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池再香:侗家飞出的金凤凰
池氏网推荐语:
池氏人才辈出,在文尾的池氏名人和池氏文化名人有相关链接和介绍,本期,我们将推出在气象领域的实用技术专家——池再香。
池再香:侗家飞出的金凤凰
从侗家小村庄,到“凉都”六盘水;从气象观测员到省内市级气象部门唯一的正研级高级工程师,贵州省六盘水市气象局的池再香,总能让人从她身上感受到灵动坚毅的智慧。
侗族村里飞出的金凤凰
在上世纪80年代初,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的雷寨村飞出了美丽的“金凤凰”——池再香成为村里第一个考上中专的女娃子。在原贵州省气象学校,无论是寒风呼啸的冬日,还是烈日炎炎的夏季,每天天没亮池再香就借着走廊里微弱的灯光,一遍遍默记着各种云状,以及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的观测要领。
3年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学业有成的池再香回到了家乡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气象局,成为一名地面气象观测员。4个月后,她从一般气象站调到榕江国家基本气象站,较过去多了夜间观测、发报的工作。8年后,池再香的业绩得到上级气象部门的肯定。1992年,她调到州气象局,人生又翻开了新的篇章。
池再香在六盘水市钟山区精品水果示范基地进行技术指导
勤奋努力超越自我
调到州气象局一年后,池再香当上了妈妈。女儿的到来,并没有影响她的工作积极性。随着女儿从襁褓到牙牙学语再到迈开大步,池再香的想法也一点点“长高”,她已不再满足于那一方观测场。
1995年,带着自己对气象事业的美好憧憬,池再香到原南京气象学院脱产学习两年。年幼的女儿不知道妈妈要离开她很长一段时间,还高高兴兴地挥着小手与眼里噙着泪水的妈妈“再见”。
当池再香从学校毕业时,两个大大的行李箱里除了几件换洗衣服,剩下的全是书。
回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池再香迫不及待地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工作中。2004年,她“领”到一项重大任务:研究袁隆平院士的成果“准两优527”和州农科所自己选育的“陆两优106”超级稻生产的气候适宜上限”。这个任务令池再香心潮澎湃,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她理解吃不饱肚子的苦楚,她希望自己研究出的成果,让农村的乡亲们不再为吃饭而发愁。
然而,很少接触农业气象的池再香犯难了,她查阅了所有能找的资料,但没有找到任何可借鉴的理论和经验。
开弓没有回头箭,池再香决定甩开膀子大胆干。2005年,池再香与州农科所联合,分别在海拔618米的天柱县高酿镇和海拔576米的凯里市滂海镇对“准两优527”“ 黔优88”和“陆两优106”三个超级稻品种进行大田示范种植。
为了得到第一手数据,池再香记不得多少次路过家门口而未曾看望年迈的父母;记不清多少个节假日深入田间观测超级稻生长,夜里伴着星光回到家。
经过一年的试验,池再香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陆两优106”超级稻品种生育期所需的积温、光照增多,生育期延长;日平均温度降低,分蘖速度慢,有效穗数、株高、穗长、成穗率、穗粒总(实)数、结实率以及千粒重减少(降低)。
2006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扶贫办、科技局和农科所共同应用该研究成果,将“陆两优106”超级稻品种推广到海拔1307米高寒贫困山区的雷山县乌东示范种植。后经相关部门验收,该品种平均单产量达到每亩587公斤,每亩比常规稻增产350公斤左右,解决了该州贫困山区农民温饱和收入问题。
“这是我最骄傲的一项工作!”如今提到“陆两优106”超级稻品种的研究,池再香仍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
辛勤付出收获回报
“陆两优106”超级稻品种种植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实践应用取得成功,让池再香感觉到农业气象服务是有意义的工作,为山区的老百姓再做点实事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
2007年,池再香又开展“从江椪柑”生产的生态气候适宜性研究。后来,该州农业部门在推广种植“从江椪柑”时,充分应用其研究成果进行推广种植。到2010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在原有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增加了60余万亩。
2009年,来到六盘水市气象局的池再香又开展马铃薯生产与贵州西部气候生态适应性研究,六盘水市马铃薯生产的气候精细区划及其主要病虫害发生的气象预测预警系统开发,取得的研究成果为当地马铃薯防御晚疫病及安全生产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尤其是取得的“马铃薯晚疫病气象预测预警系统及防御措施”成果,经六盘水市植保站在马铃薯生产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试验示范区防御效果分别达到91.5%、93.3%、95.2%和96.8%,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为贵州山区马铃薯增产起到了重要作用。
苦尽甘来,池再香的辛勤付出将自己的人生装点得绚丽多姿。到目前为止,池再香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5篇。论文分别获得贵州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二、三等奖,以及贵州省气象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和六盘水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研讨一等奖等奖项;科研成果分别获得贵州省气象局气象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 ,六盘水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她本人也多次荣获中国气象局以及贵州省人社厅、科协、气象局等单位的表彰。
“当回忆往事的时候,我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痛悔,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池再香说。她说,人就得活得有意义,能在自己的事业上有建树,是最让她骄傲的事。
中国气象报记者 杨春竹
(来源:《中国气象报》2015年1月30日三版 责任编辑:张林)
池再香在制作农业气象产品
贵州省六盘水市气象局正研级高级工程师池再香: “多面”工程师的农气故事
贵州省六盘水市气象局的正研级高工池再香是一个“多面手”,30多年的基层工作经历,让她把地面气象观测、气象资料审核、短期气候预测预报服务、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气象学会管理等工作都摸透了;
池再香更拥有自己的“独门功夫”:她用将近20年的节假日休息时间,围绕当地特色农业发展,开展大量的农业气象科学试验,并带领市县两级农业气象服务专家团队,攻下系列农业气象科研和农业气象服务难题。
从超级稻、马铃薯、红花油茶,到从江椪柑、红心猕猴桃、车厘子、酿酒葡萄,池再香都给它们定制了气候适宜指标、气象灾害指标和主要病虫害气象指标。不仅如此,她每年到水城县猕猴桃产业园区、六枝大用车厘子园区、六盘水市农科院综合科研基地等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不低于10次,一系列科研成果在气象服务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池再香的农气故事可以从超级稻来讲起。
2003年至2005年,为解决黔东南州贫困山区农民吃饭问题,池再香与州农科所的农技人员在凯里滂海、天柱高酿进行超级稻连片示范栽培技术应用推广,同时指导农民在超级稻生长过程中充分利用有利天气条件安排生产和防御气象灾害,为黔东南州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提供气象保障服务,完成了州政府科研项目“超级稻安全生产气象保障服务的方法研究及种植技术推广”。
他们的多个研究成果于2006年被黔东南州扶贫办、州科技局和州农科所应用,将该品种推广到高寒贫困山区的雷山县乌东村(海拔1300米)示范种植,经相关部门验收,每亩平均产量587公斤,比常规稻增产350公斤左右。
2007年至2012年,她和团队通过研究马铃薯晚疫病气象预测预警系统及防御措施,对马铃薯晚疫病起到了高达95%的防御作用,全市马铃薯平均单产量比2014年增产10.18公斤/亩,每亩产值比2014年增16.3元。
2005年至2007年,池再香希望能完成椪柑生产的适宜性地域气候研究。她与州果树站技术人员在从江、榕江、天柱、锦屏等县选取连片椪柑种植区进行试验研究,发现5月下旬至6月温度、降水蒸发差及持续降雨日数的长短是影响椪柑夏梢发生黄龙病病害的主要因子,尤其是6月至8月的高温高湿气候环境,更有利于黄龙病病害的发生和流行。这为椪柑病虫害防御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2012年至2015年,她与六盘水市农科院、市果蔬站技术人员共同开展“贵州红心猕猴桃精细化气候区划及主要病虫害气象预测预警系统”研究。通过应用他们的成果——“红心猕猴桃溃疡病发生的气象预测预警系统服务”,该市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2014年至2015年应用该成果后,红心猕猴桃平均产量比未应用之前增产40.1%,每亩产值比未应用该研究成果之前增6868元。
池再香不仅开展了大量的农业气象试验研究,而且积极开展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如2013年主持完成的“贵州六盘水市中心城区集中供暖的气候可行性”研究工作,该报告分别通过贵州省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组织的专家进行论证,为六盘水市冬季集中供暖建设项目获得中央财政支持2.8亿元提供决策依据。
2014年,她参加六盘水市政府向国家申报的“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和“地下管廊综合体建设”项目工作,其中“六盘水市地下管廊综合体建设”项目获中央财政支持12亿。
在池再香身上,“接地气”和“高大上”有了完美的统一。
她常常深入田间地头,与农业园区负责人、技术人员,甚至村干部、农民多次交流,最后成了朋友关系。比她年长的就亲切地称她为池老师,比她年幼的就亲热地称她为池姐。
而同时,她本人主持中国科协、中国气象局等各级科研课题2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六盘水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省气象局气象科研“二等奖”3项;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她获过贵州省科协系统先进个人2次、贵州省气象系统气象科研岗位标兵两项。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通讯员 吴丹 责任编辑:郝静
家史:
池再香(1964-,一说1965-),女,侗族,贵州天柱人,曾任贵州省黔东南州气象台工程师,主要从事气象资料审核工作和气候研究。现为六盘水市气象局的正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池再香为重庆秀山池氏始迁祖文旱公后裔,文旱公后裔其中一支迁往贵州发家后,部分裔孙再迁贵州天柱县。
宗族活动
喜讯:热烈祝贺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池氏委员会(筹委会) 第一次扩大会议胜利召开
喜讯:热烈祝贺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池氏委员会闽西客家分会2月1日成立
喜讯:热烈祝贺江西会昌县文武坝水口村国惠公宗祠重修竣工典礼隆重举行
喜讯:正月十五,福安龙溪池氏举办开基祖诞辰1108周年纪念日活动
池氏名人:
池氏名人:沉痛悼唁:池氏文化名人——池云亮先生
池氏文化名人
池氏文化名人:赣闽粤湘四省联谱总理,22市县池氏宗族理事会顾问池达程
池氏文化名人:赣闽粤湘四省22市县池氏宗族理事会理事长池春晖
池氏探源
池氏寻根
文化:故乡情深——福建南平漳湖镇高州村前村(池氏祖居地巡礼)
寻根:贵州遵义播州区苟坝、苟江,贵阳开阳县毛云池氏支系宗亲拜访记
宗亲投稿:
微信热线:hackchi;263656393
邮箱:hackchi@qq.com;26365639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