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战疫中的课程思考22|Mark Bray :影子教育的国际研究: 发展历程及未来方向

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

战疫即战役

课程系所同仁憾不能驰援前线

愿以系列《战疫中的课程思考》

战疫护教

从我做起

勿忘课程教学的初心



今天,与您分享Mark Bray教授的

《影子教育的国际研究: 发展历程及未来方向》。

特殊时期,

影子教育对社会的贡献,

同时也引发了学习负担、社会公平等问题的担忧。

欢迎大家转发、提问和留言评论。


明天,张薇博士的战疫思考

《疫情下的影子教育》

也将与大家见面,敬请持续关注。

课程所愿抛砖引玉,汇聚大家的力量,

一起为学生、为国家、为未来努力!





影子教育的国际研究:发展历程及未来方向



文/Mark Bray

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国际校外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各位同学,欢迎收看此节关于影子教育的微课,同事们为我准备了一些问题,我将在视频中一一回应。


01



问题: 贝磊教授,感谢您愿意通过这段视频与我们分享您的研究历程和学术影响。1999年您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出版的一本专著开创了影子教育研究领域(此专著也有中译版本)。


此后,您又就该领域撰写及编写了其他9本书籍以及70篇论文和章节。鉴于您对影子教育研究和政策的贡献以及对该领域国际学者的支持,您被公认为全球影子教育研究的引领者。


请问您是如何对这一领域产生兴趣的?原因何在?





首先,让我来谈谈影子教育这一比喻,这一比喻的使用日益广泛,但也并非所有人都了解。我们用这一比喻来讨论与主流学校教育并行的补习课程,它通常被称作影子教育,因其摹拟主流教育,就如主流教育的“影子”:影子教育的课程随学校课程的变化而调整,其规模也随主流教育的发展而壮大。



影子教育在中国已成为一种重要现象,在其他大多数国家也是如此。影子教育在做出巨大社会贡献的同时,也引发了对诸如学习负担和社会公平等问题的担忧。


现在回到您刚才的问题,我最初涉足此研究话题是出于对家庭教育成本的关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曾邀请我进行一项研究,因其关注到许多国家的学校系统看似免费,学生家庭却承担着各类相关支出的巨大压力。此项研究主要聚焦东亚的九个国家,研究成果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世界银行联合出版。研究发现,影子教育在一些国家非常突出,尤其是柬埔寨、越南和缅甸这三国。


02


问题:作为比较教育领域的专家,您能再跟我们讲讲影子教育在全球的影响范围吗?刚才您提到了柬埔寨、越南和缅甸,这些都是较低收入国家,在其他较为富裕的国家情况也是如此吗?





影子教育仅仅兴盛于低收入国家吗?当然不是。事实上,影子教育在富裕国家更为显著。韩国以影子教育著称,而日本则以其“塾”(juku)而闻名。在韩国,2018年的数据显示83%的小学生和70%的中学生都在接受私人补习。



我们也看到,影子教育正在成为一种全球现象。例如,我在《华东师大教育评论》发表的一篇论文介绍了欧洲影子教育的形势。在英国,我出生的地方,大约27%的学生会在他们的学习生涯中接受补习,而在伦敦,这个数字达到了41%。在很久以前我上学的年代,这样的现象闻所未闻,而如今却越来越常态化了。


03



问题:确实,这是一个全球现象,在其中各国、各地都可以互相学习借鉴。是否可以告诉我们从您开始研究影子教育以来,您自己的研究以及整个影子教育研究领域是如何演变的?那时和此时的研究重点各是什么?





最初十年,相关研究大都聚焦于基本的测绘,首先是对影子教育的需求进行绘测,其次是供给。我们需要知道这一现象的规模,谁在寻求影子教育,以及其中的原因。考试是一个明显的驱动因素,各个家庭迫切需要保证其子女在升入中学和高校的关键节点取得最好的成绩。



我们还研究了影子教育的供给。在许多国家,影子教育的主要提供者包括高校学生以及其他寻求额外收入的人士。许多补习是由学校教师提供的,这种情况在一些国家仍然如此。教师为了增加收入在放学后、周末和节假日提供补习。除上述提供者之外还有商业机构。培训机构在许多国家日趋显著,有些是服务当地社区的小型机构,而其他一些机构在全国、甚至全球开展业务。


这些研究焦点仍是影子教育研究的核心课题,但在研究深度上需要加强。


的确,可以说既然影子教育在摹拟学校教育,那么与学校教育有关的研究课题对影子教育都应适用。



因此,我们还需要探究教学的相关问题。例如:教师在学校如何教学,而校外培训的教学又是如何开展的,是一对一、小班还是大班。与此相关,我们还需要考虑学校和培训行业中的课程。此外,我们还应当关注诸如成本、机会公平、社会影响等问题。这些课题或许都可以归结为一个总的问题 “谁得到什么、为什么、如何发生的?”


在这些课题中,或许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科技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借助互联网,偏远地区的学生也可以接受补习,从而缩小地域差异。但此种形式的补习仍在演变,无论是对其教学方式、与学校教育的联系、还是其他方面进行探索,相关研究都需要非常谨慎。



04



问题:感谢您为我们指明研究的方向。我知道您在分析影子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时,基于生态系统的概念进行了诸多探讨,是否可以与我们做些分享?





您想了解有关生态系统的分析。基本思想是,在过去,教育生态系统的主角主要为教师,学生和家庭,他们不断磨合找到了共同实现教育系统各目标的平衡。


然而,补习行业的出现改变了这种平衡,大家需要与影子教育带来的新的参与者一起共同努力重建新的平衡。


05



问题:对于想要进入这一领域的初学者,您会推荐他们从哪些文献开始入手?





若是基础文献的话,或许您会允许我推荐一些我自己的论著。有三本专著可供参考,它们都有英文和中译版本: 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专著,10年后的续著,和2012年受亚洲开发银行委托出版的专著 。




除此之外,当然还有大量其他文献。以及与中国有关的论著。我认为《华东师大教育评论》的影子教育特刊很有参考价值。特刊内容的中文版本可参见《全球教育展望》杂志。当然,每篇论文都有相关引用文献,值得进一步阅读。


06



问题:根据您丰富的研究经验,可否为我们的年轻学者提一些建议?





对于年轻学者,或者甚至是经验更为丰富的学者,最大的挑战之一是如何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提炼出合理又有价值的研究问题。一般来说比较好的做法是先提出一系列问题, 然后在研究过程中进行反思和修正。这将有助于打磨精进,以确保研究的精确性。



研究的精确性也需要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年轻的学者(以及更加成熟的学者)都应防止走捷径。不要只是看到了二手资料,便装作自己阅读了原始文献,应该去查找原始文献,自己阅读。这不仅是为了保证研究伦理、避免学术不端,也是为了确保研究质量。新的见解应该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


07



问题:最后,这段视频是在疫情期间制作的,新冠肺炎给我们带来了沉重打击,您对此有什么感想吗?




的确,我们正处在一个十分艰难的时期。我曾经经历过SARS,而现在的新冠肺炎更具挑战。我钦佩且珍视社会各界在应对疫情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团队精神,这包括为了维护我们的系统和学校正常运行而推出的此微课系列和其他方面的努力。我很荣幸能参与其中。我也相信,最终我们所有人都将战胜疫情,并从这场危机中领悟智慧…...


感谢您收看此节微课,希望您能更多地了解影子教育,阅读相关文献。如果您有任何疑问,请与我或我们团队的其他成员联系。同时,我祝愿大家为改善我们的教育体系而付出的一切努力、为服务所在集体及集体中每一位成员而付出的一切努力,都最终获得成功。




课程视频



本文内容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官微

特此致谢!



END



《战疫中的课程思考》专题音频

已在学习强国&喜马拉雅网络平台上线。专业的内容,专业的主播,我们和您一起思考课程,战疫护教!点击“阅读原文”聆听学习强国音频,
扫描海报二维码听喜马拉雅音频分享。  





往期回顾(点击文字跳转)

01 崔允漷:从“几乎全民不会戴口罩”想到的……

02 刘良华:在家学习与在校学习的互动与边界

03 杨晓哲:技术不如你的设计和选择重要

04 朱伟强:停课不停学,学校课程实施怎么做?05 崔允漷:教了至少15年的“勤洗手”,为何......

06 周勇:一九二零年代的中国课程改革

07 吴刚平:教学材料与教学内容的联系和区别08 高德胜:如何面对痛苦,教育不能回避的课题09 沈晓敏:以口罩为主题的跨学科学习
10 吴刚平:抗疫大事件的教学单元设计思

11 杨九诠:对日本所捐防疫物资古诗文赠言的课程学考察(上)

12 杨九诠:对日本所捐防疫物资古诗文赠言的课程学考察(下)

13 徐斌艳:开发真实场域中的课程资源14 王小明:在线教学不能偏离教学的“初心”15 王哲:从认知负荷的角度看如何提高网上教学效能
16 杨向东:素养测评的基本逻辑17 崔允漷:混合学习首先要从方案变革做起——由“停课不停学≠在线学习”想到的18 安桂清:对“停课不停学”政策的反思:具身学习的视角19 王涛:疫情中的教学契机、少数群体与他们的学习20 尹弘飚:思而不学则21 石雨晨:疫情期间培养学生甄别信息的能力


为课程·为学生·为未来

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