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犀够利!广府民居种类原来如此丰富!

志说岭南 2024-04-11

写在前面

大前年我们为大家描绘了“开平碉楼”的风格概貌,半年前又推出了广州骑楼专篇,国庆节期间又以宏篇巨制的形式为大家介绍了博大精深的潮汕建筑文化,向大家一一展示了厝、书斋(潮式园林)、楼寨、骑楼、炮楼等汕民居的独特魅力:

链接:浪险!潮汕民居一百样,长这样!

这一期,顺着“潮汕民居”的脉络走来,我们推出了“广府民居”专题,向大家一一展示镬耳屋、西关大屋、东山洋楼、广式园林、广式骑楼和开平碉楼等广府特色建筑文化。

过去习惯性将广府民居,称作“岭南民居”

在这之前,我们先厘清“广府”与“岭南”的关系。

过去由于交通不便、广东以莲花山脉为界形成了两大风格各异的地域文化圈上世纪40年代出版的《粤江流域人民史》(徐松石著)指出:“古代两粤大河流域的土著都是壮人。只有粤省的 极东部分,今日潮汕地方,少有壮人罢了。”,旧时以东地区多称岭东(亦有“五岭”以东称“岭东”之说),以西地区则称岭南,故过去一般认为“岭南”“广东”“粤”对应的文化概念是粤语文化专用词,如广东四大名山、岭南四大名园、广东四大书院、广东十虎、粤菜、粤剧、粤语……所涵盖范围都不包括莲花山脉以东地区。

岭南-广州

岭东-潮州


广式民居(广府民居)

今日我们将与大家分享广府民居的特色样式

广式传统民居经历了干栏式建筑、镬耳屋(“三间两廊”屋、乡间的大型天井院落)、竹筒屋、“明”字屋、西关大屋(市区的大型天井院落))、开平碉楼、广式骑楼、东山花园洋房等多种居住形式演变。其中镬耳屋西关大屋分别是广佛乡间和城里最典型的民居代表,其中干栏式建筑是早期先民常见建筑样式,竹筒屋、“明”字屋多分布于广州老城区,开平碉楼主要分布于江门开平区,广式骑楼主要分布在广州老城区的越秀和荔湾,东山洋房分布于越秀区东部。

不过,虽说镬耳屋是广府地区的民居代表,但这只是其极具特色的一面,即并不意味着镬耳屋广泛分布于广府地区镬耳屋主要集中在以南番顺为中心的广佛地区,除此之外,肇庆、清远、云浮等市个别过去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村镇亦分布有该类民居。而广府其它地区虽也有青砖房,但却又极少是镬耳屋。所以,对镬耳屋之于过去广府民众的理解不能似理解江南民居、福建民居和潮汕民居那样。旧时,徽州人基本都住马头墙的徽派民居,潮汕人基本都住五行山墙的潮汕厝,闽南人基本都住燕尾脊的闽南厝,相当一部分客家人都住围垄屋,但广府民众住镬耳屋的却不多,该类样式对广府民众而言是相对陌生的,但却又是广府民居的特色代表。

▲岭南印象园是位于广州大学城的旅游景区,由原小谷围岛练溪村改造而来。该园错误的“印象”宣传误导了很多人,园中连片的“镬耳”一方面修得有些“走样”(建筑学家郁闷的表示:这么苗条的山墙到底是广式的“镬耳山墙”还是潮式的“五行山墙”),另一方面“镬耳屋”在岭南民居中的占有量不足5%,对广佛地区以外的广东本地人而言基本是一种陌生的建筑,而哪怕对广佛本地人而言,这也只是过去大富大贵者才住得起的民居。



▲对比:很多人分不清广式山墙和潮式山墙,以上是广式的镬耳山墙(圆大而扁)

▲对比:很多人分不清广式山墙和潮式山墙,以上是潮式的五行山墙(除水式里的大水法外都比较苗条)


根据镬耳屋与潮汕五行山墙、江南观音兜和福州马鞍墙都有相似之处,且广府地区大多青砖房无镬耳山墙这点判断,镬耳墙很可能是由江浙至粤东一带传入并加以变化后形成的山墙,但却又未来得及覆盖整个广府文化区即已成为“广府民居的过去式”。再根据其作为广府民居中最为“奢华”的这一特点判断,镬耳屋应是过去广府人家中最是殷实者的建筑选择,其次才是大范围分布的建筑样式普通青砖房,而大多数百姓主要还是住泥砖房子。意即,可以根据房屋类型判断住户的富贵贫穷:镬耳屋>普通青砖房>泥砖房。家境越是殷实者,镬耳建得越大:

▲镬耳屋 过去在珠三角,住得镬耳屋的一般是富贵人家 图为广佛地区某著名进士村

▲普通的青砖房 过去在珠三角,一般是家境相对殷实者才住青砖房 图为东莞南社村

▲贫苦人家的泥砖房 古时是贫苦人家住处 图为广州市花都区洪秀全故居


至新中国成立后,贫苦大众才得以走出泥砖房,纷纷住进称心如意的楼房里,而珠三角的飞跃式发展更是让当地百姓过上优渥的生活,新农村和城镇里的优质小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广府建筑的变化究竟如何?

我们先从古老的画作

窥探它的奥秘


「外销画」

T.Allow笔下的广州集市


清朝年间

一种取材中国风景的西洋画

在广州十三行畅销

茶叶、丝绸、瓷器

运往欧洲各地


画风奇特的水粉

记录下岭南广府地区的别样风光


富商宅院中 

叠石理水

颇有江南意境


T.Allow笔下的潘家花园


 即便在繁华城市街道

亦可寻觅

独具广府特色

镬耳山墙的身影


广州画坊生产的外销画 作为旅游手信在欧洲广为流传


十三行码头

西洋建筑成势

见证广州海上贸易之盛


外销画中的岭南建筑

亦北亦南

融汇中西

古制与新意并存



港口广场插满各国国旗

西洋建筑与传统民居、牌坊共存

 

回望历史长河

岭南广府文化

因纳四海先风

不断生长

由流放之地

发展出兼容并蓄的独特姿态

最早步入近代化进程




岭南广府文化之始



岭南泛指

大庾、萌渚、骑田、越城、都庞

五岭以南

位于今广东广西海南一带


岭南地理分析


气候高温多雨

林木茂盛

花果不绝

也使得瘴痢丛生 

地形复杂  山多地少

面朝大海  岸线绵长



在山与海之间

内封外敞的格局

使得岭南人

逐海上之利

濡染西洋文化

形成务实之风

发展出

广府文化建筑



古代岭南

原为百越民族所居

地广人稀 部落分散 

互不统属

秦始皇一统中原后

筑起富丽的阿房宫


阿房宫图


而彼时百越人

僻处于深山峒溪

建筑仍为干栏式、半地穴

等简易制式





 直到公元前209

赵佗于岭南建立南越国

采取“和辑百越”之政


一方面

让中原人学习南越习俗

禳灾祈福 演戏敬神


《汉书》谓粤人信巫鬼 重淫祀武帝平南越后尝令粤巫立粤祝祠祠天神百鬼,而以鸡卜至今粤俗犹然


 另一方面

更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

和生产技术

北方建筑开始出现


广州博物馆收藏的汉代陶屋中


岭南出土汉代陶屋模型

秦汉时期的岭南民居建筑遗址发现较少,但发现的秦汉时期的岭南墓葬,出土了大量的陶屋住宅模型,展示了秦汉时期砖瓦建材及木构体系在岭南的推广。

陶屋形式主要有:干栏式、曲尺式、三合式、楼阁式、坞堡






干栏式




▲干栏式陶屋构造(引自《广州汉墓》)
▲曲尺形干栏式住宅构造(引自《广州汉墓》)

广州汉墓中出土的干栏式陶屋模型,反映了古代南越族人“楼居”的特点,它保留了土著干栏的椿柱底架,上部则已经变为铺瓦的汉式悬山建筑,成为了当时盛行的一种适应自然地理环境的经济而简易的建筑式样。


曲尺式住宅陶屋(引自《广州汉墓》)
曲尺式住宅陶屋(广东省博物馆藏)

陶仓、陶囷都属于“高架式”干栏建筑,它们同为储藏粮食的建筑。仓的平面均为横长方形,下以柱子支撑,把仓房高架起来,以达到通风防潮的目的。


仓、囷(qǔn)、井亭(引自《广州汉墓》)

最早的干栏式陶屋大都出于西汉晚期和东汉初年的墓葬中,它适应于岭南高温、潮湿、多雨的自然环境,是自新石器时代即已逐渐形成而延至西汉时期的越族住宅建筑形式。

到了东汉时期,岭南地区的建筑艺术出现了一个重大的突破,除了原有的干栏式陶屋外,新出现了曲尺式、三合式、楼阁式住宅,它们大都是在吸收了中原先进的建筑技术的基础上由干栏式演变而来,无论结构和平、立面的布局上都是多式多样而富于变化。






曲尺式




曲尺式住宅陶屋(引自《广州汉墓》)

从曲尺式陶屋的平面布局和立面外观来看,很明显是由曲尺形干栏式陶屋演变而来。曲尺式的前部为正屋,作横长方形(即前堂),侧边的廊屋为一小室,作厕所用,有一个小门通向后院。






三合式

  

三合式陶屋由曲尺式陶屋发展而来,在结构布局上稍为复杂些。整体平面近方形,俯视呈“凹”字形,其布局特点是采用均衡对称的一堂二室布置,即前为两廊屋,后连堂屋,堂屋与廊屋均作双层,堂屋与两廊屋之间有墙壁隔断,各不相通。

三合式住宅可谓是后来岭南三间两廊民居的雏形。



三合式住宅构造(引自《广州汉墓》)




阁楼式

在岭南汉代住宅中,以阁楼式的规模最为宏伟,作上下两层的结构,造型严整而富于变化。这种住宅最大的特点是,建筑布局依照均衡对称的原则处理,有明显的中轴线,在整个建筑的组合上高低参错,主次分明,土著干栏的建筑因素已趋式微。

在后来的岭南庭园楼台亭榭建筑中,继承了这种灵活多变的阁楼式特征。



阁楼式住宅陶屋(引自《广州汉墓》)

在出土的东汉前期阁楼陶屋中,还有一种望楼,其平面布置和曲尺式陶屋相类似,正中有一座近方形、分上下两层的主楼,楼下正面辟门。是属于瞭望台之类的防御性建筑。



望楼(引自《广州汉墓》)

楼阁式陶屋反映出汉代岭南建筑在形式多样、结构复杂、富于变化的形制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步。掌握了左右均衡、高低参错、主次分明的建筑造型规律,表明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特色(如以木结构为骨架、以中轴对称为布局形式等)发展到汉代已经进人了一个成熟的阶段。






坞堡




坞堡(引自《广州汉墓》)

坞堡内均有房屋,有曲尺形、长方形,有单层平房,也有双层房屋,有悬山盖顶,也有平脊盖顶。从坞堡的外部形制来看,其主要特征之一为四隅的角楼,是中国古代防御性建筑的特有建筑形式。







秦汉岭南民居独特的结构与装饰




“穿斗式”结构
 陶屋扇面的人字拱(引自《广州汉墓》)

东汉陶屋门板刻画图像拓本(引自《广州汉墓》)



菱格式和直棂式窗(引自《广州汉墓》)
几何组合图案的窗格(引自《广州汉墓》)


岭南民居体系的形成有两个最大的特点:

1、体现了岭南人民长期生活在湿润、炎热、多雨的环境,为防热、防蚊虫而发明的结合地形地貌气候土壤特点的特色建筑。

2、岭南建筑在融入中原建筑体制的同时,保持了本土的地域建筑文化特色。


 




两宋末年

举家南迁的江南移民

带来秀丽文人之风

使得岭南园林和建筑

精巧别致


余荫山房




到了明清时期

岭南政治较安定

经济发达

为民居发展提供了条件


建筑布局趋向大型组群

建筑装饰达到超高水平


碧江金楼


碧江金楼内部装饰华丽


对外频繁

西风东渐

使得商业建筑西洋建筑

大行其道 异彩纷呈


错综复杂的历史人文

造就了今日的岭南 


广州沙面




一、传统广式民居的四大样式



 1

竹筒屋


竹筒屋面狭窄,纵深细长,形似竹筒,故称竹筒屋。关于竹筒屋的起源,无确切年代可考,目前主流观点认为,广州的竹筒屋出现于19世纪城市人口急剧增长时期。


广州气候闷热潮湿,竹筒屋进深大,一般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前面为门厅,后面为厨房,中间则根据进深长短布置一个或多个卧室及通风天井。


竹筒屋剖面及平面图


广州传统民居竹筒屋


 2

明字屋


平面双开间,类似“明”字。故称明字屋或明次屋。由厅、房和厨房、天井组合而成。


明字屋平面紧凑、功能明确,使用方面,通风采光好。城市中的明字屋常为楼房。



3

“三间两廊”式镬耳屋


广式民居的代表符号“镬耳屋”多数是“三间两廊”式,该样式亦是岭南传统民居的最基本形式,其历史可追溯到广州近郊出土的汉墓明器。


“三间两廊”屋的平面呈对称的三合院布局,主座建筑三开间,前带两间廊屋和天井,民间称之为“三间两廊 ”。


“三间两廊”屋普遍为单层,厅堂居中,两侧为房,天井两旁称为廊的分别是厨房和杂物房。建筑采用砖木混合结构,外墙常用青砖墙,石墙以及土坯墙。


目前“三间两廊”屋在市内已经较少,城郊农村还保留不少这种民居建筑。


三间两廊屋示意图


 4

西关大屋


大型天井院落式民居,在乡间是镬耳屋的样式,在广州市区则以西关大屋为代表,多为清末富商豪绅等大户人家的居所。当然,西关大屋也有建镬耳式防火山墙的。



西关大屋是典型三开间建筑,正中的开间叫“正间”,两侧称“书偏”,意为旁侧的书房和偏厅。



书偏旁常设有青云巷与邻居相隔,青云巷兼具交通、防火、通风、采光、排水等多种用途。


正厅是供奉祖先和家庭聚会议事的地方,两侧用房主要有偏厅、书房、卧室、厨房和楼梯间等。


清末的西关大屋厅堂


西关大屋示意图



如今,明字屋和竹筒屋已不多见,接下来我们主要讲述的是广泛分布于广府地区或极具特色的民居类型,包括镬耳屋、西关大屋、广式祠堂、广式骑楼、开平碉楼和东山洋房。



二、戴官帽的镬耳屋

值得一提的是

由于明以前建筑采用木结构

保存困难

所以现存传统建筑

多为明清民国时期所建



山墙造型独特

而广为人知的镬耳屋

为岭南传统民居之一

它是广府民居里最具特色、最显奢华的一种

是广府民居的代表

其山墙与东南地区其它文化经济发达区域的民居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镬耳屋因形似锅耳而得名


镬耳式的山墙

此起彼伏 蔚为壮观


中国传统民居常见“封火山墙”样式

①徽式:“马头墙”,酷似马头,轮廓作阶梯状,脊檐长短随房屋进深变化,檐有一二三四五叠之分,三叠、四叠常见。


▲徽派马头墙


②闽式:“马鞍墙”,墙体随木屋架的起伏呈流线型,翘角伸出宅外,状似马鞍,主要分布于福州地区。


▲闽式马鞍墙


③ 潮式:“五行山墙”,又称厝角头,山墙上的线色板块分花鸟肚、板线、人物山水肚和腰肚。金式——圆而足阔,无棱角木式——较为高且直,有棱角水式——平而生浪火式——尖锋或三角,足阔土式——方平而体秀


▲潮式五行山墙


④江南式观音兜:民间也称观音斗。是江南民居建筑一大特色。其形状是借观音菩萨头饰的圆型“斗篷”之形,既有好口彩,又有实际功效。观音兜一般都高出封火墙1米左右,最高达2米以上,也是一种权富的显示。

▲江南风格观音兜


④广式:镬耳墙:正面状似镬耳,侧面形似“凸”字,旧时屋有镬耳象征着家境殷实。




▲广式镬耳墙


不过,虽说镬耳屋是广府地区的民居代表,但这只是其极具特色的一面,即并不意味着镬耳屋广泛分布于广府地区,镬耳屋主要集中在以南番顺为中心的广佛地区,除此之外,肇庆、清远、云浮、江门等市的个别过去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村镇亦分布有该类民居。而广府其它地区虽也有青砖房,但却有极少是镬耳屋,由此根据镬耳屋与潮汕五行山墙、江南观音兜和福州马鞍墙都有相似之处这点来判断,镬耳屋很可能是由江浙至粤东一带传入并加以变化后形成的广式山墙,但却又未来得及覆盖整个广府文化区即已成为“广府民居的过去式”。


镬耳

多用青砖、石柱、石板砌成

外墙壁均有花鸟、人物图案

因其山墙状似镬耳,故称”镬耳屋”

粤北等地称为“云墙”或者是“茶壶环”

鑊,是古时的一种大锅

鑊耳屋,因此亦称"锅耳屋"




细致“镬耳” 是身份的象征 

在明清时期的广府民居中

一般是出过高官的村落

才有资格在屋顶竖起镬耳封火山墙



镬耳屋的远观似大同小异

但近观却发现,镬耳大小形状不一

古屋间其实也有身份之别

镬耳屋象征着官帽两耳,有“独占鳌头”之意

只有有功名的村人才能采用



昔日的“大户人家”屋中

屋顶镬耳状的瓦片装潢细致入微

清晰可见的瓦中雕刻

花鸟虫鱼,寓意吉祥

谁家镬耳大,选材讲究

装饰堂皇,谁家就越有财势




无镬耳,不广府

这些比屋脊更高的山墙顶

前后缓收,线条柔美



为什么会有坡顶和镬耳的组合?

广府地区多属亚热带

夏季炎热多雨

坡顶是自然而然的排水需求


广府民居楼多为群体建筑

楼宇之间距离小,防火非常重要

所以山墙高过屋脊也是基于功能的需求


广府建筑的另一个特征

就是清水青砖墙

由于采用特殊的砌法

墙体剖面呈3层

传统称单隅墙、双隅墙、三隅墙

其中后两者为承重墙

而中间留出空隙的原因

能够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


随时代变换

越来越多岭南建筑元素从功能需求

变为了建筑装饰的一部分

甚至成为了建筑风格的辨识标志

岭南民间灿烂的典故和艺术工艺

也逐步地在广府建筑上体现




蚝壳墙、木雕、砖雕、石雕、灰雕、陶雕

极具地方特色又充满民间智慧。






随着历史进程的推进

它既保留古制,又融汇中西方建筑文化

与时代共同进步

既有地区统一的风格

在沿海和内陆又分别呈现不同的地方特色

从来不限定于单一的建筑形态



然而,多变之中

建筑外形下的岭南精神内核

却一直传承延续着



群体布局,组合空间

清新明快,千姿百态

追求意境,力臻神似

宁变勿仿,宁今勿古

①「布局」


其内部采用

“三间两廊”的格局

由北方合院演变而来

▲广府民居平面演变图


由于岭南高温多雨

故将合院天井两侧房屋

打通作“廊”

檐廊相间 虚实相生



入口设置于侧面

便于空气流通

亦可承风雨



相传镬耳仿官帽

只有官宦人家才有资格建造

 

表达了广府人

鼓励读书进取的愿望



两侧高耸的镬耳山墙

不仅作封火

亦可挡风入巷道

让风通过门、窗流入

使屋内降温 



三水村古村落


墙上高开小窗

更利于消暑散热 



②「装饰」


墙头嵌以砖雕

饰以花虫鸟兽、人物传说等彩画

为沉寂的墙壁

添上蓬勃的生命气息和艺术活力



广府人信奉命理玄学

五行中南方属“火”

水可克火以达平衡


故将博缝带设为

代表“水”性的 黑色

又饰以水草纹灰塑

皆为亲水文化

绵承了岭南古老的信仰



岭南广府镬耳屋

取传统建筑之形意

为我所用

因地制宜




 你可以去以下的几个地方看看镬耳屋 



沙湾古镇

沙湾古镇始建于南宋

800多年历史的岭南文化古镇

历史文化资源丰富

民间艺术饮誉南国




岭南印象园

虽多数是后期重建景观

但景区突出原生了广府文化和乡土景观

复原广府民间繁荣生活场景
街巷、宗祠、民居和店铺等

充分展现了岭南传统文化的精华




黄埔古村

黄埔村,又叫凤埔

凰洲,北宋时期已聚居成村

见证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世代繁盛

见证了黄埔古港独一无二的历史地位

也见证了广州沧海桑田的巨大变迁




塱头古村

明清年代青砖建筑有近200座

其中祠堂、书室、书院共有近30座

炮楼、门楼共3座

村内还有20多条古巷

以及历史悠久的升平人瑞牌坊和青云桥







锦纶会馆

始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

是旧广州纺织业(即锦纶行)的会馆

老板们聚会议事的场所

见证了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

是广州唯一幸存的行业会馆



1920年,国民政府要将会馆收入公产

孙中山先生获悉后

立即作出批示要“永远保留”




2001年,广州修建南北主干道康王路

锦纶会馆却成了工程的“拦路虎”

几经论证,广州创造性地进行了

国际首例连地基完整平移文物

移动面积达668平方米,重2000吨







资政大夫祠

建于清同治年间

前后排列整齐

由头门、中堂、祖堂组成

资政大夫祠和南山书院

在头门内院建牌坊

祖堂之后隔横巷建二层后楼

建筑布局、风格、形制保存完整




镬耳屋绝大多数分布于以南番顺为中心的广佛地区,除此之外,肇庆、清远、云浮、江门等过去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村镇亦分布于一些镬耳屋,如:▲佛山南海松塘古村▲佛山市三水区大旗头村▲清远市佛冈县上岳古村

▲云浮水东古民居

▲高要市回龙镇澄湖村



而广府其它地区虽也有青砖房分布,但却极少见镬耳屋,如一些较为知名的古村落并未有镬耳屋民居:

▲东莞虎门白沙▲东莞市南社古村

▲云浮西坝光仪大屋

▲郁南县大湾民居

▲肇庆高要黎槎村




三、不可不知的西关大屋

西关大屋

广州西关(荔湾)一带兴建的富有岭南特色的传统民居

大部分兴建于清朝同治、光绪年间

多为名门望族、官僚巨贾所建

"西关大屋"具备几个特点:

1.它是砖木结构,砖采用的是青砖

2.大门采用可推移的"木趟栊"

3.采用图案色彩缤纷的"满洲窗"


西关大屋通常占地面积大

富有西关特色

建筑样式多为中式

基本构造包括砖木结构

三进、三个坡顶,正立面三个开间

大门前有青砖石脚和趟栊、石门套大门

西关大屋还有七进深

里面客厅、小厅、书轩,还有花园

主要由买办和商人建造

西关大屋有坐落于宝源北街18号的“梁资政第”

坐落于多宝路的邓宫保第

以及坐落于宝华路正中约的钟家花园等

而这些西关大屋大多早已不复存在。






西关大屋所具备的条件包括:“三边过”布局;脚门、趟栊门以及大门所组成的“三件头”;硬山顶;槛窗;青砖石脚;麻石街;天井;青云巷;木楼梯;各种广州传统装饰、雕刻。民国初期,西关商人的房子被大量拆除,西关大屋在鼎盛时期有800多间,现在尚存不足10间。


居住在西关大屋里的人们不仅保留着可代表广州的风土民俗,而且重视文化教育事业,形成了既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又包容和吸收外来先进科技文化典型的广府文化特色。西关大屋极富岭南韵味与风采,是广州传统建筑的瑰宝,其建筑艺术一方面来源于历史和积累,另一方面从事南北贸易的商人带回了国内各地建筑艺术之精华,加以运用和仿造,同时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归国华侨日多而引进了不少国外先进科技,使西关大屋的建筑与装饰日趋华美。


西关大屋主要有几个主要部分组成:客厅、书房、寝室和罗汉房等。






四、规模宏大的广府祠堂


广府人、潮汕人、客家人作为

移民后裔

向来重视宗法制

家族多以祠堂

凝聚族人信仰


 《广东新语》中述及“每千人之族,祠数十所,小姓单家,族人不满百者,亦有祠数所”


发达的经济

使得岭南宗祠建筑遍地开花

广府祠堂也不例外


其中广州陈家祠

以装饰精巧

堂皇富丽 而著称于世

是广府祠堂乃至广府民居中的登峰造极之作


陈家祠

又名“陈氏书院”

建于清光绪年间

公元1888年



广东全省多数陈姓宗亲合资兴建

为本族各地读书人

来广科考 提供住处



①「布局」


陈家祠整体采用

“三进三路九堂两厢抄”的布局


陈家祠鸟瞰


由9座厅堂

6个院落 长廊

以及两旁供本族学子读书的厢房组成


整体布局分析图


主体建筑分三路

每路建筑有三进


三路三进分析图


建筑之间

相夹形成青云巷

通风散热

亦有“直上青云”的美好寓意


青云巷示意图


青云巷


东西路三开间

中路为五开间

规制最高


三路布局分析图


 中路以二进大殿聚贤堂

最为富丽


聚贤堂位置图



聚贤堂上方脊饰

总长27米

高达4米

蔚为壮观


聚贤堂示意图


屋脊装饰


聚贤堂前设月台

满饰石雕


以葡萄藤石雕

寓意多子多福、久盛不衰


中路后进则为

供奉陈氏祖先排位的正厅


正厅内部


陈家祠整体布局

严谨对称 主次分明

恪守礼制


陈家祠顶视图


陈家祠鸟瞰图



②「装饰」


陈家祠作为

岭南建筑艺术集大成者

广府七绝荟聚一堂

三雕两塑  铁铸彩绘

繁复浓艳  精细考究


院内景观


▲吸收了潮州的金漆木雕


粤戏为题材的公仔瓦脊

密布十一条屋脊

演绎着人们喜闻乐见

各种传统故事


如巨大的立体连环画


屋顶陶塑呈倾斜状

便于从下方欣赏

色彩鲜艳而繁杂的装饰

如同粤剧头饰

丝缠线绕缀琳琅


脊饰特写


建筑装饰采用大量岭南佳果

荔枝谐音粤语“来子”

佛手谐音粤语“福寿”


鲜明的岭南广府特色

源于生活的装饰题材

既平易近人

又生动活泼

 

西风东渐的文化

同样出现在陈家祠

连廊以西式铁柱支撑


纤细的铁柱与顶部装饰形成强烈对比


抬头一瞥

檐下的牛腿处

竟能发现

小天使的形象


中西结合的小天使形象


垂脊上的仙人比出victory的手势


陈家祠内

雅俗共赏 中西结合的装饰

严肃又活泼

正是广府文化

继承传统又开放兼容的写照


时至今日

广府祠堂

门前榕树繁茂

香火依旧

祠堂早已成为岭南人

精神的寄托

儒家礼制 内化于心

传承千古




五、粤中园林

历史上,中国园林依据风格特色大致可分北方皇家园林、江南私家园林和岭南私家园林三大园林体系之一。我们今天看到的岭南园林,主要建造于十九世纪的后半期,其内部又可分广系园林(也称“粤中园林”)、潮系园林(也称“粤东园林”)和桂系园林(也称“广西园林”)三派,其中粤东园林兼有江南园林风格,小雅精致;粤中园林和广西园林则融合中西,别具一格。

明清以前,粤中园林受中古文化的积淀以及西洋文明的影响,两种文化共存,产生了非常独特的粤中园林建筑。佛山顺德的清晖园、佛山禅城的梁园、广州番禺的余荫山房、东莞的可园、江门开平的立园、广州荔湾的海山仙馆、中山的詹园、珠海的唐家湾共乐园、珠海的陈家花园、澳门的卢家花园、广州番禺的宝墨园便是典型代表,其中可园清晖园余韵山房梁园合称“粤中四大园林”。

可园门口







花  正

开  是

时  江

节  南

又  好

逢  风

卿  景


                    
余荫山房



余荫山房又称余荫园,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东南角北大街,是岭南园林的代表作。余荫山房园中之砖雕、木雕、石雕等四大雕刻作品丰富多彩,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艺术创造力,尽显名园古雅之风。更有古树参天,奇花夺目,顿使满园生辉。而园中“夹墙竹翠”、“虹桥印月”、“深柳藏珍”、“双翠迎春”等四大奇观,使游人大开眼界。


余荫山房

山房皆幽静

祖上有余荫



余荫山房有亭、台、楼、阁、堂、轩、桥梁、廊堤、石山、碧水,园林所需的元素全部具备,建筑极具特色。余荫山房的造林之妙在于通过回廊、花窗、影壁的巧妙借景,造就了园中有园、景外有景的绝妙效果。其中,“夹墙竹翠”、“虹桥印月”、“深柳藏珍”被称为余荫山房三大奇景。



好作风月主人

邀来池畔鸥盟

领略诗情画意

莫放光阴过客

唤起花间蝶梦

相量红瘦绿肥





荫  余

天  地

一  三

角  弓

绿  红

云  雨

深  足






东莞可园


东莞可园位于东莞市莞城区博厦社区北面,为清代岭南四大名园之一,前人赞为“可羡人间福地,园夸天上仙宫”。始建于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至1864年才基本建成,为莞城人张敬修所建。面积2204平方米,外缘呈三角形,绕以青砖围墙。特点是面积小,设计精巧,把住宅、客厅、别墅、庭院、花园、书斋,艺术地结合在一起。园内有一楼、六阁、五亭、六台、五池、三桥、十九厅、十五间房,其名多以“可”字命名,如可楼、可轩、可堂、可洲等,其建筑是清一色的水磨青砖结构。最高建筑可楼,高17.5米。


可赏湖光飞逸兴

园从形胜得遐名

登斯楼 可观沙鸟江帆 山村烟树

步此阁 尽挹朝霞暮霭 月白清风



碧树朱栏饶画意

芳池曲径惬诗怀


三曲红桥留雅士

一湖绿水笑春风



园  可

藏  赏

入  柳

境  塘

双  一

清  碧



清晖园,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镇清晖路,是始建于明代的岭南园林建筑,占地面积为2.2万平方米。明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顺德杏坛镇人黄士俊(官至礼部尚书、大学士)在顺德城南门外的凤山脚下修建了黄家祠和天章阁、灵阿之阁。后黄家衰落,庭院荒废。清乾隆年间,大良进士龙应时购得旧址,修葺扩建,植花莳草,渐成规模。清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龙廷槐建小方园。清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龙廷槐之子龙元任扩建,称“清晖园”。1996年,顺德市委、市政府鉴于其历史、艺术和观赏价值,对其加以扩建,面积由70多平米增至2.2万平米。1984年1月,邓小平同志到清晖园参观。


清晖园格局形成前疏后密,前低后高的独特布局,但疏而不空,密而不塞,建筑造型轻巧灵活。清晖园园林空间组合是通过各种小空间来衬托出庭院中的水庭大空间,造园的重点围绕着水亭。



郭沫若1965年南下赏游,游至清晖园,为岭南风物所迷醉,诗兴勃发,立即笔走龙蛇:“弹指经过廿五年,人来重到凤凰园。蔷薇馥郁红逾火,芒果茏葱碧入天。千顷鱼塘千顷蔗,万家桑土万家弦。


鱼越清波彻

莺啼众绿深



借景 的概念出自《园冶》借景是要把远处的山,树等景色引入有限的庭园里来,从而在眼前与脑海中构架出更为辽阔的景观。


清晖园中最浪漫的传说则隐匿于绿云深处的竹叶雕花窗棂间。船厅,因为曾经居住过龙家那位才华馥比仙、气质美如兰的龙吟芗小姐,掠过堂前的风,也多了几许旖旎。船厅也因此有了一个温婉的名字《小姐楼》




芳  玉

园  树

涉  留

趣  芬

清  春

韵  晖

徐  永

来  驻




佛山梁园


佛山梁园是佛山梁氏宅园的总称,1984年重修后改称梁园。梁园主要由“十二石斋”、“群星草堂”、“汾江草庐”、“寒香馆”等不同地点的多个群体组成,规模宏大。其中主体位于松风路先锋古道,其他则位于松风路西贤里及升平路松桂里。番禺余荫山房及东莞可园并称为清代粤中四大名园,是岭南园林的杰出代表。


园中亭台楼阁、石山小径、小桥流水、奇花异草布局巧妙,尽显岭南建筑特色。梁园素以湖水萦回、奇石巧布著称岭南;园内建筑玲珑典雅,绿树成荫,点缀有形态各异的石质装饰;不仅如此,梁园还珍藏着历代书家法帖。秀水、奇石、名帖堪称梁园“三宝”。如此,便将空间延伸更远。






六、广式骑楼



商贸在岭南的发展进程中

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不同于皇城威严下

北方城市和潮汕乡村规划的规制严谨

广府地区的城市和农村发展

商贸活动为中心

自由地线性扩散


西安城市规划图

 

广州城市规划图


①「缘起」


清代广州作为通商口岸

各地商人纷拥而至

导致用地紧张


清朝广州老照片


为了经济的发展和解决用地矛盾

建筑开始向上寻求空间

一种半空长脚的房子

骑楼被大力推广


清朝广州老照片


一个个造型各异的骑楼

沿街整齐排列

愈是繁华的地段

骑楼愈发壮观


骑楼最早为

沿海侨乡特有的

南洋风情建筑



海口骑楼老街


广州骑楼则由“竹筒屋”

演变而成

随商贸活动

影响至周边各地


梧州骑楼


②「结构」


 “竹筒屋”

阔相窄 进深大


竹筒屋平面


在竹筒屋的之上

加设外廊

逐渐增高

形成柱廊、楼体、顶部山花

组成了骑楼的三段式格局


三段式格局


柱廊段临街店铺

局部架空作公共走廊

既满足了商业所需

又能应对岭南湿热的气候


柱廊段示意图


楼体段住宅

通常直接开窗或作阳台

着重装饰窗框


楼体段示意图


 顶部装饰最下功夫

常采用西洋宝瓶栏杆

或以简化的巴洛克、洛可可图案山花

女儿墙结合

  

顶部示意图


广潮两地骑楼对比

骑楼建筑是广州、汕头、厦门、梧州和海口等东南商埠近现代城市发展的见证,其在街店间形成的连续遮蔽空间有助于遮风挡雨防晒,潮州骑楼最早可追溯到唐宋时的“市”廊与“坊”廊,广州骑楼则多由竹筒屋演变而来,两者大同小异,互兼所长而成东南沿海商业城市盛景。国外类似建筑最早见于古希腊,文艺复兴后期的南欧地中海沿岸也广泛分布有此类建筑,佛罗伦萨的乌菲齐大街便是其中代表。

▲广州骑楼街

▲厦门骑楼街

▲汕头骑楼街

▲海口骑楼街

我国骑楼大致分粤闽派两派,闽派布满浮雕,更趋传统,以厦门中山路代表。粤派较为简洁,更近欧陆,以广州恩宁路为代表。潮汕骑楼风格则介乎两者之间,其中汕头开埠区是我国面积最大骑楼群,小公园骑楼街更是呈放射状分布。


广式骑楼以广州骑楼和开平的赤坎骑楼为代表



广州骑楼


作为商业和现代化的产物

保留了传统布局

学习西方建造技艺和装饰



以实利出发

不断寻求最优解



骑楼之下的商铺

包囊了居民生活所需

茶楼亦遍布其中

传承源远流长的早茶文化


茶楼老字号


倚座茶楼

桌上“一盅两件”



早茶“四大天王”舶来“葡式蛋挞”传统“叉烧包”特色“干蒸烧卖”海味“水晶虾饺”与岭南文化一般中西融合充满了传统和新意



叹一口靓茶

聊半晌时光

生意人于此商讨交易

普通人于此聊天消遣

饮茶之外

更有天地


赤坎骑楼



六、别具一格的碉楼


与其他沿海 沿江城市相比

岭南近代中西结合式建筑

不仅出现在城市

更出现在乡镇的民居、宅园中


开平碉楼


不同于其他上海天津

殖民重压下被动输入的西方建筑


开平碉楼 

是侨民主动接受西方建筑艺术

并与本土建筑融合的产物


开平碉楼


 20世纪初

因生计所迫出海务工的侨民

将半生积蓄和对未来的畅想

一同装入“银信”寄回家乡 

侨民将自己亲见的西方建筑艺术

融入故土建筑 


开平碉楼


在侨乡开平

1833座

“上穿唐装,下穿西装”的碉楼

铺陈出独一无二的

中国乡景


开平碉楼


如模仿《红楼梦》大观园

又结合西洋建筑特点建造的

开平立园

传统园艺 西洋建筑 江南水乡

于一体


开平立园鸟瞰


原本用以避盗匪

洪涝自保的碉楼

演变为民间艺术奇观


开平碉楼


杂糅的建筑元素

寄托了屋主人的审美情趣

更饱含侨民衣锦还乡

落叶归根的

思乡情结


开平碉楼


不论是动乱时局之下

逃亡的百姓举家南迁带来

汉儒礼学 宗亲色彩

传统民居

 

还是由官员文人

加注江南文化之雅韵

形成的岭南广府园林

 

或是因借海上贸易之便

接受西方文化

形成的骑楼、碉楼等

中西融合的奇妙风格



每一点都不同

正是这些不同的异趣之态

造就了独特的岭南广府风情



七、东山小洋房


在广州,有两位无人不晓的“大名人”:东山少爷、西关小姐。今天小缸就来聊聊广州人心中的“白月光”——东山。
东山坐落着600多栋中西合璧的复式小别墅,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海外华侨回国投资建设的珍贵历史遗迹。这里遍布政治、文化名人故居,是广州的文化名片,也是广州最有文艺气息的地方。
东山,是广州昔日的一个市辖区。直到2005年,广州市行政区划调整撤并,东山区与越秀区合并了。2005年前出生的东山区人,身份证号都是440102开头的,就连户口本、出生证明都写着“东山区”。
而“东山”这个名号,则源于此地的东山岗和明代始建、清代重修的东山寺。
《广州城坊志》“东山大街”载:“东山寺,在城东,明太监韦眷建。成化间,赐额‘永泰’。”因太监所建,俗称太监寺,其位置在今东山小街寺贝通津附近。
1931年,广州市推行保甲制,开始设东山区公所,这是市属行政区首次以“东山”命名。东山花园洋房是清代以前广州传统住宅中没有出现过的新类型,因受官宦、华侨、军政要员陆续在此定居过的影响,在传统岭南大屋的基础上糅合了西洋建筑风格,红砖墙、罗马柱,形成与“西关大屋”迥异的特色建筑群。而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东山五大侨园——逵园、春园、隅园、简园、明园。

逵园:中共“三大”会址

逵园坐落于恤孤院路9号,很容易便可以找到它,因为正对着它的是一个宽阔的广场,上面矗立着中共“三大”会址纪念碑。逵园建于1922年,由美国华侨马灼文所建。历经80多年,这栋高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子,外墙红砖依然保存完好。首层、二层的仿希腊式柱,重新进行了粉刷。楼房上方建有突出的拱门楼,门楼上塑有“1922”字样,按照西方建筑的习惯,这可能是逵园的建造年份。

逵园现在是私人庭院,被一堵围墙围了起来。房子前面有两棵笔直的假槟榔树,直插云霄。以前,逵园的庭院遍植花木,特别是蒲葵树,郁郁葱葱,所以人们渐渐地,也就把这里称为“葵园”。

逵园本身的故事不多,但在历史上,却扮演了一个独特而光荣的角色。原来,中共“三大”会址之所以选择恤孤院路上一座毫不起眼的砖木结构瓦屋,是因为这里地处郊区,偏僻幽静,人烟稀少,有利于保密工作。但是从外地来广州参加会议的代表,却遇上了不易找到会址的麻烦。幸好正对着“三大”会址的逵园,在一片简陋低矮的旧式瓦房中十分突出,尤其是门楼上的“1922”的字样,成了代表准确识别中共“三大”会场方位的一个坐标。后来,中共“三大”会址在抗日战争期间被炸成一片烂地,也正是逵园,这个会址才得以重新被辨别确定。

春园:“三大”代表居住地

从逵园向南继续行走,到了尽头便是春园。

春园20世纪初由美国华侨所建,宅屋坐北向南。面前是新河浦路,再往前便是绿树环抱的新河浦小河。以前,小河还可以通行机动船,涌边有个慈菇塘,可见当年这一带交通方便,周围是池塘、蕉林环绕的空旷的田园风光。

春园,名字富有诗意,园主人在这里建了三座小洋楼,分别是现在新河浦路的22、24、26号。这三座洋房统一的式样,楼高13.5米,每层进深19.1米,宽9.8米,颇有气派的西式风格,显示出主人别具一格的品位。现在,这三座洋楼都重新经过修葺和粉刷,其中24号楼由政府进行保护和管理,另外两栋分别是私人使用和用作新河浦幼儿园。

春园,曾是中共“三大”代表居住的地方。1923年6月,中共“三大”召开前夕,中共中央机关迁到广州,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出席会议的党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瞿秋白、张太雷、蔡和森、向警予等,就住在春园24号。在这里,还曾召开过中共“三大”预备会议和中共第三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房子里每个房间都按照以前的摆设放置着床、桌等,仿佛在唤醒人们对这段不平凡历史的回忆。在二楼,有一个面积不大的客厅,正是在这里,曾经活跃着这些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他们讨论修改中国共产党党纲、党章,起草大会的宣言和各项决议草案,推动着中国革命的进程。


简园:建筑风格中西合璧

简园位于培正路上,是南洋烟草公司简氏兄弟所建的别墅。简照南、简玉阶兄弟,是20世纪初我国有名的华侨实业家,1906年在香港创办“南洋烟草公司”,提倡国货,与英美烟商竞争。当时,培正路一带还是一片田园果林,具有欧洲建筑风格的简园落成,十分引人注目。

建成之初,这座洋房高三层,前花园有喷泉花圃,围墙上部以绿釉陶竹筒装饰,券拱式门楼上端是飘出的阳台。首层门廊入口处,还立着一对威严的宫廷式狮子,为这座宅园增添中西合璧的韵味。

简园建成之后,曾用作德国领事馆。二十世纪20年代,国民党要员谭延闿曾住在这里。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期间,毛泽东常在会议休会时,到简园拜会时任大元帅大本营建设部长的谭延闿,争取他支持国共合作。

历经80多年,简园旧时的花圃,被用作一个停车场,房子有人居住着,二楼还拉起防盗网。涂刷着米黄色粒状灰砂的外墙倒保存良好,依稀可以窥见当年的风采。

明园:“洋房别墅”原貌依稀

简园的斜对面便是明园。明园在建成之初,是两幢风格相同的三层红砖楼房,中间入口为罗马柱式门廊。明园环境幽静、绿树遮阳、清爽宜人,环绕着的是一片竹林。当时,在这里住的都是一些华侨。由于附近没有什么楼房,明园被人们称为“洋房别墅”。

现在,明园的围墙大门依然保存着,但原来的红砖楼,被一栋白色的新房子完全阻挡了,穿过一扇斑驳的铁门,沿着小路往前走,才能看到传说中的洋房。其中一栋正在修葺,另一栋由一黄姓人家居住,当年的面目已难以辨认。

隅园:英伦风格“西曲中词”

在寺贝通津42号,还有一座有特色的洋房——隅园。它的设计者、最初的主人是广州早期留英、美学生伍景英,1925年国共合作时期,他曾担任海军造船总监。

隅园大约于1931年建成,整体风格源自英伦。但伍景英在设计时将英伦建筑风格融进本地特色。英式洋楼的阳台多是全封闭的弧形阳台,但为了适应南方闷热的天气,隅园的阳台设计成凹陷进去的通风阳台。阳台在英式梁托上,加上中国独有的吊钟花形,这种建筑风格被人称为“西曲中词”。

隅园现在属于私人庭园,外面竖起了高高的围墙,旁边建起了一栋两层蓝色房子。虽然如此,依然可以清晰看见洋房的琉璃瓦硬山顶、红砖清水墙,庭园里生长着多种不同古树,郁郁葱葱,供人遥想当年的清静、典雅。


东山口的老建筑最迷人之处在于,它们是活的历史,存在于真实可触碰的生活日常里。走在老街上,看到历史的痕迹爬上了墙,想起儿时在街头巷尾中的嬉戏时光。嬉闹声读书声缓缓传来。这里,有着多少人的青春岁月。公园里有人下棋,诗歌分享会将在一个艺术空间登场,艺术市集上摆满了趣致的原创设计作品,一栋百年别墅里正在举办一场复古派对……




八、今日广府建筑文化建筑


广府建筑

犹如交织历史和空间的万花筒

跨越不同的

时期 类型

结构 风格

广纳新风 博采众长


 



正是在这样开放的意识指导下

民国年间孙中山

在承传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

大量地撷取西方文化

创立“三民主义”

是近代岭南文化之丰碑

催化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礼制宗信 粤戏公仔

灰塑山墙 骑楼洋房

皆为广府

广府建筑用它古老的乡音

谱写着年轻的华章

岭南广府之独特

不止于形  而在于变

从开化到开埠

从得风气之先

到开风气之先

今日岭南

传承开放、务实、进取之风

不断变幻

焕发新的活力




物华天宝

岭南君



往期精彩链接:
总书记为这个地方点赞并作出重要指示

广东(岭南)有几大区域文化板块

广东已有和将有的高铁线、高铁站有哪些

现当代粤籍文化名流两百人

广东的误会,误会的广东!
广东前一百大姓,前三雷打不动
这几十位广东人分别捐款10亿+,最多的几个超两百亿
环广州三小强是指哪三位大佬?
3位享“国葬”的港人,2位来自广东
什么?广东省竟有这么多国宝!
“北汕广深”是什么梗?
广东四大名寺!
国字号名城名镇名村都在这!
全省各市县著名城市雕塑都在这!
64条历史文化游径! 
广东省各大城市长啥样!
为什么叫:南番顺、五邑、广州湾、高凉、广府、潮汕、三阳、嘉应……
啥?东北像一个省而广东省像三个省!
广州西关一百景,太震撼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