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7年1月2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第七章《广论》的别学奢摩他之平议

2016-06-15 超意境

第七章《广论》的别学奢摩他之平议

  如云:

  大师(宗喀巴)自览,内有菩萨加持,外承诸人劝请,内外缘合,时机必应,遂于壬午年(师寿四十六)造三种士夫菩提道次第广论。如事渐次,造奢摩他竟。大师念云:

虽造毘婆舍那,亦恐于他难生利益,不如且止。其欲乐随稍退减。时文殊菩萨现身教云:无论如何亦须造完,当能成就中等利益也。(谓虽不能令一切有情,俱了甚深空义及修毘婆舍那法,然能令多数有情生解,故成中等利益。若不造者,则虽下等利益,亦不可得。)大师遂续造观法。于时起念,思择空性,便见空中有大般若经中二十种空之字句,字色如银,形相如写。如是等希有瑞相,难为尽录。又大师造论之时,其护法善神及地方天神等,现身劝云:我等是莲花生大师及阿底峡大师之近事,今亦于汝之教法,成办顺缘,请慈悲摄受。云云。故大师造完,于回向颂中亦为彼等回向也。

  (录自《宗喀巴大师传》,页4849,法尊法师译)

  这是宗喀巴传记中所述他造完《广论》奢摩他后,再造所谓毘钵舍那的因缘。然不论其神话故事如何,单就文字上来说,宗喀巴欲造还休,心想:反正我写了,你们也看不懂,因为应成派中观自认不须立自宗就可破他宗故,其增上憍慢心态表露无余。后来又说是文殊菩萨的现身劝说,才写造观法。这里有几个疑点:首先,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论》中的止观,说的都是双身修法的止与观,以双身法的第四喜境界为终极目的,都是让众生修之便会下堕恶趣的邪法,宗喀巴自己不知,七佛之师的文殊菩萨难道会不知道吗?是故文殊菩萨绝不会为宗喀巴的邪法背书,也不会现身为他演说邪淫法的;假如真的有那回事,那一定是魔冒充化现的,因为宗喀巴说的止、观,是在戕害众生的法身慧命,自身本是魔民故,而他所见的黑文殊一定是鬼神化现的,不是真正的文殊菩萨故。

  文中又说,宗喀巴想到空性,于是天空就现出二十种字,这完全是宗喀巴笼罩学人的说法,或者是他自己意识心在内相分上幻想所得(简单地说,就是他在作白日梦),绝非空的真实义。密宗的佛法常常是一表千里的,通常以自己的想象来代表实证的佛法;宗喀巴也是所见虚空中的各种不同字形的字来当作已经理解空性了。但真正的空性不是在虚空显现的,更非语言文字形相所能代表的;真正的空性乃是指空性心如来藏,祂遍一切时、遍一切处的。无始以来直到今时,去、现、未来际乃至成佛都是不坏灭的;就算定性声闻入无余涅槃时都绝不会坏灭,故说空性心遍一切时。六根及六尘总称为一切处,而一切处也都是由空性心所生,依附空性心而存在,并非异时异处,故说空性遍一切处。

  宗喀巴的传记中,还说有善神地方天神来护法,这是绝不可能之事!因为善神及天神祇会护持正法,不会护持《菩提道次第广论》中的断见、常见等邪法,更不会护持该论中荒谬邪淫、下堕三涂的止、观密法;会去护持宗喀巴邪法的,必定是莲花生及阿底峡的近事鬼神所变现的度母、空行母、夜叉等贪爱淫触的鬼神;只要看看藏传佛教密宗过年过节时跳的金刚舞,看看那些所谓的护法金刚,各个都是面目狰狞、青面獠牙、嗜爱血食,就知道他们是哪一种鬼神了,哪有什么护法正神可说?所以宗喀巴会相应到黑文殊来误导他,也是可想而知了。

  如果宗喀巴不再续造后二波罗蜜多的谬论,则受害众生也不会像今天这么多;好在台湾新竹凤山寺广论团体的学员,虽然渴望日常师父早日开讲《广论》后二章的奢摩他与毗钵舍那(止、观),但是每当听说日常师父将要开讲时,就会传出日常师父生病、出国或其他种种意外状况,然后较上位的法师就会说是众生福薄,无缘听闻深妙大法(案:其实应当是众生福厚,不应该沦堕双身法止观的邪淫恶趣法中)。这或许是日常师父根本不懂《菩提道次第广论》中所说止、观的内容,故而不敢开讲,所以编造种种理由敷衍了事;又或许日常师父是真的懂《广论》止、观的内容,但那是双身法乐空双运的邪法,恐怕弘扬邪淫双身法的底细曝光,因此故意托词不讲,扯出众生福薄,无缘听闻深妙大法的借口;或者这样的邪淫法会戕害众生,故而被真正的护法神所遮止,因而不能开讲。由于如上所说诸多因缘故,新竹凤山寺广论团体的学员迄今尚未听闻《广论》后半部全属双身法的奢摩他及毗钵舍那之内容;这个事实,应算是凤山寺广论团体学员之福,因为这些学《广论》的众生未来转学正法之缘尚未断绝,恶趣缘还不具足故,不该堕入双身法中。

  末学于凤山寺修学《广论》期间,与一般同修们一样,对于《广论》后半部奢摩他、毘钵舍那的文句,甚觉艰涩难懂;又因为从未涉猎经论,故佛学知见欠缺,想要消除理解《广论》的文字障碍,比登天还难。但求知欲强烈,时时渴望日常师父能早日开讲《广论》之止、观内涵,偏偏日常师父总是因故拖延,只好不了了之。后来末学有幸进入正觉讲堂,在导师平实菩萨及亲教师正圜菩萨的教导之下,历经三年半修学以及辛苦的参究,终于开悟破参,般若智慧顿开,从此能够现观空性心如来藏之中道体性,得使定、慧之学迅速增长。由于悟后的般若慧力之增长不可思议,回头再来看《广论》后半部的止、观时,已能了知《广论》所说的止观内容底细及其错谬处。以前对《广论》所有的文字障悉皆消除,不仅看穿《广论》的别学奢摩他与毗钵舍那之内容,而且能够指出整本《广论》不如理之处;是故证悟菩萨功德受用何其之大,即可证矣!末学为了救度众多学子不被《广论》所误导,因为因缘成熟,以及佛菩萨的加持力,令本书得以如愿而且顺利撰写完成,可以呈现于读者面前。

第一节修学止观之岔路

  第一目外道所修的止观

  奢摩他汉译为,毘钵舍那汉译为;止观之法并非全是佛法之所专属,有些部分是通外道的;话虽如此,但是其中仍有同、有异。外道修学止观,只能求证世间的四禅八定,乃至获得五神通,不能解脱三界生死,更不能证悟生命实相。外道修止观,于打坐中置意识心于一境,不缘余法,往往会选择在庙宇、林树下、山谷、岩穴、茅屋等等寂静之处,或坐、或卧而修四禅八定。于修学过程中,碍于佛法知见欠缺,同时对修学禅定该有的知见及原理不懂,若好乐有为之种种境界,很容易为天魔与鬼神诸魔入侵,以致产生精神上的错乱,即是一般人所谓的走火入魔,这是修止观不得法的第一条岔路。

  其次,由初禅有觉有观三昧到二禅前未到地定的无觉有观三昧,此时如同初禅一样,已无鼻识与舌识的运作,但尚有眼、耳、身、意等四识在作分别。二禅以上的等至位中名为无觉无观三昧,唯有意识住于定境法尘中,已离五尘境界。四禅等至位中息脉俱断,呼吸、心跳都已停止,能够如是住于定中数日、数月后出定,仍保持色身不坏。有一分外道行者,于四禅境界中恐怕断灭故,不舍色身,但灭除意识觉知心,住于无意识状态中,以为已入无余涅槃,其实只是入无想定,仍是系属于色界境界中。无想定中尚有七、八二识未离色身,是故色身仍不坏灭;等到有一天意根忽然起意,又出生了意识,结果仍在欲界六尘境中。学佛人或外道行者,若于人间经常熏习无想定,舍寿后生无想天,寿命五十劫乃至五百劫不定,住于无意识境界中;于无想天寿终舍报时意识顿起,复堕欲界中。是故无想定也是修道的一条岔路,况且于无想天中舍报时,大多已无法再回人间了(福业享尽唯存恶业故),那时回首佛道,已离佛道远之又远了。

  另外还有一条岔路,是四禅过后的四空定,也就是空无边定、识无边定、无所有定及非想非非想定。证得四空定的修行者,是灭除了对色身的贪爱而不灭对意识的执著,故四空定又称之为无色界定。此四空定恰好与无想定相反,妄想舍去色身而以意识入涅槃。人间修行者,舍粗意识而修习到极细意识时,以为这样可以入涅槃,结果是舍寿住于四空定而生在无色界中,以此一念不生的愚昧状态,经一万乃至八万四千大劫不等,报尽之后,仍须舍离无色界天,结果还是在六道中轮回,不出三界生死。因此,外道行者没有解脱知见,也没有佛菩提知见,或者落在意识常住不灭的我见中,或是落入色界天身常住不变的我见中,精进修学四禅八定的止观时,都很容易走上如是修行的岔路,不但浪费一生光阴,也阻碍法身慧命的修证,得要历经极长时劫才能再回到人间学佛,得不偿失。

  此外,还有一种修双身法的外道,不但是解脱道及佛菩提道的岔路,而且是修学世间禅定的岔路,那就是藏传佛教密宗;密宗修无上瑜伽双身法的止观,会让修行者下堕恶趣,严重者更下坠无间地狱。因为藏传佛教密宗的止与观及其所谓的佛教禅定,都是指双身法中的乐空双运淫乐境界,师徒同好递相行淫无惭无愧,欢喜赞叹淫欲邪行乃至杂交,不但违犯声闻不淫戒,也违犯菩萨不邪淫戒,都是断头的波罗夷罪,是为学佛时最严重的岔路。藏传佛教密宗男修行者与明妃合修时,一心专注于淫行乐触境界而浑然忘我,以此说为无我;再以淫乐之受无形无色、意识心也无形无色,说这样的认知就是证得空性了;此时保持性高潮乐受而安住不退,即是《广论》所说的止。此时意识觉知心作观察及住于乐空双运,以此作为禅定之正修;时时观察乐空双运时的乐受有无消失,也时时观察受乐时的乐触与觉知心都是空无形色而住于快乐的空性中,如此观察即是《广论》所说的观。当男女双方同时生起大乐时,就称为等至;二人共同于此乐触境界抱持不放,即称为等持,甚至说如此能够成就三摩地。但是,如此行淫欲乐的忘我境界,当然是离不了欲界,也离不开欲界觉知心自我;如是坚固我与我所境界的贪爱,不但断不了我见,更不可能亲证菩提真心空性如来藏识,而且还堕在欲界最下层、最粗重低贱的性爱大贪中,并且他们都没有羞耻心地遵照《广论》教导而轮座杂交,因为密灌顶仪式中每一个人都必须与在场的所有异性交合,已经形同兽类而失去了人类原有的人格,舍寿后将会生到畜生道而失去人身。

  智者大师说:性障不除,初禅不现前2。经中也是一样的说法。所谓性障是指众生有五种习性会遮盖禅定的修证,也称为五盖,而男女欲的贪爱是最粗重的欲界贪,欲界贪乃是五盖之首,是修证初禅的最大遮障;藏传佛教密宗的所有法王、喇嘛、上师、活佛们,个个追求男女欲贪以致贪欲盖深重,且不说他们贪欲盖除不了,乃至说他们连起个念头想去除此贪欲盖都不会,又如何能够证得初禅?初禅尚不可得,遑论二禅乃至四禅及四空定。是故藏传佛教密宗行者,要以双身修法作为禅定之修行法门,犹如煮沙而欲成饭,永不可得,非因计因故,因与果不相符故。如果学子一旦接触熏习《菩提道次第广论》中的止观,就种下了修学藏密双身法的因;宗喀巴是先抄袭大乘佛法较浅显的部分法义的文字名相作为诱饵,使学人误以为真的是佛法,再掺杂应成派中观的断见、常见等种种外道邪见,让学人慢慢陷入应成派中观的断常邪见中,就会认定意识是常住法,不信《阿含经》与诸大乘经所说意识生灭的圣教;而意识是与双身法的淫触境界相应的,既然认定意识是常住不灭的,则对于与意识相应的双身法就会信受不疑;等到因缘成熟了,就会引导学人进入藏传佛教之密宗道;入密以后,即被藏传佛教密宗的种种索隐行怪之性交荒诞行门与理论所诳惑,结果就越陷越深不能自拔;舍寿后,终究不免堕入长劫大苦之中,故说藏传佛教密宗,不但是修学禅定法门的岔路,更是修学解脱道与佛菩提道止观的学人最严重之岔路。

  注2《摩诃止观》卷6若初习禅,破于事障发欲界定;破于性障即发色定。故云:事障未来,性障根本。性障若除初禅法起,八触触身,五支功德生,是初禅相。(大正藏,册46,页70,下13-16

  (待续)

 

 

 

 

 

——宗喀巴《菩提道次第论》之平议


第二目二乘人所修的止观

  二乘人所修止观不同于外道者,在于修禅定的过程中,同时更以观察慧来伏、除我见与我执,最后终能断尽我执成阿罗汉,故说: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解脱,解脱知见,知如真。心已得清净了,故说梵行已立;为解脱生死而断我见、我执所应作的修行等事皆已完成了,故说所作已办;对十八界的执著全灭了,死后不再出生后有,故说不受后有;我见、我执已经断尽而成就解脱果,故说解脱;已经实证而具有了知一切后有永尽的智慧,故说解脱知见。此处解脱知见是指声闻解脱道的尽智及无生智,是世俗谛解脱道的一切智所摄。以三界中的四禅八定等有漏法,来助成出三界的世俗谛无漏法之蕴处界空的实证,以坚信佛陀所开示清凉真实的涅槃本际—“恒常不灭为根本,了知涅槃非断灭空,方能于内、于外皆无有恐怖,得以世俗谛的智慧来实证解脱果,故说知真。

  但是,二乘圣人未能亲证这个”—空性心如来藏故,不能发起般若智慧,所修的止观都只是用意识心来伏除烦恼,只求证得无余涅槃,舍寿后十八界全灭入无余涅槃,这是二乘人所修的法,也就是二乘解脱道。然而取证无余涅槃的二乘圣人,不再受生于三界中,所以不能成佛,仍然不是最究竟的解脱,因此说定性二乘取证无余涅槃亦是修习佛菩提道中之岔路。

  第三目大乘菩萨所修的止观

  真实且最究竟的止观之学唯大乘法门,止者寂、定,观者照、慧;于外道中说的止观是意识心的境界,二乘解脱道中说的也是意识心所证境界,但兼含不共外道的解脱慧;于大乘佛菩提道的法义中,止与观的修证,更进而函盖第八识如来藏心的实证,寂然常定而照了诸法,智慧横溢,说的是第八识常寂常照的心性。此寂照之心,乃一切众生本来有之,非由修得,即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如来藏、众生本有的自性清净涅槃心;此心静则寂静涅槃,动则观照万法无所遗漏,动静如一,成就世、出世间一切万法。此心于一切法平等无分别,却能于无分别中广作六尘外的分别;此心无他,唯是空性心如来藏也,故说修行实证空性心如来藏才是最真实、最究竟的止、观。

  空性心如来藏从本以来具足究竟的止观,不须修止观,却无时无处不在止观当中,因为如来藏不与六尘相应,如如不动而大龙常在定;但是如来藏又如实了知一切众生心行而昭昭不爽地实践因果律则,未曾丝毫昏昧错乱过。但是凡夫众生不知道有如来藏故,因而被六尘所缚,常堕于意识境界中。声闻人听闻佛之开示,虽然知道有如来藏(本识),但是无法实证,因而被苦、集、灭、道四谛所缚,不离法执。缘觉人自己观察,外于蕴处界运作的范围,确定有如来藏存在,而与蕴处界同时同处运作,可是缘觉如同声闻人一样,因为无法亲证如来藏故,因而被十二因缘法所缚,也不离法执。菩萨虽然能知、已知、能证、已证如来藏,但仍为六波罗蜜多法所缚,故仍有法执未断尽,要到佛地才能够断尽。如是诸凡圣,念念攀缘,不得止息,所以一定要修习止观。

  禅定的止观虽然不能断烦恼,却能压伏烦恼的现行,故菩萨应修禅定之止观。菩萨修止观不同于二乘,止者止于一境,谓于所证实相智慧心得决定而不摇不移;观者谓观照实相法界境界,现量观察而非臆想。二乘人是依世俗慧来修止观,菩萨则依般若慧来修止观。二乘人修止观,是在闲静处宴坐或经行,菩萨则在与大众同事利行的日常生活中修止观;二乘人是为了能舍禅定中喜乐舍之觉受而修止观,菩萨不仅不舍喜乐舍之觉受,而且也不执著喜乐舍而修止观;二乘人乐于寂静中修止观,菩萨则能于吵杂中修止观;二乘人为了断烦恼入涅槃而修止观,菩萨虽能断烦恼入涅槃,但却留惑润生、不入涅槃而修止观;二乘人依于意识、意根虚妄来修止观,而菩萨转依第八识自性清净心如来藏来修止观。因此菩萨修止观所得的四禅八定,其功德受用,绝非二乘有学、无学可以思议的,名为菩萨不可思议。宗喀巴的《佛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说的止观,则与佛法中的三乘菩提所修止观完全无关,也与世间禅定的止观完全无关,只是藏传佛教自设而假名为佛法的止观,详后叙述。

第二节《广论》的别学后二波罗蜜多

  第一目《广论》误认毘钵舍那为般若波罗蜜

  把指头当月亮,将方法作标的,是世间智者嘲笑愚人的说法;在佛法中,宗喀巴正是这个典故中被智者所嘲笑的愚人。宗喀巴严重误会奢摩他与毘钵舍那,一步错、步步错,以致随后全盘都错。前已说过多次,世间禅定的奢摩他汉译为,毘钵舍那汉译为,皆是修定之法,并非般若;般若智慧中所说的止是心得决定、观是观察实相法界的一切内涵,与世间禅定的止、观不同,宗喀巴及其学人都无知于此。在止观修证中,是心止于一境的意思,都是觉知心意识所相应的境界;譬如觉知心止于一境而进入初禅前的未到地定、初禅,乃至四空定中安住;或如证得如来藏,并安忍如来藏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实证与所见,心得决定而不改易,由是故能发起般若智慧,此亦名为定。上述二者都是定,也就是,止的获得要经由观行来实证,观行的过程简称为;由于观的缘故,渐渐懂得安住禅定或智慧境界中,心得决定不犹疑,才能得止;再以下地所证心得决定的功德为基础,次第进修上地之观行,即是由止而修观;是故止、观之学相辅相成,绝对不能割裂来修。宗喀巴的《广论》特别教学人修学后二波罗蜜多,但却把奢摩他与毘钵舍那分割为二,而成为奢摩他与毘钵舍那各自独立的两部分,把本属一法的禅定(静虑)割裂而说为后二波罗蜜多,他把奢摩他(止)认为是禅定波罗蜜,把毘钵舍那(观)认为是般若波罗蜜,正是把指头当月亮,将方法作标的之愚痴人,所以宗喀巴真是不懂佛法也。因为般若是静虑所获得的智慧,不是静虑本身,静虑本身是透过观行与心得决定的方法,观照是方法而不是标的;观照到禅定的境界而心得决定安住下来,或者观照到实相法界而心得决定安住下来,都是静虑的方法而非所要获得之标的;般若是修止、修观所获得的了知实相法界的智慧,是标的而不是观行等方法,而是藉观行的方法所获得法界实相的智慧;经由观行的方法证得实相法界而生起的心得决定,称为止,止只是心得决定而表现出来的现象,不是所要实证之标的;是故止与观都是求证实相般若的方法,经由止与观而获得的般若智慧则是静虑所得的结果。

  说明了止、观的正确意涵,回头再看看宗喀巴的《广论》中奢摩他(止)之内容,包含了毘钵舍那(观)的法,而《广论》毘钵舍那的内容,讲的却是与毘钵舍那无关的空性,也把空性的义理给误会了,宗喀巴如此七颠八倒乱说一场,误导学人;依著《广论》的说法修学的人,学了三大阿僧祇劫以后还是不懂佛法般若与禅定的止观法门,想要证得禅定与般若永远遥遥无期。今先不论其所编写的内容或对或错,首先就该把标题改正!应把〈别学后二波罗蜜多〉中的〈奢摩他〉的标题改成〈奢摩他与毘钵舍那〉,或改成〈禅定波罗蜜多〉;然后再把〈毘钵舍那〉的标题改成〈般若波罗蜜多〉,如此修改方符合〈后二波罗蜜多〉的题旨。


第二目止观是修定之法

  《广论》336 页说:别学后二波罗蜜多,谓修奢摩他毘钵舍那,如其次第即是静虑及慧波罗蜜多之所摄故。(注:虽然六度波罗蜜多后二即禅定与般若,然宗喀巴此说的波罗蜜多,根本就不是般若波罗蜜多。)别学的意思是特别要学、另外要学。宗喀巴认为特别要学六波罗蜜多的后二波罗蜜多,即是修奢摩他与毘钵舍那,说奢摩他是静虑所摄,说毘钵舍那是慧(般若)波罗蜜多所摄,然而宗喀巴此说并不正确。宗喀巴认为毘钵舍那(观法)是修无我空性慧,即意识住于定境中,观一切法无自性,一切法毕竟空,一切法缘生缘灭,而说一切法缘起有、自性空;能如此观一切法空相,就说是证得无我空性,而如此观法的观察慧,就称为无我空性慧;这是宗喀巴完全误解般若波罗蜜多的谬说。诸经论说的奢摩他是止,毘钵舍那是观,止与观皆是修定之法,作为参禅时的思惟观与心得决定之作用,也是亲证如来藏而发起般若智慧的观行过程与方法,皆是意识之所相应境界;于六度波罗蜜中属于禅定的波罗蜜,并不是修学止观所应证的般若波罗蜜智慧度本身,而是求证般若智慧的观行过程。除非经由静虑(禅)而证得空性心如来藏,并转依如来藏而继续进修止观,否则所修的止观都属于世间禅定的修证方法,仍不是世间禅定的实证境界。

  如《广论》337 页自云:

  显示此二摄一切定。譬如一树,虽有无边枝叶花果,然总摄彼一切扼要厥为根本。如是经说大小乘无边三摩地,然总摄一切之宗要厥为止观。如《解深密经》云:如我所说,无量声闻、菩萨、如来有无量种胜三摩地,当知一切皆此所摄。故欲求定者,不能寻求无边差别,应求一切等持总聚止观二品,一切时中恒应修学。

  宗喀巴既然自己说止观二法摄一切定,并举枝叶花果都以根为本作譬喻,说所有三摩地都以止观为根本,又想假藉经文来自己证明所说无误。所以宗喀巴说,要修定者,不能寻求各种境界的分别,而是求一切定中的根本止观二品。前一页又说观法是慧波罗蜜(般若)所摄,前后不一知见混乱;此便说明了宗喀巴未证空性真如心,不解般若及唯识方广诸经,不知般若二字之真正意涵故。

  所谓一切定者,包括欲界定、色界的四禅、无色界的四空定,以及无想定、灭尽定;祖师常说的那伽大龙常在定,无有不定时的那伽大定,也就是如来藏智慧境界,这些都是修止观所得的定果,最后的那伽大定即是在般若智慧中心得决定,现观真如心永远不被六尘境界所摇动。而宗喀巴说的佛教禅定却都属于双身修法的意识专注的境界,根本谈不上禅定,乃是欲界中最下层不离两性间的贪爱,最终达到所谓第四喜的专心享受淫根的乐触境界,纯属欲界中最粗重的触尘贪爱;宗喀巴的止观所说之定,全心专注在这样的淫乐境界中,连外道凡夫的世间禅定都谈不上,怎能妄说为佛法的禅定。

  譬如减低了对淫欲的粗重贪爱,才能于打坐中发起欲界天的持身法,能够保持色身不动,获得觉知心的粗住,谓之欲界定。当修学禅定者有了粗分欲界定,进一步于欲界定中保持一心不乱,前六识不断运作故,仍了知五尘;乃至入定过深而不触五尘,谓之初禅前的未到地定,因未能把淫欲之贪全部断尽所以仍未能到达初禅地,所以名为未到地定,仍是欲界里的定境所摄。断除淫欲的贪著以后,才能从未到地定中发起初禅,才算离开欲界而到达色界境界。色界定的初禅到第四禅,与无色界的四空定,总称为四禅八定。初禅有觉有观三昧,在等至位中不了知香与味,已无鼻舌二识;初禅到二禅之间的未到地定称为无觉有观三昧;二禅以上称为无觉无观三昧,无觉无观三昧的等至位中,前五识俱皆不现,只有意识觉知自心定境法尘;以上所说有觉有观、无觉有观、无觉无观三种三摩地,称为禅定三三昧,都属于世间禅定,要以世间禅定的止与观二法,依于世间禅定的正知正见实际修学才能证得。若如宗喀巴的《广论》中说的双身法中的止与观,精修三大无量数劫以后还是无法获得欲界定、未到地定,更别说是初禅到四禅的色界定。

  至于三界中的无想定,意识已经断灭,七转识妄心只剩下意根独自存在,意根之心所都仍在运作,但因为意根无证自证分,无法了知自己存在,凡夫、外道便以为已灭尽一切心所法,这是凡夫、外道误解涅槃而自以为已经证涅槃,便堕入无想定中,依旧不离生死轮回。另有身证解脱圣者所证的灭尽定,意识等识阴六识如同无想定一样断灭了,意根只剩下触、作意、思三种心所法在运作,受与想心所法已灭故;这是俱解脱圣人所证的出世间定;由此灭尽定之功德,可以随时出离三界生死,不必像慧解脱圣者要待舍寿之时方能入涅槃。此外,另有一种菩萨三三昧,谓空、无相、无愿三三昧,又称那伽大定,这是不共二乘的佛菩提大法,更不是凡夫、外道所能臆想的;如上说的那伽大定是指佛陀所说的大定,是指如来藏永不出定、永不入定,永远不出不入故名大定;此乃诸佛之所证,菩萨随佛修学始能证之,非声闻缘觉所能自证。如来藏常住那伽大定中,如来藏从来没有入定,也从来没有出定,却是永远在这种非世间定中,与其他心王和合运作,创造一切世出世间法而有无量世的生灭,而祂自身又不曾有生死。

  上文约略简说较重要的定,乃是依据大乘经典及诸菩萨的实证而阐述者。然而宗喀巴为了将双身修法合理化,又另创与佛法相悖的喇嘛教(藏传佛教)三摩地,完全不是佛教中所说的三摩地,也不是世间四禅八定所证的三摩地,其实全无定的实质。宗喀巴说的三摩地止观中,有观想法及双身法,初始是用观想之法,而观想之境界虚幻不实,观想之所证也都与禅定的实证无关;不论您是天天修,或是月月修、年年修,乃至十年、百年每日精进修,也得不到世间禅定或出世间定的实证。

  《密宗道次第广论》81 页说:

  此中所生之三摩地总有三种,谓缘天身,缘天语咒,及缘天意真实。初云最粗者,即极粗显三摩地。第二较前微细,第三最细。以于身中须从粗渐生故,次第决定如是。其中先须天身明显及能久住二和合生,是故须以多相静虑修令明显,以所修相须数数作意乃能明显故。

  宗喀巴说有三种三摩地:缘天身、缘天语咒、缘天意,由粗至细的次第渐渐生起。缘天身,谓观想自己为广大天身,观想出来的天身即是自己未来成的佛身;观想时能够明显及长久,即是所谓缘天身三摩地成就。所以宗喀巴才会主张:修学禅定必须从观想佛地的身像入门(容后详说),观想佛地的身像要从头到脚明显,进一步再缘天身观想才容易成就。如此观想自己所有的佛身影像成就后,宗喀巴认为就是已经证得佛身了!再继续观想天语咒,乃至最细的天意,即是成就三三昧;但这只是宗喀巴自己认定的三摩地,不是佛法修证的三摩地。佛法三摩地都不是用观想所能得,也不是观想自己色界天身成功就能获得色界定;观想之法假如能得三摩地,则天下人胡思乱想成功了,就皆得四禅八定了;而医学上也就不该有所谓的妄想症,人间更不应有精神病患了。

  末学衷心祈盼宗喀巴《广论》的随学者,应当依佛陀圣教深入思惟简择,不要迷信于《广论》中似是而非的谬论;若从信受《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说的邪谬止观,心得决定的结果就是进而修学《密宗道次第广论》,就会犹如被冷水煮青蛙一般,不自觉地沉溺于双身修法的乐触境界,种下未来长劫下堕恶趣的业因而不自知。因为,那是层次最低的欲界乐触境界,因耽著欲界乐触境界,不但背离离欲的世间四禅八定,更会令修学者下堕恶趣难可出离!是故,若真正有心修学佛道之广论团体的学员,应当尽快脱离此种与恶趣相应之止法与观法,回归世间禅定的离欲之止法与观法的修学,进而回归世尊八识论的如来藏正法三摩地的止与观,努力修学开悟应有的正知正见,并修集实证开悟时所应具备的福德资粮,于福慧具足而使般若三摩地实证的因缘成熟后,方能证得那伽大定,然后转依如来藏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体性,发愿尽未来际救度一切有情趣向正法,进而修学实相般若别相智、道种智,次第成就佛道。即使是好乐修学四禅八定者,也可以建立离欲的正知正见而证世间禅定,进而转入大乘般若修学的正确止法与观法,终能安隐于大乘法而不入歧途。

  如上所言,奢摩他与毗钵舍那之法为禅定波罗蜜多所摄,属于实证第六度般若的方法而非般若自身;般若属于实相智慧而非止观等方法,故于六度中尚有般若立为第六度,故而般若亦非宗喀巴说的意识一念不生的观察慧。于大乘佛菩提道中,般若乃是实证空性心如来藏以后引生出来的法界实相智慧,应该要从正确的般若知见中熏习及进修,第五度的静虑止观只是实证第六度般若的辅助之法,所以止与观并不是般若本身,更不是宗喀巴所说的意识观察世间法的观察慧,也不是意识住于一念不生的境界可以名为般若。当菩萨证得第八识如来藏,并亲自观察体验如来藏的恒常中道性、涅槃性、空性、实性、无住性、真如、无智、无得……等无量体性,了知法界的实相而有了世出世间智慧,这才是般若。而让众生能证得空性心如来藏的观行法门,只是帮助学人实证般若波罗蜜多的工具,所以观行法门不等于观行后所证的智慧,不能说毗钵舍那即是般若智慧。只有无明凡夫于世间法中才会说能观即是智慧,宗喀巴正是如此,误以为能观察就是智慧;在佛法中说,能观只是意识的别境心所法中之慧心所,是对六尘境的观察慧而不是般若智慧。宗喀巴否定了第八识如来藏,就没有法界实相可证,当然就不可能了知法界实相,更不会有法界实相的智慧,只好把意识了别六尘的慧心所,建立为般若智慧,所以他说意识的毗钵舍那对六尘境界的观察慧就是佛法的般若智慧,完全违背佛的说法,显示他对般若完全不懂。

  宗喀巴否定有第八识空性心如来藏,故其所说的空性是外于如来藏妙心而说空性,成为心外求法,说的都是意识觉知心而落入常见外道见解中;譬如他认为觉知心不具人间之粗形色故空,名之为空性。亦如观想出来的所谓天身是不具人间粗形色者,宗喀巴说为空色金刚身,即是宗喀巴所谓的空性。又如系界不漏名为不变不变之乐说为无得无住之性为不变乐,皆是宗喀巴《密宗道次第广论》所说的空性。此处之,藏传佛教密宗说的是男性精液,不漏是不向外泄;就是喇嘛与明妃行双身法时,到达第四喜要保持不射精,名为系界不漏,说这样名为不变,也就是指全身乐触保持不失;宗喀巴说的无得是指乐触本来就是自己色身所有,不从外得;无住是说长住于全身遍乐中而一心不乱,对其他的事情不生起任何牵挂妄想,名为无住。如是名为不变之乐、常乐。

  因此宗喀巴乃是依无上瑜伽双身法的内涵来说止观,在《菩萨道次第广论》中是隐说,在《密宗道次第广论》中则是明说。如《密宗道次第广论》456 页说:溶菩提心任持不泄而修不变妙乐。由第六支于初二支所修成色,自成欲天父母空色之身,随爱大印得不变乐,展转增上,最后永尽一切粗色蕴等,身成空色金刚之身,心成不变妙乐,一切时中住法实性,证得双运之身。

  藏传佛教密宗说的菩提心是明点,是男精液与女淫液的溶合体,宗喀巴说:明点溶合保持不泄漏,就是修不变妙乐。由前所说修法,观想成就自己本尊与明妃互抱淫乐之像,及观想头顶上有勇父与空行母互抱淫乐之像,自己就成为本尊与明妃互抱,或自己成为勇父而与空行母双修;随著爱欲而两根交合得到不变乐,不断的修习,使乐触辗转增上,最后除尽除有形之色身,只剩下淫乐触觉而成为空性色,观想自己身成为金色金刚身,自己心住于乐触中而忘了自我时即成为不变妙乐,一切时中住于如此的空性中,就是证得乐空不二双运之身。由上可知,宗喀巴认为藉观想而忽略一切粗色蕴,观想成就金色的金刚身影像时,就是成就金刚不坏之身,就是空性体;双身法中所得长时间的第四喜乐触不失不变,就是不变妙乐,就是智慧体,如此修法就能即身成佛。因此,对宗喀巴及喇嘛们的修行来说,第八识空性如来藏的修证是不必要的,喇嘛教的教义是只要有意识觉知心不灭,然后透过男女行淫修双身法而常常住于遍身淫乐境界中,即有藏传佛教的空性可证,即有藏传佛教的般若智慧可得。

  但是佛不曾说过淫行之遍身乐触即是佛法的正修行,也不曾说过那是报身佛的快乐境界,反而开示要灭尽这种贪著才能证得三果,要否定这种境界而破斥能贪著的觉知心与被贪著的淫乐我所,才能证得实相般若;而藏传佛教密宗摄取了这种种外道邪见,妄说为佛法,诬说为报身佛的快乐境界,这是以外道法来取代佛教正法的破法者。佛于方广诸经中说有第八识如来藏,说只有如来藏才是空性体,才是般若体,无别无他。

  宗喀巴因未证真实存在的第八识如来藏,观察自己确实也没有能力实证故,只好诳言及欺骗大众说:佛说有第八识者,为方便说,非真说有第八识心。此等谤佛、谤法之语,于其著作中处处可见,而佛门大众对于真正佛法不知不解,竟然信以为真,还称彼为大师、至尊;宗喀巴谤佛、谤法早已下堕无间地狱了,随学大众不审不察,竟也自愿跟随著他的邪径、邪踪而行,死后不免踵随宗喀巴的脚步而入地狱,诚是末法时期众生之悲哀。

  (待续)——宗喀巴《菩提道次第论》之平议

  

*******************

保护身体的健康,更要保护家人妻女免受侵害!

吃到有毒的食物最多生病死亡,

学到邪法却是让您生生世世沉沦三恶道



所以,要更加小心啊,很多魔子魔孙表面伪装都是慈眉善目的!


学佛要小心谨慎,智慧的分辨抉择,学了喇嘛教等邪教就很难再回归正法了。因为邪师有很多混淆视听的洗脑方法,末法时期还是要多读 楞严经......依法不依人.........


--------------修双身法的喇嘛教不是佛教---------------
 

免责声明

本平台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平台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谢谢!

 

相关阅读:(可以直接点击下面的链接标题 即可阅读)

真、假---藏传佛教?

男女双修已经被我国司法判例确认为邪教行为 ——“依法治国、惩治邪教”系列

对喇嘛教义无知可能伤害自己与家人

甘露丸的惊天秘密大曝光——藏密人吃男女淫液屎尿污物揭秘

圣女悲歌——僧侣的性奴隶

学藏密受害者,知道真相,揭发喇嘛教骗人手段!

女人千万不可以学藏密的理由

密宗女行者对想学密法少女的忠告——密宗喇嘛像毒大蜘蛛

 

高僧大德对西藏密宗的态度(欢迎转贴,功德无量)

死亡日记本——达赖喇嘛邪法

准备出家的初学少女,被喇嘛骗色的事实经过!

人血人骨人皮白皮书:为达赖(喇嘛)念经做法事需用人血、人头骨和人皮

瑜珈女老师被喇嘛 性侵5次

谭崔恶行实录——保护家人请远离喇嘛教

一旦误入邪法且深信不疑时,就算作出违反法律的事,也不认为自己犯罪

【灵修成嘿咻】小心啊 姐妹们!莫被喇嘛淫乱残害

【鬼话连篇】喇嘛教物色女性以及调情 满足上师们的欲望

【香格里拉】从来没有存在过的天堂——被骗好多年

寂寞难耐...到 ...噩梦难醒

妹妹修学藏传大手印,导致鬼魅附身,精神严重分裂

「上师相应法」要弟子百分之百的相信上师—思想麻醉迷信

从一位喇嘛上师妻子的自述看藏密喇嘛教的黑幕

实地访问不丹佛母:朱巴·基米雅


 

王菲 达赖集团头目同坐 写血书捐巨款磕响头床上开光

【48个真相】告诉你 吃素真美!

【诵大悲咒】外婆八十岁安详端坐往生,火化烧出舍利花

《楞伽经》何谓三净肉或五净肉?食肉者非佛弟子,佛说菩萨不应食一切肉!

【一生幸福】再远也要舍得回头~


 

【连环套】喇嘛教给人下套子--上师和弟子互相观察?

有人必定未来一百世中,于伪佛菩萨双身像前,进入密教“无上瑜伽灌顶”双身法修行泥淖之中

【百世必淫】佛陀无远弗届的“百世必淫”的阿鼻地狱的悬记

【喇嘛教大结局】佛门历经千年朝代更替至今犹存,盛极一时的外道邪门已一个个湮灭于历史尘埃中

%%%%%%%%%%%%%%%%%

有人说,藏密早已不传双身法。那么我们来看看,达赖十四世说了什么呢?

 

「在无上瑜珈续中,即使是第一步的接受灌顶,都必须在男性和女性佛交抱的面前成办。……此外,密续提到在圆满次第的修行过程中,行者在到达某一个境界时,就要寻找一位异性同修,作为进一步证道的冲力。在这些 男女交合的情况中,如果有一方的证悟比较高,就能够促成双方同时解脱或证果。」
--摘录自《西藏佛教的修行道》

「由于我们肉体的本质使然,意识层次的这些改变才会发生。而其中最强烈的、行者可以加以运用的意识,是发生在行房之时。因此,双修是密乘道上的一个法门。」
--摘录自《达赖喇嘛在哈佛》

「具有坚定慈悲及智慧的修行者,可以在修行之道上运用 性交,以性交做为强大意识专注的方法,然后显现出本有的澄明心。目的是要实证及延长心的更深刻层面,然后用此力量加强对空性的了悟。」
--摘录自《达赖生死书》

「有一位西藏瑜伽的高人,当他被別人批评说吃肉和喝啤酒时,他说这是向坛城的本尊献供。……这样的修行者不但能够将肉和美酒作为心灵用途,甚至能将人类的 粪便和尿做为灵性的用途;瑜伽行者的禅定将这一切转化为真正的甘露。」
--摘录自《修行的第一堂课》

宗喀巴在《密宗道次第广论》里,要求藏密行者要和数名未成年少女轮奸杂交。达赖如此、宗喀巴如此、那洛「活佛」如此、陈建民「上师」如此……个个大大小小的仁波切,莫不以「性交成佛」的双身法为修行必经的最后要道。
所以,喇嘛性侵并非个人因素,而是教义本是如此。这几年所爆发的性侵丑闻的喇嘛们,全都是在藏密界有头有脸的人物,并非假喇嘛,只是丑闻爆发后,就被所属团体给「切割」了。

说实在的,这些性侵妇女的喇嘛们,他们也只是「依教奉行」罢了。都已经有人明白地告诉你「喇嘛卖的是货真价实的黑心商品」,为何被性侵的信徒们还反过来怪这些喇嘛们呢?奇哉!怪哉!


《有爆发的喇嘛性侵丑闻》一览表

83年11月 〈旧金山Free Press〉报导《西藏生死书》作者索甲仁波切遭控告性侵害。一名妇女在美国加州山塔库鲁斯郡向法院提出一桩求偿千万美元的官司。她声称遭受到《西藏生死书》作者索引仁波切的胁迫与性侵害。
89年06月 来自尼泊尔的拉秋仁波切,被控对一名妇人性侵害。
90年06月 尼泊尔籍楚姓喇嘛被张姓女子控告骗婚及诈欺。
91年10月〈新明日报〉报导:(香港讯)女商人自爆与来自中国成都密宗大师义云高发生性关系,声称还拍下交欢录影带。
91年10月 瑜伽老师向警方指控,遭由印度来台弘法的喇嘛图登旦曲性侵害。93年12月 台湾籍喇嘛杨镐涉嫌连续对两名女子性侵害。
95年04月 时尚摩登西藏活佛盛噶仁波切,遭北台科大教授江灿腾抨击他在台乱搞男女关系。
95年07月 中国林喇仁波切在台弘法,借机性侵多名女信徒。还说他的精液(甘露)吞下后可得到最高加持。
96年04月 自称是达赖认证的活佛、来自西藏在台湾传法的敦都仁波切以「双修」为名,不只对女信徒性侵未遂,甚至还乱搞男女关系,有多名女子受害。
97年03月 出生印度的贝玛堪仁波切与黄姓妇人於道场发生关系遭妇人丈夫当场举发。 

以上只是冰山一角,因为被性侵的妇女因为胁迫或社会不公平的对待而不敢公开。

 

   总 有不明藏密真相的学人认为被新闻曝光的一些喇嘛活佛、仁波切的性丑闻只是个別现象,可其实不然,暴露出来的只是藏密黑幕的冰山一角而已,藏密的教义从始至 终都是围绕者密宗的双身修法,大淫大贪而展开的,莲花生、宗喀巴都是忠实的奉行者。莲花生、宗喀巴等藏密祖师的双修记录都忠实的记录在其著作当中,世人皆 可查证!

对于藏密荒淫乱伦的邪谬教义,世尊早在经中早已破斥藏密谬说:

 

 

保护妇女儿童,保护您的家人免受性侵害,

请远离修男女双身法的 假藏传佛教(喇嘛教)

 

对于喇嘛们一定要保持三不原则:

对于所有以男女双修为修行理论的喇嘛教等邪教一定要保持三不原则

A、不与喇嘛单独相处【不与赞同男女双修的人单独相处】

B、不相信男女双修性交可以成佛

C、不迷信喇嘛上师,不可对喇嘛百依百顺,对喇嘛强暴性侵行为绝不妥协!【如果宣扬男女双修的人强行或者引诱、欺骗发生性关系,请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以刑法为武器保护自己。】


请转发 救护家人 亲朋好友,阿弥陀佛!请关注“楞严经 破迷开悟”( 微信号:chaoyijing1)!长按下面的二维码,转发给亲友,救护众生免受侵害!功德无量! 

 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有更多详细的证据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