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民进扶贫·感悟 | 一碗烟火气,三分人间味

民进网 2021-06-20

点击上方“民进网”可快速关注


用文字记录,用真情讲述。

今天的“民进扶贫”系列,来听民进福建省委会机关干部、曾在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澄源乡挂职的杨张帆讲述亲历脱贫攻坚的感悟。




政和县澄源乡


中国东南,海拔千米的政和县澄源乡,初夏傍晚。

土木结构的老屋里柴火灶烧起,溢出缕缕炊烟。火钳夹着一把扎好的松枝送入灶塘。火旺,松木香混着大铁锅烧开的特殊香气刺激着嗅觉。

卓应凤婆婆很高兴看到我们再次登门。这次来的是海峡两岸民宿项目考察队,在民进福建省委会对口帮扶下,林山村的村民已经很熟悉到来的各路专家。

专家团赴澄源开展乡村振兴项目考察


卓婆婆把我拉到一边,问是不是村里很快就要开发起来,就像电视上看到云南贵州的漂亮民宿。婆婆既高兴又有点担忧,“他们如果搞了民宿,会不会破坏我们的好环境啊?”

“老人家,您别担心,我们首先要保证的就是这青山绿水。我们绝不破坏环境,反而要通过更生态的改造,让林山越来越美。”民进会员林凌坐在木板凳上和卓婆婆聊着。

肥猪肉熬制的白油像软脂玉,一勺入锅,滋起一片油花。五花肉片、白菜、小芹,混着猪油爆炒。再舀一瓢老水缸里盛着的山泉水,哗一声冲进锅中,灶台上方蒸腾起一片水汽。

“婆婆,咱们民进明天上午在乡卫生院开展眼科义诊活动,您不是说总看不清东西嘛,明天有主任医师呢,您一定过去看看。”福州眼科医院的院长林清居作为医疗界的会员,这次特地随着项目考察队来澄源,对澄源乡的康养条件进行实地调研。

婆婆一边答应着,一边把白滑滑的粉条溜进了香气四溢的汤水里。咕嘟咕嘟沸腾着,又被撒入一把青白相间的葱花、些许胡椒粉。

“婆婆啊,这个粉煮的真香!”大家和卓婆婆拉着家常。

婆婆不缓不疾,从不知年代的老木橱柜里拿出几个白瓷大碗,在灶台上放好:“现在是生活好咯,感谢政府的政策,感谢您们经常来帮助我们。以前穷,煮粉都是清汤寡水,可没这么多配料呢。”待到香气更浓郁时,便将煮粉舀起装碗,端上八仙桌。

“我们家族在这边住了八百多年了,隔壁村姓许的住的更久,有一千多年”。阿婆一边招呼大家吃粉,一边絮叨起自家的历史。“你们来搞文旅是找对了地方的!我们这儿呢,以前很有名,去周宁去寿宁,都要打我们村过的。大家走累了,都会在我们村里歇歇脚,吃一碗这样的煮粉。”

台湾来的文旅专家就着婆婆的话题,开始对澄源的历史文化如何与旅游做结合讨论开来。民进的医疗界会员也加入讨论:青山绿水好空气的澄源,最适合现在的康养大趋势,用康养结合旅游,绿色发展才是致富最好的途径。

煮粉果然很好吃,白菜带着点点酸,汤水带着点点辣,肥瘦相间的五花肉薄片居然咬着有点脆,热乎乎的粉条看似Q弹,却入口就化开。真真是唇齿留香,忍不住一口粉一口汤,不一会儿功夫一碗煮粉就见了底。

“在最苦的时候,我们只有过年或者有贵客来时才能吃上煮粉。我们这儿穷,山多林密耕地少,交通也不便利。但靠着过路人口口相传,这澄源煮粉的名声却不小。”阿婆告诉我们,政和县城里处处都是竖着“澄源煮粉”招牌的店铺,若是真正澄源人开的,那生意就更加好了。“将来旅游搞起来,我们的澄源煮粉一定会让游客惊喜,有美食才留得住人嘛”,婆婆听着大家的讨论,乐的合不拢嘴,盘算着也在村里搞个煮粉铺子。


民进福建省委会赴澄源乡开展送医送教活动


看着婆婆的笑脸,我不禁想起了第一次见到她的情景,那时候的卓婆婆一家从未走出过大山,靠着几亩薄田度日。2011年,民进正式对口帮扶省级贫困乡政和县澄源乡,短短十年,高山之上的小小村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阿婆的小儿子在民进企业家的帮助下,做起了白茶生意,年收入十多万;孙子参加了民进组织的山海协作夏令营,见识了大山外面的世界,回来之后更加努力学习,立志要考上厦门大学,将来回乡为家乡做贡献。卓婆婆一脸幸福,笑着对我说,天天看新闻联播里讲着别人家的“脱贫故事”,什么时候也让大家来看看林山,看看我们家的变化呢。

山边的野绣球在夕阳下摇曳,而我们陪着阿婆坐在屋口的木板凳上,吹着凉凉的山风。

和阿婆闲聊着,日头落到重峦叠嶂的远山那边,这片东南地区最大的高山台地渐渐隐入夜色。离开前,民进从事新媒体工作的会员不忘指导卓婆婆家新做的白茶品牌该如何应用新媒体做宣传推广,并约好时间,请小卓来福州,带上产品做直播。

回眺,澄源高山上的小村落渐渐亮起灯火,如天上星辰闪烁。

炊烟袅袅飘散在远山之上,这曾经贫困的乡村如今充满了人间的烟火气。山里人爽朗不矫揉,他们把对我们的帮扶、对国家的脱贫政策的感激,盛放在一碗小小的煮粉里,质朴却有滋有味,一如他们如今的生活写照。不再只为活着奔忙,不再只是填饱肚子,脱贫后的他们,对生活充满着热爱和希望。如这祖孙三代:为游客开一个煮粉铺子、做自己的白茶品牌、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



疫情期间杨张帆在所挂职的澄源乡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在这举国上下脱贫攻坚决胜小康的关键时期,我作为民进人,作为民进的挂职干部,亲身经历了这历史的璀璨节点。卓婆婆一家,是中国农村家庭的缩影,摆脱贫困、战胜贫困,靠着自己的努力和政府的帮扶,完成了一个贫困家庭的蜕变和升华。

小小一碗煮粉,烟火气里是百姓的幸福生活,摆脱贫困,静好岁月,才品得出人间三分味。走出澄源,我们的帮扶工作仍将继续,更多的卓婆婆,也将在民进的陪伴下,一步步将他们的梦想照进现实,小小微光终将汇聚,照亮大大的“中国梦”。

END


来源:民进中央社会服务部,作者杨张帆系民进福建省委会机关干部。

点击了解民进扶贫故事(滑动可查看更多)


记得点赞分享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