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分背七分编,答题真的可以靠“瞎编”?!


2023新传全国考研群 769926891
2024新传全国考研群 754845758
后台回复“真题训练营”,进群练真题
后台回复“实务批改”,实务弯道超车
后台回复“论述批改”,练就论述大神


爱宝们,有被上周末的模拟考伤到吗?


“做不完题”“看到眼熟的知识却写不出来”是不是你?!“脑袋空空”“写的都是大白话”是不是你?!(别骂了别骂了😭😭😭)


好啦,其实没关系,模拟考的目的就是查漏补缺,帮助大家在冲刺阶段找到自己的短板和弱项,以便于之后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复习。


遇到不会的题很正常,后面还可以抓紧时间去补上。但是,如果在考场上遇到让你“两眼一黑”的题目该怎么办呢?


空着不写?

🙅‍♀️ 漏!那可就真没分!


随便写点?

🤔 Emmm...可能得点辛苦分


那该咋办?播播建议:(有技巧地)瞎编!


没错,就是瞎编。


毫不夸张地说,每年新传考研结束后,在各大社交平台见到最多的话就是“我编的”。作为一门没有标准答案的学科,瞎编的确是每个新传考研er必须要掌握的技能。因为:编完就可能得分,就有机会进复试


但编答案也有技巧,今天本播播就带诸位侠客共同来揭秘江湖上这一神奇的“瞎编大法”


友情提醒:本文所介绍的“编答案”方法适用于记忆模糊的知识点和没准备到的热点词,新闻史这类需要记忆清楚的,大家还是要老老实实背哦~




第一步和英语中的“选词填空”有雷同之妙:英语文章看不懂没关系,咱先给词语分个类(方便蒙);同样的,新传题目没准备过也别慌,咱也来先分个类(方便编)


Part.1

抓题眼、抓关键词判断题型


首先,阅读题目后,要找到“题眼”,即提取关键词,辨别问题的类型。常见的主要类型有:


理解类


重点在于对该现象/理论的理解,有何表现形式,呈现出何种特点,可以用案例佐证观点


💡 常见问法

谈谈你对XXX的理解;

请从XXX角度分析XXXX;

请结合XXX分析XXXX;

请论述XXX


📑 典型例题


数字时代下如何理解麦克卢汉媒介即人的延伸理论?(写作,中传334,2022)

请从媒介发展的角度分析”媒介即讯息”(论述,天津师范大学334,2022)

2021年,河南暴雨后,共享单车之类的都不能用,没有互联网人们寸步难行。运用传播学相关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简答题,海南大学440,2022)

用传播学的知识,说一说如何预防甚至消灭网络民粹主义造成的危害。(材料分析,武汉大学809,2022)

请你简述传播学者在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这一问题上所持的不同观点。(简答题,河南大学334,2022)

疫情期间,大家宅在家里,媒体发挥了许多作用(类似的一句话),请结合你熟悉的某一个专栏,分析在疫情科普等工作中的理念。(论述题,重庆师范大学858)

分析是技术决定社会还是社会决定技术(简答,成都理工大学619,2022)

结合新闻传播学相关理论和实际,论述突发事件中媒介化治理的策略方法和路径。(论述题,西安交通大学440,2022)

用户在新媒体平台进行某类信息内容消费时,最终往往消费了其它非计划的信息内容。请在新闻传播相关理论框架下,对此行为动机与结果产生偏差的现象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给出建议。(论述题,西安交通大学440,2022)

如何理解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论述,陕西师范大学710,2022)


评价类


一般是评价某一现象的意义、危害或者影响,根据题目侧重点回答,要有辩证思维,最好也有案例支撑。


💡 常见问法

如何评价XXX;

结合XXXX,试评价XXXX;

你如何看待XXXX;

谈谈你对XXX的看法


📑 典型例题


有人认为,19世纪小说家的黄金时代,20世纪是新闻记者的黄金时代。又有人认为,21世纪人人都有麦克风自媒体的黄金时代,评价上述观点(论述题,西南财经大学440,2020)

简述另选一本你读过的文化著作,简述其理论并评价。(论述题,上海交通大学,640,2021)

如何评价电子乌托邦?(简答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319,2022)

材料:火神山雷神山的慢直播,网友打卡留言,形成互动氛围。问题:请用新闻学理论评价该报道形式。(案例分析,武汉理工大学616,2022)

如何看待微信朋友圈的虚假信息,受众媒介素养是否得到提升(简答,西安工程大学440,2021)

社交媒体”巴尔干化”是什么意思?你如何看待和理解?(简答题,北京师范大学,334)

选择媒介环境学派的相关理论,阐释5G技术对对新闻传播业态的影响,你如何看待相关变革?(简答题,安徽大学815,2022)

如何看待基于算法机制的抖音短视频等新媒体技术?对全球信息传播的影响。(论述题,东华大学,440,2021)

唯流量论对新闻传播领域的影响,如何看待唯流量论(简答题,中山大学,334,2022)

有人说谣言止于智者,有人说谣言止于公开,有人说谣言止于法律,请结合小凤雅事件谈谈你的看法(分析题,安徽大学440,2019)

谈谈对网络游戏的看法(论述,深圳大学,334,2021)

题目为李佳琦、薇娅等为主的网红电商直播,谈谈你的看法(论述,西南交通大学440,2021)

自媒体时代下新闻直播的看法(简答题,西南大学629,2022)

运用传播学理论谈谈对网络直播的看法(简答题,同济大学334,2022)

智能机器化与算法会对新闻业带来怎样的变化,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论述题,大连理工大学440,2022)

请论述你对粉丝文化现象的看法以及粉丝行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可行路径。(论述题,华中师范大学711,2022)


措施类


措施类相较于以上两种题型更为简单,可以根据大类套答题框架和模板,比如5W框架,或者从各类行为主体(个人、企业、政府等)出发来谈。


💡 常见问法

如何解决XXXX;

你对XXX有何建议;

XXX的解决策略


📑 典型例题


新媒体时代下数字鸿沟的表现及解决(分析,暨南大学440,2021)

简述消除数字鸿沟的方案有哪些(简答题,中国传媒大学334,2019)

运用传播学相关理论,分析当代社会中的”数字鸿沟”现象,并提出解决措施。(简答题,四川大学636,2019)

材料:《被二维码抛弃的2亿老年人》--健康时报。问题:请运用传播学理论分析上述社会问题,并提出可能的解决路径。(论述题,中国地质大学642,2022)

结合传播学理论,谈谈我国国际传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论述题,人民大学824,2022)

材料:短视频行业媒介伦理频出。问题:结合实例说明媒介伦理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案例分析题,华中科技大学866,2022)

结合新闻传播学相关理论和实际,论述突发事件中媒介化治理的策略方法和路径。(论述题,西安交通大学440,2022)

社交媒体中存在有关高考、食物中毒之类的谣言,相似的谣言内容每次都会有人上当)谈谈原因和处理策略(论述题,山东师334,2020)

新冠疫情期间,互联网网络谣言泛滥,分析谣言的形成、传播机制、应对策略(论述题,吉林大学440,2022)

有人说,社交媒体平台既是信息疫情的”温床”,也可以消杀和隔离疫情,试评析此观点,并谈谈社交媒体平台对抗疫发挥的作用;从政府管理机构、社交媒体平台、社交媒体用户角度分别提出”信息疫情”治理策略。(分析题,南京财经大学440,2021)

短视频时代,主流媒体短视频传播策略(简答题,山西大学440,2022)

高语境文化/低语境文化隔阂和传播策略(论述题,华南师范334,2022)

分析精准传播的内涵和它在国际传播中的运用策略(分析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640,2022)


Part.2

找到所属学科知识体系


对于名词解释而言,一般来说,主要考察内容包括:书本概念、概念的定性和叙述能力,常识/历史的了解,比如人物、事件等史论类的名解。根据题目,可以直接看出所考察名词是属于新闻学、传播学、网传还是新闻史,答题时按照“出处+定义+影响+评价等”大概内容往上靠即可。


对于简答/论述而言,确定了题目类型之后,可以通过其他关键词找到该问题所属的学科知识体系。


🙋 举个栗子

谈谈高语境文化/低语境文化隔阂和传播策略(论述题,华南师范 334,2022)


第一步,判断这道题目是属于理解+措施类题型,既要论述什么是“高语境文化/低语境文化隔阂”,也要对“传播策略”进行分析。


第二步,从“高语境文化/低语境文化”和“传播”两个关键词我们可以锁定是属于传播类的题目,那么在回答措施上,至少可以确定用框架来回答。


这样一拆解题目,是不是觉得清晰很多?那么我们就可以进入到下一步——学会解题!




解题可以说是“瞎编大法”的关键,选择什么知识点作答、从哪个角度出发作答会直接影响诸位大侠的答案是否偏题。学会解题,要牢牢记住以下两个秘诀。


Part.1

望文生义,按照字面意思回答


经济上有个理论叫“奥卡姆剃刀定律”,其内涵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也就是说对于现象最简单的解释往往比复杂的解释更正确


很多同学在面对陌生概念时容易遇到一个困难,就是尽管觉得这个概念很眼熟,或者能够大概猜出意思,但是会把它想得很复杂。简单问题复杂化,其结果往往是答出毫不沾边的错误答案。


因此,解题的第一步就是要“望文生义”,根据自己看到和理解的字面意思,并结合已有的知识储备去作答,一般不会出错。


🙋 举个栗子

请简述媒介考古学的内涵和研究方向。(简答,暨大707,2021)


考场上的我:看到题目的第一眼——what?!什么是媒介考古学?书上没见过,论文中也没看到过啊!是不是什么新的概念啊,没准备过,完蛋又丢10分,我凉了……



别慌!请停止这种摆烂想法,让我们一步步来解题。


媒介考古学,我认识“媒介”和“考古学”,媒介就是那个媒介,考古就是考察古代遗迹和古代遗物,那媒介考古是不是考察以前的媒介呢?不管了,播播说过不要多想,就这样写!媒介考古学是一种挖掘历史媒介的研究范式……



没错,就是这样!简单思考多数情况下是最接近正确答案的,不信你看——


媒介考古学的定义:“媒介考古学”的提法脱胎于“电影考古学”(archaeology of cinema) 与“知识考古学”(archaeology of knowledge)。媒介考古学有意避开典范 (canonical) 媒介的赫赫往事,致力于寻访那些湮没无闻的媒介物,拼接碎片,追溯前史,重估价值,试图梳理出那些被遗忘、被忽视、被遮蔽的历史线索,借此拓展新兴媒介的研究空间。——暨南大学新传学院 施畅


Part.2

知识迁移,将未知转化成已知


复习了大半年的时间,相信大家多少是对新传这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个学科的理论体系在复习中,是会逐渐被建立和完善的,你脑海中的知识结构图也在渐趋完整。


那么当遇到一个完全不熟悉的考点时,其实可以进行知识迁移,将未知转化成已知。也即是将一个陌生问题迁移到一个你熟悉的问题上


🙋 举个栗子

请你谈谈元宇宙存在的伦理问题。


如果你没有了解过元宇宙,或者只是大概知道这一名词与新技术有关,该怎么回答这道题呢?你可以进行以下路径的知识迁移:


元宇宙——新技术——VR/AR/5G/人工智能/大数据——作答


懂了,元宇宙的伦理问题,也即是新技术的问题,可以将VR和人工智能等存在的伦理问题带入到元宇宙中,完美解决!


你看,将不会的考点转化为已掌握的知识点,在贴合题目大致范围的情况下,基本上也能够答到八九不离十,这是最好用、也是最有用的一种方法。


但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知识迁移之后,论述时一定要注意紧扣题意,要不断Q题目中的关键词,切勿因迁移过度而跑题


🙋例如

请你谈谈科学新闻传播中的伦理问题。


你可能的知识迁移步骤:科学新闻传播——科学和健康传播——健康中的谣言传播(迁移过度)


当你不了解什么是科学新闻传播时,可以迁移到科学传播和健康传播的相关知识中,但是如果再进一步只谈健康传播中的谣言问题,而完全忽视了科学相关,就属于跑题了。



以上两大部分是审题和解题的步骤,接下来我们进入实操——“答题”!也就是学会在答题中怎么编思路、怎么编内容


Part.1

选择框架定角度


当你判断好题目类型和答题理论后,就应该思考从哪些角度展开论述,也即是选择答题框架。常用的答题框架有以下几种。


“5W”模式


传播者、媒介、受众、信息、效果,主要用于原因建议类题型中,常见表述如下:


传播者:提高自律意识、提高专业精神、提高专业素养、提供权威源头等

媒介:强化把关人作用、加强审核机制、强化社会责任感等

受众:提高法律意识、提高媒介素养、加强信息判断、解读的能力等

信息:提高权威信息说服力、全面客观提供信息等

效果:关注传播效果、适时调整策略等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模式


主要用于对某一事件/现象的看法。“看法类”题型,这样的题型用WWH模式最合适不过。


一般而言,开头段作为引入,都是对关键词的解释,回答what这个问题。接下来是why,这一部分需按照题目要求来斟酌,分析背景、原因或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how,也就是指出解决措施。


“拆分-对比”模式


适用于实用与传统理论迁徙类题目。这个模式就是Yes(肯定观点并给出理由)→But(提出反面意见)→And(提供理由1.2)→Then(总结或对策)。从解析中就可以看出,YBAT模式适用于辨析题/评论题


Part.2

加入案例凑字数


答题中难免会出现无话可说的情况,尤其自己不了解的知识点更容易“言之无物”,这时候使用案例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不但能“凑字数”,还能凸显你对时事的关注和理论分析能力。


如何使用案例?可以参考观点+案例+案例分析(回扣观点)的格式,首先概括自己的观点,再描述案例,最后将观点与案例进行结合分析。


🙋举个栗子


原答案:人工智能主播是指以大数据处理与学习、虚拟合成与分身、人机交互等人工智能技术为驱动,在广播、电视、电子出版及互联网等媒介中担负着主持与播报任务的智媒产品。人工智能主播展现出具身认知与离身认知交互、智能技术与主播艺术结合、主体身份与客体身份并存的特质。


加入案例:人工智能主播是指以大数据处理与学习、虚拟合成与分身、人机交互等人工智能技术为驱动,在广播、电视、电子出版及互联网等媒介中担负着主持与播报任务的智媒产品。人工智能主播展现出具身认知与离身认知交互、智能技术与主播艺术结合、主体身份与客体身份并存的特质。(观点)今年的冬奥会上,北京广播电视台推出了中国首个广播级智能交互真人数字人“时间小妮”,不仅能为观众播报赛事动态,而且还展现了像真人主持一样的连线时刻,令人眼前一亮。(案例)AI主播,虽然表面上看是主播的形式出现,但这背后其实都是AI技术与大数据内容的融合。(回扣观点)


是不是内容一下就丰富了起来?



今年最新案例库集锦,码起来 

送分题的送分案例!最新的新闻伦理法规案例请收好~

用了会加分!技术类案例库还不快收藏?

每年必考的媒介融合,用上案例才更能拿高分


Part.3

使用数据来引题


除了案例之外,数据也非常好用,它能作为一种量化的指标,有瞬间将概念具象化的作用。有了数据之后的回答,不仅内容更充实,也显得更为专业和学术化。


给大家看一组论证对比


有数据版:大数据统计可以直观地显示出短视频的播放量、点赞量、评论量等数据,还可以精准分析用户画像并通过可视化的手段呈现出来,便于传播者及时调整传播策略。以《主播说联播》为例,其视频完播率高达90.1%,是仅有的两个完播率超过90%的媒体账号之一,体现了其内容的高质量和用户的高粘度,准确评估了传播效果,一改传统媒体难以进行传播效果度量的困境。


无数据版:大数据统计可以直观地显示出短视频的播放量、点赞量、评论量等数据,还可以精准分析用户画像并通过可视化的手段呈现出来,便于传播者及时调整传播策略。很多视频平台都在后台开放了作品的一系列统计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作者可以直观地判断作品的质量和用户的粘度,准确地评估传播效果,一改传统媒体难以进行传播效果度量的困境。


通过对比,可以非常明显的感觉到数据对论证真实性的增益效果,有了90.1%和90%这两个数据,我们就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将完播率高这个概念具象化,进而接受它,这是通过单纯强调“完播率高”不能达到的效果。



今年最新好用好记数据库已更新 

听我的,用上这22条数据,你的答案立马变高级!


Part.4

名言金句升bigger


相信大家都知道名言金句好用,是一个能快速提升语言质量、让你干瘪的回答瞬间up的好办法。但可能有人会问:熟悉的理论我可以用金句,那本就不熟悉的知识我该咋用?会不会用错适得其反?


播播建议:可以用一些通用版本的名言金句。还是以元宇宙为例,既然已知元宇宙是媒介技术类名词,那么和技术类有关的名言就可以用。


🙋例如


海德格尔:技术是时代的座驾。

保罗·莱文森曾说过:“任何技术都是刀子的翻版”。

芒福德认为:技术只是人类文化中的一个元素,它起作用的好坏,取决于社会集团对其利用的好坏。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麦克卢汉说:任何技术都倾向于创造一个全新的人类环境。


更多好用答题金句 

答题干瘪大白话?65条好用答题金句送上!




好啦,以上就是今天播播为爱宝们总结的考场“瞎编大法”,你学废了吗?


不过,还是要强调:该法只适用于那些在考场上出现的超纲知识点,不能将其作为所有答题的方法,一些基础的知识点和专题,还是要熟记!


最后的一个多月,要加油哦~



新传人的 “11.11” 来啦 

答题冲刺课原价2599,大促价1999 ,直降600!

(点击图片链接,获取更多课程详情👆)



有事没事找爱传播小助手

早早

E妹2.0

知知

卷卷3.0


卷卷2.0


胖胖

小S

小S 2.0

卷卷



往期精彩推送⬇️

我,是一只被养在大学宿舍的“小狗”

上狠货!用100个小标题教你论述拿高分

网课爆破惹众怒,网暴何时休?| 网络暴力专题

白敬亭都脱单了,粉丝文化背后的这个专题你还没搞懂?| 亚文化

直降600!考研人双十一购课这样买最划算!

在许嵩和欧阳娜娜之后,我果断拒绝了偶像的表白...

送分题的送分案例!最新的新闻伦理法规案例请收好~

院校题库划重点第二弹 | 这些院校出题竟然这么简单?!
你的出题老师今年竟然出了这些题|41所院校保研真题合集
答题干巴巴?先来看看这些新传大佬是怎么写的|播播语料库

双11:它本可以直接骂我笨,却还要我算个满减。

李宁、椰树、梨泰院|10月出题月,老师们都在关注哪些热点?

一题应“万”题 | 两种答法hold住58道真题!技术与新传的小九九总算是搞清楚了!

24所新传院校考研题库我给你偷来了!今年会考这些题

救命,这些答题方法真的能在最两个月提升十几分吗
公共课150+,只因他们做对了这件事
7个好用的答题框架+参考答案,我看谁还不会答「网络治理」这道题
挖野菜的王宝钏和无声离开的林宛瑜,谁才是真的恋爱脑
网上确认即将开始,这几个要点你必须要知道!
“自我感动”复习了大半年,模拟考救了我
每周干货放送!这些经常考到的热门概念你都准备了吗
会议召开后,新传考题会怎么考?
听我的,用上这22条数据,你的答案立马变高级!
考场鬼见愁!考试前一定要认真区分的新传概念合集!
还剩9周,到底要练多少次实务才能上岸?
做减法!考了60+道真题的「网络治理」,抓住这三个重点就够了

痛哭30次后,我与考研和解了。

划重点4.0 | 实务也会考简答、论述?这些知识点近两年考了200+道题

答题干瘪大白话?65条好用答题金句送上!
一题应“万”题 | 什么答题模板能适用60+道“舆论”题?
2022十个必考关键词,四大刊给你画出来了!







欢迎加入爱传播考研群2023新传全国考研群 769926891微博ID:爱传播新传考研   知乎/小红书:播播考新传英语长难句学习:公众号英语小卖部喜马拉雅ID:爱传播考研
投诉通道:aichuanbo2020(请加小九微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