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5:老洋房的生意没法学!
最近被安利了一部特别火的电视剧《安家》。近年来所有关于女性励志的电视剧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无论是与女性有关的创业,生活,婚姻,事业,所有的逆袭都源于遇到另一个完美又强大到无以复加的男人。在这个男人无所不能又未卜先知的宠溺之中,一路顺畅,并对以前的生活开启嘲讽模式。这些电视剧无一不呈现出来的核心内容:女性生活、创业、幸福、励志和逆袭的关键点有且仅有一个:爱情!还是曾经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同时,又采用了符合现代潮流的包装。
生活是一个不断雕塑人的过程,不仅仅是原生家庭和成长环境,整个漫长的过程中,经历的任何事,遇到的任何人,读过的任何书,看过的任何电影,走过的任何地方,做过的任何梦,都会逐步叠加成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剧本,我们都是自己的导演,都会拿着自己的剧本去对照外部的一切人和事。越到后面,人已经不关心真相,当外部的一切呈现出和自己的剧本一样的结果的时候,人就会选择相信,否则,就会质疑。顶级咨询机构的朋友曾经给予过这样的反馈:那些咨询的老板在跟你初步沟通之后,如果你说的与他自己的心里想的很契合,他就会说你很专业。否则,他就觉得你一点都不专业!事实上,他们的本意不是为了搞清自己企业的真正的问题,只是想为自己内心已经认定的结论找一个权威的肯定。
不管以什么为筹码进行交易,其核心都是挖掘人和满足人的需求,顺应并强化其自我遮蔽性。换而言之,交易的本质都是融入目标人群并契合其特征。所谓术业有专攻,这个专主要体现为与目标人群的融入程度。融入度越高,在对方的认知中也就更专注、更专心和更专业。牵引力自然也就更强,就能像张开触角抓住猎物的章鱼一样。每一个人群都有自己的特征,这种所谓的特征由各种细节从不同维度编织而成,所谓融入就是源于多维度的深度匹配。
都说江浙人活的精致,这一点你从菜品就看得出来: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佛跳墙这道菜估计要随电视剧《安家》火遍大江南北了,我都忍不住想找真宗的佛跳墙尝尝味。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曾经在觉悟社中对大家说:所谓社群就是一群人去做同一件事,所谓社交就是在自己熟悉的圈子里展现自己的与众不同。这里最大的悖论在于:你拼命想在里面展示与众不同的那个群体恰恰就是和你差不多的人!社交为什么经常会造成攀比和嫉妒呢?因为大家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其实都差不多。但又极力的想在这些与自己差不多的人面前呈现出一骑绝尘的优越感。同时,又极度的关注周围的反应并期待别人行为能满足自己内心的这种诉求。在与客户打交道时,我发现这样的状况:刚起步的小老板特别热衷于在与自己差不多的小老板面前展示自己的车。有一定规模的老板,则热衷于在自己的同行面前炫耀自己的小孩就读于美国或欧洲的某所大学。然后会极力的把这所大学夸赞一番,并暗中观察其它人的反应。事实上,当你真正能一骑绝尘跳脱那个群体之时,你已无心去向他们展示你在他们中的与众不同,更不期待他们的反馈。
人总是努力的欺骗自己,却很难真正的欺骗别人。普罗大众对人的判断停留在表面,而且大家都笃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信条。因此,总会试图让自己看起和自己所期待归属的群体一样。然而,画虎画皮难画骨。骨是藏在里面不显山不露水的,不能深入进去还真不知道怎么一回事。
电视剧《安家》中,抛开各种不切实际的狗血剧情,就老洋房这一点至少没有偏离现实太远:使用价值非常高的商品,交易价值就非常低,反之亦然。这种使用价值不仅仅是物业本身的居住价值,其厚重也不仅仅是产权的清晰与否。每一栋老洋房都是一个载体,如同树的年轮一样,承载着岁月的沉积,每一圈的沉积都与时代变迁和世事纷争中的人和事息息相关。它就如同一颗遮天蔽日的树,盘根错节本身就是门槛也是障碍!
普通人一想到交易,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参照模型就是快消品。这种交易通过商品进行的连接非常浅,所以要连接的人就必须非常多。因为交易的真正媒介并不是产品,而是品牌!所有的交易本质上都是人的归类。品牌承载着某个人群的诉求、信任和归属,是市场上最具识别度的符号。快消品交易的核心其实是锻造品牌的过程,而且品牌锻造和人群筛选的过程是重叠的!
任何交易都需要有对手盘。能够做对手盘的人必须是旗鼓相当的人。所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实乃人生快事。最了解你的人不是你的朋友,最了解你的人往往是你的敌人。一方面,能够成为棋逢对手的另一方,本身就与你存在极高的匹配性。另一方面,对手要打败你,往往比朋友更热衷于了解你的一切,并准确预测你的行为。战国时期,张仪和公孙衍彼此欣赏,两两相知,然而理念不同,张仪主张以横强之策助秦国东出;而公孙衍主张以合纵之策将秦国锁在函谷关之内。二者秉承各自的理念,以大地为棋局,列国诸侯为棋子,用尽一生去游走列国,实现各自的抱负。这种精彩纷呈的背后是旗鼓相当的同类人!
为什么老洋房的生意其他人学不去?因为交易只能在有对手盘的时候才能进行,而能够形成对手盘的必然是同一群体中旗鼓相当的人!《A148:他们一直在骗你!》阐述了我们经常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本能误区。正是这种思维误区让我们错算了进入和落地的成本。曾经根据自己的亲身实践写的一篇总结也从某个侧面验证了这一点:《B1:去不掉的中间环节》
免费内容关注备用公众号:结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