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彼得卢》:历史照进现实

CineTouch 电影触觉CineTouch 2023-03-17


作为英国影坛上硕果仅存的几位电影大师,迈克•李与戛纳爱恨纠缠的关系由来已久。90年代两部杰作《赤裸裸》和《秘密与谎言》在戛纳颁奖台风光一时,之后的《维卡•德雷克》却因题材原因被拒绝,转投威尼斯后竟擒获当年的金狮大奖。这部新作又似乎重演一遍当年的情景,先是落选戛纳主竞赛,之后入围威尼斯,不过这次却是空手而归。我们似乎无从得知戛纳拒绝这部电影的原因,但是这位大师对工人阶层主题的执着表现却是有目共睹的。尽管选择的是一个鲜有提及的屠杀事件,但是这个悲剧在当下却意外地有着强烈的现实共鸣感。


影片有着史诗片的篇幅和格局,拍出的却是一部平民的壮烈史诗作品,镜头瞄准两百多年前曼切斯特的工人阶级、新兴中产阶级、进步记者以及妇女团体组织。他们为争取民主普选,改善生活条件而不得不走上街头,和平示威游行,一心希望用非暴力的手段获取正当权益,没想到最后竟演变为政府暴力镇压的血腥惨案。影片的细节忠于史实,美术布景细致,摄影用光考究,不少场景呈现出古典油画般的质感。人物对话与场面调度手法深受舞台剧的影响,特别是多人场景与演讲的部分段落。


这个发生在两百年前的惨剧在不断提醒着观众,文明国家与民主制度的来之不易。而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又不免让人联想到当下香港社会的局面,眼下所有的现象都那么似曾相识,只不过时代和环境变了。这里不是曼切斯特的广场,却是香港的中环,但是人们对民主自由的诉求一如既往没有改变。这似乎从侧面证明了作为曾经的殖民地,香港人延续了当年英国工人阶级热血奋勇的优良传统与和平抗争精神。从迈克•李这部历史题材作品,似乎能更理性准确地理解当下香港民众的想法。




近期热门电影


《痛苦与荣耀》:阿莫多瓦深情动人的履历总结

《寄生虫》:奉俊昊重返创作巅峰

《扫毒2天地对决》:一如既往的左派抗争精神在癫狂过火的镜头里展露无遗

《宿命,吾爱:第一部》:一个美好夏天的故事

《高材生》:Metoo浪潮后的实用女性主义

《海滩流浪汉》:七彩糖果纸包裹着中年危机话题

《机不可息》:第一人称恐怖战争纪录片

《爱我别忠诚》:高超的编剧技巧令影片呈现出扑朔迷离的色彩





电影作者


 布拉迪·科贝特《光之声》 《战前童年》

                          帕维乌·帕夫利科夫斯基《夏日之恋》《冷战》 《修女艾达》

赵德胤:《再见瓦城》 《冰毒》 《穷人 榴莲 麻药 偷渡客》《归来的人》 

亚历桑德罗·朗德思《波菲里奥》 《猴子》

阿里·阿巴西:《边境奇闻》《谢丽》

阿格涅什卡·斯莫琴斯卡:《神游症》《魅惑》

阿玛特·伊斯卡拉特:《毒粉风暴》《混蛋》《血》《野蛮地区》

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不死鸟》《芭芭拉》《心的居所》《过境》《沃尔夫斯堡》《爱在爱情空窗期》《柏林游魂》

大卫·罗伯特·米切尔《银湖之底》《它在身后》《不眠神话》

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死于明日》《玛丽真快乐》《恋爱诊疗中》

吕西安·卡斯坦因-泰勒 / 维瑞娜·帕拉韦尔《梦呓》《食人录》《利维坦》

伊利安·梅泰夫 《索菲亚最后的救护车》《四分之三》

阿兰·吉罗迪 《勇者不眠》《湖畔的陌生人》《保持站立》《时候到了》《给乞丐一点阳光》《老梦前行》《逃亡大王》



戛纳电影节



《好莱坞往事》记者会上昆汀被问及敏感问题而不悦

奉俊昊《寄生虫》首映后获长达五分钟站立鼓掌欢呼

赵德胤谈新片《灼人秘密》——我的目标是一种崭新的电影语言

赫尔佐格谈新片拍摄的资金来源——我唯一没有做的是抢劫银行

罗马尼亚新浪潮导演波蓝波宇带来一部大制作

俄罗斯90后导演谈新作《瘦人》

法国黑人导演拉德·利空降入选戛纳竞赛的处女作《悲惨世界》会引起空前的争议吗?







沉醉在电光幻影中,用触觉品尝电影,分享电影的愉悦。


长按上方二维码

即可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