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扫盲帖会让很多热爱家乡的人内心复杂,也会令网络喷子不畅;但也会让认识广东的人茅塞顿开,令渴望真实的人舒畅。
真相:56个民族在广东都能找到。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27万人,广东少数民族的聚居点主要在粤北山区,为此还在清远设置了三个民族自治县,在韶关、惠州、清远、河源设置了七个民族自治乡,主要是瑶族人聚居点。过去从粤东到粤中的山区还广泛分布着畲人,如今则主要分布在潮梅州交界的凤凰山区和惠州的罗浮山区、连平的九连山区。广州老城区的海珠中路一带则曾是旗人(满人)的聚居地。缘起:这主要缘于一些无良媒体和有心网民过度渲染“客家人是移民后代”造成的误解,以至于很多人认为“移民后代”=“客家人”。真相:广东人绝大多数是汉族,广东汉族主要由粤语系、潮汕语系和客家语系三个汉语方言群体组成。关于他们的简介都是“祖先来自北方或中原”。土客论与过去的客家非汉民论同属极端观点。从古籍记载来看,客家人并非指一“文化群体”或“来自中原的人”,“客家觉醒”本身是近代一段由被称“蛮族”到自证“汉人”的历史插曲,个中你黑我白的无畏争论本身是旧社会的产物,具有时代的局限性。以下从基因学、分子人类学、社会学等各个角度的对比结果来看都不支持广东划分“土著说”和“客家说”
▲地贫基因携带率地区分布概图-华南∩珠江流域
缘起:误解源头和上者类似,在省外朋友不了解广东的情况下容易被误导出“客即外来”或“非土即客”的错觉,所以当认为潮汕人是北方移民后代时,便会认为潮汕人即客家人(北方人基本分辨不出潮汕话、客家话,甚至区分不了东南地区各方言)。很多有关广东的出版物也曾翻过车。真相:客家方言区内部的文化差异极大,即便如此,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依然是两种差异很明显的地域文化。两者共有特征较少。从基因学的研究结果来看,潮汕人与客家人差异相对较大:缘起:跟福建、潮汕那些土豪随意或充大头式压法对比出来的伤害真相:广州人红包一般只压个五块、十块或二十块,看似很少,实则是求个好寓意,即便是从全国婚礼礼金地图上看,广州人依然可能是全国最低,往往只有一两百块,收礼方还会通过各种方式把礼金大部分返还,把祝福回赠给你。广东人一个小小的红包,背后折射出的是广东人刻在骨子里的务实,在广州吃饭,你会听到有人喊(服务员,唔该呀!)饭盒打包,正是这种务实,让广东尤其是广州经济越来越好,日子越来越好,一个兴旺的家庭里面你会看到一个务实的女主人,一个蓬勃发展的企业,你会看到一个务实的老板!还有就是广州人压给自己子女的利是一般比较多,而外出压得少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逢着认识的就派利是,见着二三十岁的未婚青年也照样给。
缘起:新闻标题误导、梅州人均GDP低造成的假象、贫困县较多、梅州由省城帮扶带来的错觉真相:得益于强有力的保护措施和及时高效的专款支持,梅州城镇、农村人居环境均居全省前列,撇开高楼大厦不说,好山好水好街道的梅州市容市貌可在省内排前三,而梅州的农村,即便个中民居不如徽州的那般淡墨,也不如潮州的那般精美,但其新农村的环境优美度在省内亦位居一二;人民生活水平居非珠三角地区前列,在外从政、务工和经商人数位居全省前三,人均储蓄居非珠三角地区前列。
缘起:不了解广东,而潮汕又非行政区划名称,只好从字面理解真相:旧时及海外一般将潮汕人称“潮州人”,这里的潮州指潮州府,包括今潮州、汕头、揭阳三座地级市,以及梅州市的丰顺和大埔。20世纪初,汕头市经济超过潮州府城成为广东第二大城市,由此双星相照,人们便习惯用潮汕简称该地区,后潮州府几经改名后定称汕头地区,海陆丰并入汕头不久后丰顺、大埔两县并入梅县地区,70年代末又析出海陆丰设汕尾市,随后潮州、揭阳又相继从汕头析出设地级市。自此潮汕地区分设为上述四地级市和两县。另漳州市东南部和惠东县沿海乡镇亦系潮汕文化延伸区。
真相:不同地区情况不同,如越南本土客家方言群体在当地称艾族(客家方言“我”的发音为艾或崖),而后期移民到越南的华人在当地一般归属华族;在广西和粤西,客家方言群体有“崖(涯)人”、“来人”和“客家人”三类;在粤北、赣南、闽西乃至浙南山区使用客家方言的有客家人和畲人(山客),在粤东边缘山区还有间于客家话和潮汕话之间的半山客话。上述情况个中语言文化有一定差异,而客家人一般指讲客家话的汉族群体。缘起:广府这个词汇比较新颖,很多人不解其意,直接拿“潮语之于潮汕人,客语之于客家人”来类比“粤语之于广府人”。真相:“广府”一词可追溯到唐代在岭南设置的“广州都督府”,现广府作为某一方言文化的代名词,一般指以广州为中心的成体系的地方语言文化区域,广府文化走向成熟的时间大致是明清时期,覆盖范围包括旧时广州府和珠江支流个别县。而粤语的覆盖范围要广得多,所以讲粤语和广府人之间无对等关系。
90年代初期的广州
真相:今广州话是融合官话几经改造的粤方言(俚音少,这也是广州话和土白话差异的原因之一),粤语的底层语系古越语,按推古越语的成型地应是西江流域一带,很可能在梧州-封开地区(古苍梧、广信),肇庆如今尚存的标话保留的古越语成份较多。
真相:客家话内部差异大,若以梅州方言为标准来看,其大致是以古荆蛮话为底层语(即古代三苗于武陵源一带使用语言,很可能被瑶畲先人从湖南带入粤北和赣南),并受古越语、江西话和闽南话影响形成,其中受赣北方言影响较大,客家话俚语较多,多不符合古汉语用词习惯,故不能以客家话个别发音特点判断其来自古汉语。真相:中国南方地势不平,山丘阻隔致南方汉语方言众多,即便是同一方言区内也“十里不同音”,其中以闽方言内部差异最大(山地丘陵、小平原最多),不过还是硬生生分成了闽东、莆仙、闽北、闽南等片,其中闽南片最大,潮汕方言被并入该片,但实际上,潮汕人绝大多数祖籍莆田,潮汕话和闽南话差异明显,语言学泰斗赵元任当时将潮汕话和闽南话分开划分,相对科学。真相:潮州人一般指潮州府人,过去汕尾(海陆丰)一直属惠州府管辖,故汕尾人不可谓潮州人。早期在香港,汕尾人和潮州人常被黑社会欺负,后结成帮派,称“新义安”,成员以汕尾人为主,义安(郡)即潮州前身,幅员即涵盖了汕尾市,不过外地人不了解,将之称为“潮州帮”。真相:如上所述,称汕尾人为潮州人是不懂历史,而称汕尾人不是潮汕人则是亵渎历史,汕尾人与潮州人文化同源近缘,汕尾的前身海陆丰也于上世纪并入潮汕地区,后海陆丰设市改名汕尾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故汕尾人系潮汕人。今称汕尾人不系潮汕人者,或为挑拨、或对汕头较之深圳的明显落后生厌(想令汕尾向西看)。❉误解:古人简介里的番禺人、南海人指今天的番禺、南海真相:书中了解到的广州名人如邓世昌、詹天佑等人,虽分别标注番禺人、南海人,但实则天河人、荔湾人。古番禺和南海地方都很大,详可见:。真相:近代满清刻意极化的文斗械斗事件表面上是广客两系的互嘲,其实一心营商、未选边结队的潮人亦未曾幸免,只是广客文斗时都未敢将制造的各类蔑称用于直呼潮州人,而是用于嘲讽与潮州府临近的闽省泉漳两府和本省惠州府的海陆丰,嘲讽用词多是“河洛”(即黄河洛水,明清时期这一带惯称河洛人)的广客方言谐音,如“河捞”“河佬”“学佬”“学老”“福佬”“鹤佬”等。如今汕尾人多已习惯他人称之为“学佬”“福佬”“鹤佬”,而潮汕人则似乎完全置身事外,且不许他人挑衅。缘起:近年来粤西地区客家方言群体的自我认同造成的误解真相:无论是越南所称艾族,还是广西粤西所称来人、艾人和涯人在过去都不称客家人、不称客家话。以梅州人为标准,客家学者一般认为上述相关方言群体非纯粹的客家人,而是经历了早期粤东北地区客家人与当地俚人的融合,个中语言文化有一定的本土化特征。真相:与上述涯人情况类似,也是经历了早期闽南人或潮汕人与当地俚人的融合,形成了具有本土鲜明特征的雷州话、黎(俚)话、雷州文化……缘起:近年来有好事者故意在网络造谣粤语离成为国语仅一票之差,相关版本还有四川话、陕西话……真相:清末民初商定官方语时确有争议。只是和北京话竞争的并非广东话,而是人造的老国音。缘起:近年来有好事者故意在网络编段子(反常识、高级黑)以洗脑粤语青少年,从而达到反国语甚至去中国化的目的。真相:谣言所举例子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的相关简介,如图,“China”的“Languages in daily use”(日常用语),在普通话(Mandarin,国语、北方方言)后面出现了“Cantonese”、“xiang”、“Min”、“Hakka”,分别是广东话、湖南话、福建话(含闽南话、潮汕话)与客家话。这些都是使用人数较多的地方方言。❉误解:粤语是全球分布最广泛的华语,在美国加拿大是第三大语言、在澳大利亚是第四大语言。真相:美国英语人口2.15亿;西班牙语约0.3亿;汉语人口约0.04亿,汉语方言使用人口中,由多到少分别是闽方言(主要来自台湾、福建、潮汕和东南亚)、粤方言(主要来自香港、江门和广佛)、北方方言(中国大部分地区,北京山东河南居多)、吴方言(江浙沪为主),加拿大和澳洲类似。华侨人口最多及分布最广的是闽方言群体,主要由潮州人和闽南人组成,高密度分布区域是新马泰。缘起:外省朋友的字面误解、广府沙文语录、有心人的炒作真相:广东话只是广东诸多方言中最大一块,是一种以珠三角、西江流域、粤西北和桂东南为大本营的汉语方言,广东话又大致可分广州话/香港话和土白话(粤方言俚语),学术上分多个片区,本省有以粤语为第一方言的有近5000万,各粤语片区间难以直接沟通;除广东话还有近2000万人口讲福建话(又分粤东的潮汕话和粤西的雷州话及若干闽方言岛),近1800万人口讲客家话(以梅州河源为主,在粤西称崖语),三大方言间无法互通,广东人形象地称之为“鸡同鸭讲话”。真相:古籍记载,潮汕地区分平洋人和山内人,平洋人即居住在平原地区的人,讲潮汕话;山内人讲半山客话,该方言与梅州客家和山客(即輋)所操方言类似但又受潮汕话深刻影响,潮汕地区半山客占潮汕人口近7.5%,主要分布在陆河县、普宁市西南山区、揭西西半县、丰顺县西北大片、饶平县西北部个别村镇、海丰陆丰部分地区。真相:因“广东”“话”包括广州话、潮汕话、客家话等方言,旧时广东人很少用“粤语”“广东话”称呼“白话”。而白话又大致可分广州话和土白话,广州话即白话标准音,主要流行于广州市区,香港白话本身又由广州话演化而来,土白话则是夹杂着各地俚语的粤方言(粤语),故即便听得懂广州话也不一定得懂土白话。对比广州话(一般理解意义上的白话)与化州话(特点较为鲜明的土白话)的不同
缘起:丰顺行政上属梅州管辖,对梅州宣传标语“世界客都”的误解。真相:丰顺主要由潮汕方言群体和半山客群体组成,风俗文化更趋潮汕文化,梅州标志性客家民居围垅屋在丰顺不多见,丰顺潮汕话聚落主要在汤坑、留隍和汤南等紧靠潮州揭阳的经济人文发达地区。真相:现兴宁城区和梅江区人口有逾半原籍潮汕,这部分潮汕人主要是在兴梅地区经商的潮人之后,另有一批是1939年-1943年,因躲避日寇罪行的潮州难民之后。当时兴宁县城的潮汕难民有达5万多人,主要集聚在兴城西河桥的潮州会馆一带,(当时兴宁县城人口合计不足9万人),而梅县城亦有达2万多人(当时梅县城里的人口合计不足4万人),主要集聚在梅城西郊的潮州会馆。无论是一开始在兴梅经商还是后来逃难过来的潮汕人绝大多数在兴梅县城娶妻生子,而这也正是兴梅地区县城的一些朋友先祖不是来自兴梅广大乡村的原因,其中我们熟知的有如省委前书记林若(潮州人)、湖北军区前副司令员柳河生(揭阳人)、兴宁中医院创始人柳甲生(揭阳人)等。或许这也正是“潮客一家亲”的主要原因之一。缘起:日本人侵占台湾时期刻意简单化处理台湾方言群体的籍贯,规定闽方言(广东潮汕人正是讲福建话)群体登记为福建人,客家方言群体则登记为广东人。真相:旧时移民到台湾岛的大陆移民主要来自泉州府、漳州府、潮州府和嘉应州四地,日本侵略者的野蛮归籍法致台湾潮州人被同化入福建人(闽南人),从此丢失广东籍贯,今台湾潮州人约占台总人口10%,台湾文化中的潮汕元素亦非常明显、随处可见。
真相:香港人籍贯珠三角者逾半,潮汕者逾六分之一、客家方言区者又六分之一、其余绝大多数籍出粤省以外,其中又以浙江宁波最多。当年港英政府并不欢迎国语在香港推广(和新加坡形成鲜明对比),故香港人虽母方言四面八方,但还是以人口比例最高的粤语为互通语,只是普遍带着家乡口音。
李嘉诚先生的潮式粤语
真相:根据《宝安县志》记载,深圳本地人原以白话(即粤语)群体为主,1957年惠阳县的龙岗山区和东莞县的观澜片区并入宝安县后,本地白话群体和客家话群体人口相对均等等,今龙岗区、盐田区和坪山区原住民主要讲客家方言(含山客话),宝安区、南山区、福田区和罗湖区原住民主要讲粤方言(含围头话),龙华区白客均一,另宝安的西乡还有疍家话,大鹏区、坪山区局部有军话和闽方言等。深圳作为移民城市,外来人口数已逾二十倍于原住民,人口比例方面,省外以湖南人居多,省内以潮汕人居多,上述两个群体亦方言特色明显,故深圳是座精英密布、方言荟萃的城市,现唯一的通行语是普通话。
缘起:龙岗、盐田相继推出的主打本土客家牌的景点形成巨大宣传效应。缘起:化州话、高州话是特点较为分明、给人印象较深的土白话,而化州高州又是茂名主体。真相:地处茂名滨海区域的电白区和茂南区流行电白话,系闽方言;高山区域信宜市则有大量讲崖话群体(涯话与梅州客家话同归客家方言)。真相:中山主要有粤语(白话)、闽语和客家话三种方言,其中白话是使用人数较多的方言,主要分石岐话(人口最多)、沙田话(面积最大,分支还有小榄话)、古镇话和三角话。其次是闽方言,占中山人口14%,分三乡闽方言岛、南蓢闽方言岛和隆都闽方言岛。再次是客家方言,约为2.7万人,多聚于山间或丘陵地带。真相:东莞方言主要有两种粤语和客家两种,再细分可分为本地、疍家和客家,本地话主要分布在虎门、厚街、莞城至桥头一线;沙田话,即疍家(水上居民)方言,主要分布在沙田、新湾、洪梅、望牛墩、中堂沿海一线;客家话,当地一般称“下家话”,主要分布在东南部丘陵山地,如樟木头、清溪、凤岗。知识链接:广东常识 | 你对东莞了解多少
东莞有一座370年前的“乐高”古村堡
缘起:有心网民将惠州封为“客家四州”之一、“客家运动”中对“出海口”的渴望真相:境内本地话又称惠州话、水源音、蛇话,由于惠州话和粤客两方言相似度都高,客家学者认为系客家话,广府学者则认为是粤语。另,惠州境内还有客家话(同梅县话、崖话,又称“惠阳话”)、河洛话(同潮汕话、闽南话)和白话(同粤语、广州话),所以惠州话应系不同于粤客两语的地方方言。真相:今湛江市属的雷州市、遂溪县、徐闻县、麻章区、赤坎区、霞山区、坡头区、廉江市南部、吴川市东部及茂名电白通行雷州话,人口约为630万,湛江市第二方言粤语主要分布在市区局部、廉江市中南部和吴川市西部,人口为120来万,另有少量涯话和普通话群体。真相:客家人多居山区是事实,但并非“无客不住山”,以梅江流域为例,梅县河谷是小平原、而兴江流域为例,兴宁盆地是规模不小的平原,上述两个平原集中的客家人不下50万人,均对山区无太多概念;再者,并非“无山不住客”,如广泛分布于粤北山区的瑶族、畲族、壮族均非客家人,畲族虽称山客,但在当代定义里,山客人并不与客家人的概念划等号。真相:这个完全是以偏概全式地诋毁。宋代以后,由于理学思想的影响,汉家女子均有裹脚传统,而客家女子普遍无此陋习,原因主要在于需下田干活。客家人打破“男耕女织”的观念有助于男人集中精力读书、考取功名以走出大山,从而带动家庭乃至家族发展。久而久之这便成了许多外地人对客家人“男逸女劳”的印象,到现当代这种情况已不多见。真相:团结,一般是因共有利益而抱团对外及因乡情或亲情相互帮助,这当中存在三个要素:相对小众或边缘的不安全感、文化或血缘相近、同一地方群体。纵观广东政商学三大领域,最团结的属梅州人,相互提携及方言来往畅通,其次是粤西以茂名为中心的粤方言群体、以雷州为中心的粤西闽方言群体。潮汕人往往自称老板,造势意识弱,在外认识的彼此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用国语甚至粤语沟通,潮汕人的团结更多是香港影视作品的象征意义(旧时逃港的潮汕人不识粤语、举目无亲而常被欺凌,故常抱团取暖,潮州菜“打冷”亦是这么来的)。其与小市民意识较强的广府人均为“强文化根基,弱山头造势”的群体。真相:一者,计划生育是1982年才开始被定为基本国策并写入宪法的,而在这之前的三百年里潮汕便已是全省甚至全国人口密度最大地区;二者,潮汕城区及北部一般鲜少超生,超生情况主要集中在榕江以南的农村地区,该地区近海疆且人口历来稠密又行政力量薄弱;三者,超生者一般是3-4个孩子,传闻中的“多数或个个七八胎甚至十几胎”均属造谣中伤(若谣言属实,从1980年的基数算起,现全省潮汕人将达1.5亿以上)。真相:一者,潮汕乃至全国农村家庭“喜生儿”的观念普遍存在,在宗族纽带还在的潮汕地区这一想法会显得更浓。二者,“男富养、女贱养”则非普遍存在,总体而言是家里男孩较女孩多则女尊,反之亦然。三者,“女人吃饭不上桌”纯粹是造谣者的杜撰,在古代不存在,在当代则更是无稽之谈,原因或许是外地人对吃“喜宴”或“男主待客、女主上饭”的误解,又或是对个别奇葩家庭进行以偏概全。真相:不了解广东方言概况的直呼“广东人相貌不佳”,了解广东方言群体划分的往往直呼“广府人相貌不佳”。就广东人而言,外界对潮汕人长相高、对客家人也无关乎丑的评价。这里我们重点说下网络喷子特别关照的广府人,从面部特征上看,广府人内部差别很大,城乡之间不同、东西南北不同,根本无同一标准,若较北方多数地方的大脸、小眼、高鼻梁、薄唇、浅色皮肤而言,多数广府人的小脸、大眼、扁平鼻、丰唇、深色皮肤或许更符合现代全球审美。再者一般兼有特征较多的五官仿佛更受欢迎,而这在广府人中不少,如大家熟知的很多香港艺人便属此类,如梁朝伟、刘德华、郭富城、古天乐、古巨基、阮玲玉、胡蝶、黎姿、朱茵、袁洁莹、邓丽欣等人便都是广府人。事实上,那些符合天南地北绝大多数人审美的广府美女几乎可以用惊艳甚至惊为天人来形容。真相:繁荣新加坡、泰国曼谷、中国香港、中国深圳等东南亚片区经济最活跃城市的商业巨头和经济策略主导者均主要是潮汕人(备注:这些城市几乎都是主打民营经济),再如脱胎于广东省的四个经济特区,除汕头外,深圳首任市委第一书记兼市长吴南生、珠海市首任市委书记兼市长吴健民、海南省首任省委书记许士杰均为潮人。中国第一代著名经济学家许涤新,总理导师肖灼基,中国人民银行分管金融线的陈雨露、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王瑞杰、新加坡工贸部长陈振声等均为潮人。真相:除最会喝茶的潮汕人和早茶兴起后才有喝茶习惯的广州人外,大多数广东人平日里并无喝茶喜好。缘起:广府人食材相对生猛、河源果子狸野味店传出SARS病毒一事发酵、网络喷子造谣真相:食在广州,一方面是广州集齐了天下美味,自然食材丰富;另一方面珠三角地处山珍海鲜交汇之地,敢吃头啖汤的广府人自然也尝试着吃了各种野味,故曾有美食家调侃说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只要是四条腿走路的,除了凳子,广府人都敢拿来吃,其中顺德菜馆有不少名菜颇为生猛(鱼生、食虫)。而以山野食材为主的客家食府常见的狗肉蛇肉甚至是猫肉、鼠肉(田鼠、竹鼠);以海鲜为主的潮汕酒楼常见的血蛤、生腌螃蟹甚至是河豚、鲎(非常古老的鱼)都让不少网友表示开眼界或辣眼睛。但这些都远够不着“什么都吃”的程度,更不是一些人恶意造谣的“广东人吃婴儿”。其实在广东人家里一般都是吃得很普通,广府人重清淡,青菜多是白灼,白切鸡和叉烧、烧鹅是家常菜;潮汕人重色香,酱料非常多,鱼虾、豆干、肉丸和卤味是家常菜。客家人重油盐,让菜较多,让豆腐、梅菜扣肉和盐焗鸡深受喜爱。
真相:因地而异,潮汕人对4无忌讳,其它地方比较忌讳:粤语方言群体忌讳4和7,因粤语4与死谐音,7与粤语脏话的男性器官谐音,9因与狗同音又不太喜欢,而其它数字基本不算忌讳,8则是极好的;潮汕人没有特别的数字忌讳,所谓好事要成“双”,“四大”咸宜,4在潮汕风俗里倒还是个很不错的吉利数字,潮汕人的数字忌讳看实际情况,请客不点“3”样菜,不过敬礼敬茶上香倒是“3”的好,因棺木钉为“6”故衣服不要六纽扣,除送礼上菜都忌用头七的“7”外潮汕人对七算是情有独钟的,“8”是大吉数字、“9”狗同音故九人同餐也要说八仙叠头不说九。“10”是无尾数故送礼一般要十二、十六而不送十;客家风俗里的数字忌讳较多,如“四”“死”谐音,办喜事选日子都要避开四。小孩四岁时称为两双岁,阴历四月份没有人结婚办喜事;“六”也是忌讳,为“六”“禄”音,因而“六”有“满禄”即“死”的意思,“七”也很禁忌,“七七八八”是麻烦,丧葬习俗中有“走七”、“七七”、“四七”、“做七”禁忌之俗,报丧后第28天(俗称“四七”)忌逢农历初七、十七、二十七,“撞七”则须举家走避,“八也是忌讳”,“八”“七”相连非好数,尤其是死人的棺材还要八人抬;此外,每月的初五、十四、二十三称“月忌日” , 在年龄上,民间忌讳73和84,客家老话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老人遇到这两个年龄总会多报或少说一岁。真相:江门过去有五邑(即新会、开平、台山、恩平和鹤山)之称,各县华侨数量差异很大,台山华侨几乎占江门一半,其华侨比本地户籍都多,开平居其次,新会、鹤山和恩平相对少得多,新会和鹤山在港澳的乡贤比较多。缘起:粤剧宣传力度较大,广东粤语群体最大、分布最广。真相:就省内范围而言,流行人口最多的应是粤剧,但流行范围最广的很可能是客家山歌剧,广东历来有无山不住客之说,有客家人的地方就有动听的山歌;就全球范围而言,流行最广的是潮剧,其跟随潮人足迹遍布世界各地而又以中南半岛的新马泰柬老最集中,潮剧由“百戏之母”古昆曲演化而来,形成史和传播史比粤剧悠久得多(粤剧于清末由京剧演化而来,一开始系用官话唱)。缘起:因广州地区流行粤语,而当时香港粤语歌曲又处于最火时期,由此形成错觉。真相:广东是中国(内地)流行音乐的发源地和策源地,曾叱咤风云,其创作水准并不比香港低,其中领军人物陈小奇(普宁人)、李海鹰(中山人)、兰斋(潮阳人)等人都是名校科班出身的奇才,并曾带火毛宁、杨钰莹、陈明、李春波、甘苹、高林生、容中尔甲、张敬轩这些名噪大江南北的歌手,一方面这些音乐人大多不谙粤语,另一方面要在广东甚至内地有更大影响力还是得立足国语(连港台张学友、周华健、陈奕迅等音乐大咖主打歌曲都大多为国语歌)。真相:广东有两大一小三类乐,潮州音乐被称为“华夏正声”,是古代宫廷乐和文人乐在南方的遗存;广东汉乐原属潮州音乐的外江乐,主要流行于大埔县和潮汕部分乡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埔从潮汕地区析出,同时外江乐新定名为“广东汉乐”;广东音乐诞生时间为上世纪上半叶,系汲取中西方乐曲精华而创立。缘起:主要以广东古时被称南蛮、广东人普通话不标准为理由,是“网络地域喷子”和“自卑而又无知者”的口头禅真相:拥有异彩纷呈的民间文化(高雅如工夫茶、粤绣、木雕、端砚、潮筝、广州古琴;通俗如广东小吃、客家山歌、沙湾飘色、阳江风筝)、高光的科举成就(广州府历代进士上千,居全国各州府前二十;潮州府明清人均进士量居全国各州府前十五)、当代英才辈出。道广东人无文化无异于睁眼说瞎话。真相:就近几年高考情况来看,除衡水模式的应考机器能对广东特高分生带来冲击外,总体上看,广东考生的高考分数已具有一定竞争优势,广东高考录取难度已居高考1类卷前三。广东清北竞争率多年来位居全国前三、一本投档分数比同考卷的大多省份高(这还是广东一本高校名额扩充一倍后的结果)、清华北大近年来录取的“一号考生”“终极学霸毕业生”以江苏浙江广东和上海生源为主。缘起:见惯了很多十几岁便出来创业的潮汕人,有心人对话题的加工真相:潮汕自古有尊师重教传统,潮汕人对“百代文宗”韩愈的敬仰即是例证(韩山韩江韩文公祠韩山学院湘子桥),古代潮州是广东科举最发达地区,被称“海滨邹鲁”,早在南宋时期国内文坛便已常叹“潮州风物冠南方”,潮州牌坊街是中国最长也最厚重的牌坊街、进贤门是中国文化重镇的一大象征;现当代广东高考尖子生、高分生多出自潮汕,广东顶级文人又逾半出自潮汕,潮汕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中国高校接收捐款近四成来自潮商。之所以有不少潮汕人十几岁就放弃学业,多数原因是当事人认为自己学业已难有成就或家庭重担所迫,加之受先辈闯荡经商的事迹感染,希望早点踏入社会把握机遇。缘起:说到山歌人们往往会联想起前面还有“客家”二字真相:山歌是岭南山区一带百姓主要的民间歌舞表现形式,如湖南土家族、广西壮族、粤北瑶族和畲族也一样流行唱山歌;此外,一些曲目也都大同小异,如梅县客家山歌《刘三妹》和桂林壮族山歌《刘三姐》基本一致。缘起:多数媒体和商家不甚了解客家,或个人行为上的刻意曲解(如知名快餐店陈记三及第的商业宣传),误导之下人们认为土楼是客家围垄屋之一真相:梅州人的民居形式基本是由泥砖砌筑而成的半圆形围屋(原名及学名“围垅屋”),境内土楼仅在大埔南部有寥寥数座,另丰顺和大埔民居样式亦大多是潮式下山虎民居,少有土楼;土楼主人逾半是漳州闽南人,三成是龙岩的客家人,两成是粤东丘陵地带潮汕人(潮汕有上千座大小不等的土楼)。土楼主要用于抗台风抗震和防山匪海寇及野兽,属三合土城墙式建筑,圆形土楼最早出现在漳浦沿海,后传入内陆。缘起:网民普遍分不清广府的镬耳山墙和潮汕五行山墙里的水式及土式山墙。真相:广府民居称“镬耳屋”,因山墙状似镬的抓耳得名,过去一般是有钱人家才盖得起,且越有钱有势镬耳就越大,其格局大多是三合院结构,墙体一般是青砖(穷苦人家一般是泥砖、无镬耳);潮汕民居称“厝”,规模由小到大有下山虎(三合院)、四点金(四合院)到驷马拖车(府邸)、百鸟朝凤(百间房)等多种类型,其山墙称“厝角头”,根据风水选金木水火土选类别,因抗台风需要,墙体一般是三合土式城墙加白石灰。
→潮汕五行山墙简介
潮汕民居之五行山墙
→广式镬耳山墙简介
广府民居之镬耳山墙
号外:往后几期将分别推出潮汕民居、广府民居、客家民居和其它广东民居的图文介绍,敬请关注
缘起:过去广东卫视称“岭南”台,文化上用岭南一词较多真相:岭南概指五岭以南,广义上包括广东和岭南全境、广西部分地区;狭义上指粤方言区,如过去所称“岭南四大名山”“岭南四大名园”里的岭南指的是“粤中”,而莲花山以东的潮汕、客家多称“岭东”。说明:“埔”是古越语发音词,在广东有时写作“布”“步”“埗”“圃”,在粤方言和客家方言地名中指平地或津渡,广州的黄埔本身读bù(懂粤语的就懂),蒋介石在创立黄埔军校时误将其读作江浙一带的浦(pǔ),以外省籍为主的黄埔学员纷纷跟着读,因此也就有了这一国语发音,同理梅州大埔、普宁高埔、河源石光埔等。真相:广州湾原名“广洲湾”,吴川坡头一带有此地名久矣,在明代的地图上亦有标记,并非法国殖民者当年为对应广州留下的地名。真相:珠海陆地面积比深圳、汕头都小,仅1711.24平方公里,不及清远的1/11。但可它却又是全省海洋面积最大的沿海城市,海域面积6019平方千米。其可谓陆域如珠生于海。真相:之所以“食在广州”,是因为天下菜系在广州荟萃,在羊城可吃尽各地菜,而广州菜又吸纳了各地名菜不少精华,过去广州府核心的南番顺三县,其中前两者是坐落省城C位,而顺德偏居水乡桑基鱼塘,以淡水鱼鲜美食著称,由此在广州菜中占有一定分量,但并不代表广州菜的精华就是顺德菜。真相:潮汕菜因选料考究、做工精细而在国际上享有“中国最高端菜系”之称,这里的高端或也指食材高端,其中名贵海鲜便是高端菜主头,故给人留下潮汕菜主要吃海鲜的印象。实际上,除海鲜外,卤水类、粿食小吃类、肉丸类、甜汤类等也是潮汕菜特色,其中卤水狮头鹅肝几可谓潮汕菜的镇菜之宝(鹅肝制作水平可决定菜系档次)。真相:过去一般认为广东(粤菜)三大菜系是广州菜、潮汕菜和东江菜,近十几年多称三大菜系是广州菜、潮汕菜和客家菜。东江菜是水鲜菜,总体相对清淡,主要流行于老惠阳地区(惠州市、东莞市和河源市部分地区),而客家菜是山野菜,总体相对油咸,主要流行于梅州大部分地区和河源局部地区,两者虽有个别菜点相似,但总体区别较大。客家菜取代东江菜有助于凸显梅县客家文化中心地位,与广潮两系相关文化元素对应。真相:河粉原名沙河粉。诞生于广州天河的沙河一带,在华南各省知名度较高;粿条属粿类小吃(潮汕地区将所有以粮食为主料做成的“果实”都称粿),形是条带状故称“粿条”,诞生于潮汕,并随着潮人足迹漂洋过海到台湾省、南洋甚至欧美。粿条和河粉的最大的差别在于粿条的米浆占有比重大,尽量将其他粉的比重控制在最低。而河粉则在米浆的基础上加上薯粉和淀粉。所以河粉显得晶莹剔透,粿条则显厚实白嫩。真相:广式月饼(糖浆皮莲蓉月)与京式月饼、苏式月饼和潮式月饼并称中国四大月饼流派之一,广式月饼全国销量常年占月饼界8成以上,余则港式冰皮等,也难怪大家对其它几大月饼没印象。真相:老婆饼老公饼均于清中后期成型于广州老牌饼家莲香楼,这两个饼源于莲香楼潮州师傅对潮式月饼中莲蓉月和腐乳饼的简化,这背后还有一段夫妻档的故事。类似的还有达濠鱼丸被改称“鱼旦”、汕头鱼虾饺被改称“虾饺”…真相:广东有部分地名与人物有关,如茂名(潘茂名)、韩江韩山(韩愈)、程乡(程旼,梅县古称程乡),梅州也是如此,古书记载,梅州、梅岭、梅江皆与汉初分封于此的越人首领梅绢有关。可见广东地名由来。真相:河源市区与梅州市区不在同一地理小单元,河源地处东江流域,梅州地处韩江第一支流梅江流域。河源今析自惠州,梅州古析自潮州。梅河相去甚远,山形阻隔,古代来往甚少。真相:境内的罗定曾于古代设州,其早于云浮建市(县级市),且知名度更高,多数发展指标较云浮好。此外新兴县还是六祖慧能的故乡。缘起:对清远辖区范围和历史不了解,直接从原清远县切入了解历史真相:清远境内的连州市(县级)具有较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北宋以前,广东名臣大将多出自韶关、连州两州,此二州多次扮演广州“陪府”、省城后方的角色。韶关的南雄珠玑巷更是部分广府人某种程度上的精神故乡。真相:阳江的地名缘于漠阳江,是典型的江河文化,阳江市前身是阳江和阳春两县,阳春地处内陆,山清水秀。真相:不仅客家人吃擂茶,土家族、畲族也吃。但不是所有客家人都有吃擂茶的习惯,广东吃擂茶的客家人主要是五华人以及海陆丰、揭西一带半山客人,赣南客家人、闽西部分客家人和广西贺州客家人。真相:中山大学原名广东大学,后为纪念创办人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中山大学(英文名:Sun Yat-sen University)你认为广东或你的家乡有哪些被误解或被黑的情况,快留言告诉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