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多汗补气,无汗补血,艾灸益气养血

2017-07-24 经络艾炙大全
   点击上方蓝字或长按右边二维码加关注

  十四经络动图

☞  700个经络穴位大全

☞ 舌诊辩诊大全

☞ 艾灸常用3000种症状大全

艾炙视频大全

☞ 最全的面诊、眼诊、鼻诊、耳诊、唇诊、舌诊、齿诊

☞ 【视频】小儿推拿视频大

☞【视频】彭鑫博士讲中医古法婴幼养生全集

☞ 【视频】健身气功六字诀!

☞【视频】道家八段锦教学示范

☞【视频健身气功五禽戏教学

☞【视频】易筋经教程,简单易学

☞【视频】曲黎敏黄帝内经第一部(1-18集全)

☞【视频】张秀勤--刮痧保健康(1-16全集)

☞【视频】杨奕老师视频大全

☞【视频】 张钊汉原始点疗法视频大全

 历史文章搜索


夏天天热,容易出汗,这是人体的正常生理反应,说明人体经络通透,出汗可帮助身体散热和排毒



但有两类人的汗就不太正常,一是动不动就汗流浃背,一是怎么都不容易出汗。


这两类人夏天都比较难熬,因为汗出得太多,身子会感觉发虚,汗血同源,出汗多容易伤血、伤元气;汗出得太少,体内的湿气和毒素又不能及时排除。


对于这类不适,西医检查似乎又查不出什么问题,中医却有说法,清代医学家程文囿所著的《医述》中提到:卫气虚则多汗,营血虚则无汗





气虚多汗,血虚无汗的由来

首先这里的多汗不是指盗汗,即睡后汗出,醒后汗止。盗汗多由阴虚而致,而白天的多汗多由气虚所致


卫气属阳,行于脉外,如同卫士守护着体表,卫气虚会导致“卫表失固”,门户大开,皮肤的腠理少了这个卫士的保护则门户大开,体内津液易外泄,出现多汗,出汗多仅补水,治标不治本,因为根源在于气虚。


古代医家有“自汗多属阳症”之说。“阳”与“气”常相提并论,在生理情况下,称阳气有温暖肢体、脏腑的作用;而在病理情况下,常称阳气虚衰或气阳不足,即所谓“气虚之甚者为阳虚”。





所以在不少出汗病例中,既有阳虚的症状,又有气虚的症状。


表现在:神疲肢软,少气懒言,汗出畏风,容易感冒;或特别怕冷,喜吃热饮,大便溏薄,小便清长。


营血属阴,内有津液,如果营血虚了,我们体内的津液因之而不足,会出现无汗的症状。


许多月经不调,比如经量少的女性朋友,一般都很难出汗,其实就是血虚的原因。





气血不足的原因

 

思虑过多

对人体气血消耗最大的首先是情绪。

脾统血,过多的思虑最伤脾;肝藏血,一旦肝郁气滞过久,气血必虚。

很多人吃完药或者艾灸后感觉很累,其实这就是气血亏虚的反应,说明人体回到蓄养状态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n1321rfpf7r&width=500&height=375&auto=0

 

生活节奏快

熬夜是消耗气血的主因。

因为晚上主阴,白天主阳。血就是阴,晚上是养血的时候,你不睡,怎么可能不气血亏呢?

还有追求刺激的一些行为,也都在透支人体库存的元气





血虚无汗的灸法

 

调脾胃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补气血,第一步是健脾暖胃。

气血亏虚,光靠吃很难解决的,因为脾胃本就不好,难以消化吸收,还是需要通过艾灸来进行脾胃调理。

艾灸取穴:神阙穴 、中脘穴、关元穴、阴陵泉、足三里





 

养肝血调肾精

肝藏血,主疏泄,调气机,有助脾胃运化。

“肝郁则脾虚”,郁闷暴怒的情绪会损伤肝、脾,导致气血耗伤。

此外,“人卧血归肝”,因此,切忌生气、熬夜,也不要让身体过度劳累。

肾主精生髓,能化生气血,没有了肾阳的温煦,脾胃的消化就出问题。

没有肾阴的滋养,肝阳就会偏旺。艾灸是补肾的第一大法,更是养血的良方。

护肝的穴位:肝俞、期门、太冲、行间

养肾的穴位:肾俞、命门、太溪






气虚多汗的灸法

 

肺气虚

症状:气短自汗,易感冒,面白舌淡

取穴:太渊、肺俞、太溪

除了艾灸,还可以搭配食疗,效果也非常好。中医提到:肺主白色,所以可以多吃山药、百合、梨、银耳、马蹄等食物,有助于保护肺气。

 

脾气虚

症状:食欲不振,食后肠胃不适,易疲倦,大便溏薄,面黄

取穴:足三里、阴陵泉、合谷

艾灸可以提神回阳、驱邪除湿,对调理脾虚非常有益。






艾灸出汗排毒素

夏季是大自然阳气旺盛,结合艾灸对调理身体可以事半功倍,不少人反映,艾灸后会出汗,尤其是夏季,担心这样会对身体不好。


对此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感觉良好,艾灸出汗对人体也是有好处的,因为出汗就是排毒素。


但如果第二天感觉身体不适,那可能就是艾灸的量和时间太过了,可以艾灸太溪、足三里等滋阴穴位。


温馨提示

夏天艾灸时最好不要开空调,灸完后如果要使用,不要正面对着吹,温度不要开得太低,注意颈部、腹部保暖。







昨日分享:




精选阅读:


⊙版权声明:文章及图片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免责声明:本平台偏方和中医食疗、经络养生知识仅为分享普及中医常识,不做为处方,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或使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