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7个玩转课堂的活动攻略,转给1年级英语老师

2017-05-15 沈丽新 星教师



认识沈丽新 

小学英语教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中国而教”项目首批培训师,多家教育媒体专栏作者。著有《英语可以这样教》、《让学生看见我的爱》,译有《学习原来如此有趣》。 




文丨沈丽新

编辑丨张丹丹

图片丨花瓣网


经常听闻小学英语教师“惧怕”被安排去执教低年级英语。虽然执教低年级英语相比之下批改作业的工作量要轻很多,但很多教师还是宁愿去执教中高年级。“课堂太乱整节课疲以应对纪律问题”“教材内容太简单不足于铺陈满40分钟”几乎是最常见的缘由。

因此,我整理了近年来我的思考和实践,与各位执教小学低年级英语的年轻同行们,分享我的一些教学建议。


攻略1:“有序数一数”

在一年级课堂,进入第二单元后孩子们就要认读课题Unit2,从而掌握了两个数词:one,two 。作为新授单词,课堂上当然会组织学生重点学习并且反复朗读。但是,如果只是反复请学生来朗读这两个单词,他们会很快索然无味。

有的教师就会请学生按着座位顺序轮流“One, two; one, two;…”地数数。但是,教室里往往存在着一部分特别聪明的孩子,他们会忙着提前数轮到自己时候应该是“one”还是 “two”,一旦确定下来后又急着跟前后左右的小伙伴交流:“等会轮到我的时候我应该数one/two。”

这样的“新闻发布”简直是教室里的小型“地震”,会立刻引发他座位周边的孩子也开始念念有词,估算轮到自己时候应该数 “one”还是 “two”。某种意义上说,让人困扰的课堂纪律问题就是这样产生的。

其实,我们可以稍微调整一下上述教学活动的要求,改“按座位顺序轮流数One, two; one, two;…”为“教师随意指定学生轮流数One, two; one, two;…”教师要求学生听仔细,如果刚才发言的小朋友在数“one”,老师请到你的时候你就要数“two”;如果刚才发言的小朋友在数“two”,老师请到你的时候你就要数“one”。

每次我这样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孩子们会立刻安静下来。他们一边把手举得高高,一边仔细聆听着上一个孩子数着one还是two。教室里安静而有序,只有孩子们专注倾听的笑脸,只有他们的数数声在此起彼伏:One, two;one, two;…


攻略2:“我来找一找” 

在一年级课堂,孩子们对单词掌握的要求停留在 “听、说、读”三项能力。“会读”单音节单词或者双音节单词,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并没有难度。一般情况下,跟老师读几遍就能够掌握。困难的是,读过几遍后还是会遗忘读音,同时也会混淆单词的意思。

纪律问题就会在新授单词之后的“巩固朗读”环节中开始在课堂上千姿百态地呈现出来。我很建议在一年级课堂上设计、组织“我来找一找”的活动。材料很简单,只需要教材配套的单词卡片(如果没有也可以自制)。

比如,教学afternoon这个单词的时候,在看单词多次朗读之后,我会在多媒体投影屏幕上或者黑板上出示单词afternoon及其图片。然后请一个孩子S1到黑板前,闭眼。再将单词卡afternoon藏在另外一个同学S2的桌肚里——全班孩子都看见我将单词卡放在S2的桌肚里。

藏好单词卡后,我请S1张开眼睛,转过身,开始依次在教室过道里慢慢走动找卡片。与此同时,全班孩子都全神贯注轻声读:“afternoon, afternoon, afternoon, …”

如果S1的步伐渐渐接近S2的座位,孩子们的朗读声音就渐渐提高,S1就会放慢脚步,更加仔细地探头在过道两侧的同学们的桌肚里找卡片。直到S1来到S2身边,孩子们的朗读声音就会达到顶峰,简直是狂欢:“Afternoon!”S1就会顺利找到单词卡,并对S2说:“Good afternoon.”S2会回答:“Good afternoon.”

在顺利完成寻找单词卡任务后,S1会将卡片还给我,并且跟我问候:“Good afternoon.”我也会回答:“Good afternoon.”

在寻找单词卡的过程中,孩子们几乎上百次地重复朗读单词afternoon。每次这样的“我来找一找”活动,孩子们都会兴趣盎然,他们经常要求玩好多遍。有的孩子向往成为那个S1,有的孩子向往成为那个S2。

一年级的孩子们在初学英语的时候,对这个形式的教学活动乐此不疲。而在这个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愿意反复朗读,也自然地反复听到这个单词的读音,同时也能在同学们的朗读声中一直看见屏幕上(或者黑板上)的单词及其图片。

这样单词的音、形、意高度结合的训练,更好地帮助孩子们巩固对单词的听说读的识记,而且在这个环节很少会出现纪律问题。


攻略3:“你最喜欢谁”

在很多一年级英语教材的第一单元,都会出现几个孩子的名字和头像。这几个孩子是本册教材的主人公,接下来的各个单元的学习都围绕这几个孩子的生活和活动展开。所以,认识他们的名字、辨认他们的五官,是第一单元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目标。

课堂上,教师常常会花费很多时间带这些汉语拼音和英文字母都还没有开始学的孩子们认读教材主人公们的名字。

译林出版社《英语》(一年级上册)的 Unit1 I’m Liu Tao里面出现了四个孩子的头像和名字:Liu Tao, Yang Ling, Wang Bing, Su Hai。在初步认读了这四个孩子的名字之后,我用课件出示了这四个孩子的头像,然后提要求:这四个小朋友之中你最喜欢谁?请你跟他挥挥手并且说“Hello!”

“你最喜欢谁”的要求,可以让孩子们真实具体地表达自己。孩子们会一下子进入急切表达的状态。他们会高高举起小手,透露着无限欢喜,等待教师的邀请发言。

“Hello, Liu Tao./ Hello, Yang Ling. / Hello, Wang Bing. / Hello, Su Hai.”这样自由地对着屏幕上任意一个孩子打招呼问候,不再是机械地跟读,而是孩子们自我意识的真实流露与表达。

每次我要终止这个活动的时候,都是需要下很大的决心才行——因为还是有很多孩子意图告诉我他最喜欢的是谁,并且想跟他好好说一声“Hello!”

在一个个孩子跟自己最喜欢的小朋友打招呼中,其他孩子在听同学们的个别发言、在看屏幕上的单词及图片,并暗暗准备自己的发言。这个环节中孩子们身心愉悦,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时对四个表示人名的单词得到了反复的巩固,有利于下一单元的教学。


攻略4:“我是小诗人”

低年级教材上,一般一个单元出现4个英文单词,而授课计划却至少要4课时。在没有笔头作业的情况下,如何让简单的教材在课堂上厚重起来,需要教师精心设计。

译林出版社《英语》(一年级下册)Unit 5 What’s that? 里面出现了四个表示动物名称的名词:pig, lamb, duck, cow和句型What’s this/ that? It’s a ….

即便多媒体课件上出示精美漂亮的动物图案,或者生动可爱的动物叫声,甚至课堂上还呈现教师亲手制作的动物卡片或者动物头像,反复认读单词或者操练What’s this/ that? It’s a pig/ a lamb/ a duck/ a cow.也终究都只是描述客观事实,与孩子自己的生命状态无关。这些朗读与操练,触动不了孩子们的世界。

其实,在本册教材的Unit 3 I like carrots中,孩子们已经学会了用“I like +名词复数”来表达自己对某一类事物的喜爱。利用这个已有的知识,再结合本单元知识点,我设计了一首诗,呈现在大屏幕上:

Pig, pig. It’s a pig.

Pigs, pigs, I like pigs.

其中划线部分的单词孩子们可以自由替换成自己喜欢的动物名称。在个人准备好后的交流环节,孩子们试图表达自己的意愿热情的惊人。有的孩子因为喜欢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动物,所以理直气壮地一再举手,要向大家分享自己喜欢的动物。

固定的诗歌框架,简单的节奏,让孩子们当一回“小诗人”成为一种可能。而比“我是小诗人”更吸引孩子们的,其实是他们可以表达自己的内心。


攻略5:“我也有不会的”

译林出版社《英语》(一年级上册)Unit 5 I can dance中,出现了四个表示动词的单词:dance, sing, draw, cook和句型I can ….在完成单词教学和句型操练后,孩子们都能熟练交流I can dance/ sing/ draw/ cook.一般情况下都能达到发音准确,句子表达流利。

但是,事实上一年级的小朋友,很少会做饭!而且,很多男孩子也不会跳舞。如果要求孩子们一律说I can dance/ cook.就是在要求他们信口开河、胡说八道。长此以往,孩子们就会觉得信口开河、胡说八道甚至撒谎都是被允许甚至被赞美的,这有碍于孩子美好品格的成长。

我特意增加了一个单词can’t的教学。不是简单的拓展,而是扎实的词句训练,要求孩子们认识这个单词,并且会读,最终会用。于是,男孩子们开始大声说话了!“I can’t dance./ I can’t cook.”

女孩子们也有不会的啊!她们有的说:“I can’t dance.”有的说:“I can’t cook.”最后,我示范:“I can sing. I can draw. I can cook. I can’t dance.”孩子们纷纷效仿,真实坦白自己的能力:“I can’t dance. I can sing. I can draw. I can’t cook.”孩子们非常有成就感,为自己能够一口气流利地说四个句子。同时也很坦然,为自己不用信口开河乱说一气。

即便是英语课上的句型操练,也该遵守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孩子的真情实感,不打着“句型操练”的幌子要求他们说不符合他们真实情形、意愿和能力的句子。


攻略6:“其实我不喜欢” 

译林出版社《英语》(一年级上册)Unit 3 I like carrots中出现了四个表示蔬菜的单词:carrots, onions, peas, peppers和句型I like ….在完成单词教学和句型操练后,孩子们都能够流利地表达:I like carrots/ onions/ peas/ peppers.

可是,一年级有很多孩子是超级不喜欢吃蔬菜的。就是成年人,也不见得都喜欢这四种蔬菜。比如我,我就从来不喜欢吃洋葱和豌豆。即便是为了教学,我也不愿意将I like onions/ peas.说出口。

像我一样极其珍惜词语的孩子一定也不少,肯定也有孩子不愿意说违背自己本心的句子。他们要么不举手不参与此处的教学活动,要么就是非常为难与纠结,最终勉为其难地、不得不声称他like某种不喜欢吃的蔬菜。

课堂——该让儿童生命在场的所在,而不是孩子们不愿意开口说话、或者说着自己不愿意说的话的地方。

我认真教学单词don’t。带着孩子们认真认读单词,用我的手势与句子让学生真正理解:I like carrots. I don’t like onions. I like peppers. I don't like peas.在我的示范下,孩子们毫不掩饰地告诉大家自己不喜欢什么蔬菜。甚至有孩子一口气说:“I don't like carrots. I don't like onions. I don’t like peas. I don't like peppers.”

在全班孩子的哗然中,我暗暗确定这个孩子为我近期的家访对象,争取就孩子不喜欢蔬菜这个事实,表达我对孩子饮食习惯的担心,并准备提供相关建议。

让孩子有机会说符合他们真实情形、意愿和能力的句子,即便只是英语课上的句型操练,也是教师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宝贵渠道。我看重这些渠道,并会妥善保护。


攻略7:“我来领读”

在一年级英语课堂上,往往会出现一个情况:教师正准备领读单词dog,冷不防一个孩子大声喊:“Dog! Dog!这个单词我会读!”这样突兀的情况有时候会破坏教师的各种预设。

当然,教师可以巧妙应对。

我在一年级刚开始第二单元新授的时候,准备带孩子们朗读课题里的two。孩子们已经七嘴八舌:“老师,我会读!”“老师,我也会,我学过英语的。”我趁机宣布:“我要请会读的小朋友来领读。我想听一听谁读得最准确。”

孩子们呼啦啦举手,也包括一些其实没学过英语的孩子,他们也高高举起小手。年龄小的孩子们其实不是很能够弄清楚自己的“意愿”与“事实”之间的差距,所以我不批评他们说谎,不以此指责他们。

我先请几个孩子领读,他们每读一遍,我必定先表扬:“Good!”再声音非常清晰地重复一遍这个单词“two”,全班小朋友在我之后也跟读一遍“two”。这样,就不再是“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的形式,而是“个别学生领读——教师确认——全班跟读”的形式。

虽然只是顺序的小小变动,但是在孩子们的心中,却是完全不同的感受。“我不是不会读这个单词,我是在领读呢!”很多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这样的神气。

在一个个孩子的领读下,在我的一遍遍确认跟读中,那些没有学过英语的孩子们也毫不费力地学会了朗读这个单词。只是小小调整了一下领读单词的顺序,让学过英语的孩子有机会张扬个性,让没学过英语的孩子也不会因为自己没学过英语而懊恼。这样的调整,只要用心,在我们的课堂上,应该随处可见。


尊重原创,支持好文

喜欢本文,可识别二维码向作者打赏


本文为作者原创,转载联系授权

“星教师”广告合作请联系:023-67450968

 投稿邮箱:3207153742@qq.com




推荐阅读

点击关键字,阅读更多“小英相关内容

黄慧彭雪玲孔琦戈向红

刘小菁李竹李志欣李静

李文化曾凡莉江伟英主维山

曾维娜主维山邓黎莉龚海平




/ 蒲公英大学2017年课程 /

点击下图,直接连线 ▼


↓↓↓ 点击"阅读原文" 【一键订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