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比海更深》:接地气的人物令故事散发出强烈共鸣感

CineTouch 电影触觉CineTouch 2023-03-17

这部作品绝对超越前两部《如父如子》和《海街日记》,有点像是《步履不停》续集的模样,也许是男主角与母亲是同样演员的缘故。这部之所以能深入民心的原因在于主角的设置:失败的父亲/丈夫,一事无成的中年男人这种平易近人的角色绝对要比《如父如子》里的中产精英有更强的代入感。同时,这个男主角无论在道德品行或者行为规范上都存在着人性中的缺陷,有让人讨厌的一面,这无疑更符合现实生活里的真实,而绝非是《海街日记》里那几位头顶圣母光环而接近完美的姐妹花。


是枝裕和通过这个妙笔生花的剧本,再次证明自己是当今影坛上最擅长处理家庭伦理题材的导演。跟插画碎片式叙事的《海街日记》不同,这部的人物线索相当清晰,焦点始终落在男主角身上,而他与身边家人、同事的关系则不断织出绵密而有趣的网状叙事,融入侦探类型片元素令故事保持着鲜活的电影感,有别于前两部过于统一工整的腻味,这也是优胜的关键。其次,导演似乎不再将压抑戏剧化情节作为重点,而是透过刻画男主角在人生低谷时期(没钱、工作不如意、与前妻儿子关系冷漠)遭遇一次意外的转机(台风夜被迫与前妻及儿子相聚),最终令他的思想与行动发生改变。


《如父如子》在戛纳获奖后,导演在本片里再度探讨此话题,更摆出三组“父子”关系(男主角与亲生儿子、侦探社同事及逝去的父亲)令整个故事更有立体感,尤其是他与同事的这条副线引人深思,也许我自己出自单亲家庭而对此深有感触吧!这种貌似平常的类比手法属于是枝裕和的拿手绝活,此回他不再需要依赖题材(《如父如子》里抱错小孩的噱头),也不需要刻意贩卖东瀛符号(《海街日记》里面堆砌的种种);仅仅凭借刻画失败中年男人的生活点滴,就足以令故事相当接地气,散发出强烈的共鸣感。


台风夜段落的处理饱含深意,曾经的夫妻、孩子和老母亲,四人聚首同一屋檐下,演绎出趣味盎然而耐人寻味的家庭关系。如陌路人的男主角与前妻在试探不断的语言游戏中逐渐重建起昔日的亲情,而前妻与母亲的几段对白则具有催人泪下的效果,侧面证明空间上的分离无法改变日久积累的亲情。而邓丽君的老歌与风雨中找彩票的情节均是画龙点睛之笔,凸显出亲情无法割舍这个统领是枝裕和几乎所有作品的母题。



近期热门影评

《燃烧》:过度暗示而失去耐人寻味的想象空间
《动物世界》:展现出国产片罕见的严谨细致及连贯统一的科幻电影感
《汉娜》:叙事留白手法以及隐藏情节的处理不俗
《狐步舞》:透过独特的三幕剧反思战争的荒谬本质
《泄密者》:邱礼涛的左派抗争精神从未熄灭
《爱你,西蒙》:没有刻意在主角身上贴同志身份标签





电影作者


是枝裕和  《海街日记》 《如父如子》
奥利维耶·阿萨亚斯 
 《私人采购员》 《登机门》 《迷离劫》 《我的爱情遗忘在秋天》
欧格斯·兰斯莫斯 《龙虾》  《犬齿之家》 《非普通服务》《圣鹿之死》丨 《基尼塔》
乔纳斯·卡皮纳诺 :《罗马男孩》 《地中海》

张作骥 :《醉·生梦死》《暑假作业》《当爱来的时候》

安德鲁·海格 :《周末时光》《45周年》《寻:电影版》 《赛马皮特》

琳恩·拉姆塞 :《凯文怎么了》《你从未在此》《游泳者》《煤气收费员》
阿兰·克拉克 :《大象》《克里斯汀》《英国制造》

米洛斯拉夫·史拉波斯维兹奇 :《聋哑部落》《核废料》

夫·拉皮德 :《警察》《教师》《婚礼摄影师的日记》《埃米尔的女朋友》

彭力·云旦拿域安 :《异梦卡拉OK》《69两头勾》《宇宙只有我和你》《暗涌》
德尼·科泰
 :  《静观百兽》 《小薇小芙看见一头熊》《机器造人》《极柔之肤》
肖恩·贝克
 :《佛罗里达乐园》《橘色》《外卖》《百老汇王子》
萨弗迪兄弟
 :《好时光》丨《天知道》
《长腿爸爸》被抢劫的乐趣

凯莉·雷查德 :《某种女人》《温蒂和露西》《米克的近路》《旧梦


沉醉在电光幻影中,用触觉品尝电影,分享电影的愉悦。


长按上方二维码

即可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