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至暗时刻”的温州人: 没有致命的失败,只有不断前进的勇气

林小北 层楼 2022-05-16




PART 1


“你是温州人?”小区保安往后靠了靠,我身份证上“3303”的开头,让他如临大敌。


“放心放心,我没回老家,在杭州过的年。”我忙不迭地解释,努力控制着口罩外的双眼,挤出人畜无害的表情。


是的,在大多数城市,对温州人的戒备等级已与武汉人一致,杭州也不例外。


18万温州人在武汉经商,其中2万人春节前返乡,让温州一夜成为孤悬鄂外的防疫重镇。根据昨天的通报,温州新冠肺炎确诊人数已达364人,是湖北省外最高的城市。


有温州人开始自嘲,自己的籍贯是“湖北省温州市”。这种自嘲,真的“很温州”。


走南闯北、大嗓门的温州人,似乎有种乐天知命的达观


所以在看到“举报未登记武汉人奖励200元,温州人奖励100元”的公告时,有人会用平翘舌不分的普通话“抗议”:“要标标一样,温州人差这几块钱啊,不要搞起来温州人不值钱一样。


当然,一切只能算苦中作乐。


我的朋友圈里,有温州籍租客直接被杭州房东劝返。坐动车抵达杭州东站的温州人,需要单独排长队登记到半夜。回家要面对小区保安异样的目光、业主群里邻居们别有深意的问候。


居家隔离的,门口被装上了摄像头,或有社工在门口站岗盯梢。


虽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道,但高压之下,有时难免偶尔“动作变形”。在微博上,有温州人因被反锁在出租房内而发出求助。有人被物业警告:“只要你出小区,就可以直接判你刑”。


这是这群人第一次因“温州人”的标签,在自己奋斗的省会城市,面临被特殊对待的风险


一位同乡在微信群里感慨:“这次真的体验了一把‘东方犹太人’的待遇。




PART 2


那么整个杭州,有多少“困扰”的温州人?


就切身感受而言,温州人在杭州似乎无处不在,但你很难从官方统计中找出确切数字。


唯一可参考的,是2017年温州移动根据手机定位统计出,共有33.7万温州人在杭州生活。


因仅统计移动手机号,样本显然偏低。一位温州商会的朋友告诉我,他们估计的数字是50-60万。若杭州常住人口按1000万计算,占比可达5%。


相当于在杭州街头,每遇到20个人,就有一个温州人。


在楼市,这个概率还要更高。据住在杭州网统计,去年杭州前13次万人摇,共登记20多万人次。其中最多的是杭州籍64587人次,第二名是温州籍20820人次,第三名绍兴籍10345人次。


在杭州楼市,温州人的占比可以达到10%,远超省内其他城市。


这一方面源自温州的人口优势。早在2010年末,温州常住人口就已超900万,一直是浙江第一人口大市,直到2016年才被杭州超越。


另一方面,资源完备的省会,对温州人有难以抵抗的吸引力。移居杭州,是许多温州人的人生小目标。


他们像初恋一样,心情激荡地拥抱杭州,与这座城市融为一体。


我在杭州的温州同学中,有邵逸夫医院的护士,整个春节忙碌在一线,至今杳无音讯。也有各种基层公职人员,每日为应对疫情加班至半夜。他们是这座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所以,面对来自防疫重镇的温州人,一些基层的执行者,能否再多一点耐心,多一点温暖。地域重视不是地域歧视,物理隔离也不是心理隔离。


他们是温州人,也是新杭州人。




PART 3


除了眼下的“特殊待遇”,温州人更艰难的挑战,或许来自经济的冲击。


原本过了正月初十,一些温州人可能早已打上飞的去了欧洲。但现在,他们却出不了村口。


疫情影响最深的是实业型、外向型行业,这也是温州人产业布局的重心。人流和物流的停摆,为这些行业和温州经济蒙上了一层浓重的阴影。


有杭州开发商不无悲观地跟我预测:今年温州的客户量可能会腰斩。


几天前,西贝董事长贾国龙“公司撑不过3个月”的喊话,让更多人关注到了创业者在疫情下的困境。


在温州,民营企业占比高达99.5%,9个温州人中就有1位是老板。当普通工薪族因无处消磨时光,“为赋新词强说愁”时,很多温州商人已要面临真正的生死存亡。


几天前,我的表哥打来电话借钱过桥。他在龙港做印刷生意,为西北旅游城市的特产厂家供应包装袋。


现在,无人旅游的春节不仅让厂家损失惨重,他的货物也积压在仓库无法发出。“这种情况下,也不好意思问客户讨年前的欠账。


一位在杭州开餐饮店的朋友,年前刚刚扩大门店准备大干一场,跟我们立下flag今年要在杭州买套房。但如今,每天睁眼要为白白流失的商铺租金黯然神伤。


其实,温州人并非天生的创业者和生意人。“七山两水一分田”的窘迫地理条件,让他们生来就是“Hard”模式。


当别人捧着“铁饭碗”优游岁月时,温州人只能背井离乡,去追求更好的生活。


眼下,面对这些发生在身边的挫败和痛苦,我只能用李嘉诚的一句话劝慰:“你想过普通的生活,就会遇到普通的挫折。你想过上最好的生活,就一定会遇上最强的伤害”




PART 4


好在,在杭州这座文明之城,“包容”仍是主旋律。


对温州人“雪上加霜”者,只是沧海一粟。一些被居家隔离的温州人,会有志愿者帮忙送菜上门。


电话调查的社区人员,会用为打扰而温柔致歉,尽管他们正在牺牲假期加班工作。


这座城市勇敢地接纳了武汉人航班,不断派出医护人员驰援湖北,还有阿里在线上线下提供支援。在这场抗疫战中,杭州收获点赞无数。


同一条战壕里,其实也活跃着温州人的身影。


别忘了,温州也是浙江海外华侨最多的城市,近70万温州人分布在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缺少医疗物资时,满世界的温州人都开始找口罩,有人甚至找到了非洲


有温州人从意大利包机送口罩回国,有华侨在机场托旅行团将物资“人肉”回家。


几天前,有位温州90后华人,匿名从迪拜捐赠20吨医疗物资回国。国内承运的2位货运司机,轮换连夜疾驰24小时,在凌晨将物资送入了杭州浙一医院等三家医疗机构。


从八九十年代的市场化探索,到世纪初中国加入WTO,因为是最早走遍全国、走向世界的一群人,温州人总是和国家命运深度绑定,这次也不例外


这一切的一切,让我想起了电影《至暗时刻》。


欧洲大陆几乎全军覆没,30万英军被逼到敦刻尔克。丘吉尔需要决定,与纳粹签订城下之盟,还是团结所有力量抗争。


最终,他选择了后者。“我们将在海滩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的登陆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绝不投降。


在这非常时期,他的这段演说尤其让人热血难凉。


是的,没有最终的成功,也没有致命的失败,最可贵的是不断前进的勇气


无论前路还有多少坎坷,无论你是温州人、武汉人还是杭州人,我们一起鼓起勇气,一起继续前进。






▍观点·问答·导购·土地·市场

C E N G L O U · C H I N A



◎杭州迷你二手学区房脱销,单价最高涨了1万

◎玖樟台4万4、西雅图3万6……红盘密集交付

◎开发商立马积极拿地?| 楼先生问答NO.475

◎2020,轻舟已过万重山 | 楼先生

◎假如负利率,还能买房吗?| 楼先生问答NO.474

◎9万6!收房仅5天的壹品“闪电成交”

◎央行还是对房地产出手了 | 楼先生问答NO.473

◎一二手倒挂5700元/㎡,我还是买了次新房!

◎杨柳郡业主自白:我们是涂料立面,但卖5万+

◎为什么杭州出现楼市暖冬?| 楼先生问答NO.478

◎5个月获利20万!首个现房销售项目,大量出货

◎2020实操指南:1—11月买地产股,12月再买房

◎二手房成交反弹,怎么回事?| 楼先生问答NO.477

◎2020年,开发商可以更赤裸一点 | 楼先生

◎2020年还该继续买房吗?| 楼先生问答NO.476



- End -



文∣林小北

编辑∣二叔


©本文版权归“层楼”所有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这里有杭州楼市最新鲜的热盘和消息


微信ID:ultraplus_cross

长按二维码关注层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