二部分介绍了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市场前景;第三部是分析了梯次利用与拆解回收的技术路线,介绍了部分前瞻技术并对该行业的未来发展技术进行展望;第四部分对主要企业的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与拆解回收方案进行总结和展示,涉及公司主要包括日本4R Energy公司、华友循环、优美科以及赣锋循环。
2015年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爆发元年,此后产销量一路攀升,行业渗透率持续提升,时至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超350万辆。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提升的趋势下,动力电池装机量也呈高增速。而业内普遍认为新能源动力电池的平均寿命为5-7年,随着2012-2016年装车的动力电池退役期到来,2021年开始动力电池面临规模化退役。
基于行业相关研究,新能源汽车销量峰值预计在4000万辆左右,预计乘用车将于2040年全面电动化。未来新能源汽车销量攀升将造成我国动力电池锂、钴、镍资源供不应求,导致我国锂、钴、镍资源对外依存度高,从保障国家动力电池原材料供应链稳定性的角度来看,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就成为了一种重要且有效的策略。
从环保的角度来看,废旧动力电池的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质、电解质溶液、隔膜、粘合剂都会造成潜在的环境污染,动力电池含有的1,3-丙烷磺酸内酯、N-甲基吡咯烷酮这两种典型有毒有害物质更是被纳入多家国外有毒有害物质管控清单,因而回收利用废旧动力电池可以杜绝潜在的环境污染。
从减排的角度来看,横向比较ICE、HEV、PHEV、BEV以及FCEV几种类型车辆的碳排放水平,可发现BEV碳排放最低,并且对车辆回收(包含动力电池回收)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减少碳排放。据相关行业机构测算,在2021-2030年间,如果将全球80%数量的退役动力电池进行梯次以及再生利用可以减少6334万吨碳排放,若将中国全部退役动力电池进行梯次以及再生利用可以减少3342万吨碳排放。
动力电池上游原材料金属价格受正极材料需求驱动从2020年末进入上升通道,叠加国际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涨幅较大。而废旧动力电池含有大量可回收高价值金属,尤其是常见的三元材料电池锂、镍含量较高,通过回收可以实现对上述金属材料的再利用。动力电池金属原材料的高价给予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更高的附加值,进一步提高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的利润。
国内动力电池回收政策的发展经历了三大阶段,2012-2015年政策只是以部分条款的形式出现;2016-2017年进入专题政策阶段,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专门针对动力电池的相关政策;2018年至今政策加速出台,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建设不断细化,电池溯源管理制度逐渐建立,整个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向规模化、大型化的趋势发展。
环保与节能减排诉求,保障国家动力电池供应链稳定的战略意义,巨大的经济效益以及国家政策的推动决定整个退役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发展势不可挡。然而目前我国的动力电池回收行业仍然处在发展初期,无序竞争问题相对严峻,且存在着商业模式不明确,管理和标准不健全,工艺低效不安全等问题。基于当前的行业发展态势,国家监管部门已明确表态下一步将加快出台一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加大监管约束力,强化电池流向管理,压实各方主体责任,鼓励商业模式创新。并且随着科研院校与头部企业的前瞻技术相继落地应用,未来动力电池回收的工艺将更加简化,更加安全环保、节能高效。因此,未来整个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发展将越发规范,大批小作坊和非法经营商将被淘汰,资源要素将向梯次和再生利用骨干企业集聚。
获取完整报告
扫码加入盖世汽车年度报告服务
所有报告随心下载
更多产业/企业研报主题
产业研究报告 | ||
网络安全 | ||
汽车电驱动 | ||
OTA | ||
碳中和 | 域控制器 | |
商用车自动驾驶产业应用场景 |
企业研究报告 | ||
百度 | 理想 | 小鹏 |
特斯拉 | 比亚迪 | 哪吒 |
大众 | 吉利 | 奔驰 |
通用 | 华为 | 北汽 |
长安 | 宝马 | 丰田 |
盖世汽车研究院月刊/情报
联系咨询
电话:021-39586121
微信:gasgoo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