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题应“万”题 | 汪小菲是懂点社交媒体的!尤其是这三点


2023新传全国考研群 769926891

2024新传全国考研群 754845758

后台回复“真题训练营”,进群练真题

后台回复“实务批改”,实务弯道超车

后台回复“论述批改”,练就论述大神



今日微博热搜简称——汪小菲、大S家事实录,前6条热搜这一家人占了4条,网友戏称:“和世界杯抢流量,还得靠S一家”。



爱宝们快乐吃瓜的同时,不妨顺便学习一下“社交媒体”这一重要考点。


社交媒体可以说是真题中的“老熟人”,是我们在复习备考中不得不准备的一个重要专题。作为新媒体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学界对于社交媒体研究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在中国知网上以“社交媒体”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仅今年一年就有1000+的期刊论文。



正所谓“热点即考点”,学界的研究热点就是我们备考复习的重点。但,“社交媒体”体系之庞杂、考察范围之广泛,在整理专题时很难做到面面俱到。


到了复习后期,再花大量时间整理专题意义不大,应由点及面,从真题出发把握该知识点的重点。因此,播播梳理了近3年所有与社交媒体相关的真题,发现院校对其考察几乎都集中在三个点,分别是:社交媒体作为关键词、作为情景词、作为附加词


题目万变不离其宗,90%的真题都是围绕这三条主线出题,那么掌握了这三道“母题”,即可应对真题卷上与社交媒体相关的诸多“子题”,以一题应“万”题。


话不多说,咱们开整!




请你谈谈社交媒体的功能与特点


社会化媒体环境下,传统新闻生产面临哪些挑战?


论社会化媒体对新闻生产的影响




作为关键词的社交媒体


1.社会化媒体(名词解释,广州大学9282020;名词解释,华南理工334,2019;名词解释,上海大学,640,2021;名词解释,上海大学,874,2021;名词解释,华侨大学334,2021)

2.社交媒介的定义、特点、对传播生态环境的影响(论述题,广西大学学硕,2019)

3.社交媒体(名词解释,东华334,2020;名词解释,厦门大学440,2019;名词解释,中国政法大学334,2020Instagram(名词解释,北京邮电大学617,2020;简答,南昌大学440,2021)

4.社交媒介举例说特点与功能(论述,西安工程大学440,2021)

5.如何理解小众化传播(简答,陕西师范大学440,2021)

6.SNS(名词解释,湖南师大831,2019;名词解释,东北财经大学,334,2021)

7.wemedia(名词解释,西南大学440,2019)

8.微媒体(名词解释,西安交通大学440,2022)

9.社交媒体“巴尔干化”是什么意思?你如何看待和理解?(简答题,北京师范大学,334)

10.社交媒体兴起对人际传播的影响(论述题,南开大学839,2022)

11.社会化媒体媒介动员特点(简答题,山西大学440,2022)

12.微信和微博的传播异同(简答,河南大学334,2021)

13.说说微博和微信这两种社交媒体在信息传播方式中的异同(简答题,重庆大学334。2019)

14.谈谈微媒介时代存在的区隔(论述题,深圳大学923,2020)

15.试用一个传播效果理论,讨论大学生的微信使用(简答,厦门大学440,2021)

16.微信公众号的局限性(简答题,宁夏大学334,2022)

17.社交媒体跟传统媒体的差别(简答题,广西大学334,2020)

18.简述“营销号”存在的原因及特点(简答题,华中科技大学866,2022)


作为情景词的社交媒体


19.简述群体压力在社交媒体中的表现(简答题,华中农业大学623,2022)

20.论述弱连接在社交媒体研究中的作用(论述题,北京邮电大学,824)

21.自我互动理论分析朋友圈分享行为(论述题,西安工业大学440,2022)

22.社交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特点(简答题,南开大学334,2020)

23.传统媒体如何在社交媒体上涨粉(简答题,内蒙古大学,334,2021)

24.社交媒体群体极化产生的原因和引导措施。(简析题,重庆工商大学334,2022)

25.谈谈社交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的速度对“信息深加工”的挑战?(论述题,北京示范大学,723)

26.结合实例分析社交媒体新闻生产“后真相化”现象及其对新闻生产的影响(论述题,四川大学440,2019)

27.简述“后真相”与社会化媒体的关系。(简答题,北京邮电大学,824,2021)

28.社交媒体时代,后直相的产生机制(简答,南京大学681,2021)

29.社交媒体制造了“回音室”效应(简答,华中师范大学334,2021)

30.社交媒体下,新闻价值发生了哪些变化(简答题,中科大334,2020)

31.社交媒体环境下如何理解新闻叙事的“客观性”(论述题,暨南大学334,2020)

32.简述社交媒体环境中舆论领袖的主要特征(简答题,中国传媒大学334,2019)

33.江歌案社交媒体中舆论新特点(案例分析题,湖南师大717,2019)

34.社交媒体虚假新闻泛滥的成因及治理措施(简答题,西安交通大学440,2020)

35.社交媒体时代的假新闻出现机制以及对公共政治的影响。(论述,南京大学681。2021

36.结合实际谈谈社交媒体中如何防范个人隐私泄露问题(简答,兰州大学636,2021)

37.谈谈在社交媒体的环境下对媒介审判的理解(论述题,北京师范大学334,2020)

38.社交媒体时代体育记者如何加强素养。(简答题,上海体育学院334,2022)

39.沉默的螺旋在社交媒体是否仍然存在。(简答题,东华大学,440,2021)


作为附加词的社交媒体


40.论述社会化媒体的类型和各个主体在疫情期间的用社会化媒体做抗疫的实践(论述题,北京交通大学334,2022)

41.结合实例,说明微博微信对记者写作与采访有什么影响(简答,西南财经大学440,2021)

42.农民工用微信等新媒体工具与家乡留守人员产生联结,成为他们的情感连接。试论述联结产生的巨大社会意义。(论述题,武汉大学334,2022)

43.结合社交新闻的内容生产,讨论新闻手段(论述题,陕师大710,2019)

44.社交网络对职业新闻生产的影响。(简答题,北京体育大学,440,2021)

45.论社会化媒体对新闻生产的影响(论述题,河北大学334,2020)

46.结合社交媒体的特征,分析其对媒介融合的影响(论述题,安徽大学841,2019)

47.社交媒体对人们对新闻是什么新闻有什么特点的理解的影响(论述题,复旦714,2020)

48.简述专业媒体应用社会化媒体的方式(简答题,天津师范大学,874,2021)

49.社交媒体如何重塑新闻边界?(简答题,河南大学334,2022)

50.结合社交媒体特性,论证其在“有助于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的”的传播优势(论述题,四川大学440,2022)

51.材料为李子柒,社交媒体时代跨文化传播(材料分析,湖南师范大学717,2021)

52.社交媒体对健康传播的运用与意义(论述题,深圳大学4402020)

53.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人选择通过社交媒体搜索健康方面的信息,请描述三个此现象的原因(论述题,深圳大学334,2020)

54.社交媒体与主流权威媒体在新冠疫情报道中的关系(论述题,上海外国语大学学硕,843,2022)

55.网信办开展饭圈乱象整治行动,明确提出取消艺人榜单,各个社交平台纷纷下线榜单。(1)分析依托在社交媒体发展起来的饭圈文化的深层动因。这种社交媒体饭圈文化的特征及影响。(3)如何对社交媒体上的饭圈文化进行治理引导?(论述题,复日大学,334,2022)

56.社交媒体对经济,社会,文化,政治产生的影响(论述题,上交440,2020)




分析近年来真题,围绕“社交媒体”展开的考点主要集中在三个维度:


1.作为关键词的社交媒体:主要考察社交媒体的基本定义概念、相关名词及某一具体社交媒体的传播特点。其中微信和微博作为最常见的社交媒体,是一个高频考点,其信息传播特征和功能需要重点掌握。


2.作为情景词的社交媒体:即社交媒体作为背景,分析在社交媒体环境(时代)下,新闻生产/信息传播/受众行为/媒介伦理等问题。


3.作为附加词的社交媒体:即社交媒体+政务/社会治理/新闻生产实践/文化传播/广告营销等,考察社交媒体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及其产生的影响


三个问题关注的重点不同,因此我们在解答相关问题时,也要有不同的侧重。



注:本文给出的答案仅供参考,大家记住重点就可以,具体答题内容可自由展开


维度一:作为关键词的社交媒体


问题:请你谈谈社交媒体的特征与功能


社交媒体(Social Media),也称社会化媒体,是基于用户社会关系的内容生产与传播平台。当今社交媒体已广泛存在于互联网应用的各个方面:虚拟社区、即时通信、移动直播、微博微信、音视频等。社交媒体帮助人开始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个人的能力在不断得到解放,个人不再是被动接受的客体,而成为传播的主体,社交媒体也因此构建起新的社会网络和社交模式,不仅呈现出新的信息传播特征,其功能也得到进一步的延伸和拓展。


一、社交媒体的传播特征


1.个性色彩鲜明

社交媒体以用户为中心,每位用户拥有自己独特个性的页面,并能随时自主设置更新。社交媒体应用过程中,用户既是信息制造者,也是信息传播者。信息交流可以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


2.信息传播高效

社交媒体多数拥有信息分享功能,支持外部数据源连接。凭借社交媒体强大的分享功能,对某一热点话题的讨论会不断延伸,以个体用户为节点,依次传递给每位用户的好友,形成波浪效应,大大,提高了信息分享效率。


3.聚集效应明显

在某个社交媒体的好友越多,用户转换社交媒体的难度就越大,社交媒体往往因此形成明显的聚集效应。(联系思考网络巴尔干化)


4.兼容并蓄突出

社交媒体常常把不同功能的媒体融合在一起,音频、视频、文本兼具。此外,社交媒体还实现了内容和概念的融合,社交媒体融合阅读和电影形成了豆瓣网,融合婚恋交友形成了世纪佳缘等。


二、社交媒体的功能


1.传播功能


通过社交媒体,大众不仅可以随时随地与朋友互动,即时发布和接收交际信息,而且在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发生时,还能够随时随地向外界传递最新动态。大众关注的社会问题、热点问题都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得到迅速扩散,为大众充分了解社会、参与社会提供了方便的交流平台。


2.导向功能


(1)引导社会慈善事业


在突发自然灾害所构成的非传统安全事件中,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媒介成为政府和公众捕捉和了解危机情况、作出公共决策并采取相应行动的协同治理主体。社交媒体主动适应、吸纳、整合、引导民意,发挥对话、沟通与协商作用,通过提供信息救援、情绪安抚与激发公众参与等模式形成全新的互动关系,调解着社会资源的配置。


例如“河南暴雨”发生后,一些公众人物马上行动起来,利用微博号召大众关注灾情,最终形成强大的爱心粉丝团,微博引导的公益捐助大大超过了传统的公益慈善效果。在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微博等社交平台出现了不少“热干面加油”的公益信息,呼吁各地向疫情严重地区捐献物资。


(2)积极参与社会治理


不同于传统媒体时代被动、单向化的信息传播模式, 作为新型的传播媒介, 社会化媒体能够最大化发挥其便捷、交互和低成本的功能性优势,使公众能够在第一时间、主动择取讯息, 把握舆情动态, 发表时政评论和表达自身诉求, 从而形成最广泛的民意表达平台;与此同时, 当相当数量的社会化媒体用户对某一信息或舆情形成聚焦、产生共振之时, 也会迅疾推动舆情事件发展演化。


例如“微博打拐”,最初只是源于一条微博倡议,经过网友裂变式转发,最终形成一股强大的舆论力量,得到了广大民众、各类媒体、社会组织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响应。短短几个月,就在全国掀起了一场线上线下结合的打拐救乞行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3.社会监督功能


新媒体时代民主制度下要实现对政治公权力的有效监督, 客观上要求监督主体的来源必须多元化与社会化。社交媒体受众广泛、传播速率极高, 在促进政治透明、强化执政能力、提升行政效率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是公众与政治主体进行良性互动的有效通道。能够推进政府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进程,促使各级各类政府部门直接面对公众,及时公开相关信息,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例如近年来网络反腐舆情多发, 反腐浪潮持续高涨, 广大网民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 接连曝光了“官员不雅视频”“表哥”“房嫂”“房叔”等诸多党政企要员的违法乱纪情况,打击了一大批腐败分子, 极大提升了公众参政议政的热情和对政治公权力责任主体的监督效果。而依托各类社会化媒体的“新闻执政”模式,也与传统的监管机制相得益彰, 已经成为新媒体时代政治公权力接受民主监督的新形式。


4.商务功能


电子商务是社交媒体增加的新功能之一。企业的微博和微信账号就是很好的营销平台,各类企业通过微博和微信,既能及时向社会发布自己的新产品、新服务信息,还能在微博微信上开展电子商务,提高产品销量,买家也能真正享受到价格的大幅优惠。


三、小结


可以看出,社交媒体的传播呈现出信息内容丰富、传播速度高效、群体聚集效应明显等新特征,不仅为为大众充分了解社会、参与社会提供了方便的交流平台,还融合了社会治理、民主监督、广告营销等多重功能。



维度二:作为情景词的社交媒体


❓ 问题:社会化媒体环境下,传统新闻生产面临哪些挑战?


社会化媒体随着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为用户提供了传播内容和创造内容的平台,实现了随时随地社交、互动。尽管社会化媒体的发展使得信息传播变得更加快速和便捷,但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的革新,稀释了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改写了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和传播格局,引发了传统媒体的生存危机。


一、信息把关存在缺位


在信息技术的赋权下,社会普通公众“人人都是麦克风”,具备了同国家、市场和社会精英对话和博弈的信息渠道、能力意识和互动平台。这种新媒介赋权效应以及国家权力和商业资本所垄断的传统媒体的衰落,造成了社会信息生产传播及其背后话语权的分散格局。


互联网空间不仅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场域,还同时表现为典型的“再中心化”特征。由于传统社会地位、经济资源以及媒介素养的差异,这种赋权并没有发展为理想中的“平权”,而是向少数足够自由强大,但却难以监管、难以统合的“网络大V”集中,使其话语权被空前强化和放大,形成了对抗专业媒体机构和社会主流舆论的体制外力量。这些高度分化的原子状态的个体很容易在各种商业利益和个人偏见的裹挟下,造成网络空间的喧嚣、社会舆论的分化和解构思潮盛行。


二、新闻求真面临困境


社会化媒体时代信息生产具有碎片、过载,低密度、低价值的特点,从而为新闻求真带来了较大困难。一方面,由于社会化媒体信息背后往往隐藏着强烈而复杂的商业利益、个人企图,很容易被资本、权力所操控。在这个错综复杂、泥沙俱下的信息场域,真相与谎言、夸张与变形、赞扬与贬低等信息混杂在一起,极其容易掩人耳目,混淆视听而进入媒体渠道,无疑大大增加了新闻求真运行成本。另一方面,人们的注意力资源高度分散,社会化媒体中“标题党”“标签化”“极端化”等新闻生产方法论大行其道。


三、后真相难以避免


社会化媒体时代后真相显现频发的原因有:


一是社交平台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带来的传播格局的复杂化。拥有了传播权力但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普通公众, 显然很难从事实判断、价值判断的角度来进行信息筛选,大多数人只能是基于个人的直觉和情绪需要去选择想要的信息。


二是建立在社交网络基础上的传播渠道及其传播动力容易带来情绪化传播。在这样的传播网络中, 能引起广泛关注、得到广泛传播的话题, 往往与情绪相关。而在社会化媒体平台的作用下, 人际传播有时能产生大众传播的效果, 这也使得情绪被不断放大、传染。


三是碎片化传播导致还原真相很困难。当人们在社会化媒体中只接触到一个事实的部分碎片时, 就如盲人摸象一般, 难以对事实有完整把握。


四是实时化内容生产带来了真相挖掘的渐进性与把关弱化的特点。社会化媒体传播中人们在某些阶段难以触及事实的全过程与完整面貌。此外, 在时效性压力大且人人皆媒的机制里, 审核、把关也被弱化, 甚至在很多时候出现缺位。


总结


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技术,社会化媒体是一柄典型的“双刃剑”。一方面,社会化媒体可以服务于新闻生产实践,提高信息服务效率;但同时,社会化媒体所奉行的商业逻辑、消费主义同公共理性和社会价值存在着显著的背离。因此,必须深刻认识并有效控制社会化媒体日益凸显的负面效应。



维度三:作为附加词的社交媒体


❓ 问题:论述社会化媒体对新闻生产的影响


社会化媒体对传统媒体的融合与转型发展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激发和推动作用,革新了信息生产与传播的逻辑:一方面,传统媒体越发注重通过各种社交平台进行新闻内容生产的互动讨论、深度整合。另一方面,用户的社交活动通过点赞、推荐、评论、众包等形式再造了新闻生产模式、分发机制和生产流程。


一、占据信息消费入口


社会交往是人们需求的基础,因而也是各种互联网产品的基石。从这个意义上讲,互联网社交入口要比内容入口更有意义,更为关键。作为互联网主要社交入口的社会化媒体将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新闻流转和信息消费的流向,是媒体机构、市场企业甚至社会个体获取曝光率、提升社会影响的必争之地。


二、拓宽内容分发渠道


社交平台如今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的重要入口,用户不仅通过社交媒体接收信息,也通过社交渠道传播和分享新闻内容。新闻信息沿着互联网人际关系链条进行无限延伸,用户通过点赞、发帖、评论、转发的形式左右着信息的流通,甚至直接参与新闻的生产。


三、再造新闻生产型构


社会化媒体时代,新闻生产的指导理念、体系框架以及操作规程都将发生根本性变革与重塑,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在生产主体上,社会化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新闻生产的垄断地位和封闭状态,呈现出典型的“微传播”“分布式”和“自组织”特征,各种社会组织和个体深度参与到新闻信息生产过程中,建构了一个复杂多元、分工协作、相互激发的信息生产体系。


二是在时间形态上,社会化媒体冲击了传统媒体的线性生产和反馈机制。事实发展与信息播报基本实现了同步,新闻报送随着事实的发生发展甚至反转突变而相互交叉,彼此印证,逐层展现,利于信息受众实时接受动态的新闻事实。


三是在事实型构上,社会化媒体重新定义了新闻生产的知识维度。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不仅可以给人们呈现单个新闻事件,更提供了事实的前后勾连和发展依据,构建了一个普遍联系的新闻事实语义场。


四、革新媒介生产“语态”


在社会化媒体时代,信息生产与传播越发与人们的社会交往、生活消费乃至场景转换联系在一起。这就需要媒体在选题策划、话语风格、文本结构、表现形式以及发布场景等领域进行深度变革,积极打造基于社交场景理念的新闻信息服务,实现信息传播的“语态”变革和重构。例如主流媒体运用H5、VR、短视频等创新媒介技术工具,以求最大限度地适应用户移动化的阅读和观看场景,使其能够运用碎片时间的泛阅读快速而有效地获取信息,提高新闻的到达率和接受率。


同时,社会化媒体特有的去中心、反传统、轻薄化、标签化的思维方式和叙事特征发挥了强大的溢出效应,对整个社会的话语风格以及传统媒体的叙事策略产生了显著影响。例如央视的“主播说联播”栏目,就是主流媒体适应社会化媒体特点,探索改变内容表达方式的积极尝试。




好啦,以上就是今天关于“社交媒体”的全部内容,大家要好好吸收消化哦~


最后的一个多月,爱宝们保持好心态,考研的路上不止有压力和烦恼,还有的是你为了前方光亮而勇往直前、迎难而上的决心和勇气。加油呀!


参考文献:

谭天,张子俊.我国社交媒体的现状、发展与趋势[J].编辑之友,2017(01):20-25.

陈积银,宋春妮,崔怡珂.信息救济、情绪安抚与公众参与:社交媒体在非传统安全事件中的社会治理[J].全球传媒学刊,2022,9(02):21-36.

李明德,李巨星.社会化媒体治理与政治生态协同发展[J].甘肃社会科学,2018,(02):223-229.

彭兰.人人皆媒时代的困境与突围可能[J].新闻与写作,2017,(11):64-68.

赵立兵.“关系”的力量:社会化媒体对新闻生产的影响[J].传媒,2017(13):84-87.




有事没事找爱传播小助手

早早

E妹2.0

知知

卷卷3.0


卷卷2.0


胖胖

小S

小S 2.0

卷卷




往期精彩推送⬇️

盘!今年20个热点新闻事件的60个评论视角

真题说,它最爱这17份报刊、9大事件、11个报人

最近的我:复最狠的习,敲最多的木鱼!

上狠货2.0|100个评论标题教你掌握得分密码

三分背七分编,答题真的可以靠“瞎编”?!

我,是一只被养在大学宿舍的“小狗”

上狠货!用100个小标题教你论述拿高分

网课爆破惹众怒,网暴何时休?| 网络暴力专题

白敬亭都脱单了,粉丝文化背后的这个专题你还没搞懂?| 亚文化

直降600!考研人双十一购课这样买最划算!

在许嵩和欧阳娜娜之后,我果断拒绝了偶像的表白...

送分题的送分案例!最新的新闻伦理法规案例请收好~

院校题库划重点第二弹 | 这些院校出题竟然这么简单?!
你的出题老师今年竟然出了这些题|41所院校保研真题合集
答题干巴巴?先来看看这些新传大佬是怎么写的|播播语料库

双11:它本可以直接骂我笨,却还要我算个满减。

李宁、椰树、梨泰院|10月出题月,老师们都在关注哪些热点?

一题应“万”题 | 两种答法hold住58道真题!技术与新传的小九九总算是搞清楚了!

24所新传院校考研题库我给你偷来了!今年会考这些题

救命,这些答题方法真的能在最两个月提升十几分吗
公共课150+,只因他们做对了这件事
7个好用的答题框架+参考答案,我看谁还不会答「网络治理」这道题
挖野菜的王宝钏和无声离开的林宛瑜,谁才是真的恋爱脑
网上确认即将开始,这几个要点你必须要知道!
“自我感动”复习了大半年,模拟考救了我
每周干货放送!这些经常考到的热门概念你都准备了吗
会议召开后,新传考题会怎么考?
听我的,用上这22条数据,你的答案立马变高级!
考场鬼见愁!考试前一定要认真区分的新传概念合集!





欢迎加入爱传播考研群2023新传全国考研群 769926891微博ID:爱传播新传考研   知乎/小红书:播播考新传英语长难句学习:公众号英语小卖部喜马拉雅ID:爱传播考研
投诉通道:aichuanbo2020(请加小九微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